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胃蛋白酶原测定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是我国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可大大降低胃癌死亡率,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日本早期胃癌较高的发现率及手术率得益于对无症状人群的筛查,值得我国借鉴。日本早年多采用胃气钡双重造影作为早期胃癌的筛查手段,近年血清胃蛋白酶原(PG)测定作为初步筛查方法的有效性在一些报道中得到证实[1-2]。本文对PG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1 PG生理基础PG是胃蛋白酶的前体,在胃液的酸性环境中转化为胃蛋白酶。PG可分为胃蛋白酶原Ⅰ(PGⅠ,亦称PGA)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亦称PGC)。其中PGⅠ和PGⅡ均由分布于胃底腺的主细胞及颈黏液细胞分泌,其中PGⅡ还由胃窦黏液细胞及近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I(PG I)、胃蛋白酶原II(PG II)含量及PG I/PG II比值(PGR)在胃腺癌和胃溃疡中的临床意义。方法:91例中对照组20例,胃溃疡组28例,胃癌组43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PG I、PG II含量。结果:胃溃疡组患者血清PG I、PG II含量分别为(179.48±64.08)μg/L、(30.53±8.43)μg/L,明显高于对照的(134.02±22.82)μg/L、(20.07±6.51)μg/L及胃癌组的(80.50±24.33)μg/L、(18.36±6.31)μg/L,均P<0.01。胃癌组血清PG I、PG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PGⅡ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PGI及PGR对胃癌的诊断价值较高(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0和0.805)。结论:血清PG I、PG II显著升高是良性溃疡的危险因素,而血清PG I、PGR明显降低应高度警惕胃癌可能。检测血清PG有助于胃癌与胃溃疡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血清中胃蛋白酶原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检测65例健康成人,95例胃癌及消化系统其它疾病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SPG)含量,结果表明,胃癌患者SPG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萎缩性胃炎患者胃底腺粘膜萎缩愈严重,SPG值降低愈显著。消化性溃疡患者SPG值含量升高,而贲门癌、食道癌患者SPG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提示SPG测定可以作为胃癌及胃癌高危人群的初步筛选指标,用于胃癌的普查,对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文惠  杨卫华  张冬英  杨振华 《海南医学》2020,31(11):1394-1397
目的评估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PG)在胃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上海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经胃镜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胃癌前病变的13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胃癌前病变组),根据病理改变又将其分为萎缩性胃炎组61例、肠化生组45例和不典型增生组25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96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受检者的血清胃泌素-17和PG (PGⅠ、PGⅡ)水平并计算PGⅠ/PGⅡ比值(PGR),比较胃癌前病变组患者与对照组的胃泌素-17、PG指标,生成ROC曲线评估其对胃癌前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胃癌前病变组患者的胃泌素-17、PGⅡ分别为(11.21±4.89) pmol/L、(17.10±6.48)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3±1.14) pmol/L、(9.26±3.47)μg/L,而PGⅠ和PGR水平分别为(56.22±24.04)μg/L,5.24±2.13,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24±23.12)μg/L,12.21±2.3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萎缩性胃炎组比较,肠化生组和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PG)及其比值(PGR)测定在胃癌及萎缩性胃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60例,设为Ⅰ组;选取同时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萎缩性胃炎患者83例,设为Ⅱ组;选取同时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人员82名,设为健康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血清PG及其PGR测定。