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几种方法用于治疗皮肤利什曼病(CL)显示出不同的结果。体内外研究显示唑类药物有抑制利什曼原虫的作用。目的:评估口服依曲康唑治疗CL的疗效及药物耐受性。方法:200例经寄生虫学证实的CL患者,患者的来源地包括一个重要的L型流行区,病程少于45d,进行随机、双盲、安慰组对照临床试验。患者接受依曲康唑200m g·d-1和安慰剂(100例患者)8周治疗。结果检测包括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痊愈(所有皮损表皮恢复正常)和寄生虫学痊愈。结果:83例接受依曲康唑治疗和75例安慰组患者完成了此次试验。8周治疗结束后,依曲康唑和安慰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59…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特比萘芬片和伊曲康唑胶囊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甲真菌病病例227例。真菌学检查用KOH直接镜检及真菌培养。随机对2组病例中的79例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血、尿常、血生化检查。特比萘芬组86例(男30例,女56例),特比萘芬片(兰美抒)WK1 250mg,每日1片121服,WK2—8(指病甲)或WK2—12(趾病甲)250mg,隔日1片口服。伊曲康唑组141例(男48例,女93例),伊曲康唑胶囊200mg,每日二次口服,连服1WK,停药3WK为一疗程。指病甲2个疗程,趾病甲或指、趾病甲3个疗程。结果 特萘芬与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90%,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2组的血、尿常规、血生化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不良反应分别为8%和3%。复发率分别为5.8%和2%。结论特比萘芬的连续疗法及伊曲康唑的冲击疗法是可行的。均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和真菌学痊愈率,且具副作用小、耐受性好、安全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和序贯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51例患者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伊曲康唑组和序贯疗法组,分别在治疗疗程结束后3个月、6个月和24个月进行真菌学检查、临床疗效和再发率观察。结果伊曲康唑组远期临床有效率为84.62%、序贯疗法组为92.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伊曲康唑组24个月再发率为35.29%、序贯疗法组为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均取得较好疗效,但序贯疗法组相比伊曲康唑组具有再发率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和氟康唑口服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方法63例患者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三组,伊曲康唑组41例,特比萘芬组13例,氟康唑组9例。分别在疗程结束后3个月和6个月时,进行真菌学检查和临床症状观察。结果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和氟康唑治疗结束3个月和6个月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7.80%和92.68%、84.62%和92.31%、88.89%和88.89%;治疗结束3个月和6个月真菌学治愈率一致,分别为100%、92.31%和100%%。结论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和氟康唑治疗甲真菌病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美扶因价格相对便宜,抗菌谱更广,具有更高的效价比。  相似文献   

5.
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血液恶性肿瘤伴发真菌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注射液防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伴发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53例住院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符合经验性治疗、拟诊或确诊病例标准.对于确诊或拟诊病例伊曲康唑续贯治疗,剂量为:每次200mg,q12 h × 2 d,之后改为每次伊曲康唑200 mg,qd,完成疗程7 d以上评价疗效.经验性治疗伊曲康唑静脉给药.经验性治疗以患者体温止常为有效,拟诊或确诊为患者临床表现消失为有效.结果:疗效评估,经验性治疗31例,有效25例(80.65%);确诊9例,有效6例(66.67%);拟诊13例,有效10例(76.92%).副反应中肝功能异常发生率5.66%,无肾功能损害发生.结论:伊曲康唑注射液在防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继发真菌感染中为高效药物,且药物安全性良好,但在使用时尚需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导伊曲康唑对马拉色菌毛囊炎治疗效果分析。方法:伊曲康唑每次200mg,每天二次,餐后口服,连用一周为一个冲击疗程,采用两个冲击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周。结果:临床疗效:126例患者痊愈116例,治愈率为92.06%,显效9例,好转1例,有效率为99.20%。真菌学疗效:治疗前镜检均为阳性,治疗后阴转122例,阴转率为96.82%。停药后6个月随访观察治愈者复发1例。结论:伊曲康唑间歇冲击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在无禁忌症情况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浅表念珠菌感染①皮肤念珠菌感染:228例皮肤念珠菌感染患者服用伊曲康唑治疗,共报道了5种方案(见表5)。将后4种方案的痊愈率和有效率与第1种方案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后可知,各种方案的治愈率与有效率接近。228例患者中有4例(1.8%)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全部表现为胃肠不适,均可耐受,停药后均恢复,比较200mg/日×3方案以及100mg/日×15方案与200mg/日×7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无差异。综上,可以认为200mg/日×3方案是治疗皮肤念珠菌感染的最佳方案。②黏膜念珠菌感染:a.口腔念珠菌病:胡氏比较了伊曲康唑与制霉菌素治疗小儿口腔白念珠菌病的疗效,19…  相似文献   

8.
