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天长县名老中医龚士澄先生,行医40余年,经验颇丰,亦工诗文。其医著《跛鳖斋医草》(下简称《医草》),集医论、医案、  相似文献   

2.
刘开运老教授推拿学术经验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开运老教授出身中医世家,苗汉后裔,御医后代,家族业医已三四百年,祖传中医、草医、推拿三套绝技,融汉、苗医药于一炉,独树一旗.现年87岁,还担任中华推拿学学会副主任,曾主编<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小儿推拿学>,现为国内唯一精通中医、草医、推拿的名老医师,我们投入刘老门下已近20年,今特将其推拿学术经验总结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3.
猫须草为唇形科直管草属植物猫须草的全草,以茎叶人药。傣医应用历史长达2000多年,傣医认为其清香,苦、凉,具有清火解毒、利尿排石、凉血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热淋、石淋、血淋、膏淋、砂淋、水肿,民间用于治疗血尿、肾脏疾病,利水作用良好,故有“肾茶”之称。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猫须草化学成分主要含黄酮、酚酸、氨基酸、维生素和矿质元素。药理作用有利尿、排石、抗菌、抗炎、免疫调节、健肾、改善慢性肾衰等。  相似文献   

4.
谭永东 《江西中医药》2009,40(12):12-13
喻嘉言,名昌,江西新建县人,明末清初著名的医学家,清初三大名医之一,生于公元1585年(明万历十三年),卒于公元1670年前后。一生著有《医门法律》、《尚论篇》、《寓意草》等书,对中医学术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就其临床著作《寓意草》一书所记载的他医误诊误治病案以探讨其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5.
汪昂所著之《医方集解》及《汤头歌诀》中都载有“刘草窗痛泻要方”,其“刘草窗”究为何许人?不少人提出此问题,今作小考如下: 刘草窗为明代江苏省长洲人,名叫刘薄,字元博,家世业医。祖父刘彦敬为永乐(1403~1424年)时御医,父亲刘士宾亦以医得官,刘溥从幼年起即跟随其祖父及父亲,宦遊于北京、南京之间,以学习研究经史、天文、历数、书画、医学。性喜作诗,八岁时即能作出惊人的诗句,故有圣童之称。平生喜爱周敦颐:“缘满窗前草不除”之诗句,故自号草窗。宣德初年(1426年),以文学被徵用,因系世医之家出身,加之有人说刘薄善医,故未授别官而任为惠民局副使,  相似文献   

6.
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造就了河口县丰富的医药资源,文中通过对河口县瑶族民间草医进行走访和调查,了解当地瑶族草医的基本情况、诊疗特色、口述医药文献的传承和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河口瑶族草医人口社会学信息、口述医药文献发展现状的数据对瑶族医药的发展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地经济、文化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博物馆展览主体大楼,座落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轴核心位置。岭南中草药液浸标本展:岭南中草药液浸标本展区是贯通三个楼层的中庭展览,展出以岭南中草药为主的600瓶药用植物原色浸制标本,晶莹通透、色彩斑斓。站在馆内不同楼层、不同角度观赏中庭,会呈现出不一样的视觉美感,令人叹为观止。医史馆:医史馆以中国医药发展史为线索、医史文物展览为主题,展示原始社会至现代的医史文物和文献2 000余件,分为医药创始、体系形成、晋唐医学、宋金元医学、明清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记者赵文)日前从陕西省民间医药交流会上获悉,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将聘请省内7名“名草医”,利用附属医院教学、科研、医疗平台,共建“草医堂”,携手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9.
谷峰 《中医药文化》2007,2(3):30-32
中国历史上的医生,因学缘来历、学识水平、医疗手段及技术能力等的不同,据其特征,大致上可归为儒医、世医、草医、江湖医生、御医等不同的类型。  相似文献   

10.
喻昌(1585~1664年),字嘉言,江西新建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与张璐、吴谦并称为清初三大名医。喻氏深究医理,颇多创见,著有《医门法律》、《寓意草》、《尚论篇》等书。《寓意草》成书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为喻昌临证验笔录。书凡一卷,计66篇,收集医案72则(包括附案),又有4篇  相似文献   