结果Ⅰ组PGⅠ水平为(41.4±8.9)ng/m L、PGⅡ水平为(11.6±5.2)ng/ml、PGR水平为(3.4±3.4);Ⅱ组PGⅠ水平为(68.3±9.2)ng/m L、PGⅡ水平为(9.3±5.3)ng/m L、PGR水平为(5.3±4.0);健康对照组PGⅠ水平为(98.0±15.5)ng/m L、PGⅡ水平为(6.0±1.0)ng/m L、PGR水平为(8.0±8.4),Ⅰ组患者和Ⅱ组患者的PGⅠ、PGⅡ、PGR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GⅠ、PGⅡ及PGR测定在胃癌及萎缩性胃炎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G17)和幽门螺杆菌(H.pylori)检测在胃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ELISA法检测424例胃癌前病变患者(病例组)和646例非癌前病变患者(对照组)PG和G17水平,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ylori,比较两组中PG和G17水平及病例组中不同萎缩程度和黏膜肠化、上皮内瘤变PG和G17变化,采用ROC曲线得出敏感指标诊断胃癌前病变的最佳临界值.结果PG和G17水平与性别、年龄、H.pylori感染相关.病例组PGII高于对照组(P=0.005),PGI/PGII比值(PGR)低于对照组(P=0.015).重度萎缩组PG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3),PGII和G17在低级别瘤变组和高级别瘤变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R在萎缩、肠化、上皮内瘤变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R诊断胃癌前病变的最佳临界值为8.75(灵敏度70.0%,特异度58.0%);当H.pylori阳性时,最佳临界值为7.70(灵敏度75.6%,特异度73.7%);当H.pylori阴性时,最佳临界值为9.50(灵敏度57.5%,特异度58.2%).结论 低水平PGR结合H.pylori检测在胃癌前病变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PGII和G17在上皮内瘤变组升高明显,提示可作为胃癌前病变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及其亚群(PGⅠ、PGⅡ)与胃癌病人早期诊断及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胃癌病人及正常对照组血清PGⅠ、PGⅡ含量,并对两者联合检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胃癌病人血清PGⅠ含量及PGⅠ/PGⅡ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早期胃癌即表现有显著性差异,而进展期胃癌则下降更显著(t′=11.84~14.95,t=15.82~40.27,P<0.01)。胃癌病人根治性手术后血清PGⅠ及PGⅡ的含量明显下降,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病人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很低,胃癌复发后PGⅠ及PGⅡ均明显升高(t′=4.60~15.51,t=4.72,P<0.01)。结论监测PGⅠ及PGⅠ/PGⅡ比值变化对早期胃癌筛选有一定意义,可用于胃癌术后复发的监测。  相似文献   

8.
胃炎、溃疡病、胃癌患者胃液胃蛋白酶原含量检测及意义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刘政,浦福兴,程铁华,姜钰峰关键词胃液;胃蛋白酶原类;胃炎;胃肿瘤;胃溃疡中图法分类R573胃蛋白酶原(PG)是胃分泌的一种消化酶前体,分泌入胃腔后约1%吸收入血,胃液中PG含量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抑酸药质子泵抑制剂(PPIs)和H2受体拮抗剂(H2RAs)对血清胃蛋白酶原(PGs,包括PGⅠ和PGⅡ)、胃泌素17(G-17)诊断胃癌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和ELISA法检测190例受检者血清PGs和G-17(其中胃癌组102例、癌前病变组30例和对照组58例),并计算比值PGⅠ/PGⅡ(PGR)及G-17/PGⅠ(GPR)。结果各胃病组内服用PPIs患者的血清PGⅠ、PGⅡ和G-17水平显著高于未用药患者(P<0.05),而PGR和GPR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服用H2RAs对各指标无明显影响(P>0.05)。胃癌组总体的PGR和GPR分别低于或高于其他两组(P<0.05)。PGR和GPR诊断胃癌的ROC-AUC分别为0.836和0.720,最佳界值分别为5.9和90,灵敏度分别为76.5%和60.8%,特异度均为70.5%。结论 PPIs使血清PGs和G-17升高,PPIs或H2RAs对比值PGR和GPR均无影响;PGR和GPR可用于抑酸药干扰人群胃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Sun LP  Gong YH  Wang L  Gong W  Yuan Y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0):2826-2830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含量动态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对辽宁庄河胃癌高发区444例胃癌筛查受检者,在初检和随访时,分别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进行血清PGⅠ、PGⅡ含量检测,并计算PGⅠ/Ⅱ比值;利用胃镜及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胃疾病诊断;利用胃黏膜HE染色和幽门螺杆菌(Hp)抗体检测两种方法联合判定Hp感染情况。结果(1)以≤40岁、41—50岁、51—60岁和≥61岁进行年龄分组,各年龄组中仅51—60岁组,随访6个月PGⅡ变化率(0.84)显著低于12个月(1.22,P=0.019)和30个月组(1.24,P=0.004),PGⅠ/Ⅱ比值变化率(1.09)显著高于后两组(0.75、P=0.027,0.69、P=0.001)。(2)浅表性胃炎(SG)减轻组随访6个月PGⅠ变化率(0.69)显著低于12个月(0.97,P=0.002);萎缩性胃炎(AG)减轻组随访6个月PGⅠ/Ⅱ变化率(1.13)显著高于30个月(0.75,P=0.042)。