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肝细胞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指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肿,死亡率高[1]。肝细胞肝癌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明确,起病隐匿,病情发展迅速,早期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1-2]。异常凝血酶原(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是指由于维生素K缺乏或者由于服用维生素K拮抗剂而产生的异常蛋白质。PIVKA-Ⅱ是凝血Ⅱ因子(凝血酶原)的PIVKA体,因此也被称为异常凝血酶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癌患者血清白介素28B(IL-28B)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92例血清[包括慢性乙肝26例,乙肝肝硬化22例,原发性肝癌(PHC)34例,健康对照1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IL-28B水平,将其与临床参数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行诊断性试验以确证IL-28B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① PHC组血清IL-28B水平显著高于慢乙肝、肝硬化及对照组(P<0.01),且与转氨酶、HBV-DNA之间无明确相关性(P>0.05);肿瘤数目<3的患者的IL28B水平高于肿瘤数目≥3的患者(P<0.05)。②IL-28B诊断PH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3,最佳截取值为611.0 pg/mL,此时的敏感度82.4%,特异度93.1%,而联合甲胎蛋白(AFP)诊断PHC的敏感度提高到88.2%,特异度为82.4%。结论 PHC的血清IL-28B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与肿瘤数目及大小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提示其可能与肝癌发生密切相关。IL-28B与AFP联合检测可提高PHC诊断正确率,有望成为肝癌筛查的有用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自制高尔基蛋白73(GP73)单克隆抗体并检测其诊断肝细胞肝癌(HC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自行制备GP73单克隆抗体,作为一抗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59例HCC患者和31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GP7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确定对照组人群的正常基线水平.将此结果同多克隆抗体的检测结果及甲胎蛋白(AFP)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使用单克隆抗体检测健康人群的血清GP73水平为1.2(0.9-1.7)相对单位(RU),HCC患者血清GP73水平为5.7(2.5-7.8) RU,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01);多克隆抗体检测结果显示,HCC患者血清GP73水平与对照组相比[7.8 (3.0-12.4) RU比1.1 (1.0-2.0) RU]亦显著增高(P<0.001).GP73单抗诊断HC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7%和93.5%,对比多抗的敏感性(78.0%)和特异性(93.5%),前者敏感性有所增高;同组患者采用AFP诊断HC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7.8%和74.2%,均低于GP73单抗.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P73 单抗的优势比(OR)为7.18,而GP73多抗的OR为1.51.结论 单克隆抗体可以有效地检测肝癌患者血清GP73水平,比AFP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能优于目前使用的GP73多克隆抗体的检测.这一结果为用自制单抗进一步开发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可手术切除的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AFP值变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旭 《现代医学》2005,33(5):338-340
目的 探讨可手术切除的肝细胞肝癌患者手术前的血清甲胎蛋白(AFP)值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本院209年1月~2004年12月外科手术切除的75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AFP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肝细胞肝癌患者AFP阳性率为65%,其中小肝癌AFP阳性率68%,巨大肝癌AFP阳性率71%,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AFP值与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与肝硬化呈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AFP对诊断肝细胞肝癌的敏感性不高,需结合其它诊断措施;但其可提示预后,指导进一步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AFP值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值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本院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外科手术切除的14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AFP值,应用SPSS10.0版软件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所有肝细胞肝癌患者AFP阳性率为62.9%,其中小肝癌AFP阳性率52.0%,显著低于巨大肝癌AFP阳性率73.9%(P<0.05);AFP值与肿瘤大小及肝硬化呈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AFP对诊断肝细胞肝癌(特别是小肝癌)的敏感性不高,需结合其它诊断措施。  相似文献   

6.
肝癌在中国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居恶性肿瘤的第3位。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是早期诊断、复发监测和评估预后的有效方法。血清标志物包括蛋白质抗原、相关酶和同工酶、肿瘤相关基因等几类。作者综述了血清标志物在肿瘤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复发监测、预后评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介绍近年来新出现的一些新的标志物如AFP mRNA、TERT mRNA以及它们在预后评估、复发监测上可能会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8.
