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症,新生儿至年长儿各年龄组均可发生,但以婴幼儿最为多见。由于惊厥持续时间过长或反复发作,可引起缺氧性脑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及时抢救止惊,同时判断病因后进一步治疗。现将200例小儿惊厥的特点及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科从200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惊厥患儿200例,高热惊厥105例,癫痫17例,颅内感染22例,低钙惊厥6例,癔症1例,低钠血症1例,其他48例;年龄分布:105例高热惊厥患儿发生于3岁以下婴幼儿,6例低钙惊厥在6个月以下,而颅内感染及癔症所致的惊厥则发生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儿,但以年长儿多见。2各类惊厥的…  相似文献   

2.
小儿高热惊厥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0例12岁以下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脑电图、血气分析、头颅CT、以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患儿入院后均立即止惊、镇静、降温(药物或物理)、吸氧,及时治疗原发病,年幼儿适当加钙剂。全部患儿经治疗3~7d痊愈。结论:预防惊厥的的发作应做好家长的健康指导和适当的药物预防。  相似文献   

3.
惊厥是1~3岁(偶可见4~5岁)小儿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症状。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不尽相同,而严重的、长时间的、反复的惊厥发作,可致明显的脑损伤而留有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威胁患儿的生命。惊厥若连续发作,可引起脱水、衰竭、高热或并发肺炎。惊厥时多伴有意识丧失,有时亦可造成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急救小儿惊厥的护理经验。方法:对68例惊厥小儿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实践。结果:小儿惊厥68例均全疗治愈,惊厥病因与患儿年龄、所在地区有关;惊厥以全身性或强直性的形式发作居多,局部抽搐仅占14%左右。结论:急救惊厥的方法是,阻断惊厥持续状态,防止惊厥发作,吸氧,防止脑水肿。  相似文献   

5.
惊厥是小儿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症状。发作次数和持续的时间不尽相同,而严重的、长时间、反复的惊厥发作,可致明显的脑损伤而遗留有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威胁患儿的生命。惊厥若连续发作,可引起脱水、衰竭、高热或并发肺炎。惊厥时多伴有意识丧失,有时亦可造成意外伤害。因此,做好小儿惊厥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是小儿神经科常见急诊之一,临床上把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min以上,或频繁发作连续30min以上、发作间歇期意识不能恢复者,均称为SE[1]。SE可造成严重的脑损伤,惊厥持续时间越长,产生不可逆性的脑损伤的可能性越大。能否更快、更好的结束SE,是降低患儿病死率和致残率的重要途径,直接关系到患儿的健康和生存质量。本次研究应用苯巴比妥静脉注射治疗30例癫痫持续状态小儿,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小儿惊厥病因进行分析以利于有效控制惊厥发作。方法:收集本院儿内科近4 a来以惊厥为主诉的住院患儿260例,根据病史、年龄、辅助检查及转归等进行病因分析。结果:小儿惊厥病因复杂多样,本组资料统计住院患儿惊厥病因前四位依次是颅内感染性疾病、癫痫、热性惊厥及各种中毒。结论:对惊厥患儿除积极控制惊厥发作外,早期病因诊断对其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小儿惊厥的急救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总结急救小儿惊厥的护理经验。方法:对68例惊厥小儿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实践。结果:小儿惊厥68例均全疗治愈,惊厥病因与患儿年龄、所在地区有关;惊厥以全身性或强直性的形式发作居多,局部抽搐仅占14%左右。结论:急救惊厥的方法是,阻断惊厥持续状态,防止惊厥发作,吸氧,防止脑水肿。  相似文献   