(3)SG→NOR(正常)组PGⅠ变化率(0.94)显著高于SG→AG组(0.79,P=0.022);AG→NOR组PCⅠ、PGⅡ变化率(0.43、0.60)均显著低于AG→SG组(0.87、P=0.000,1.11、P=0.010)。(4)Hp阴性→阳性组PGⅠ变化率(0.94)显著高于阴性→阴性组(0.81,P=0.026);阳性→阴性组PGⅠ、PGⅡ变化率(0.74,0.86)显著低于阳性→阳性组(0.93、1.15,均P=0.000),PGⅠ/Ⅱ比值变化率(0.90)显著高于后者(0.70,P=0.022)。结论血清PG变化率与随访时间、受检者胃疾病性质及Hp感染状态的变化密切相关。血清PG含量动态检测可用于胃癌高危人群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Ⅰ (Pepsinogen Ⅰ,PG Ⅰ)、胃蛋白酶原Ⅱ(PepsinogenⅡ,PGⅡ)、PG Ⅰ/PGⅡ(PG Ⅰ/PGⅡratio,PGR)水平变化结合内镜下美蓝-靛胭脂双重染色对胃癌及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诊断的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后胃粘膜癌前病变中Fas抗原表达状态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了解Hp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 83例经病理证实为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上皮细胞中Fas抗原的表达情况 ,并采用凋亡细胞原位检测方法对组织切片中的凋亡细胞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在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及异型增生中 ,Fas抗原表达率分别为 2 0 .0 0 %、36 .36 %、73.33%、4 3.75 % ,Fas抗原在肠化生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异型增生 (P <0 .0 1及P <0 .0 5 )。Hp感染者Fas抗原表达率为 6 0 .71% ,显著高于未感染者的 2 2 .2 2 % (P <0 .0 1)。在萎缩、肠化生及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中 ,Hp感染者与未感染者Fas抗原表达率分别为 6 5 .96 %及 2 8.5 7% (P <0 .0 1)。凋亡细胞原位检测结果显示 ,Fas抗原表达阳性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组织中的凋亡细胞指数显著高于Fas抗原阴性组 (P <0 .0 5及P <0 .0 1)。结论 Hp感染对Fas抗原表达有一定的影响 ,Fas基因对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具有促进性调控作用 ,Hp感染可促进Fas抗原表达增加 ,这可能是Hp感染诱导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伍冬梅  李春鸣  张赟 《重庆医学》2011,40(14):1386-1387,1390,1458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端粒酶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Warthin-Starry银染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核酸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66例胃黏膜肠化生、36例异型增生、50例胃癌及10例正常胃黏膜Hp感染情况、hTERT蛋白及hTERT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黏膜肠化生、异型增生及胃...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方对胃癌前病变(PLGC)模型大鼠胃组织生长抑素(SS)水平的影响.[方法]用自由饮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方法建立PLGC大鼠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并观察益气健脾方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大鼠胃组织的SS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胃组织SS水平显著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益气健脾方大、小剂量组大鼠胃组织SS水平显著升高,大剂量组升高更明显.[结论]益气健脾方可提高PLGC大鼠胃组织SS水平,以益气健脾方大剂量组作用更明显,这可能是益气健脾方对PLGC治疗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清胰蛋白酶原2(TAT-2)、胃蛋白酶原(PG)和高尔基体蛋白(GP73)单独和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和胃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165例胃部不适患者根据内镜和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胃癌前病变组49例,早期胃癌组36例,进展期胃癌组80例,另选90例活检为正常胃黏膜或慢性浅表性胃炎作为对照组,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检测血清TAT-2、PG和GP73水平,运用ROC曲线和logistic回归评价对早期胃癌和胃癌前病变的诊断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胃癌前病变组、早期胃癌组和进展期胃癌组血清TAT-2、GP73水平较高,胃癌前病变组、早期胃癌组PGⅠ、PGR(PGⅠ/PGⅡ)较高,进展期胃癌组较低(P<0.05),PG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T-2、PGⅠ、PGR和GP73单独和联合诊断胃癌前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3、0.676、0.810、0.824和0.925,最大Youden指数分别为0.43、0.36、0.62、0.65和0.67;四项指标单独和联合诊断早期胃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1、0.730、0.857、0.908和0.950,最大Youden指数分别为0.32、0.41、0.69、0.74和0.78;四项指标单独和联合诊断进展期胃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7、0.694、0.900、0.911和0.976,最大Youden指数分别为0.42、0.40、0.68、0.70和0.86,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大于单独检测。