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川乌(Radix Aconiti)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母根(主根).是中草药中使用历史最悠久的品种之一.在明代以前统称为乌头,自李时珍《本草纲目》始区分为“乌头有两种,出彰明(今四川江油)者即为附子之母,今人谓之川乌头是也.其产江左,山南等处者,乃《本经》所列乌头,今人谓之草乌头是也”.在有的医籍中有称乌头为“乌药”者,实谬也.虽今人很少用此名,但也不可不知,以免产生用药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2.
关于药材天雄的基源,本人觉得不应包括草乌头在内。《纲目》记载:“乌头有两种,出彰明者即附子之母,今人谓之川乌头是也;其产江左山南等处者,乃《本经》所列乌头,今人谓之草乌头是也”。“诸家不分乌头有川草两种,皆混杂注解,今悉正之,”由此可见,乌头既有川、草之分又知附子与川乌头同源,则求天雄与哪一种有关系,也就不难知道天雄的基源了。一、药材天雄究究是什么天雄是什么?李时珍作了明确的解释,《纲目》  相似文献   

3.
乌头之用于临床,将近两千年。因乌头是大毒之品,致使医者明知乌头能起沉痼而不敢使用,或虽用而不能用到有效治疗剂量,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为比,笔者从新温习古今有关文献,蒐集资料,结合实践,整理于下。一、川乌与草乌之别川乌与草乌同是毛茛科属,宿根草本。李时珍《本草纲目》云:“川乌头、附子人所栽培”、“乌头之野生于他处者、俗谓之草乌头。”《本草崇原》亦云:“川乌由人力种莳”,“草乌乃野生地上”。这说明川草乌有家野之分。《四川中草药栽培》载:“乌头的侧生块根(即乌药)和主根(母根)为草乌,乌药经栽培,侧生的块根(子根)为附子,主根  相似文献   

4.
【来源辨析】系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经过加工的干燥子根。主根(或称母根)为乌头、子根叫附子,因附子是附于乌头(母根)而生长的故得名。而不生幼根者则名天雄,即乌头在土中不长附子的根茎。乌头又分川乌与草乌二种。川乌属卡氏乌头,主要在四川栽培。草乌属北乌头,在各地野生,但主产于江苏、浙江。 [功能辨析]附子药性刚燥,走而不守,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补肾阳以益火,是温里扶阳的要药。生附子,性味猛,长于回阳;熟附子性味缓,长于壮阳,治骨间疼痛。乌头搜风湿,开顽(寒)痰。川乌与草乌作用相同,唯草乌燥烈,毒性更大,入药  相似文献   

5.
服川乌中毒死亡二则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服川乌中毒死亡二则分析靳昌山(石家庄市公安局郊区分局050081)川岛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干燥块根。是一种多年生有毒草本。本植物的主根名乌头,附生的子根名附子,不生稚根的主根名天雄。乌头有川乌、草乌之别。产于四川者,通称川乌;野生者为草乌。历...  相似文献   

6.
1常用有毒药物来源与炮制 附子、川乌来源于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制川乌为川乌的炮制加工/SPAN〉。而草乌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的干燥块根。制草乌为草乌的炮制加工品。收获的附子,去掉泥沙和须根,即称“泥附子”,因其极易腐烂,需立即加工,按不同工艺可成:盐附子、白附片、黑顺片。  相似文献   

7.
川乌系采用产于四川、陕西等地栽培的毛莨科植物乌头AconitunCarmichailiDebx的干燥块根,近代研究证明乌头中含有6种主要生物碱,其中乌头碱毒性极强,2.5mg即可致死。因品种采集时间、炮制煎者时间不同,毒性差别很大。不同地区的附子(川乌的子根加工品称、为附子)毒性测定也可相差8倍之多。川乌炮制方法很多,有古代的炮、偎、烧成灰,用童子便浸及甘草黑豆煮等法来降低毒性,而现代科学用生川乌经浸泡,再经过高温处理,乌头碱被水解成毒性极弱的苯甲酸乌头胺及乌头胺,达到安全供内服。而川乌的炮制,有人认为可改为热压法或烘干…  相似文献   

