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干细胞具有持久的自我增殖与分化能力,可以产生多种高度分化细胞的未分化细胞。肠道干细胞主要位于肠黏膜上皮Lieberkunn's隐窝中,潘氏细胞上方,具备干细胞的终生自我更新与分化的基本特征。当受到外界生理或病理的信号作用后,肠道干细胞进行非对称分裂,形成一个原代干细胞和一个分化了定向祖细胞,定向组细胞进一步分化为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终末分化细胞,如:吸收细胞、杯状细胞、潘氏细胞、M细胞、内分泌细胞等,修复并重建小肠黏膜上皮屏障和消化吸收功能,小肠干细胞的这种潜能对肠道损伤后的修复十分关键。目前,国内肠道疾病常见,肠道黏膜,甚至黏膜下肌层的结构和功能受到破坏,通过干细胞技术和组织工程技术定向诱导肠道干细胞使其分化为特定的细胞以替代功能障碍的细胞或组织缺损,这可能是治疗肠道疾病的有效方法。为此对影响肠道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因素及其干细胞在肠道创伤愈合中的可能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肠道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干细胞具有持久的自我增殖与分化能力,可以产生多种高度分化细胞的未分化细胞。肠道干细胞主要位于肠黏膜上皮Lieberkunn’s隐窝中,潘氏细胞上方,具备干细胞的终生自我更新与分化的基本特征。当受到外界生理或病理的信号作用后,肠道干细胞进行非对称分裂,形成一个原代干细胞和一个分化了定向祖细胞,定向组细胞进一步分化为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终末分化细胞,如:吸收细胞、杯状细胞、潘氏细胞、M细胞、内分泌细胞等,修复并重建小肠黏膜上皮屏障和消化吸收功能,小肠干细胞的这种潜能对肠道损伤后的修复十分关键。目前,国内肠道疾病常见,肠道黏膜,甚至黏膜下肌层的结构和功能受到破坏,通过干细胞技术和组织工程技术定向诱导肠道干细胞使其分化为特定的细胞以替代功能障碍的细胞或组织缺损,这可能是治疗肠道疾病的有效方法。为此对影响肠道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因素及其干细胞在肠道创伤愈合中的可能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创面修复是一门古老的科学 ,而干细胞作为一门新兴科学现在正掀起一股研究热潮 ,并对创面修复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就干细胞及利用它进行创面修复作一综述。1 干细胞与表皮干细胞干细胞的定义一直存在争议 ,一般认为干细胞是一类能无限地自我更新并且能产生至少一种高分化子代细胞的细胞[1] 。干细胞具有以下特点 :本身不是处于分化途径的终端 ;能无限地分裂 ,具有终身无限的自我更新能力 ;具有分化潜能 ,能分化为终末分化细胞 ;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只能在两种途径中选择其一 ,或保持亲代特征 ,仍作为干细胞 ,或不可逆向终末分化。干细胞自我更…  相似文献   

4.
小肠干细胞增殖分化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肠干细胞(stem cell,SC)是位于小肠黏膜隐窝底部、潘氏细胞上面的未分化细胞.它以对称分裂和不对称分裂两种方式来维持隐窝内稳定的干细胞数量 ,并通过短暂扩增细胞(TAC)增殖分化成5种不同表型的终末细胞,即潘氏细胞、杯状细胞、内分泌细胞、肠吸收细胞和M细胞[1].众所周知,小肠黏膜是哺乳动物更新最快的组织,然而其癌变发生率最低.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调节小肠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相关因子,细胞外基质和其凋亡机制做了大量研究,现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孙虹  翁立新 《中国临床康复》2012,(45):8535-8542
背景: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增矾和分化能力,已在神经组织损伤修复方面展示了不可估嚣的临床应用前景。但是,目前有关神经干细胞的组织来源、定向诱导分化、移植技术和神经功能修复的功能判定等方面尚存在诸多难题。目的:阐述干细胞在神经创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方法:检索干细胞在神经创伤修复应用中的相关研究文献,检索词为“干细胞(stem cell),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 cell),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cell),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stemcells),脐血干细胞(umbilicalcordbloodstemcells),成体干细胞(adultstemcells),脑损伤/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神经创伤(traumaticnerveinjury),生长因子(growthfactor),修复(repair)”,语言分别设定为中文和英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血干细胞及脂肪干细胞在神经创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行深入分析。结果与结论:干细胞是一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特殊细胞,其最显著的生物学特性是既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又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日前,已经从许多组织或器官中成功地分离出,其中包括胚胎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和骨髓间质干细胞等。