马元兰  巩瑜 《海南医学》2012,23(9):38-39
目的观察采用制霉菌和伊曲康唑局部放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141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7例。对A组采用伊曲康唑的传统用法(口服)治疗,B组采用伊曲康唑局部放药治疗,C组采用制霉菌素和伊曲康唑联合放药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进行回访及复查,观察临床疗效及阴道分泌物性状改变。结果用药1周后,B、C二组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用药1个月后三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阴道分泌物检查,B、C两组阳性率明显低予A组,阴道的清洁度检查,C组效果更显著;3个月后用C组方案治疗的痊愈率高、复发率低。结论采用伊曲康唑能有效地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其中局部放药效果要优于单一口服用药,而联合制霉菌素局部用药效果更优,能迅速缓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症状,治愈率高,不易复发,在临床中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伊曲康唑对中重度脂溢性皮炎(seborrheic dermatitis,SD)的有效性。方法:纳入中重度SD患者49例,分为伊曲康唑组(25例)与对照组(24例)。伊曲康唑组给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2次/天(4周),同时于第1周口服伊曲康唑200 mg/d,1月后每个月的前2天,脉冲性口服伊曲康唑200 mg/d共3个月,在第2周、第1、2、3月观察疗效。对照组仅给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2次/天(4周)。结果:两组在第2周、第1、2、3月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2.0%、80.0%、84.0%及92.0%,对照组对应为83.3%、79.2%、62.5%、54.2%。脂溢性皮炎面积严重程度指数(Seborrheic dermatit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SDASI)在治疗初期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SDASI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瘙痒及烧灼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伊曲康唑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耐受性良好。结论:伊曲康唑可有效控制中重度SD的发作及维持症状缓解,降低复发率,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张树荣  张彦 《重庆医学》2004,33(3):453-455
目的探讨氟康唑或伊曲康唑治疗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例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用氟康唑或伊曲康唑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和副作用.结果该病主要表现为发热、畏寒、咳嗽、肺部损害、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消瘦、乏力及消化道症状等.骨髓及血涂片中检出荚膜组织胞浆菌.疗程62~70d,全部治愈.耐受性较好.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结论氟康唑或伊曲康唑治疗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下应用微波技术联合伊曲康唑治疗老年肺曲菌球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纤支镜到达病变部位后,经活检孔导入微波电极,对病灶进行电凝治疗,使病灶发生坏死。伊曲康唑经纤支镜给药孔注入到病灶部位,1~2次/d,疗程3~5次,对上述病例的治疗效果进行追踪1年。结果:9例临床病例,疗程结束后,治愈率66.7%,有效率88.9%,1例患者未完成疗程。结论:老年患者因心肝肾功能差而不能耐受手术等条件限制,经纤支镜下微波联合伊曲康唑对肺曲菌球病进行治疗,能对多数病例病灶进行清除,该治疗方法损伤小,有较好疗效,可作为除手术外,肺曲菌球病另一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联合环吡酮胺治疗指/ 趾甲真菌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皮肤科治疗的162 例甲真菌患者资料,分为对照组(伊曲康唑)和观察组(环吡酮胺),指/ 趾甲患者给药2 个或3 个疗程,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与复发率优于对照组.结论:伊曲康唑联合环吡酮胺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优于单纯伊曲康唑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斯皮仁诺胶囊治疗肛周念珠菌病1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口服斯皮仁诺胶囊(伊曲康唑)治疗肛周念珠菌病的疗效。方法:对临床上确诊的13例肛周念珠菌病患者采用口服斯皮仁诺胶囊短程间歇性冲击疗法。结果:经治疗2个疗程后,全部患者自觉症状消失,真菌客观指标均转阴。结论:斯皮仁诺胶囊治疗肛周念珠菌病复发率低,无毒副作用,为目前治疗念珠菌病的较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4.
