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对21例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入院时、治疗中和出院前分别进行肝脾双肾超声影像学观察,同时测定其肝、肾功能指标与之对照。结果显示,通过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患者肝脾双肾超声声像图表现和肝、肾功能指标在出院时均较入院时有明显改变,且超声声像图随着治疗的进展肝肾功能逐步趋向正常的同时也逐渐发生改善,但其改善相对较后者滞后。对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肝脾肾B超的动态观察十分必要,能更直观地看到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提供了客观依据。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
调查分析职业性三氯乙烯暴露多脏器损害或肝损害的超声影像学特征。回顾分析22例职业性三氯乙烯暴露患者,分别于入院时、治疗期间、出院前给予肝脾双肾超声影像学检查,并测定肝肾功能,分析比较检查结果。结果显示,出院时,20例脾厚度、脾长径、右肝斜径恢复正常;18例肝脾实质回声恢复正常,光点分布均匀,另外4例肝实质回声依然稍粗;出院前右肝斜径、脾厚度、脾长径均明显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酰转肽酶(GGT)、间接胆红素(I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均明显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肾损害者超声表现为皮质回声增厚、增强,双肾体积增大,肾锥体肿大,表现为圆球形,回声低;血清中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明显上升;出院前双肾体积明显小于入院时,肾皮质厚度明显大于入院时,血清中BUN、Cr水平均明显低于入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职业性三氯乙烯暴露常伴有严重的肝肾损害,肝肾超声图像改变存在特征性,能够判断肝肾损害程度,评估预后情况,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肝损害的超声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肝损害的超声影像学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使用美国通用LOGIQ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对住我院的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70例(男42例,女28例)作为观察组,进行肝胆脾B超影像学观察,同时测定其肝功能指标。选择同期来我院上岗前体检者,与观察组病例性别、年龄配对,排除有肝脏疾病史和接触过肝毒性物质者70例(男40例,女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入院时肝胆脾声像图均有不同程度改变,且其改变程度与肝功能异常水平基本一致;肝脾大小测量值入院时大于出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肝脏肿大者肝功能指标高度升高发生率高于肝脏大小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好转,门静脉血流量增加;病情加重,门静脉血流量减低。门静脉血流量出院时大于人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临床治愈出院,肝脾大小测量值大多数恢复正常。结论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大多伴发严重的肝损害,其肝胆脾超声影像具有一定特征,特别是门静脉血流量和肝静脉多普勒频谱形态改变可作为指标之一,为三氯乙烯肝损害的诊断治疗提供帮助和依据,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肝损害的B超影像学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使用美国通用LOGIQ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对住我院的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50例(男31例,女19例)进行肝胆脾B超影像学观察。同时测定其肝功能指标。选择同期来我院上岗前体检者,与病例性别、年龄配对,排除有肝脏疾病史和接触过肝毒性物质者50例(男30例,女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入院时肝脾大小测值大于出院时,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肝脏肿大者肝功能指标高度升高发生率高于肝脏大小正常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着病情好转,门静脉血流量也增加,病情加重,门静脉血流量减低,门静脉血流量出院时大于入院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临床治愈出院,肝脾大小测值大多数恢复正常。结论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大多伴发严重的肝损害,其肝胆脾B超影像学具有一定特征,特别是门静脉血流量,可以作为指标之一,为三氯乙烯肝损害的诊断治疗提供帮助和依据,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B超动态观察急性职业性砷化氢中毒患者肝、脾、肾改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急性职业性砷化氢中毒患者在病程的不同阶段肝、脾、肾的B超声像图改变以及与临床表现和有关生化检查的关系。[方法]通过动态观察4例急性职业性砷化氢中毒患者,分析患者肝、脾、肾B超声像图的改变,并与临床表现和有关生化检查对照。[结果]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肝、脾、肾B超表现在病程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声像图改变,而且,肝、脾、肾的恢复滞后于临床表现和有关生化检查。[结论]B超检查对于急性砷化氢中毒临床诊断、病情监测和指导临床用药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职业性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肝胆脾肾等的影响在超声影像上的表现。方法应用超声动态观察肝胆脾肾等的改变情况。结果职业性接毒接害人员超声检查,其胃肠有较强气体反射多于正常人,肝胆脾肾等的病变也稍大于正常人。结论超声检查较适合于接毒接害人员的大批量检查及中毒病人的复查。  相似文献   

7.