9.
目的小分析儿围生期脑损伤的康复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56例围生期脑损伤新生儿,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所有患儿均提供药物治疗、早期康复治疗及运动疗法。评估患儿康复治疗效果;分别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分析可能影响患儿康复效果的因素。结果经康复治疗后,156例新生儿治疗结局:显效92例(58.97%)、有效37例(23.72%)、无效27例(17.31%)。156例患儿中,治疗效果正常129例、异常27例;结果显示孕周、出生时体重、脑损伤程度、智力发育、脑遗留病变均为影响患儿康复治疗效果的因素。将上述有差异项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孕周、出生时体重、脑损伤程度、智力发育、脑遗留病变均是围生期脑损伤患儿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论影响小儿围生期损伤康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孕周、出生时体重、脑损伤程度、智力发育、脑遗留病变。  相似文献   

10.
惊厥或称惊风、抽搐,是小儿期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或功能异常的紧急症状,在婴幼儿更为多见。惊厥发作的典型临床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双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面肌、四肢强直、痉挛或不停地抽动。发作时间可由数秒至数分钟,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由于引起惊厥的病因不同,引起的病变也不同,治疗及预后也不同。严重的、长时间的、反复的惊厥发作,可致明显的脑损伤,并留有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因此,做好护理,对临床诊断、治疗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惊厥的原因惊厥是一种病态信号,提示中枢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11.
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1995年5月至2000年5月住院的164例首次发生热性惊厥的患儿进行分析并追踪随访。结果 164例中共65例复发,复发率为39.63%;首次发作年龄<1岁、体温<40℃、伴有局灶性发作的惊厥形式、惊厥持续时间>10min、一次热性病程中惊厥次数>2次、病前有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有热性惊厥或癫痫家族史均为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有必要对首次热性惊厥发作的患儿进行评估,对存在复发危险因素的患儿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小儿惊厥的急救与护理水平,减轻惊厥给患儿造成的不良后果。方法通过对2002年1月至2003年10月我院儿科收治的83例惊厥患儿,根据年龄、发病原因进行了归类,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探讨小儿惊厥急救与护理的问题。结果惊厥小儿经综合治疗后均使惊厥得到良好控制,多在15分钟内抽搐停止并入睡。长期预后因原发病而异。83例,惊厥小儿中死亡1例,为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其余患儿均好转或治愈。结论在小儿惊厥的急救中,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护理工作,有助于尽快控制小儿惊厥发作,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间歇短程用药预防小儿热惊厥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性惊厥 (FS)在小儿惊厥中最为常见 ,约占儿童患病率的3.9% [1],反复发作可致脑损伤。我院对首次发作后的单纯性高热惊厥 (SFS)患儿采用间歇短程口服安定或鲁米那进行预防性治疗 ,观察其疗效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1995年2月~2001年2月儿科住院及门诊的SFS患儿共64例 ,年龄6月~60月 ,男性40例 ,女性24例。所有病例均符合SFS诊断标准 ,且为首次发作后病例。原发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6例 ,支气管炎10例 ,支气管肺炎12例 ,小儿腹泻6例。1.2方法按随机方法将64例分成…  相似文献   