11.
<正> 喻昌,字嘉言,号西昌老人,江西南昌新建人,长期业医,居江苏最久,为清初著名医家。写有《尚论篇》《医门法津》、《寓意草》等。《寓意草》是其随笔记录临床医案,凡六十余则,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辨证用药独具只眼,很值得后人学习借鉴。笔者认为该书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浅评如下。一、师法仲景善治伤寒喻氏对《伤寒论》研究有较高的造诣,深得仲景之旨。《寓意草》医案中,伤寒病例约占十个,采用经方二十余首。其辨标本缓急,审寒热真假,遵古而不泥古,虽疑难  相似文献   

12.
甘草漫议茧斋医话之二干祖望(江苏省中医院,210005)知名度最高的中草药,首推甘草。它的别名也不少,如灵草、美草、蜜草、蜜甘、通灵等都是对它的赞美而称,还有露草、荠草、草古、汾草、粉草、棒草、甜根子等名称,其中最古老的为《诗经》的采苓,而对它最好名...  相似文献   

13.
干祖望趣味医话(52)干祖望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9)甘草知名度最高的中草药,首推甘草。它的别名也不少,如:灵草、美草、蜜甘、通灵、国老……都是对它的赞美而称。还有什么草、荠草、草古、汾草、粉草、棒草、甜根子等。最古老的为《诗经》的采芩。总...  相似文献   

14.
土家族"七"药用药特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家族医药学是我国医药学的瑰宝,土家族医药具有独特的用药方法和药物名称,其中“七”药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一直以来,草医在组方时都以“七”药作为核心,足见其在草医中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基于“七”药具有肯定而多样的疗效,现对土家族“七”药的用药特点进行探讨,为充分挖掘利用这一民族资源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苗药香樟和枫树根皮外用治疗面神经麻痹7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岳父生前为民族民间草医世家,民间行医60余年,擅长运用草药单方治疗不少疑  相似文献   

16.
东山县于7月5日召开青草医土专家座談会。会上除交流青草医藥学朮經驗外,并重点討論和訂出了应用民間草藥預防夏季疾病的方案:如采用蒼耳草、金絲苦楝水煎代茶,防治胃腸炎和水腫病;沙馬蹄金、大蒜莖防治感冒;蚶壳錢草防治中暑等等。現已在全縣普遍  相似文献   

17.
赵素云 《中药材》1989,12(9):41-43
《草木便方》(下称《便方》),系清代一部地方性草医药著作。作者刘善述(有考证认为是刘善述的儿子刘士季,编者注),四川合川西里刘家岩人氏。“因于古书明医本草中,篡辑川东土产、草木、根皮……,一切形状性味,详辨真伪,用以救世”(原序)。因此,本书中的药物主要为川东草医常用者,地方性很强。在考证中,除应细查历代本草,重点应结合四川草医用药习惯及历史。我所自1982年以来,对《便方》进行研究整理,结合修编《四川中药志》及全川中草药资源普查,核对实物标本,在对川  相似文献   

18.
黎俊民 《新中医》2010,(1):96-96
<正>葎草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味甘苦,性寒,能清热解毒,利尿通淋,退虚热。临床常用于肺结核潮热、肠胃炎、痢疾、小便不利、肾盂肾炎、急慢性肾炎、膀胱炎、泌尿系结石等症。除内服外,煎水外洗可治皮肤湿疹,鲜草捣敷可疗蛇虫咬伤,焙干研末外掺可医湿疹破溃,为价廉易得的良药。经多年临床实践,笔者扩大了葎草的应用范围,今择其数端,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19.
艾灸与养生     
《孟子》里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思是长时间的慢性病,必须用陈年的艾草才能有效。艾草也叫医草、艾蓬、灸草,香艾。500多年前,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在蕲州镇郊区的麒麟山上采集艾草,种于庭院,进行细致的研究,而且专门为艾叶写了一本书——《蕲艾传》。《蕲艾传》里说:  相似文献   

20.
通过探讨土家族不同历史时期对医生称谓,发现土家族医生的称谓从原始神话传说时期的“仙医”到巫风盛行时的巫医,巫师(梯玛),水师,到唐宋以来的武医、道医、教医、御医或僧医、土医,现今的药匠、草医和土家医,真实地记录了土家族医药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