结论:TAT-2、PGⅠ、PGR和GP73单独检测对早期胃癌、胃癌前病变和胃癌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而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Survivin原位杂交表达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45例宫颈癌患者病理组织为观察组,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45例为对照1组,正常宫颈组织45例为对照2组.入试者均行Survivin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Survivin在对照2组、对照1组、观察组阳性率分别为2.2%、48.9%和8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urvivin在宫颈癌Ⅰ期、Ⅱ期和Ⅲ期中的阳性率,在宫颈癌高分化组、中分化组及低分化组中的阳性率和在宫颈癌伴淋巴结转移组与不伴淋巴结转移组中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vrvini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可作为宫颈癌预后不良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7.
冯业全  陈雪  陈万宁  杨清清  刘倩 《重庆医学》2012,41(25):2626-2627
目的探讨色素内镜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该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194例,根据不同内镜检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104例行亚甲蓝色素内镜检查的为实验组,对照组90例行普通胃镜检查,比较亚甲蓝色素内镜和普通内镜的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结果实验组腺上皮肠化、不典型增生及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腺上皮增生和腺瘤检出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甲蓝色素内镜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更高,有助于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现及诊断,具有方法简单、安全、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程序化细胞死亡因子5(PDCD5)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及胃腺癌中的表达,以探讨PDCD5蛋白在胃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应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DCD5在3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30例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30例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和30例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结果①PDCD5在慢性浅表性胃炎中表达最高,明显高于癌前病变及癌组织中的表达(P<0.05);在肠化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不典型增生组和胃腺癌组(P<0.05),在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和胃腺癌中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PDCD5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的组织病理分级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PDCD5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胃腺癌的过程中阳性表达逐渐降低;但其在胃腺癌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9.
李明 《重庆医学》2002,31(6):483-483,491
目的 研究胃癌前病变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分布的关系。方法 检测内镜及病理确诊的胃癌前病变439例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分布情况。结果 439例病人胃癌前病变与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CAG、IM、DYS病变显著增加,Hp感染率随病变类型的加重而明显上升,而且感染的部位逐步上移(P<0.05)。结论 Hp感染在胃癌前病变发发展过程中可能起持续促进作用。常规Hp检测应包括胃窦部及胃体高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