14.
小儿高热惊厥是常见的儿科急症之一,是指小儿因感染性疾病导致体温急剧升高时而引发的惊厥,多表现为急性发作、患儿突然意识丧失、阵发性的四肢和面部抽动,双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可以伴有牙关紧闭、口吐白沫,面色青紫或苍白,有时可出现大小便失禁现象。[1]。该病具有病情复杂、发展迅速、情况危急等特征,患儿若治疗不及时,或惊厥时间过长或反复发作,可使脑细胞缺氧而发生脑损伤。进而对其智力发育及生命安全造成非常大的影响[2]。个别患儿可发展为癫痫。因此给予患儿有效的急救措施与护理干预,改善预后十分重要。基于上述情况,本研究对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20例高热惊厥患儿临床急救与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探寻小儿惊厥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方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24小时脑电图(AEEG)监测对小儿热性惊厥的诊断意义,对118例热性惊厥患儿进行24小时动态脑电监测。结果,AEEG总异常率为40.7%,痫样波检出率6.8%。年龄≤2岁与>2岁组、体温>38.5C组与≤38.5C组、首发组与反复发作组比较,后者AEEG异常率明显高于前者(P<0.05~0.01)。提示,发作次数越多AEEG异常率越高。对AEEG异常和有痫样放电的患儿均应给以抗癫痫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6.
小儿病毒性脑炎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病毒性脑炎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预后差的患儿意识障碍时间、发热时间、惊厥发作时间均明显长于预后好的患儿,预后差的患儿入院时多伴有惊厥、意识障碍、肢体运动障碍、颅神经麻痹及其他脏器功能损害,预后差的患儿脑脊液白细胞低于预后好的患儿,脑电图高度异常的比例高,多伴有脑CT异常及低钠血症,(P均<0.01)。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预后差的相关因素为:意识障碍、发热、惊厥时间长,脑电图重度异常,脑脊液白细胞数低及低钠血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高热惊厥小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241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包括年龄分布、性别比、发病季节、惊厥次数、原发疾病、家族史、脑电图特征、头颅CT、治疗方法等。对所有患儿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根据随访中是否再次发生高热惊厥分为复发组和对照组,其中复发组74例,对照组167例。对复发组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包括复发次数、复发时间等。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复发因素进行分析,包括患儿首发高热惊厥时的年龄、体温、持续时间、类型、家族史等。结果 241例高热惊厥小儿中,6个月~3岁者206例(85. 48%)占比最高;单纯性惊厥149例(61. 83%),复杂性惊厥92例(38. 17%);家族惊厥史117例(48. 55%),癫痫遗传史11例(4. 56%);原发疾病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146例(60. 58%)。随访中,228例(94. 61%)高热惊厥小儿预后良好,7例(2. 90%)患儿转为癫痫,3例(1. 24%)患儿发生脑损伤,74例(30. 71%)复发。年龄≤3岁、复杂性惊厥、有惊厥家族史、有癫痫遗传史、首发时惊厥发生次数≥2次、首次发作体温≥39℃均为导致高热惊厥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高热惊厥小儿一般预后较好,对于首次发生高热惊厥后复发风险较高的患儿,应及时进行预防性治疗,同时对家长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及急救知识普及,以降低不良预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和分析小儿脑性瘫痪的癫痫亚临床发作特点。方法对1108例脑性瘫痪有癫痫亚临床发作的76例患儿进行高危因素、并发症、头颅CT、脑电图及其随访结果分析。结果脑性瘫痪癫痫亚临床发作100%有高危因素及智力低下、语言障碍、小头、皮质盲等并发症。头颅CT异常89%。脑电图表现以轻度弥散性异常为多见。随访0.5~3.0年,有12例分别出现了临床发作,多为中度弥散性异常脑电图并与脑活素、针灸的兴奋性有关,抗癫痫治疗有效。结论脑损伤、脑器质性病变是小儿脑性瘫痪癫痫亚临床发作的病理基础,脑活素、针灸、电刺激等方法可诱发临床发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热惊厥后患儿脑动脉血流的变化及其意义,以及恢复正常的时间与预后的关系,并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择高热惊厥患儿3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惊厥后12小时内及1周后脑动脉血流Vs,Vd,RI;并与正常同龄儿20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高热惊厥后患儿大脑前、中、后动脉Vs增加及大脑中动脉RI减低,均有显著意义(P<0.01);大脑前、后动脉RI变化不明显.结论:1.高热惊厥后患儿脑动脉血流增加是一种暂时性的对机体有利的保护反应,1周后恢复正常;2.高热惊厥患儿(每次发作半小时以内者),无脑血管痉挛及颅高压征象;3.发作次数多,脑动脉血流Vs于2周后仍低于正常,有转为癫痫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脑性瘫痪高危儿早期观察及综合干预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小儿脑性瘫痪是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脑损伤所遗留的残留病变,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可同时合并有癫痫、智力低下、语言功能障碍、视觉障碍等。临床表明,具有高危因素的患儿患脑性瘫痪的概率比较大,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预防高危儿发展成为脑瘫患儿的关键。本文旨在探讨对于高危儿早期症状的观察、早期异常姿势的发现及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