殷淑君  张坤  蒋知新 《广西医学》2020,(24):3212-3214+3223
目的探讨α-烯醇化酶(ENO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联合甲胎蛋白诊断肝细胞肝癌(HCC)的价值。方法分别纳入90例HCC患者为HCC组、45例肝硬化患者为肝硬化组、45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ENO1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甲胎蛋白水平,对比各组血清ENO1和甲胎蛋白水平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ENO1、甲胎蛋白及二者联合诊断HCC的价值。结果 HCC组患者血清ENO1、甲胎蛋白水平均高于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ENO1、甲胎蛋白水平及二者联合检测诊断HC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7、0.821、0.862(均P<0.05),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各项单独检测(均P<0.05)。结论 HCC患者血清中的ENO1蛋白水平升高,其或为潜在的HCC相关血液标志物。ENO1联合甲胎蛋白检测可提高HCC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监测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8、白介素-1β及白介素-18水平.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上述炎性介质的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8、白介素-1β及白介素-18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者,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脑梗死患者体内炎性介质的上调是脑梗死组织细胞学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AFP)在早期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71 例肝硬化患者、46 例早期肝癌患者、25 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含量,并分析其与肝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 肝硬化组血清logAFP 水平为(0.99±0.43)ng/ml,早期肝癌组为(1.79±0.84)ng/ml,晚期肝癌组为(2.66±1.24)ng/ml,3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早期肝癌组与中晚期肝癌组logAFP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晚期肝癌组AFP 水平高于早期肝癌组。血清AFP 水平与肿瘤体积呈正相关(P <0.05)。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并确定早期肝癌诊断的最佳临界值,曲线下面积为0.824,最佳临界值为15.315 ng/ml,灵敏性为80.4%,特异性为69%。结论 AFP 对于早期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在临界浓度为15.315 ng/ml 时能提高早期肝癌诊断的灵敏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epatic 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GP73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HCC、10例肝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ellular carcinoma,CCC)、10例肝血管瘤、10例乳腺癌、10例直肠癌、10例肺小细胞性肺癌、10例胃黏液细胞癌及30例正常肝脏组织中GP73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其中GP73表达阳性的20例HCC的癌旁组织及其周围正常组织。结果GP73在HCC组织中阳性率(85%)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织;GP73在HCC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较其癌旁组织、正常组织明显升高并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P73的表达与HCC患者是否合并有腹水、肝硬化、淋巴结转移及门静脉分支侵犯有关。结论GP73是HCC的肿瘤标记物之一,参与HCC的发生发展,可用于HCC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2.
吴益峰  孙德光  王立明 《医学综述》2009,15(24):3681-3684
探讨和揭示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和转移复发的相关因素及分子机制,寻找早期诊断肝癌、预测转移的生物标记和干预治疗的药物靶点,已成为当今肝细胞肝癌研究的热点。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来临,作为功能基因的直接体现者及生物体生命功能执行者的蛋白质为多基因、多蛋白的肝细胞肝癌的研究创造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和甲胎蛋白(AFP)在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PC3和血清AFP,分析72例HCC患者、58例肝良性病变组和40例健康组血清GPC3和AFP水平。结果 HCC患者血清GPC3和AFP水平显著高于肝良性病变组和健康组(P<0.05);肝良性病变组和健康组中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表达与肿瘤大小、是否侵袭和病理分级有关(P<0.05);年龄、性别、有无HbsAg感染和包膜与两者表达无关(P>0.05)。单项检测灵敏度、准确度较低;联合检测灵敏度达84.7%,准确度达90.1%;两者在HCC中表达未存在直接关联(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GPC3和AFP水平有助于HCC的早期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CR6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CCR6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⑴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均可以检测到CCR6的表达,肝癌组织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⑵CCR6表达与病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乙肝表面抗原、肿瘤分级及分期、肝硬化均无明显关系(P>0.05),而与肿瘤是否有包膜,门静脉浸润显著相关(P<0.05)。