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抗病毒治疗对不同分期的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转归的影响&#65377;【方法】 352例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其中早期患者120例&#65380;中期患者149例&#65380;晚期患者83例,各期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及抗病毒治疗组,抗病毒治疗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拉米夫定&#65380;恩替卡韦&#65380;替比夫定),比较各期患者临床特征&#65380;生存率及抗病毒治疗短期疗效差异&#65377;【结果】 观察24周,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早&#65380;中&#65380;晚期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不同(P < 0.05),随着病情的加重,生存率明显下降&#65377;不同分期分析,早&#65380;晚期患者常规治疗组及抗病毒治疗组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 > 0.05),而中期患者抗病毒治疗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 < 0.05)&#65377; 【结论】 及早治疗可提高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生存率,抗病毒治疗可明显提高中期患者的生存率&#65377;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急性多发性硬化(AMS)临床&#65380;MRI和病理特点,初步探讨其发病机制&#65377; 【方法】 收集我院AMS 4例,分别从临床&#65380;头颅MRI和病理进行分析&#65377;治疗上予3个疗程甲基强的松龙(MPS)冲击,并辅以人体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65377;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功能残缺评定量表(EDSS)评分&#65377;【结果】 4例AMS中,2例为Marburg型,2例为Balò型&#65377;临床共同特点是男性&#65380;起病急&#65380;亚急性病程&#65380;进展快&#65380;病情重及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头颅MRI Marburg型以大脑半球白质和脑干大块的高信号为主,Balò型DWI病灶呈高&#65380;低交替的环形病灶&#65377;1例Balò型病理改变与经典MS(CMS)不同,病灶呈同心圆分布,病灶内未见CD4+ 或CD8+ T细胞浸润,可见大量吞噬髓鞘的巨噬细胞,伴血脑屏障(BBB)破坏&#65377;3例患者经过3 个疗程MPS冲击治疗,辅以IVIG冲击治疗有效,EDSS平均减少5±1.5分&#65377; 【结论】 与CMS相比,AMS无论在临床&#65380;病理,还是在头颅MRI上有明显的异质性;Balò发病机制可能与BBB破坏和巨噬细胞毒性有关;治疗上联合应用大剂量&#65380;多疗程MPS与IVIG有效&#65377;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亚型与肝细胞癌(HCC)临床病理学的相关性&#65377;【方法】 采用多重PCR对89例已行手术治疗的伴HBV感染肝细胞癌患者进行HBV基因亚型分型,并比较不同基因亚型患者临床及病理学特征&#65377;【结果】 89例肝细胞癌患者中,感染C1 亚型HBV者49例(55.06%),感染B2亚型者35例(39.33%),感染C2亚型者5例(5.61%)&#65377;B2亚型患者术前甲胎蛋白(AFP)和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平均水平&#65380;子灶形成和包膜不完整的发生率&#65380;血管侵犯比例均高于C1亚型患者(P = 0.002,P = 0.007,P = 0.046,P = 0.029,P = 0.044)&#65377;但C1亚型患者肝组织纤维化分期高于B2亚型患者(P = 0.022)&#65377;【结论】 感染B2亚型HBV的HCC患者肿瘤侵袭性较强,复发风险较高,C1亚型者肝纤维化较重&#65377;  相似文献   

4.
