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目的:从分子病理学水平上探讨直肠癌的安全远侧切缘。方法:对45例中低位直肠腺癌下缘进行标记;PET/CT检查并结合半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直肠癌的远侧端粘膜P53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直肠癌及远侧端直肠粘膜均可见P53表达。直肠癌肿瘤组织中P53表达明显高于直肠癌远侧端的直肠粘膜组织。直肠癌远侧端粘膜P53表达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少。但有显著性异常改变只在有限的长度内(直肠远侧端1,5cm)。阴性对照中仍有P53的表达。肿瘤组织及直肠远侧端粘膜中P53表达与肿瘤大小、分期以及病理类型无关。结论:切除直肠腺癌远侧1,5cm长度可切除P53明显异常表达的组织.若从分子病理学角度来界定,2cm的直肠远侧端长度是安全的远侧切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直肠癌组织及其远侧端黏膜组织中CD34表达并从分子病理学水平上探讨直肠癌的安全远侧切缘。方法:对45例中低位直肠腺癌下缘进行标记;PET/CT检查并结合半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直肠癌及其远侧端黏膜CD34所表达的微血管密度进行研究。结果:直肠腺癌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直肠腺癌远侧端的直肠黏膜组织,直肠腺癌远侧端黏膜微血管密度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少,与阴性对照有显著性异常改变只在有限的长度内(直肠远侧端1.0cm),阴性对照中仍可见微血管的存在。除了肿瘤组织及直肠远侧端黏膜5cm内微血管密度与肿瘤大小有关外.肿瘤组织及直肠远侧端黏膜微血管密度与肿瘤大小、分期以及病理类型无关。结论:直肠癌肿瘤中微血管密度的检测对直肠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判断并为直肠癌抗血管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从分子病理学角度考虑。切除直肠腺癌远侧大于1.0cm长度即可切除微血管密度明显异常表达的组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直肠癌远侧端浸润PET/CT成像及其术前保肛评估的价值。方法:对45例中低位直肠腺癌下缘进行标记;PET/CT检查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直肠癌的远侧端粘膜P53及CD34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直肠癌远侧端PET阳性段长度为4mm~12mm,平均为7.0±2.0mm;PET阳性段与阴性段P53与微血管密度有显著性的差异.PET阳性段P53与CD34均为高表达;直肠远侧端PET阳性段长度与肿瘤的大小、病理类型以及肿瘤分期无关。结论:肿瘤的PET/CT显像不但与肿瘤组织有关,而且还与肿瘤的癌旁组织有关,直肠癌远侧端PET/CT扫描显像可作为直肠癌远侧端切除长度预测以及能否评估保肛手术一个无创而直观的独立参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直肠癌远侧端浸润PET/CT成像及其术前保肛评估的价值。方法:对45饲中低位直肠腺癌下缘进行标记;PFT/CT检查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直肠癌的远侧端粘膜P53及CD34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直肠癌远侧端PET阳性段长度为4mm~12mm,平均为7.0±2.0mm;PET阳性段与阴性段P53与微血管密度有显著性的差异.PET阳性段P53与CD34均为高表达;直肠远侧端PET阳性段长度与肿瘤的大小、病理类型以及肿瘤分期无关。结论:肿瘤的PET/CT显像不但与肿瘤组织有关,而且还与肿瘤的癌旁组织有关,直肠癌远侧端PET/CT扫描显像可作为直肠癌远侧端切除长度预测以及能否评估保肛手术一个无创而直观的独立参数。  相似文献   

5.
采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34例直肠癌远端癌旁粘膜中P53蛋白表达及其与粘蛋白改变的关系。结果提示29.4%(10/34)直肠癌旁移行粘腺体杯状细胞胞浆内存在P53表达,其范围不超出远端4cm肠管,P53阳性表达的粘膜均为移行改变粘膜,正常粘膜无P53蛋白表达;P53在癌组织与癌旁移行粘膜中表达无相关性(P〉0.05)。认为直肠癌旁移行粘膜中存在P53的失活,系不稳定的癌前期病变,直肠癌远  相似文献   

6.
采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34例直肠癌远端癌旁粘膜中P53蛋白表达及其与粘蛋白改变的关系。结果提示29.4%(10/34)直肠癌旁移行粘膜腺体杯状细胞胞浆内存在P53表达,其范围不超出远端4cm肠管,P53阳性表达的粘膜均为移行改变粘膜,正常粘膜无P53蛋白表达;P53在癌组织与癌旁移行粘膜中表达无相关性(P>0.05)。认为直肠癌旁移行粘膜中存在P53的失活,系不稳定的癌前期病变,直肠癌远端粘膜粘蛋白异常改变及分子遗传学异常范围在4cm以内。  相似文献   

