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皮消融配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45例原发性肝癌随机分成综合组和对照组.综合组21例,采用经皮消融三维适形放疗,对照组单用经皮消融.结果:综合组的局控率为85.7%,而对照组为58.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1,2,3年的生存率综合组和对照组分别是81%,62.5%,25%;71.8%,33%,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疗结合经皮消融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三维适形放疗结合介入治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结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对61例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两次,其中31例结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0例单纯介入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采用8mv-X线,单剂量为5Gy,隔日1次,总剂量为DT40Gy~50Gy。结果:三维适形放疗结合介入组近期有效率(CR PR)83.9%,对照组53.3%,两组有显著差异,1、2、3年的生存率综合组为67.7%、54.8%、38.7%,对照组为53.3%、50%、16.7%,两者差异显著。结论: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3DCRT结合TACE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热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后局部复发病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0例接受TACE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0例,行热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照组20例,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近期有效率(CR+PR)分别为85%、55%。不良反应发生上,实验组局部皮肤损伤显著。而在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骨髓毒性上与对照组无差异。结论:热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能提高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局部复发病例的近期疗效,且不良反应相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失去手术机会的原发性肝细胞癌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对48例原发性肝细胞癌中24例患者采用TACE+3DCRT(综合组)治疗。24例患者单纯TACE(对照组)治疗。TACE采用肝动脉灌注5-FU、DDP、ADM加碘油栓塞治疗。3DCRT采用6MV-X线,PTV 40-66 Gy/20-33 F,分割次剂量2-2.5 Gy。结果综合组近期有效率(CR+PR)为82.6%,对照组为5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1、3年生存率综合组74.0%、30.0%,对照组50.0%、1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有一定的疗效,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5.
目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两次后,行三维适形放疗,以评估综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120例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随机分成化疗栓塞联合三维适放疗组(A组61例)和单纯动脉化疗栓塞组(B组59例)。所有患者均行肝动脉化疗栓塞二次,A组组患者随后行三维适形放疗,照射25-30次,每次2GY,总剂量50-60GY。结果:A组和B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5.4%、62.3%、44.3%和55.9%、30.5%、15.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A组和B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6.9%、55.9%,两者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延长了患者生存期,而没有增加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单纯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1999年4月至2007年7月,对153例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单纯行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观察其远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总的有效率为37.3%,1、3、5年生存率分别为38.0%、25.0%、20.0%。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是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有效而安全的无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住院治疗的1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三维适形放疗后再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7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安全高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比较三维适形放疗和放射介入栓塞治疗 4 2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单纯肺转移性肝癌病灶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近 5年 2 6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单纯肺转移肝癌病人的临床表现及近期疗效进行归纳总结 ,并与同期 16例采用放射介入治疗病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随访 18个月 ,三维适形放疗组肺转移肝癌病灶有效控制率、缩小率、消失率分别是 10 0 %、5 7.6 9%和 38.4 6 %。同期介入治疗组肺转移性肝癌有效控制率、缩小率、消失率分别是 6 2 .5 0 %、5 0 .0 0 %和 18.75 % ,P <0 .0 1。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能够有效地控制和杀灭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出现的肺转移性肝癌病灶 ,延长病人的存活时间 ,且副作用小 ,耐受性好 ,疗效明显优于放射介入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金龙胶囊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85例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分成三维适形放疗联合金龙胶囊治疗组(研究组)和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组(对照组)。所有病例均采用6MVX线三维适形放疗, 每天1次, 每次2 Gy, 每周照射5次, 共计6周, 总量60 Gy。42例对照组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 研究组43例接受三维适形放疗同时金龙口服胶囊, 每次1 g, 每日3次, 直至病变进展或至少1年。治疗结束后2个月评价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 随访结束后评价远期疗效。   结果   研究组客观有效率74.4%(32/43)明显高于对照组47.6%(20/42, P=0.011);研究组疾病控制率97.7%(42/43)高于对照组83.3%(35/42, P=0.030);两组CR率20.9%(9/43)和14.3%(6/42)无显著性差异, P=0.422。研究组1年、3年总生存率74.4%(32/43)和34.9%(15/43)高于对照组66.7%(28/42)和16.7%(7/42, P=0.046)。研究组1年、3年无进展生存率74.4%(32/43)和27.9%(12/43)明显高于对照组61.9%(26/42)和9.5%(4/42, P=0.034)。主要不良反应为1~2度骨髓抑制, 腹胀恶心呕吐, 转氨酶升高,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金龙胶囊治疗原发性肝癌优于单纯适形放疗, 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精确放疗联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将8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介入组(A组)和联合组(B组)。