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临床及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42例的临床和CT表现.结果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42例的主要CT表现为①中央型28,例占67%;②旁侧型12例,占28%;③椎间孔型2例,占4 5%,L4-5、L5-S1是椎间盘突出的好发部位.结论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为中央型,伴发征象少与成人不同;本病的发生与外伤及腰骶椎发育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临床及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42例的临床和CT表现。结果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42例的主要CT表现为:①中央型28,例占67%;②旁侧型12例,占28%;③椎间孔型2例,占4.5%,L4-5、L5-S1是椎间盘突出的好发部位。结论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为中央型,伴发征象少与成人不同;本病的发生与外伤及腰骶椎发育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及其与临床病理联系,以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178例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手术探查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CT诊断符合率为96%.L4-5 L5-S1是腰间突出好发部位.腰间盘突出分为中央型、中央旁型、椎间孔型、外侧型、脱出型.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诊断与临床病理联系,对指导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121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艺才 《海南医学》2007,18(12):162-163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对1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类型、部位等进行分析.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发生L4/L5及L5/S1.L4/L5最多见,本组共80例,占66.1%.在中央型、外侧型及远外侧型中,以中央型多见,共75例,占61.9%.结论 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方便、快速、准确、是诊断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5.
范峻强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0):1349-1350
目的:分析螺旋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央型29例,占比重为44.6%。左后型22例,占比重为33.8%。右后型14例,占比重为21.6%。Ⅰ°24例占比重为36.9%,Ⅱ°26例占比重为40%,Ⅲ°15例占比重为23.1%。CT表现L4~L5腰椎间盘突出32例,L5~S1腰椎间盘突出33例。结论:我院利用CT诊断患者腰椎间盘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 CT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该院8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和 CT 所见。结果:腰椎间盘突出多发于 L4-5、L5~S1两个节段,根据表现主要为中央型。结论:CT 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方法,其准确率在92%以上。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提高对该病的定位及定性准确率。方法:对已经手术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在术前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病人的CT轴位及多平面重建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易发生于受力最大的部位,以L4-5、L5-S1两个节段最常见,其主要CT影像表现为:①髓核突入椎管内形成软组织密度影;②硬脊膜囊受压变性移位;③神经根肿胀、受压移位或淹没;④碎块形成、滑移;⑤许莫氏结节形成;⑥突出髓核部分钙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MPR)成像主要影像表现:矢状位为椎体后缘突入椎管内呈铆钉状或乳头状团组织密度影,冠状位为突入椎管内的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密度影。结论:多层螺旋CT是目前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规重要检查方法,准确率高,并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根据近5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情况,综述如下. 1 非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从某种意义讲,属于部分自限性疾病.Wiesel通过CT研究发现,正常人腰椎间盘突出可高达30%而无症状,特别是L5S1椎间盘中央型突出.近几年来,由于CT、MRI的应用,发现有腰椎间盘突出者屡见不鲜,有的突出物甚大,有的与神经根接触密切,而病人却未见有根性痛的表现.这些事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该院8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和CT所见。结果:腰椎间盘突出多发于L_(4-5)、L_5~S_1两个节段,根据表现主要为中央型。结论:CT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方法,其准确率在92%以上。  相似文献   

