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腕踝针配合温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腕踝针配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温针灸治疗,每日治疗1次,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活动度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及活动度(P〈0.01),但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配合温针灸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较佳的治疗方法,其疗效优于单纯温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2.
观察对穴温针灸联合腕踝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对穴温针灸联合腕踝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对穴温针灸治疗,每日治疗1次,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肩关节功能评估,分析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两组均能有效改善肩关节各项功能(0.01),但治疗组对肩关节的改善更具有优势(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0.05)。结论对穴温针灸联合腕踝针疗法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有效方法,能显著改善肩关节功能,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腕踝针对急性乳腺炎初期的治疗优势,并为应用腕踝针治疗急性乳腺炎初期提供临床、实验依据。方法:150例研究对象符合急性乳腺炎的诊断标准和临床分期的初期患者。随机分为三组:针灸治疗组、针灸对照组、抗生素组,每组50例。针灸治疗组取患侧腕踝针穴点上2穴和膻中穴,针灸对照组取膻中、患侧少泽、期门、足三里、乳根。抗生素组[1]予含青霉素800万单位的生理盐水250ml静滴,甲硝唑100ml静脉滴注。三组每日均治疗一次,三次为一疗程,结果:三组比较针灸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针灸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结论:针灸治疗组治疗本病疗效确切,取穴少、操作安全、费用低、见效快等优势,不失为一种无痛疗法。  相似文献   

4.
七十年代(指1970—1979年),我国在针灸治疗妇科常见病方面,各地有一些报导,现分述如下: (一)痛经 1、腕踝针治疗痛经。取穴:腕踝针下1区(双)。方法:依操作部位选取穴位,留针20~30分钟。疗效:治疗60例中  相似文献   

5.
观察腕踝针治疗项痹的临床疗效。选2017年5月至2017年12月,明确诊断为"项痹"的我院住院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针灸、对症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腕踝针疗法,两组均在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和比较腕踝针、针灸和西药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的临床疗效差异,为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优选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90例气滞血瘀型腰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1(28例)和对照组2(31例),观察组采用腕踝针治疗,对照组1采用常规针灸治疗,对照组2患者口服双氯芬酸钠,观察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阳虚量表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阳虚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阳虚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对照组1、对照组2的有效率分别为93.55%、85.71%和74.19%,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腕踝针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临床疗效显著,优于针灸、西药组,可有效改善患者体质,是气...  相似文献   

7.
从毫针针刺、电针疗法、头针疗法、放血疗法、穴位注射、腹针疗法、耳穴疗法、腕踝针疗法等8个方面对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以期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腕踝针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腕踝针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除了针对痛证有着显著的疗效外,对非疼痛类疾病也极为有效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该文收集了近5年来的相关大量文献,归纳总结了腕踝针在非疼痛类疾病领域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穴位贴敷配合腕踝针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按照研究标准,将59例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9例,予以穴位贴敷结合腕踝针治疗)和对照组(30例,予以局部热敷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的排尿情况。结果穴位贴敷结合腕踝针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整体有效率为93.10%,而对照组为66.67%,治疗组疗效明显比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穴位贴敷结合腕踝针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方法是安全和有效的,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运用腕踝针配合体针红外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腕踝针配合体针红外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3例(治疗组),并设单纯体针红外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9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3.58%和96.23%,而对照组分别为48.97%和91.84%。经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Mann-Whitney Test),统计量Z=2.528,P=0.011,按α=0.05水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配合体针红外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优于单纯体针红外线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腕踝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结合腕踝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手法治疗。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疗效评定量表(JOA)积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和JOA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lt;0.01),两组治疗后组间的VAS评分和JOA评分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lt;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经统计学处理则无明显差异(P&gt;0.05)。结论:推拿结合腕踝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腕踝针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1978年1月—2013年4月国内外权威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纳入腕踝针与西药对照或腕踝针结合西药与西药对照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而后按照Cochrane Handbook 5.1.0进行质量评估,并运用RevMan 5.1.6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研究,共395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腕踝针或腕踝针结合西药治疗癌性疼痛与西药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腕踝针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腕踝针与体针治疗面肌痉挛66例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肌痉挛是针灸临床常见病和疑难病之一,临床取穴多以体针为主,笔者自1990年以来,随机分组采用腕踝针与体针治疗面肌痉挛66例,结果表明腕踝针组疗效满意,现报过如下: 一般资料 66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不分轻重,随机分为两组,男26例,女40例。其中眼周痉挛者20例,口周痉挛者25例,面颊部痉挛者21例。年龄18到67岁不等,病程从2天到20年不等。 治对方法 1、体针组 主穴:下关、合谷、足三里。配穴:阳白、太阳、四白(眼周痉挛);地仓、迎香(口周痉挛);颧、颊车(面肌痉挛)。以上均为患侧穴位。  相似文献   

14.
师德明 《大家健康》2013,(4):173-174
目的:观察腕踝针结合推拿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腕踝针结合推拿关元、气海、会阴穴位,每天1次,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94.27%。结论:腕踝针结合穴位推拿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腕踝针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1978年1月-2013年4月国内外权威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纳入腕踝针与西药对照或腕踝针结合西药与西药对照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而后按照CochraneHandbook5.1.0进行质量评估,并运用RevMan5.1.6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研究,共395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腕踝针或腕踝针结合西药治疗癌性疼痛与西药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腕踝针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去年9月至今年3月,我曾得到利用WHO奖学金去日本学习的机会,在东京、大阪、京都等地参观了一些临床和实验工作,并参加了部分研究。通过与日本友人的广泛接触,不仅学到许多有关针灸的经验和方法,听到许多有意义的设想,而且对日本针灸的历史和某些特点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现就自己所见所闻的一部分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采用温针灸治疗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及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将68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温针灸组采用温针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29%,温针灸组总有效率为94.11%,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温针灸组临床症状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温针灸组虚寒型胃痛症状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灸对于虚寒型胃脘痛的治疗疗效显著,比单纯运用西药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腕踝针治疗呃逆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腕踝针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腕踝针治疗,对照组28例用传统针法治疗.结果2组总有效率均为100.0%,3次内治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腕踝针对呃逆有非常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应用腕踝针治疗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鼻炎患者采用腕踝针治疗。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后,痊愈56例,占71.79%;好转17例,占21.79%;未愈5例,占6.41%;总有效率93.59%。结论:腕踝针治疗鼻炎作用显著,是临床治疗鼻炎安全有效的疗法。  相似文献   

20.
腕踝针作为一种独特的针灸疗法,因其操作简单实用易上手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痛症。其临床作用入针即效、持续性镇痛的效果一直被广泛关注,相关临床试验已证明腕踝针的疗效。但是目前腕踝针镇痛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较少,且大多局限在神经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该文介绍腕踝针对痛阈的影响,并在近年来有关腕踝针机制实验研究基础上,结合中医相关理论对腕踝针镇痛机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