⑶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率与CCR6的表达相关,阳性组生存率低于阴性组。结论:肝癌细胞表达CCR6趋化因子受体,其表达与门静脉浸润有关,有望成为判断肝癌侵袭性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TTG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TYG1在79例肝细胞癌组织及79例相应的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分析PTTG1表达与肝细胞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在肝癌组织、癌旁肝组织中PTTG1高表达率分别为53.2%、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YG1的表达水平与卫星结节,Edmondson病理分级密切相关。PTrG1在无卫星结节组和有卫星结节组高表达率分别为39.7%、68.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TG1在Edmondson病理分级Ⅰ、Ⅱ组和Ⅲ、Ⅳ组高表达率分别为38.3%、6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VITG1表达水平与陛别、年龄、AFP、HBsAg、肝硬化程度、ICGRl5、TNM分期、肿瘤大小及肿瘤包膜状况无关。结论肝癌组织中PTTG1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PTTG1的表达水平与卫星结节,Edmondson病理分级相关,提示prlTGl可能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螺旋CT动态多期扫描模式在肝细胞癌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至2013年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肝细胞癌的患者83例,对患者CT 扫描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螺旋CT扫描中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平扫模式( P<0.05)。平扫模式检出52例信号为低密度或等密度,增强动脉期明显强化81例,门静脉期67例主要表现为低密度信号,延迟期75例患者信号为低密度,变化特点为速升速降。结论:螺旋CT动态多期扫描相比平扫局域检出率更高,还能够更清楚反映肝细胞癌的特征,对肝癌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高细强 《医学综述》2011,17(24):3711-3714
近年来的研究提示,miRNA在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miRNA通过参与各种肝炎病毒感染,影响各种癌基因与原癌基因的表达,影响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作用于各种细胞周期蛋白及相关激酶,调节各种凋亡因子和转录因子,生长因子及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在HCC的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一些特异性表达的miRNA可以作为诊断HCC的标准,同时也是预后和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8.
沈鹏  季国忠 《医学综述》2013,(2):278-282
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盛行,病死率高,其早期诊治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甲胎蛋白在肝癌的早期诊断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灵敏度及特异性低,导致一定程度的漏诊及误诊。近年来,多种新一代肝癌标志物在实验室诊断中相继被发现,因肝癌血清标志物检测方便,应用广泛,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研究潜在抑癌基因KLF6在肝细胞癌的表达,探讨KLF6基因作为肝癌抑制基因的可能性.方法 分别用荧光定量PCR、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KLF6基因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经过看家基因GAPDH标化的KLF6 cDNA 起始浓度,在配对癌旁组织约为肝癌组织的3倍.26例肝癌组织的KLF6 mRNA表达水平与配对癌旁组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肝癌细胞株HepG2及Hep3B,KLF6 mRNA的表达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细胞L02(P<0.01).实验还发现,在肝细胞癌中KLF6蛋白表达变化与mRNA表达变化一致,即KLF6蛋白在癌组织及肝癌细胞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及L02(P<0.01).结论 KLF6表达下调可能是肝细胞癌的遗传学改变之一, KLF6基因可能为新的肝癌相关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血清中高尔基体膜蛋白-73的表达水平及其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住院患者和健康体检人群,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63例原发性肝癌、56例肝硬化、87例慢性乙型肝炎、48例其他恶性肿瘤、58例健康对照组血清高尔基体膜蛋白-73与AFP水平,分析两指标各组间差别,绘制其诊断原发性肝癌的ROC曲线。结果高尔基体膜蛋白-73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间及不同AFP浓度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尔基体膜蛋白-73、AFP在PHC鉴别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8、0.758。高尔基体膜蛋白-73诊断PHC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8.6%,92.1%,均显著高于AFP。结论血清高尔基体膜蛋白-73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优于AFP,有望成为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血清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