中国早发2型糖尿病家系MODY 1-5基因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对早发2型糖尿病家系先证者进行直接测序,寻找中国人群中可能存在的青少年的成人发病型糖尿病(MODY) 1-5基因突变&#65377;【方法】 对19个早发2型糖尿病家系的先证者进行MODY 1-5基因扩增和DNA直接测序&#65377;【结果】 19个先证者未发现MODY基因突变,但发现MODY 1-5基因分别存在6&#65380;5&#65380;15&#65380;1&#65380;1种多态性&#65377;【结论】 MODY相关基因突变具有种族异质性,MODY 1-5基因突变不是该19个早发糖尿病家系的致病因素&#65377;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一个简单实用的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评分系统&#65377;【方法】 558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按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按9 ∶ 1分成训练样本(499例)和测试样本(59例)&#65377;首先进行单变量分析,选择对预后最有影响且临床易于评估的一些因素并按其程度分别赋予一定的分值,计算患者综合评分&#65377;利用这些指标,采用Fisher判别分析法建立预后评分系统,求得判别方程和判别界值&#65377;运用判别方程在训练样本中做回代判别和交互验证,在测试样本中进行组外考核,利用判别符合率评估评分系统预测预后的准确性&#65377;【结果】 单变量分析显示:患者年龄&#65380;起病前有无肝硬化基础&#65380;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多项指标有统计学意义&#65377;选择临床上易于评估且对预后最有影响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65380;凝血酶原时间&#65380;肝性脑病&#65380;腹水程度&#65380;肝肾综合征及感染情况等6项指标,分别按其程度赋予一定分值,建立了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预后评分系统&#65377;6项指标综合评分为6&#65380;7&#65380;8&#65380;9&#65380;10分的患者其死亡率分别为34.9%&#65380;66.7%&#65380;76.7%&#65380;85.7%&#65380;91.7%;综合评分≥11分者死亡率为100%&#65377;判别方程的回代判别符合率75.9%~88.9%,交互验证符合率为75.1%~88.9%,组外判别符合率74.3% ~ 88.0%&#65377;【结论】评分系统对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评估具有很好的预测准确性,且简单&#65380;方便计算&#65377;动态评估能很好地判断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预后&#65377;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一种可临床应用的并能稳定表达水通道蛋白4的胚肾细胞系HEK293/AQP4,用于检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血清中的AQP4抗体&#65377; 【方法】 构建有AQP4基因的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将载体转入HEK293细胞,G418筛选,RT-PCR&#65380;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稳定细胞系中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及分布&#65377;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检测20例NMO患者&#65380;20例MS患者&#65380;30例健康对照血清中的AQP4抗体,并同鼠脑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法比较&#65377; 【结果】 限制性酶切消化&#65380;PCR&#65380;测序结果证明载体构建成功&#65377;间接免疫荧光证实稳定细胞系中有AQP4表达,且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65377;20 例NMO患者血清中11例NMO-IgG阳性,18例AQP4抗体阳性,滴度在1 ∶ 60 - 1 ∶ 15 360之间,而MS患者仅检测到1例阳性,健康对照未检测到阳性&#65377; 【结论】 成功构建稳定表达水通道蛋白4的胚肾细胞系HEK293/AQP4 ,并检测出国人NMO患者血清中存在AQP4抗体,且敏感性高于鼠脑法,可以有效的鉴别视神经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65377;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NMO-IgG; 水通道蛋白4( AQP4); HEK293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初步了解广州市社区食物中毒事件中诺如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65377;【方法】 在2003年10月至12月期间,从5个不同流行现场,采集急性期胃肠炎患者的粪便标本76份,用RT*9鄄PCR对标本中的诺如病毒核酸进行扩增,将阳性产物回收&#65380;纯化并测序,与GenBank中的相关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绘制系统发生树&#65377;【结果】 76份样品中共检出阳性36份,阳性率为47.37%&#65377;从5个流行现场获得5个代表株,分别为DX1106&#65380;PY1106&#65380;HM1121&#65380;PY1202和HD1219,其中DX1106与PY1202的序列完全一致,而其他毒株间的序列同源性在35%~85%之间&#65377;系统发生树分析发现5个代表株都属于GII组诺如病毒,但分属于不同的基因型&#65377;其中DX1106与PY1202株属于GII*9鄄3型,HM1121和HD1219株属于GII*9鄄4型,PY1106 株介于GII*9鄄6&#65380;7&#65380;8型之间,尚不能确定型别&#65377;【结论】 