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索危重患者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6年1月~2007年12月3480例危重患者作为实施前组,抽取进行危重患者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后的2008年的1650例危重患者作为实施后组。结果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后,护理质量的各项指标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危重患者进行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能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理差错与护理纠纷的发生,保障患者及护士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有效提高工作质量。方法:采用“JCAHO10步流程图”对供应室各项工作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器械清洗质量的合格率达98%,临床满意度≥95%,无菌物品灭菌合格率达100%。结论:通过梳理、优化各项工作流程,巩固改进结果,不断修订标准,落实一系列管理监控措施,可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达到科学化、标准化,保证了无菌物品消毒灭菌质量,有效预防了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医护一体化的工作模式提高护士个案追踪考核效果。方法选择危重疾病患者60例,根据实施医护一体化诊疗模式对危重患者全方位的跟踪、分析,较真实地发现危重患者全过程中的护理问题,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实施个案追踪考核后,护理管理质量(包括病房管理、分级护理、基础护理、护理安全、健康教育)及护理文书合格率情况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病区中持续开展医护诊疗合作模式能提高护理人员的个案追踪考核能力,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危重患者护理记录质量,实现持续质量改进。方法通过构建护理记录三级监控体系、制订持续质量改进标准和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持续教育等方法 ,对危重患者护理记录进行全程监控与管理。结果我院危重患者护理记录质量较实施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是提高危重患者护理记录质量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提高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收住院的1200例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找出提高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的方法,制定具体方案,并对2007年1月~6月的830例危重患者按制定的方案进行护理。比较方案实施前后患者基础护理达标率及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结果:方案实施后,患者基础护理达标率显著提高,与实施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记录及护理操作合格率有所提高;患者或家属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及护士自评满意度均有所提高。结论:基层医院可以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强化管理等提高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建立护理专业小组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9个护理专业小组,参与护理质量管理,每组设置组长1名及组员2名,制定小组职责,按照PDCA循环法开展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结果建立专业小组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后,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包括基础护理、文件书写、消毒隔离、急救物品、危重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逐年提高,2009年基础护理、文件书写、消毒隔离、急救物品、危重护理、技术操作6个项目的合格率分别为90.6%,93.1%,93.7%,95.8%,92.5%,93.0%;2010年分别为95.8%,95.3%,95.0%,98.5%,94.5%,96.5%;2011年分别为97.2%,97.9%,98.3%,99.6%,96.8%,98.9%;2012年分别为98.9%,99.2%,99.2%,99.8,99.0%,99.1%;各年质量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993,7.391,4.784,6.615,6.584,6.987;P <0.05)。结论基层医院建立专业小组参与护理质量管理,有利于护理质量科学持续改进;减轻护理部管理人员工作压力,提高了管理效率;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成就感;有利于储备护理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改进并提高预防CRBSI集束化护理措施的落实率,改良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科室成立专科小组,负责调研及督查CVC导管集束化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改进,观察比较改进前后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合格率.结果 实验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方式后,导管维护措施执行合格率为93.22%,对照组导管维护措施执行合格率53.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和督导的管理措施,可有效提高CRBSI集束化护理措施的执行率及合格率,并能及时解决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危重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提高危重患者口腔护理合格率为活动主题,对危重患者口腔现况进行调查,设定改进目标,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活动前后口腔护理合格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护士对危重患者口腔护理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提高危重患者口腔护理质量,降低VAP发生率,提升护理人员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吸痰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危重患者吸痰的质量。方法以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形式,制订吸痰评估标准,按QC小组活动程序实施PDCA循环,针对重症监护患者吸痰存在的问题,制订对策,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吸痰操作优良率从34.4%提高到96.67%;吸痰终末质量显著提高。结论通过QC小组活动,有效解决危重患者吸痰存在的问题,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层级全责护理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0年开始我科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比较2010~2012年三年的护理质控指标,从病房管理、技术操作、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急救药品及器械、消毒隔离质量、满意度调查7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实施层级管理,三年来护理质量的各项指标、患者满意度逐年得到提高.结论:应用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可以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有利于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PICC培训及安全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在PICC应用过程中,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进行管理,包括加强PICC知识与维护技能的培训、制定PICC管理流程、规范PICC置管后日常护理行为等。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科室护士PICC知识、技能考核的合格率均为100%,置管成功率为99.1%,静脉炎及导管堵塞的发生率分别为1.8%及0.9%,与改进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PICC培训及安全管理中,规范了PICC管理流程及护理人员的日常护理行为,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切实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护士积极参与持续质量改进,探讨陪检方法,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详细介绍了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陪检中的应用,分析存在的问题,确定目标,制定相应质量改进方案,统一陪检流程,对实施质量改进前后的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改进后比改进前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是一个不断渐进的过程,在实施结果的过程中,须不断发现新问题并持续改正,而遵循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原则有助于实现护理质量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3.