此外,还有近来研究渐多的神经干细胞、肌肉干细胞、成骨干细胞、内胚层干细胞及视网膜干细胞等。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为神经创伤修复开辟了新的途径,其在脑损伤以及脊髓损伤后的神经修复以及功能重建的研究方面已取得很大的进展,被认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之相关的问题均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干细胞是一种非特异性细胞,能不断地自我更新和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性,根据其分化阶段的不同可以分为未分化胚胎干细胞(即全能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可以向三个胚层分化)和成体干细胞(这种细胞能够自我更新且能够特化形成该类型组织的细胞,存在于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中)。肌源性干细胞(MDSCs)包括肌卫星细胞和多潜能干细胞,有分化为特定组织的能力,肌卫星细胞有潜在的增殖、自我更新和修复受损肌肉的作用。MDSCs有强大的增殖、自我更新、免疫学特性和再生骨骼肌的能力[1]。此外,MDSCs也可通过各种病毒载体导入不同的基因,在组织工程领域中应用特定蛋白质指导相应的组织的再生。促进组织再生能力不仅对人类生物学研究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更重要的是可作为人工组织或器官构建的种子细胞在肿瘤、各种退行性疾病及创伤后组织或器官修复功能重建等方面发挥作用。另外,最近几年,干细胞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工具而被应用于基因治疗,由于M DSCs可治疗骨骼肌和心肌在内的肌肉系统疾病,也可促进其他组织如骨和软骨的再生和愈合,因此对 M DSCs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肌源干细胞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骨髓基质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髓基质细胞在造血调控、骨损伤修复等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骨髓基质细胞由多种形态各异的细胞成分组成,其中含少量基质干细胞,其表型独特,并直多向分化的潜能。骨髓基质细胞可分泌多种正负造血调控因子,以维持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自我更新。基质细胞的成骨作用,缘于成骨前体细胞,并受多种细胞因子和特异性蛋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背景: 神经干细胞以其所具有的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增殖分裂、对损伤和疾病反应能力强等特点为多种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和获得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目的: 旨在总结神经干细胞的诱导分化及其机制,探讨其在运动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方法: 应用计算机检索1994/2010 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神经干细胞、运动性疾病等有关的文献.结果与结论: 目前有关神经干细胞作用于心肌细胞缺血、心肌梗死、神经元损伤、脊髓损伤等相关疾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在运动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还有广阔的前景.虽然神经干细胞以其所具有的多样化潜能和自我更新的优势被临床广泛应用,但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如在体外定向诱导分化的神经干细胞及由神经干细胞进一步分化成的神经元或胶质细胞,是否具有特定的功能;体外诱导的神经干细胞如何顺利植入神经组织和定向迁移,在体内它们能否与宿主自体的神经细胞相容并存,能否长期存活和增殖;体外诱导的神经干细胞能否与宿主自体神经细胞整合发挥神经修复作用,以及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作用于其他运动性伤病修复等方面的研究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小鼠胚胎干细胞是一种全能干细胞,具有体内体外全能分化特性。体外培养时能够进行自我更新,即细胞通过对称分裂在维持全能性不丢失的情况下细胞数目增多。全能性维持受多条信号通路的调控,其中gp130下游的JAK-STAT3及P13K通路的活化能维持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而SHP2-Ras-ERK的激活则促使胚胎干细胞分化。无血清条件下BMP4激活的通路与JAK-STAT3联合作用可保持胚胎干细胞的全能性。此外,Wnt信号通路的活化也参与对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的调控。总之,多种信号通路形成的网络精确调控小鼠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与分化。本文主要综述gp130在小鼠ES细胞增殖过程中作用,包括JAK-STAT3通路活化抑制小鼠ES细胞分化,P13K通路活化维持ES细胞的自我更新和SHP-2-Ras通路活化促进ES细胞分化,以及其他信号通路对小鼠ES细胞自我更新的影响,包括无血清条件下BMP联合LIF能维持ES细胞的高度自我更新,Wnt信号通路活化促进ES细胞自我更新。  相似文献   

10.
