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硫喷妥钠、琥珀胆碱快速诱导插管是经典的麻醉诱导方法,在国内已普遍应用。但其心血管系统副反应以及琥珀胆碱的不良反应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至今尚无全面、有效的预防方法。我们使用硫酸镁、芬太尼预防其副作用,现报告如下。病例和方法 70例胸腔、脊椎和颅脑择期手术患者,男37例,女33例,年龄20~70岁。ASAⅠ~Ⅱ级,无高血压病史,术前心电图、血色素、X线检查及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术前1/2h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3~0.5mg。70例随机按诱导注药顺序不同分为:对照组(S组,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62岁,体重59kg。诊断为1、左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继发性糖尿病,3、肾功能不全,4、心律失常(阵发性房颤、室性早博)。否认结核病及呼吸困难病史,无家族性遗传疾病史。经调节血压、血糖、扩容、预防感染等治疗及术前常规准备后拟在全麻下行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术前访视  相似文献   

3.
氯胺酮对罗库溴铵气管插管条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库溴铵 (爱可松 ,rocuronium)是继维库溴铵之后的又一新型甾类非去极化肌松药 ,具有起效快、中时效、恢复迅速和无组胺释放等特点 ,可以取代琥珀胆碱进行快速气管插管[1,2 ] 。本研究观察氯胺酮对罗库溴铵气管插管条件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48例胸科在全麻下手术的病人 ,男 2 6例 ,女 2 2例 ,年龄 2 8~ 6 0岁 ,体重 45~ 76kg。术前各项常规检查及心、肝、肾功能均正常 ,无神经肌肉系统疾病病史 ,未服用对肌松药有影响的药物 ,术前估计无插管困难 ,体重均无超重。病人随机均分为氯胺酮组 (K组 )及对照组 (C组 )。麻醉方法 所有…  相似文献   

4.
弥漫性气管骨化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2岁,76 kg,左胸锁乳突肌前缘中部5 cm×5cm肿块1年,拟全麻下行肿块切除术。术前常规检查、甲状腺功能、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X线胸片正常,术前访视插管条件可,张口度4 cm,颈部外形正常,前屈大于165°,后仰大于90°。麻醉诱导静注咪达唑仑1 mg、异丙酚40 mg、芬太尼0.3 mg、维库溴铵1.5 mg和琥珀胆碱100 mg。肌松满意后  相似文献   

5.
正产妇,28岁,165 cm,90 kg,因"妊娠合并巨大儿,胎膜早破"急诊入院。既往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否认青霉素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术前检查:血常规提示轻度贫血,凝血正常,心电图正常,ASAⅡ级。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产妇入室后常规监测HR、NIBP、Sp O2。术前BP 120/75mm Hg,HR 80次/分,Sp O299%。左侧卧位,取L2~3间隙穿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手术中气管软化的判断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的气管软化的诊断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甲状腺手术中气管软化的资料。结果和结论 病人术前均有呼吸困难病史。手术一旦发现气管软化,首选气管悬吊术。采用不同平面、不同方向及不同方式的气管悬吊术都必须使软化气管达有效的悬吊,术后不再出现呼吸道梗阻。  相似文献   

7.
正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32岁,因体检发现左侧肾上腺占位1月余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结核病史,无腰部疼痛病史,入院检测血压、血糖均正常,立卧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测定均正常,皮质醇节律在正常范围之内,儿茶酚胺类激素测定正常。尿常规、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钙及电解质、磷酸盐均示正常。术前肾上腺CT平扫+增强(图1):左侧肾上腺区可见一圆形结节影,边缘及内部明显有钙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 ,5 3岁 ,颈部气管撞击伤后 1月。术前近 10天活动后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 ,伴有高调鸡鸣音及三凹征 ,平静呼吸时症状较轻。术前肺功能检查提示重度上气道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术前 2周纤支镜检查见狭窄段始于声门下约 4cm处 ,长约 2cm ,肉芽组织呈半环形从软骨部突入气管腔 ,病理报告为炎性肉芽组织。术前 1周再行纤支镜检查 ,发现瘢痕组织明显增多 ,气管腔狭窄约 1/2。因气管狭窄进行性加重 ,决定于全麻下行瘢痕段气管切除、气管吻合术。此手术临床较为少见 ,麻醉有其特殊性 ,现报道如下。病人入室后 ,建立静脉通道 ,咪唑安定 2m…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5岁。诊断胃癌。于1986年12月23日在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术前一般状况较好,无高血压及心脏病史,血压140/90mmHg,脉搏80bPm,呼吸16次/分。心电图和胸透正常,血色素12g%,钾4.2mEq/L,钠148mEq/L,氯114mEq/L,素尿氮13.6mg%,肝功能无异常。普鲁卡因皮试阳性。术前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1mg 肌注。入手术室时血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介绍 某女,42岁.2000年9月因下睑脂肪性睑袋来院要求手术.问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一直口服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无自觉症状及否认其他全身性疾病病史.术前血压21.3/10.6 kPa,裸眼视力左眼1.0,右眼1.0,其余项目因限于门诊条件未行特殊检查.  相似文献   