7.
p53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陈旭*林永许东坡石铮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福州350005)*:现在福建省立医院外科关键词胰腺癌;p53蛋白;免疫组化;预后p53基因位于染色体17p13上,它编码分子量为53kD的核磷酸蛋白,具有转录因子...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癌P21、P53、PCNA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燕初  卓建红  谢群 《广西医学》1999,21(5):853-855
目的:研究甲状腺癌P^21,P^53,PCNA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甲状腺癌患者,结果:甲状腺癌中P^21,P^53,PCNA的阳性率分别为67.5%,52.5%和57.5%,P^21,PCNA在癌中表达与在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P^53仅在癌中表达,癌旁组织及增生性病变中的无表达,P^53和PCNA过度表达与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检测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直肠癌组织及其远侧端黏膜组织中微血管的分布,并从分子病理学水平上探讨直肠癌的安全远侧切缘。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测定方法对45例直肠癌及其远侧端黏膜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进行研究。结果:直肠癌肿瘤组织中MVD较高;直肠癌远侧端黏膜MVD随着距离增大而降低,且在直肠远侧端1.0cm内有显著性异常改变;直肠远侧端黏膜MVD与肿瘤分期以及病理类型无关。结论:直肠腺癌远侧端MVD可作为直肠远切端切除长度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分子病理学指标,直肠远侧端切除的长度至少应〉1cm。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P53癌基因在人类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用免疫且化方法对103例甲状腺癌及伴乳头状增生的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进行研究。结果甲状腺未分化癌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P53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均为63.6%。无淋巴结转移的乳头状癌和滤泡癌P53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8%和10%。伴乳头状增生的甲瘃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P53蛋白仅有微弱表达。未分化甲状腺癌与分化型甲状腺癌;有  相似文献   

11.
姚金华 《北京医学》2006,28(8):476-477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在保肛、防止肿瘤局部复发中的作用.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院行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62例患者的手术方法、疗效和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患者采用TME手术,术后无死亡者,吻合口瘘4例,无吻合口狭窄,术后局部复发4例,复发率为6.4%.结论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应用TME可降低直肠癌局部复发率,不增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施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可行性与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实施的52例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行腹腔镜下Dixon术30例,Miles术22例,2例中转开腹,中转开腹率为3.85%.手术时间(180.2±45.2)min,手术出血量(82.3±18.76)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3±0.8)d,平均56 h.术后镇痛泵应用时间(1.5±0.50)d,住院时间(9.2±2.5)d,术后标本切缘均为阴性,淋巴结清扫数(13±3.8)枚。术后至今均获随诊,肝转移1例,其余51例无局部、腹盆淋巴结转移、复发和切口种植等。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具有微创、安全、视野清、恢复快的优点,具有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TME技术的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植物神经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基于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的直肠癌保留植物神经根治术对男性局部复发率、生存率和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3例应用TME技术的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保留植物神经根治术128例与传统直肠癌根治术(未保留)6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5年生存率及术后排尿功能和性功能。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保留植物神经组105例获得随访,传统手术组53例获得随访。局部复发率保留植物神经组为8.57%(9/105),传统术式组为11.32%(6/53);5年生存率保留植物神经组为62.86%(66/105),传统术式组为52.83%(28/5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尿功能障碍保留植物神经组为29.52%(31/105),传统术式组为66.04%(35/53);勃起功能障碍保留植物神经组为22.86%(24/105),传统术式组为69.81%(37/53);射精功能障碍保留植物神经组29.52%(31/105),传统术式组73.58%(39/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ME保留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在不增加局部复发率和不降低5年生存率的同时,可以减少患者排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患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追踪随访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和3年内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肠梗阻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为1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局部复发率及3年内的生存率依次为12.5%、65%;对照组依次为27.5%、4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直肠癌根治术相比,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局部复发率低,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P5 3在胃粘膜上皮非典型增生和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对 2 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 ,2 4例非典型增生和 3 5例胃癌进行P5 3检测。结果 P5 3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5 1.43 % )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 (0 % )和异型增生 (16.67% ) ,P均 <0 .0 1;P5 3阳性表达率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直接关系 ,P 均 <0 .0 5。结论 P5 3基因的阳性表达有助于判断非典型增生的发展趋势 ,评估胃癌的发生发展及判断和监测胃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