总结急性草鱼胆中毒的声像图改变特点及治疗过程中肝、肾、胆囊等脏器的声像图改变。治疗前42例患者二维超声检查,肝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光点增粗,39例肝内胆小管壁增粗,胆囊壁双环影21例,双肾增大伴弥漫性改变39例,伴胸水、腹水10例。治疗中期(5~7 d)肝脏仅7例增大,9例胆囊壁稍厚,13例肾脏仍呈弥漫性改变。治疗后期(10~13 d)患者肝、胆、脾、胰、双肾、膀胱声像图均大致正常。提示二维超声影像学对急性草鱼胆中毒不仅有辅助诊断意义,而且对监护其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朱林平  葛宪民  梁梅  黄剑兰  梁红 《职业与健康》2008,24(16):1630-1631
目的探讨急性砷化氢中毒肾损害患者的肾脏超声图像特征及超声对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已确诊的38例急性砷化氢中毒肾损害患者,进行常规肾脏超声检查,与临床表现和有关生化检查结果相对照。结果38例患者血砷含量为9.2~18.7μmol/L,尿砷为5.4~27.4μmol/L,均超过正常值;肾功能异常;B超肾声像图均有改变,肾声像图改变在少尿期最明显,在治疗期间患者肾功能改变与肾脏超声影像学改变基本一致。结论B超检查对于急性砷化氢中毒肾损害不仅有辅助诊断的意义,而且对病情监测、临床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胆系统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在病情发展、转归过程中胆囊、胆管声像图改变,门静脉内径(PVD)、脾静脉内径(SVD)、脾脏厚度(SP)及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 病程越早期,肝胆系统改变越明显,随着病程的进展,肝胆系统病变的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的程度呈正相关;脾脏大小、门静脉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PVD、SVD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随着病情的转归.上述改变迅速消失.结论 观察肝胆系统变化不仅有助于急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断,而且对判断其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6例急性职业性三氯乙烯中毒患者进行7年随访观察,发现4例仍有明显的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说明三氯乙烯的毒性较大。通过神经肌电检查,提示对三氯乙烯中毒的诊断可能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肝胆肾超声影像学改变.方法 选取008例长期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组,05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肝胆脾胰及泌尿系统彩超检查,分析比较两组的肝胆肾超声影像学结果.结果 研究组的肝囊肿、肾囊肿、脂肪肝、肾结石及胆囊息肉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胆囊结石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曹景鑫  王瀛  安波 《职业与健康》2008,24(9):833-834
目的研究环氧乙烷急性中毒的临床特点及从环氧乙烷中毒事故中吸取经验、教训。方法将辽宁省抚顺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2例接触环氧乙烷造成中毒的病例资料及事故原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环氧乙烷水溶液喷出后经呼吸道和皮肤吸收引起急性中毒,主要造成皮肤灼伤,心肌损害,胰腺损害,肝功能障碍,精神障碍。目前治疗尚无特效解毒剂,经采取综合有效的治疗措施,2例患者除遗留灼伤后皮肤色素沉着斑片、斑痕外均痊愈出院。结论中毒发生后及时进行皮肤冲洗、催吐非常重要,治疗及时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王欣  陈云  张慧 《职业与健康》2009,25(12):1255-125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苯中毒肾功能损害的意义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42例苯中毒肾损害患者分为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期组(Ⅰ组)26例和代偿期组(Ⅱ组)16例。并与4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超声多普勒检测3组患者的肾动脉多普勒血流频谱,检测指标为收缩期最大峰值流速(Vmax)、舒张末期最低流速(Vmin)及阻力指数(RI)。结果Ⅱ组与对照组肾内血流信号丰富,频谱呈高速低阻型;Ⅰ组患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l)示肾实质血流信号稀少,血流频谱呈低速高阻型,RI较另外2组明显增高,Vmax及Vmin明显降低。同时对各组肾脏的大小、回声及皮质厚度进行比较,发现Ⅰ组与Ⅱ组及对照组两间均有明显差别。结论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苯中毒患者肾损害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患者超声诊断胆囊病变10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玉红 《职业与健康》2008,24(20):2234-223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HB)患者超声诊断胆囊病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0例HB患者症状、肝功能及B超观测胆囊病变综合分析。结果发现HB患者HB不同类型,胆道系统损伤情况不同,总损伤率以重型肝炎最严重(50.0%),肝炎肝硬化(24.3%)和慢性肝炎(14.9%)次之,急性肝炎(8.9%)最轻。HB患者胆囊壁普遍模糊增厚(62%),呈非特异性炎症表现,与病程、病情有密切关系。结论无明显原因的胆囊壁模糊增厚可作为HB的佐证。胆囊炎、胆石症、胆囊息肉在HB患者中高发,可能与HB病毒持续感染及肝功能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一起急性三氯甲烷中毒事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肇庆市某塑胶五金电子厂发生的一起急性职业性三氯甲烷中毒事故的调查分析,提出预防措施,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方法对该起中毒事故开展职业卫生学调查,调查生产工艺及事故经过,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等分析事故原因。结果3名患者均为钟表装配车间工人,生产中所使用的黏合剂三氯甲烷含量为90.60%。患者均有明显中毒症状和肝功能指标异常。省级职防机构确诊职业性三氯甲烷中毒和职业性中毒性肝病,经护肝、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当前个体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薄弱,劳动者的职业卫生防护意识较差,应引起有关监督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孟梅  吴萍  麦诗琪 《职业与健康》2010,26(13):1474-1475
目的分析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5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患者中死亡28例(62.2%),治愈17例(37.8%);恶心、呕吐为最早出现的主要症状;气促为较晚出现的主要体征;死亡原因均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呼吸衰竭;血液净化可延缓肝损害的患者发生,但对肝损害的恢复无明显帮助;服毒量越大,死亡率越高,不同服毒量中毒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肝、肾及多器官受损,死亡率明显增加。结论百草枯中毒可致多器官功能损害,预后差,早期综合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全市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整体情况,为放射防护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方法 选择2020.1.1—2020.12.31来我院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681家医疗机构3 568名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全市未检出1例疑似职业性放射病,目前全部未见异常的检出率范围为2.17%~2.99%,职业禁忌证的检出率范围为1.44%~2.17%,总复查率在13.00%左右,79.48%以上的人员检出其他疾病或异常;异常率比较高的体检项目主要有眼科、肝胆脾胰B超、肝功能、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血压、双肾B超、肾功能;每级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体检结果中眼科的异常率随着工龄的增加而降低,肝胆脾胰B超、血压、双肾B超、肾功能检查结果异常情况总体来讲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增高。结论 深圳市各级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总体可能尚可,但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不同工龄工作人员的健康情况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应继续完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管理,进一步加强放射防护。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有机磷中毒肾脏损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应用临床农药中毒资料进行研究。[结果]2279例有机磷中毒患者中,有27例并发肾脏损伤,占1.2%[结论]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人,为了早期预防肾脏损伤的发生,入院后的前5日内必须每天作尿常规检查1次;每2日作肾功能检查1次。治疗以改善肾脏的微循环为主,早期应用激素对肾脏功能的恢复极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