我科自 1995年 2月应用伊曲康唑治疗各种常见皮肤浅部真菌病 196例 ,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资料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 196例 ,男 10 6例 ,女 90例 ;年龄 13~ 6 8岁 ,平均 34.5岁 ;病程最长 8年 ,最短 15d。其中体股癣 81例 ,手足癣 5 9例 ,花斑癣 36例 ,念珠菌性龟头炎 12例 ,念珠菌性阴道炎 8例。伊曲康唑胶囊由西安扬森制药有限公司提供。入选病例 :接受治疗的患者均为门诊病人 ,临床症状典型 ,真菌镜检阳性 (并做真菌培养确诊 )。以下病例不在入选范围内 :孕妇、哺乳期 ;3个月内使用过其它系统性抗真菌药物 ,1…  相似文献   

15.
背景:脂溢性皮炎是一种炎症性皮肤疾患,局部马拉瑟菌感染被证明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目的:口服伊曲康唑胶囊(200m g·d-1,疗程7d)对脂溢性皮炎患者进行非对照开放性临床研究。在随后的2个月中,最初2d连续使用伊曲康唑200m g·d-1。方法:共有29例患者纳入研究,评价口服伊曲康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指标包括瘙痒程度、灼烧感、红斑、剥脱及脂溢性,分别在d15、d30、d60和d90进行评分,每项得分在0~4分之间。给予伊曲康唑胶囊100m g,2次·d-1共1周,间隔3周后,在接下来的2个月里,只在最初2d使用伊曲康唑200mg·d-1。临床按显效、有效、缓解、无效…  相似文献   

16.
背景:地中海盆地是婴儿利什曼原虫引起利什曼病的地方病区域。过去几年间随着H IV感染的出现,这一地区的内脏利什曼病患者显著增多,成人尤著。而且这些患者中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皮肤损害屡见报道。病例报道:一35岁葡萄牙女性———从1997年开始静脉吸毒的H IV阳性患者———2000年患内脏利什曼病,2001年和2002年中数次发作,均采用五价锑盐(锑酸葡甲胺)、脂质体两性霉素B及锑酸葡甲胺联合伊曲康唑治疗成功。内脏利什曼病第二次复发治疗几周后,体检发现患者面部出现红斑性丘疹,无自觉症状,随后波及躯干和上肢。皮损活检标本组织学检查发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研究伊曲康唑与氟康唑分别用于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50例。A组患者使用伊曲康唑进行治疗,B组患者使用氟康唑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远期复发率等指标。结果:A组使用伊曲康唑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使用氟康唑组患者92%(P<0.05)。使用伊曲康唑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复发人数均显著少于使用氟康唑组患者(P<0.05)。结论:伊曲康唑比氟康唑具有更高的亲角质性与亲脂性,使用后药物浓度较高且远期治疗效果较好,疾病复发率低。使用药物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少,耐受性较高,可在短时间内改善症状,促进预后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和研究应用氟康唑、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马拉色菌毛囊炎随机分为氟康唑组和伊曲康唑组,氟康唑组应用氟康唑进行治疗,伊曲康唑组则应用伊曲康唑治疗,疗程均为2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氟康唑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伊曲康唑组为8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氟康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伊曲康唑组为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康唑、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时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均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加以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三种抗真菌药物治疗皮肤浅部真菌感染的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智  李翔 《广州医药》2002,33(5):21-22
目的:比较伊曲康唑、特比奈芬、氟康唑三种不同抗真菌药物治疗皮肤浅部真菌感染(手足癣、体股癣)的疗效。方法:选择108例皮肤浅部真菌感染(手足癣、体股癣)患者,分3组,用三种抗真菌药物治疗,作疗效对比。结果:三种药物对皮肤浅部真菌均有良好的抗真菌作用和药后效应,总有效率:特比奈芬优于伊曲康唑,伊曲康唑优于氟康唑,P>0.05,差别无显著意义。对体股癣的治疗,特比奈芬和伊曲康唑治愈率都达到了100%。结论:三种药物对于顽固性皮肤浅部真菌感染治愈率高,副作用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0.
伊曲康唑冲击治疗可以有效治疗佩德罗索着色芽生菌引起的着色芽生菌病。研究包括6例患者,平均年龄62.3岁(极差45~79),平均病程103个月(极差4个月至30年)。佩德罗索着色芽生菌是一种独立的生物体。4例患者(66.7%)在12个月内治愈。2例患者(33.3%)治疗无效;然而研究结束时培养阳性的1例患者病情缓解50%以上。结果表明病程和严重性与治疗效果无关。未发现副反应。治疗应持续到组织学检查和组织培养证实无菌为止。尽管最佳疗程因人而异,但冲击疗法比每日200~400m g的常规疗法更经济,依从性也更好。伊曲康唑每日400mg冲击治疗着色芽生菌病@Ung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