10.
分析三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特点与临床表现。15例三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均位于L3~4、L4~5、L5S1,其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与单间隙椎间盘突出相同。特点是由上而下突出程度加重,且下位间盘突出物有常见钙化。三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无特异性,然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对年龄较大、临床表现多样者应进行多个间隙CT扫描,以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11.
杜有民 《中外医疗》2012,31(2):11-12
目的探讨CT.MRI在诊断腰椎同盘疾病中的影像表现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00例腰椎同盘疾病患者的cT.MRI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200例病变发生在L2-4。椎体者21例,L4-5椎体者112例,Ls-S1椎体者67例。本组病例,116例属于腰椎间盘突出症,13例属于脱出症,71例属于膨出症。结论CT、MRI是目前诊断腰椎间盘疾病的熏可靠方法。可以明确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也可以为外科手术提供方便,MRI检查准确率优于CT。  相似文献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物的C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对腰椎间突出症突出物的CT影像认识和诊断水平。对 5 0例作L3 ~S1间隙CT水平薄层扫描 ,对突出物的CT影像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根据突出物形态、大小、边缘和密度 ,判断急性突出符合率 77 77% ,慢性突出诊断符合率 86 2 0 % ,穿破后纵韧带压迫硬膜囊诊断符合率 6 6 6 0 %。CT检查能客观地显示突出物和突出物形态、大小、密度、陈旧程度和与周围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卢文彬 《河北医学》2013,19(4):566-568
目的:探讨CT对腰骶椎间盘突出诊断的价值。方法:以150例骶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CT扫描图像进行分析。结果:患有单节段突出的患者有104例,多节段突出的患者为46例,患有L3-4椎间盘突出的有8例,患有L4-5椎间盘突出的有92例,患有L5—s1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有50例。既患有L4.5椎间盘突出又患有L5-S1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有47例。与MRI组比较,结果不具有显著差异性。结果:CT成像对腰骶椎间盘突出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论:CT成像有助于对腰骶椎间盘突出的诊断,适用于临床的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进行分析和评价,为术后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手术切除冶疗后出现的相应临床病史、症状、体征与CT表现。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CT表现异常征象越多,手术难度越大,导致术后综合征发生率高。结论:CT检查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综合征对判断手术效果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苏凯  张和平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6):96-97,161
目的分析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因素,总结其CT影像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本科室所收集的42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突出发生的部位及突出的类型,总结分析其特点。结果共收集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42例,其中L4-L5发生突出者最多,占71.4%;突出类型分布不均匀,其中以中央型为主,占76.2%;伴随征以侧隐窝狭窄和神经根肿胀为主,增生、“真空”征、黄韧带肥厚、椎体肥大征少见。结论CT检查可作为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首选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和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2月至2008年7月采用PLDD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84例。单间盘突出50例,≥2个间盘突出34例。L3/4节段突出19个,L4/5节段65个,L5/S1节段32个,共116个椎间盘。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术前JOA评分平均为(18±6),术后3个月随访JOA评分平均为(26±3),有显著性差异P<0.05)。84例病人中62例为优,19例为良,3例为可,优良率为96.4%。术前VAS评分平均为(7.8±1.4),术后一周VAS评分平均为(2.6±1.7),术后3个月VAS评分为(2.1±1.2)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LDD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满意,可成为一种优化的微创手术推广。  相似文献   

17.
傅礼洪 《当代医学》2011,17(19):88-89
目的 探讨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CT影像的相关性.方法 对120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CT检查进行分析,采用下腰痛评估量表对患者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分,CT影像分为9个指标28种表现,将患者两者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hmorl结节、经骨情况、矢状面髓核情况与患者症状严重程度无统计学意义,髓核密度、...  相似文献   

18.
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对1999年9月至2003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7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临床症状、体征,CT及MR I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80%有咳嗽时腰腿痛加重,86%出现短暂腰痛加重后有明显腿痛,直腿抬高试验<40°角占77%;其CT髓核突出率常超过50%;MR I可见椎体后方低信号条状影中断。结论:结合临床症状、体征特点、CT及MR I的表现,术前可对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在椎间孔镜下后方腰椎板间入路和侧后方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和适应证。方法 2009年9月~2011年2月L5S1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20例,在椎间孔镜辅助下,分别通过后方腰椎板间入路和侧后路行经皮椎间盘切除术。结果通过后方腰椎板间入路手术6例患者、侧后方椎间孔行经皮椎间盘切除术12例实施手术,1例后方椎板间入路不成功即刻改为侧后路,1例侧后路手术后3天症状改善不明显再次行开放手术。结论 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通过后方腰椎板间和侧后方椎间孔两种入路,适应证各有不同,需要仔细地进行术前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CT和MRI在腰椎间盘突出及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及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收集来我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5例,手术前进行CT和MRI检查,证实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者28例,证实腰椎间盘突出症者37例,对照手术结果,对比两种方法检出准确率,比较CT和MRI对腰椎间盘突出征象诊断阳性诊断,分析两者对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鉴别价值。结果在椎间盘膨出、脱出、影出、游离及结节上,MRI和CT检出率无差异(P0.05),在椎间盘突出及合计上,MRI检测结果显著高于CT(P0.05);CT在钙化、积气的诊断上显著优于MRI(P0.01),MRI在椎间盘变性、硬脊膜受压、脊髓变性的阳性率优于CT(P0.05),两者在神经根受压的诊断上无差异(P0.05);在髓核异位、巨大突出、后缘锐角、边界模糊上,CT在RLDH的阳性率分别为78%、82%、42%、75%,在LDH的阳性率分别为8%、13%、10%、32%,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髓核异位、低信号带、后缘不规则、椎间盘变性上,MRI在RLDH的阳性率分别为89%、21%、85%、82%,在LDH的阳性率分别为5%、0%、21%、56%,存在差异(P0.05)。结论两者在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中有各自的优点,CT观察突出的腰椎间盘位置、形态、密度有优势,MRI清晰显示出椎管内构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