8.
乌头,出自《药谱》(唐·候宁极)。有川乌头、草乌头两种,别名川乌、草乌。川鸟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a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块根。草乌为毛莨科多年生野生植物北乌头(Aconitum Rusne-zoffii Rchb)的块根。性味皆为辛、苦、温,功能均能祛风湿、散寒止痛。临床多用于风寒湿痹的治疗,用之得法,每获较好疗  相似文献   

9.
临床常用的乌头类中药有川乌、草乌和附子。川乌、草乌为剧毒之品,药典规定用量为1.5~3克,必须炮制后应用及先煎、久煎。附子毒性虽较前二者为低,也应炮制后应用,用量一般为3~15克。乌头类药应用得当效如桴鼓,但超量应用、炮制不当、煎煮时间过短等情况,常是祸不旋踵。笔者自1990年3月至1991年10月间,抢救了10例因服用含乌头类  相似文献   

10.
川乌和草乌均为毛莨科多年生野生植物北乌头的块根,四川栽培的乌头称川乌,野生的和其他地区产的均称草乌。两者功能主治基本相同,为辛、苦、温之品,可用于祛风除湿、散寒止痛,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确,麻醉止痛等。现在的川乌、草乌大部分是家种的,野生的很少,野生的虽然有但也少,野生的毒性比家种的大得多,一般不作内  相似文献   

11.
由于川乌、草乌,附子三者亲缘关系极为密切,稍不注意,就不能正确区别。由此而出现一些在调剂配方和商品经营中的混乱现象。如:有的炮制不适,出现药疗事故,有的将小附子晒干后当川乌使用,或将乌头的主根(川乌)当草乌使用,影响疗效。正确区别川乌、草乌、附子,采用相应的炮制  相似文献   

12.
正乌头类中药的应用历史悠久,川乌与草乌最早入药,统称为乌头,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后有附子入药。其中川乌、附子分别为毛莨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干燥母根~([1])及子根的加工品~([1]),草乌为毛莨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的干燥块根~([1]),均为有毒中药。乌头类中药饮片炮制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对该类中药炮制工艺进行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将乌头类  相似文献   

13.
制川乌草乌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母根,草乌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gqi Reichb.的干燥块根。川乌、草乌药性热,味辛、苦,有大毒。具有温经止痛、祛风除湿的功效。多用于风寒湿痹、肢体疼痛、麻木拘挛、心腹冷痛等的治疗。其成分主要是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如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等,此类生物碱毒性很大,以乌头碱含量计,口服0.2mg就会令人中毒,3~5mg就会致死。而此类生物碱的另一特性是性质不稳定,遇水、加热容易水解成毒性较小的单酯型生物碱,进一步水解则生成毒性更小或无毒的醇胺类生物碱。所以生川乌、生草乌仅可外用,不宜内服。经长时间的浸泡和煮制等特殊炮制工芦制成的制川乌、制草乌才可用于内服。  相似文献   

14.
<正> 乌头碱是存在于鸟头属植物中,尤其是常用的中药川乌、草乌、附子及其各种炮制品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乌头属植物历来为治疗痹证之要药,从历代医学文献的记载均可以证实。《金匮要略》:“历节病,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普济本事方》“治痹,川乌粥法治寒湿痹麻木不仁。”《医学启源》:“川乌,疗风痹半身不遂,引经药也。”《本经疏证》:“鸟头为治阳痹阴遂之要剂也。”“鸟头类植物使用于临床治疗的历节疼痛,风寒湿痹,手足拘挛等痛证,即相当于现代的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一类疾病。为了探讨鸟头属植物中主要成分乌头碱类化合物抗风湿作用的药效学基  相似文献   

15.
中药引起毒性反应的临床报道屡见不鲜。我们鉴于中医中药的广泛使用,为了确保用药安全,更好地友挥其治疗效果,特收集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文献资料作一综述,以供同道们临床参考。一、乌头类(乌头、附子、生川·草乌、云上一枝蒿、藤本草乌): 乌头系毛茛科植物,多年生、有毒草本。入药用其块根,整个块根称乌头,附生于母根者为附子。乌头又有川乌、草乌之分,草乌品种甚多,落地金钱、搜山虎均是,一支蒿亦属乌头  相似文献   