背景:表皮干细胞以显著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及皮肤组织工程学中诱人的应用前景,作为"种子细胞"成为皮肤创伤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目的:综述表皮细胞去分化逆转为表皮干细胞的研究近况。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98-01/2011-01PubMed、Highwire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dedifferentiation,epidermalcells,epidermalstemcells,induction,去分化,表皮细胞,表皮干细胞,诱导"。共检索到文献2754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46篇。结果与结论:去分化来源的表皮干细胞与机体自身来源的表皮干细胞之间在形态学和功能有许多相似点,并可表达表皮干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表皮细胞去分化途径制造表皮干细胞,可以作为机体自身来源表皮干细胞的替代细胞应用于皮肤损伤重建和再生的相关研究,为实现皮肤创伤由解剖修复到功能修复的"完美修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背景神经干细胞为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开辟了新的途径,也是发现某些细胞因子和其作用机制的良好模型,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增殖和诱导分化的探讨是这些研究的重要基础. 目的分离培养和鉴定人脑神经干细胞. 设计和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和培养人胚胎脑皮质分离和培养神经干细胞,并应用免疫荧光技术进行细胞自我更新能力、巢蛋白表达和多向分化潜能的鉴定. 地点和材料实验在福建医科大学分子医学研究中心实施.实验材料为自然流产的孕龄 6~ 8周的人胚胎脑组织. 主要观察指标人脑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中的增殖、自我更新能力、巢蛋白表达和多向分化潜能. 结果人胚胎脑组织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神经干细胞的特征,并可在体外大量增殖,经诱导可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 结论从人胚胎脑皮质成功分离培养出的神经干细胞,是研究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12.
背景:神经干细胞为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开辟了新的途径,也是发现某些细胞因子和其作用机制的良好模型,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增殖和诱导分化的探讨是这些研究的重要基础。目的:分离培养和鉴定人脑神经干细胞。设计和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和培养人胚胎脑皮质分离和培养神经干细胞,并应用免疫荧光技术进行细胞自我更新能力、巢蛋白表达和多向分化潜能的鉴定。地点和材料:实验在福建医科大学分子医学研究中心实施。实验材料为自然流产的孕龄6—8周的人胚胎脑组织。主要观察指标:人脑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中的增殖、自我更新能力、巢蛋白表达和多向分化潜能。结果:人胚胎脑组织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神经干细胞的特征,并可在体外大量增殖,经诱导可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结论:从人胚胎脑皮质成功分离培养出的神经干细胞,是研究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13.
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后的增殖、迁移与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缺乏针对创伤反应产生新的细胞的能力 ,因此在受到各种损伤时 ,中枢神经的再生能力是非常有限的[1 ] 。神经干细胞能够自我更新 ,具有分化为中枢神经系统各种细胞包括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2 ] 。移植后的神经干细胞可以在受体脑内增殖、迁移和分化 ,与宿主的神经细胞形成新的神经环路 ,分泌特殊的递质和营养因子 ,在结构和功能上替代受损的神经元。因此 ,研究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后的增殖、迁移和分化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细胞移植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此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影响神经…  相似文献   

1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的潜能,在骨髓中合成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并通过细胞间相互作用为造血干细胞的分裂、增殖与分化提供良好的微环境.有研究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促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植入,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作用.这种对移植免疫的影响可能与其保护MHC相合造血干细胞逃脱抗原识别,抑制非特异性淋巴细胞活化增殖有关.本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特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影响移植免疫的表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影响移植免疫的机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神经于细胞存在于人类神经系统中,具有自我更新、活跃的增殖和分化能力、向脑内病变部位迁移以及分化成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近年来神经干细胞疗法已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新策略,其目的是替代、修复或加强受损的细胞或器官的生物学功能,是基因疗法的一种理想的靶细胞。