广州市存在诺如病毒引起的食物中毒,流行优势株为GII组,但其基因型别存在多样性&#65377;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初步探讨地塞米松导致VSMCs钙化的分子机制&#65377; 【方法】 用地塞米松(Dex)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检测其双链蛋白聚糖(BGN)的表达&#65377;并通过10-8 mol/L Dex诱导BGN重组腺病毒Ad/BGN感染的VSMCs,分别检测VSMCs钙化程度,BGN&#65380;osteocalcin&#65380;cbfa1&#65380;骨形态生成蛋白4(BMP4)的表达&#65377;实验分4组(n = 3):Ad/Bgl-BGP组:用空载体Ad/Bgl感染细胞;Ad/BGN-BGP组:用Ad/BGN感染细胞;Ad/Bgl-Dex组:用Dex诱导Ad/Bgl感染的VSMC;Ad/BGN-Dex组:用Dex诱导Ad/BGN感染的VSMCs&#65377; 【结果】 Ad/BGN转染后,VSMCs钙化增强,osteocalcin&#65380;cbfa1 和BMP4蛋白水平较之相应对照组表达明显增多(P < 0.05),而Dex诱导组在转染Ad/BGN后osteocalcin&#65380;cbfa1&#65380;BMP4蛋白表达更多&#65377;Dex诱导后,Ad/BGN转染的VSMCs,其BGN蛋白的表达量较未加Dex的相应对照组显著增加(P < 0.05)&#65377; 【结论】 BGN能促进地塞米松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65377;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找出有坐骨神经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蛋白质组最明显的改变,揭示椎间盘突出可能的病理机制&#65377; 【方法】 选择有坐骨神经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例作为病例组,志愿者10例作为对照组,取血,提取分离纯化血清蛋白,双向电泳,找到表达上差异最明显蛋白质,进行质谱鉴定&#65377;所得差异蛋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另外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及10例正常人血清表达浓度进行检测&#65377; 【结果】 在双向电泳图谱上有6个蛋白质的表达在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65377;其中载脂蛋白L1以及两个白蛋白前体表达升高,载脂蛋白M&#65380;四连接素&#65380;免疫球蛋白轻链表达降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证实6种蛋白中的4种在血清里高表达,并与正常人存在差异&#65377;【结论】 实验结果提示载脂蛋白L1&#65380;载脂蛋白M&#65380;四连接素&#65380;免疫球蛋白轻链的血清学水平可能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生物标志物,并可能进一步揭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65377;  相似文献   

10.
塞来昔布在关节镜下膝关节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与传统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扶他林&#65380;阿片类镇痛药物曲马多及安慰剂的比较,评价特异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在膝关节镜术后镇痛应用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65377;【方法】 选取膝关节镜手术患者136例(男49例,女87例)随机分为4组,其中塞来昔布组41例&#65380;曲马多组34例&#65380;扶他林组31例,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塞来昔布&#65380;曲马多&#65380;扶他林及安慰剂,检测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疼痛评分&#65380;膝关节活动度&#65380;关节肿胀&#65380;积液程度及药物不良反应&#65377;【结果】 塞来昔布组&#65380;曲马多组和扶他林组术后早期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关节活动度增大,四组间关节积液程度无明显差异&#65377;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曲马多组20.6%&#65380;塞来昔布组2.4%&#65380;扶他林组6.5%&#65380;对照组3.3%,曲马多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其他组明显增高(P < 0.05)&#65377;【结论】 膝关节镜术后应用塞来昔布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其不良反应低于阿片类药物曲马多和传统的NSAIDs类药物扶他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65377;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HBV感染临床个体化治疗、指导临床用药寻找一种能更好地检测HBV YMDD模序混合感染的方法。方法28份已知乙肝病人血清,其中10份为HBV YMDD模序感染,5份为HBV YIDD模序感染,5份为HBV YVDD模序感染,2份为HBV YMDD和YIDD模序混合感染,2份为HBV YMDD和YVDD模序混合感染,2份为HBV YIDD和YVDD模序混合感染,2份为HBV YMDD、YIDD和YVDD模序混合感染,都用PCR产物直接测序和PCR-流过式反向斑点杂交(Flowthrough-RDB)方法检测。结果HBV YMDD模序单一感染标本用两种方法检测准确性都达到100%,对混合感染标本PCR-流过式反向斑点杂交方法检测准确性也可达100%,然而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只能检测其中一种或两种型别。结论PCR-流过式反向斑点杂交方法是一种敏感、特异和快速的检测HBV YMDD野生型及其突变型模序单一感染和混合感染的有效方法,比PCR产物直接测序更优越,更有利于实现临床个体化治疗和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2.