A组应用肝功能化疗栓塞治疗3次,B组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3 d后,应用三维适形精确放疗使总剂量达48~55 Gy。结果 A组和B组有效率分别为73.0 %和90.5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2.3 %、40.1 %、20.5 %和71.1 %、45.2 %、30.3 %。结论 三维适形精确放疗联合介入治疗能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内窥镜下诊断早期食管癌的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8例早期食管癌经内窥镜及碘染色诊断,并经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行三维适形放疗。放疗剂量为95% PTV150Gy/25f,5周完成;95% PTV210Gy/5f,1周完成。结果:28例早期食管癌行三维适形放疗,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6.4%、78.6%和71.4%。主要的毒副反应为放射性食管炎。结论:早期食管癌行三维适形放疗是有效的方法,照射野大小应根据内窥镜及碘染色所确定的病变范围而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于不宜或不能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灶行TACE后根治性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可行性,不良反应及疗效。方法:对20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出现肝转移灶的病人,行TACE(ADM+碘油)后3周内,针对其肝转移灶行三维适形放疗,常规分割2Gy,总剂量60—66Gy。结果:4例(20%)患者出现Ⅲ度恶心呕吐,3例(15%)出现Ⅲ度中性粒细胞减少,1例(5%)出现Ⅲ度血小板减少,4例(20%)出现Ⅲ度肝功能异常。治疗结束后,4例(20%)CR,11例(55%)PR,5例(25%)SD,无1例进展,有效率为75%。结论:对于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出现不宜或不能手术的肝转移癌,应用三维适形放疗结合TACE的治疗模式,是可行的,无严重不良反应,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原发性肝癌并进行三维适形放疗的患者45例,处方剂量6MV-X95%计划靶体积(PTV)45Gy,每次1.8Gy;分25次,或62Gy,每次2Gy;分31次,观察患者的疗效。结果4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率为11.1%(5/45),部分缓解(PR)率为66.7%(30/45),稳定(SD)率为15.6%(7/45),病情进展(PD)率为6.7%(3/45),总有效率为77.8%(35/45)。全组患者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8.3%、36.1%和15.8%,中位生存时间为14.7个月。放疗后放射性肝病(RILD)发生率为2%。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为满意,可延长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并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同照射野三维适形放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132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均行三维适形放疗,依据照射野的不同,分成3野组与5野组,常规分割进行照射,5次/周,DT60Gy-66Gy/30f-33f。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V30、V20、V15、V10、V5等参数以及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之间近期疗效(CR+PR)、V20、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均无差异(P〉0.05);3野组V30、V15、V10高,而5野组V5较高,V30、V10、V5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V15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3野或5野进行照射,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大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 方法 对45例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两次, 其中22例结合大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采用6MV X线, 单剂量为3~5Gy, 隔日1次,总剂量为DT 45~55Gy 23例单纯介入治疗。 结果 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介入治疗组近期有效率(CR+PR)为85.7%,对照组为52.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3年的生存率联合治疗组为68.7%,56.8%, 39.8%,对照组为51.2%, 28.7%, 15.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 大分割3DCRT结合TACE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晚期前列腺癌经18^FDGPET/CT定位适形放疗的疗效、副反应及失败原因。方法:对68例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18^FDGPETYCT定位适形放疗组(PET/CT组)和普通CT定位适形放疗组(普通CT组)。PET/CT组用PET/CT扫描定位,将扫描数据输入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将PET图像和CT图像融合后进行靶区(GTV与PrrV)和重要脏器勾画、三维重建,制定计划后常规分割适形放疗40Gy左右,然后缩野放疗至总剂量60Gy~70Gy;普通cT组用普通CT定位设野,三维适形放疗至相同剂量。结果:PET/CT组的平均刚体积、膀胱V40、直肠V40均小于普通cT组(P均〈0.01);两组放疗后PSA均明显下降(P均〈0.01);PET/CT组的中位复发时间12.1个月,普通CT组的中位复发时间9.2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T/CT组的胃肠道与膀胱放射性副反应低于普通CT组(P均〈0.05);疗前GTV≤50cm^3者预后好。结论:PET/CT定位三维适形放疗中晚期前列腺癌可以优化放疗计划,减少放射副反应,分期早的病变预后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研究18^FDG PET/CT定位三维适形常规分割放疗术后复发性食管癌的疗效、副反应及失败原因。方法:对58例术后复发性食管鳞癌患者用信封法随机分为18 FDG PET/CT定位三维适形放疗组(PET/CT组)和普通CT定位三维适形放疗组(普通CT组)。PET/CT组用PET/CT扫描定位,经PET/CT扫描后将扫描数据输入治疗计划系统,将PET图像和CT图像融合后进行靶区和重要脏器勾画、三维重建,制定治疗计划后进行常规分割三维适形放疗40Gy左右,然后适当缩野针对残存肿瘤病灶放疗至总剂量60Gy-70Gy;普通CT组用普通CT定位设野,三维适形放疗至相同剂量。结果:PET/CT组的平均GTV与PTV体积、左肺、右肺、心脏、胸胃、脊髓照射体积均比普通CT组小(P均〈0.05);PET/CT组和普通CT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3.0%、59.9%、20.4%和86.7%、54.6%、20.9%(P均〈0.01);PET/CT组早期气管、食管、胃肠道、肺的1、2级副反应均低于普通CT组(P均〈0.05);卡氏评分高、进食情况良好、病变长度≤5cm、标准摄入值低的病变预后较好。结论:PET/CT定位三维适形放疗术后复发性食管癌可以优化放疗计划,减轻正常组织的放射副反应,早期病变预后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咽癌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的疗效.方法:40例初治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采用分两阶段对原发灶及颈部放射治疗.第一阶段用面颈联合野常规放疗DT 38Gy,第二阶段用3DCRT DT 30-36Gy,鼻咽癌原发灶总剂量70~74Gy,颈部用切线野常规分割放疗,射野上界保持与主野下界衔接,对颈淋巴结阴性照射DT 50Gy,淋巴结阳性照射DT66-70Gy.结果:局部肿瘤消退率(有效率) 100%,完全缓解率93.85%,1年生存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咽癌常规放射治疗加后程三维适型放射治疗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常规剂量分割三维适形放疗疗效。方法:38例资料完整的胶质瘤术后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剂量50—60Gy/25—30次/5—6周,2Gy/次。结果:38例患者1、2年总生存率为71%,47.4%;低分级胶质瘤1,2年生存率赃5%,85.7%;高分级胶质瘤1、2年生存率47.1%,17.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结论:常规剂量分割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未能提高患者生存率,但不良反应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