应用主要集中以下几方面:①直接细胞移植进行替代治疗,神经干细胞作为细胞移植的来源,可以通过神经干细胞的体外移植或体内神经干细胞的激活,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与已经存在的细胞结构整合到一起。②作为基因载体,携带治疗作用的报告基因进行移植,从而达到细胞替代和基因治疗的双重作用。③通过对牛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研究,诱导自身的神经千细胞分化进行神经自我修复。可广泛应用于脑外伤、脑血管病后脑功能损伤、脑瘤及其他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胃肠道干细胞及胃肠疾病的干细胞移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胃肠道干细胞的特性、分布及其调控机制等进行总结归纳,分析胃肠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骨髓干细胞移植在胃肠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2004/2006有关胃肠道干细胞及干细胞移植在胃肠道疾病治疗中应用的相关文章,检索词“胃肠道干细胞,胃干细胞,肠道干细胞,胃肠疾病”,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9/2004相关文章,检索词:gastrointestinal stem cell,gastric stem cells,intestinal stem cell,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有关胃肠道干细胞、胃干细胞、肠道干细胞增殖分化特性及其调控机制方面的相关文章;②有关胃肠疾病的干细胞移植治疗方面的相关文章。排除标准:①重复性研究;②陈旧性文献。资料提炼:共搜集到上述文章41篇,按上述标准纳入30篇,其中有关胃肠道干细胞及其在胃肠道损伤修复中应用的相关研究文章8篇,胃干细胞及其在胃肠疾病治疗中应用的相关研究文章3篇,肠干细胞及其在胃肠疾病治疗中应用的相关研究文章7篇,造血干细胞、骨髓干细胞移植在胃肠疾病及其他相关疾病治疗中应用的相关文章12篇。资料综合:胃肠道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与增殖能力,一般认为,胃的干细胞定位于腺体峡部区域,肠道干细胞位于肠黏膜隐窝的基底部,胃肠道干细胞能根据组织需要调解细胞增生分化的速度,对维持胃肠黏膜更新及保持组织内环境稳定起着重要作用。肿瘤干细胞理论认为胃肠道肿瘤的发生与干细胞的突变有关,胃肠道干细胞可能是基因突变和积累的靶细胞。造血干细胞、骨髓干细胞移植在胃癌、炎症性肠病、胃肠道上皮损伤等胃肠道疾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疗效,但胃肠干细胞的特异性标志及干细胞移植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作用机制有待于深入研究。结论:胃肠道干细胞在胃肠道组织及细胞损伤修复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胃肠干细胞突变以及生长调控机制异常可能导致胃肠肿瘤,在胃肠疾病治疗中造血干细胞、骨髓干细胞移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背景:近年已有干细胞移植修复慢性肠炎受损组织的报道,但其治疗机制尚不明确。目的:观察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的分布及分化情况,及对大鼠结肠黏膜的修复作用。方法:取经鉴定的第3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106个,应用Hoechst 33342进行荧光标记,并将其经尾静脉移植入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体内,分别于移植后3,7,14d取材。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3d,大鼠结肠即可见荧光标记的细胞,移植后14d,大鼠结肠荧光标记细胞仍较多,此时可见部分标记细胞表达细胞角蛋白。同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14d,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白细胞介素10表达增高,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降低,结肠黏膜的病理损伤明显好转。说明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迁移至结肠溃疡部位并分化为上皮细胞,同时可通过调节炎性因子的表达促进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8.
小脑萎缩是一组以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且病因尚不明确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病例以散发型为主,遗传型仍少见.神经干细胞(NSC)是具有自我分裂增殖能力和多方向分化潜能的细胞,NSC作为神经系统自我修复的细胞学基础,已成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损伤修复的研究焦点~([1]).近来我科开展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1例遗传性脑萎缩患者,临床疗效较好,本文将治疗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肿瘤干细胞是指存在于肿瘤组织中的一小部分具有干细胞性质的,具有无限增殖能力、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是形成不同分化程度肿瘤细胞和肿瘤不断生长的根源,表现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干细胞。肿瘤干细胞增殖过程中,通过不均一分裂,一个肿瘤干细胞分裂形成一个新的肿瘤干细胞,以及另一个可最终分化为包括肿瘤细胞在内的各  相似文献   

20.
前列腺素E2(PGE2)是前列腺素E的一种,属于类花生酸类物质,参与机体炎症反应与免疫调节。正常生理情况下,肠黏膜上皮处于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其自我更新由肠隐窝底部的肠道干细胞(ISC)完成,ISC对维持肠黏膜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PGE2对成体干细胞(包括ISC等)作用的深入研究,发现PGE2不仅参与炎症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