海南地区乙型肝炎基因型与YMDD自然突变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YMDD突变和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情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49例未使用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标志物,PCR-反向点杂交方法测定HBV突变及基因型。结果:49例患者中,检出B型8例(16.33%),其中发生YMDD自然突变1例(12.5%);C型34例(69.39%),其中发生YMDD自然突变6例(17.65%),YMDD自然突变的发生率C基因型与B基因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基因型之间乙肝标志物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0.05)。结论:海南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优势基因型为C型。在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存在YMDD变异株。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简便易行的筛检常见的耐拉米夫定乙肝病毒变异株的方法。方法通过PCR定向点突变 ,构建最常见的耐拉米夫定乙肝病毒变异株 (YMDD变异株 ) ,并建立相应的错配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RFLP)检测此变异株。结果PCR成功引入点突变 ,构建了YMDD变异株的克隆 ,同时错配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可有效区分YMDD变异株和HBV野毒株。结论采用PCR的方法可诱导定向点突变 ,错配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可用于筛检临床常见的耐拉米夫定乙肝病毒变异株 (YMDD变异株 ) ,为临床监测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对慢性乙肝患者体内HBVDNA的影响.方法对拉米夫定治疗组31例(po,100mg/d,25周)和对照20例组进行HBV DNA的斑点杂交和PCR半定量检测;未阴转者扩增含YMDD编码区的基因片段测序.结果拉米夫定治疗组4周、8周、24周、52周HBVDNA阴转率分别为55%、68%、80%、73%,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YMDD变异株检出率亦高于对照组.结论拉米夫定对HBV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同时诱发较多的YMDD变异.  相似文献   

15.
HBV P基因YMDD变异的检测及临床应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错配PCR扩增方法进行HBVP基因YMDD变异的检测,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初步的研究。方法应用分子克隆方法,构建YMDD、YVDD和YIDD变异的阳性质粒,并对该方法进行敏感性及特异性试验。对65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检测YMDD变异情况。结果经PCR方法、酶切鉴定及直接测序鉴定出YMDD、YVDD和YIDD质粒构建成功,且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65例未经拉米夫定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存在YMDD变异,出现变异6例,阳性率为9.07%;其中YIDD和YI/YMDD各1例,YVDD3例,YV/YMDD1例。结论本检测方法简便、实用,在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中可存在YMDD变异,其与野生株一样是自然存在的,抗病毒药物压力不是导致HBV YMDD变异的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YMDD自然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P基因YMDD变异情况,并观察YMDD自然变异组与非变异组临床病情轻重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和荧光探针杂交检测技术,检测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YMDD自然变异情况。结果在60例患者中,YMDD变异阳性5例(8.33%),阴性55例,5例变异中2例为YIDD阳性,3例为YVDD阳性。结论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YMDD自然变异株;YMDD自然变异的患者没有临床病情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未经拉米夫定治疗HBV YMDD变异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未经拉米夫定治疗的HBV病毒YMDD变异出现的情况,探讨HBV病毒YMDD变异出现可能的机理,了解以YMDD自然变异的慢性HBV感染患者的肝损害情况。方法对140例HBVDNA阳性,未经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进行YMDD检测,同时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发病年龄、HBeAg与抗HBe等临床相关指标。结果140例未经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20例自然发生YMDD变异,YMDD变异组与未变异组引起的肝损害无显著性差异(P>0.05)。YMDD变异与HBeAg与抗HBe的阳性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BV病毒YMDD变异株作为一个准种与野毒株同时存在感染个体,YMDD变异对肝损害严重性无关,YMDD变异与HBeAg阳性率与抗HBe阳性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乙肝患者YMDD变异基因的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解未经拉米呋定及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中是否存在HBVYMDD基因变异。方法;应用微板核酸杂交-核酸定量法检测29例病史超过半年以上,肝功能异常的慢性乙肝患的HBV-DNA及YMDD变异基因。结果:29例慢性乙肝患YMDD变异阳性6例,阴性23例,阳性率为20.69%,6例变异性。结论:显示在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肝患中存在YMDD变异株,其与野生株一样是自然存在,加以重视并提高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有助于提高YMDD变异基因检测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9.
选取402例服用拉米夫定后出现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反弹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样品,应用荧光PCR法定性检测YMDD变异情况。402例中有309例(76.87%)检测出YMDD变异,其中120例为YVDD变异,74例为YIDD变异,115例为YVDD+YIDD联合变异;309例YMDD变异患者中同时检测出变异株与野生株占69.26%(214/309),仅检测出变异株占30.74%(95/309)。另外,93例为YMDD野生型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盱炎后乙型肝炎病毒YMDD基序变异的情况。方法10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68例为治疗组给予拉米夫定;另一组37例为对照组,给予除拉米夫定外的其他治疗。治疗1年后对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多聚酶基因YMDD基序进行定性检测,观察突变情况。结果拉米夫定治疗组:用药1年后有12例发生YMDD突变,其中YVDD变异有8例,YIDD变异4例,变异株中有9例伴血清ALT、HBV-DNA水平回升;对照组无变异株产生。结论拉米夫定可诱导乙型肝炎病毒YMDD基序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