11.
甲硝唑致心律紊乱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男,59岁。因左结肠中段癌于1987年1月6日,行左半结肠癌切除吻合术。手术顺利并留置胃管减压。术前无心肺病史,胸片、心电图正常。术前3天起口服甲硝唑0.4g 3次/日,术日开始用氨苄青霉  相似文献   

12.
病者,女,63岁,1986年3月8日因胆囊炎胆石症入院,除离血压( 70/110mmHg)外,无特殊病史或过敏史。术前一般情况佳,血压140/80 mmHg。心、肺无特殊,EKG正常,出、凝血时间各2 min。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  相似文献   

13.
病史摘要 患者男,57岁,患化脓性左膝关节滑膜炎住院手术。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亦无青光眼及家族史。入院检查心肺正常,BP20/13kPa,HR96bpm,选用硬膜外麻醉。 术前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入室BP20/13kPa、HR112bpm。硬膜外穿刺置管后分次注入1%利多卡因及0.25%丁卡因混合液(未加肾上腺素)共25ml,但未测出麻醉平面,静注哌替啶50mg及氟哌啶2.5mg。手术切皮时患者诉切口疼,静脉加注芬太尼0.1mg及氟哌啶2.5mg。其后HR120bpm,BP24/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70岁,左侧股骨颈头下型骨折,既往慢性支气管炎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否认恶性肿瘤及家族肿瘤病史.因左侧股骨颈骨折予我院行左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左髋关节功能基本正常.术后8个月患者因左髋部疼痛,局部肿胀再次入院.查:左髋部压痛,局部肿胀,皮温稍高,左髋关节活动轻度受限,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X线示假体位置良好,未见松动及下沉,粗隆间可见骨质溶解、破坏.血沉56mm/h,CRP18.6 mg/L,乳酸脱氢酶355U/L,羟丁酸脱氢酶322 U/L,余生化检查大致正常,胸片及血常规大致正常,无发热.术前考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可能性大,但不能排除肿瘤可能,给予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5.
<正>患者,女,53岁,165cm,70kg,ASAⅡ级,因"发现右乳肿块2个月"入院,拟全麻下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加前哨淋巴结活检(γ探针探查)术"。现病史及既往病史无特殊,术前ECG示:广泛前壁ST-T改变,心脏彩超未见异常,余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患者于14∶45入室后开放右下肢静脉通路,行心电监护,BP 130/60mm Hg,HR 75次/分,SpO297%。常规给氧  相似文献   

16.
本文比较单独应用尼卡地平或尼卡地平复合艾司洛尔在预防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效果 ,为临床降低麻醉应激反应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 40例择期胸外科手术病人 ,ASAⅠ~Ⅱ级 ,随机分为A组 (n =2 0 )和B组 (n =2 0 ) ,术前无心血管系统病史。麻醉方法 麻醉前 1小时肌注地西泮 0 2mg/kg、阿托品 0 5mg。诱导前 2分钟A组静注盐酸尼卡地平针剂2 0 μg/kg(山之内制药株式会社 ,批号 980 90 4A) ,B组静注尼卡地平 10 μg/kg +艾司洛尔 0 5mg/kg(齐鲁制药厂 ,批号970 30 0 2 )。诱导药为依托咪酯 0 3m…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73岁,61 kg,ASA Ⅲ级,诊断为右肾盂癌,拟行肾盂癌根治术.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否认哮喘及药物过敏史.术前肺功能:80%>FEV1/FVC>70%弥散功能正常,MVV>70%预计值.ECG示:窦性心律,部分导联ST段压低.  相似文献   

18.
<正>患者,女,28岁,孕33+4周,间断下腹疼痛1d,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无精神疾病史,无先兆子痫和癫痫病史,无失语病史,7年前曾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术前检查:体温36.6℃,体重83kg,心肺肝肾功能及神经系统检查均无异常,血尿常规及出凝血时间均正常。入室平卧,建立静脉通路,常规监测无创BP、ECG、SpO2,面罩吸氧5L/min,HR 90次/分,BP 150/90mm Hg,RR 20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围体外循环期各临床因素对成人心内直视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术前肾功能正常且无肾脏疾病、无高血压、无动脉粥样硬化、无糖尿病的心内直视术成人患者158例,在术前,术后24小时检测血清肌酐,并于术中及术后持续监测有创动脉血压,于术后统计每小时尿量。对围体外循环期相关的10个参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包括高龄、性别、术前心力衰竭病史、病种、氧合器种类、停跳液种类、体外循环期间低灌注压、体外循环时间、术后有无血红蛋白尿及有无术后低血压;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龄、术前心衰病史、术中低灌注压、体外循环时间及术后低血压等5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前心衰病史、体外循环时间、术后低血压是体外循环后造成肾功能损伤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体外循环有可能造成患者术后肾功能损害,术前心衰病史、术后低血压及体外循环时间是术后肾功能损伤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0.
正患者,女,38岁,因"上腹饱胀不适3d"于我院门诊就诊,拟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无痛胃镜检查。术前检查:身高160cm,体重52kg,心肺功能无明显异常,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药物过敏、精神病及癫痫病病史,无长期用药史,近期无上呼吸道感染,术前实验室检查正常,心电图、胸部X线片无明显异常,ASAⅠ级。麻醉前禁食、禁水8h,入室后BP 110/68 mm Hg,H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