双路径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院级三级质量控制和科室三级质量控制的两条路径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并应用院级三级质量控制和科室三级质量控制两条路径,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和质量标准,充分发挥科室三级质控组织的作用,把握环节质量,注重质量反馈,对护理质量实施逐级、全程、动态监控.结果 通过近2年时间的实施,全院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从2004年94.5%提高到2007年第1季度的99.2%;各项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基础护理合格率由2004年的90%提高到2006年的95%;病房管理合格率由2004年的91%提高到2006年的96%;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由2004年的90%提高到2006年的97%;护理人员理论及操作考核合格率由2004年的89%提高到2006年的95%.结论 通过院级及科室两条路径管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增加病人满意度,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于本院妇产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质量管理,研究组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消毒管理、护理技巧、病区管理、文书管理和操作规范等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满意度为96.0%,与对照组的20.0%、7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妇产科,可有效提升患者护理管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试点病房实施责任小组包干制护理的效果.方法 改变分工方式与排班形式,以责任小组的形式承包一定数量的病床,小组成员共同对负责患者实施整体的、连续的护理服务.同时加强管理与完善支持保障系统及监督检查机制.结果 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患者、护士、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提高,患者陪护率、护理缺陷与患者投诉发生率均降低(P...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妇产科产前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前后孕产妇和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比较其护理质量、护理缺陷率、孕产妇满意度。结果:2011年孕产妇的满意度、护理质量明显高于2010年(P0.05);护理缺陷率明显低于2010年(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能够降低护理缺陷率,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解决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的不规范护理行为,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方法按照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及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制定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效果调查表,在持续质量改进前后对10个病区的术后康复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调查,并对病区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进行检查。结果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各病区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均有提高,其中神经外科从(78.7&#177;3.25)分提高至(96.3&#177;1.29)分,心胸外科从(70.1&#177;4.31)分提高至(98.2&#177;1.09)分,与改进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9.86,18.87;P<0.01)。持续质量改进前后围手术期护理存在问题下降,手术室护士术前未访视从25.4%下降至3.6%,术后腕带保存不当从10.6%下降至3.6%,与改进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3.72,9.13;P<0.01)。结论通过围手术期持续质量改进有效地提高了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了住院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持续质量改进(CQI)的管理理念指导心外手术中医护合作管理缝针的效果。方法:在手术设备、环境、人员相对固定的前提下,选择2009年我院最初开展心外手术时的患者为对照组(n=40例);选择应用CQI管理理念探索出更为安全有效的术中缝针管理方法之后的患者为实验组(n=4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术中缝针缺失率、平均每台手术时间、手术医师及手术护士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术中缝针缺失发生率明显降低;平均每台手术时间显著缩短;医、护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CQI管理理念指导心外手术中医护合作对缝针安全管理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优质护理服务在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31个护理单元从规章制度、护理文书、人力资源、护士整体素质、基础护理、评优评先等方面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显著提高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提高病人满意度。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推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推动医院护理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10例肝肾综合征患者应用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的观察和护理,为近年来危重症医学中进展最迅速也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提供科学的临床护理依据。方法应用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对10例肝肾综合征患者进行救治后的血清生化、并发症、治疗转归、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重点观察。结果肝肾综合征患者应用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后血清生化改善,部分患者神志转清。结论肝肾综合征患者病死率虽高,但用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了部分缓解,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作为肝功能失代偿患者的辅助治疗,为患者提供足够的时间让肝组织再生或为肝脏移植医师创造条件。临床上仔细观察,加强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技术的护理是能获得较满意疗效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