16.
邓江  龙丽娜  杜方麓 《中成药》2007,29(12):I0014-I0015
川乌、附子、草乌[3]等均为毒性较大的中药,其毒性主要由乌头碱类生物碱引起。人口服乌头碱0.2mg可引致中毒,乌头碱的致死量为3~4mg。故临床一般不提倡服用生品,一般服用炮制品,通过炮制可以使药材中乌头碱类生物碱含量会降低十倍,毒性也明显降低(苯甲酰乌头胺毒性即降低约仅为乌头碱的1/200,而乌头胺的毒性更小,仅为乌头碱的1/2000左右)。常见的炮制品种主要有制川乌、制草乌、制附子等等。如今,市面上存在的有关乌头类炮制品种繁多,各个品种的产地,炮制工艺,品次均有不同,我们对流通于长沙药材市场的各种乌头类炮制品种中的乌头总碱、酯型…  相似文献   

17.
乌头治疗痹证的临床应用和中毒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乌头为治痹之要药,需经炮制而用,量小不效,量大易中毒,因此本文就其临床应用、用量和中毒防治结合我们实践体会讨论如下。一、文献回顾乌头使用于临床历代医书均有论述:《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第十节:“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普济本事方》:“治痹,乌灵丸。川乌粥法治寒湿痹麻木不仁。《医学启源》:“川乌,疗风痹半身不遂,引经药也。”《珍珠囊》:“去寒湿风痹,血痹。”《长沙药解》:“乌头,温燥下行,其性疏利迅速,开通关腠,驱逐寒湿之力甚捷。”《本经疏证》:“乌头为治阳痹阴逆之要剂矣。”张寿颐:“乌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寻生川乌片制备制川乌的适宜炮制方法和加热时间。方法:按照药典方法,以生川乌片制备制川乌,采用HPLC法,检测蒸制1~8 h和煮制1~6 h(间隔为1 h)的制川乌中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等6种生物碱的含量,分析制川乌片中单、双酯型生物碱的总量随炮制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生川乌片制备的制川乌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均在炮制1 h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不超过0.040%的限量要求,且内无白心,但此时麻舌感强烈,随炮制时间延长,麻舌感逐渐减弱。蒸2~8 h制品单酯型生物碱含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0.070%~0.15%的含量要求,在蒸5 h达最高,较生品升高约142%;煮制品均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含量范围。结论:以制川乌传统质量和生物碱含量要求为指标,生川乌片制备制川乌选用蒸法炮制4~6 h为宜。  相似文献   

19.
黄育文 《新中医》2014,46(3):231-232
<正>草乌、川乌属于乌头碱类植物,是含多种生物碱的有毒中药。乌头碱能通过消化道或破损皮肤吸收,主要经肾脏及唾液排出,因吸收快,故中毒极为迅速,可于数分钟内出现中毒症状[1]。临床上常有因对乌头碱类中药的炮制及煎煮方法不当而引起中毒者。笔者在急诊临床工作中曾经成功抢救川乌、草乌中毒致恶性心律失常1例,现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张某,女,50岁,因腰腿痛于5月18日早上9时到本院门诊就诊,医生开具了3剂中药,其中包含有毒中药成分(生川乌、生草乌)。在诊疗过程  相似文献   

20.
附子、半夏配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林平  李志强  李侠 《中成药》2007,29(12):1817-1818
中药配伍禁忌“十八反”明言半夏反乌头,附子又是川乌的附生根,两者同出一物,其所含成分也大致相同,故多认为半夏亦反附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就在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与附子条下指出:附子不宜与半夏同用。但古今医家对此多有异议,用此对药配伍治病者也屡见不鲜。据陈馥馨[2]统计,在《普济方》和《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中含十八反组对的共411方,以半夏配附子方数最多,达163方,可见其配对应用的普遍性了。本文就附子配伍半夏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1附子、半夏功效1.1附子功效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adiDebx的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