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浸润性膀胱癌放,化疗的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浸润性膀胱癌病人50%有临床检测不到的微转移灶,有微转移灶的患者多数1年内出现症状。全身化疗对浸润性膀胱癌有一定疗效,但能否延长晚期患者的生存期尚存争议。本文对浸润性膀胱癌的辅助、新辅助化疗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膀胱癌选择辅助和新辅助化疗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浸润性膀胱癌化疗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浸润性膀胱癌病人 5 0 %有临床检测不到的微转移灶 ,有微转移灶的患者多数 1年内出现症状。全身化疗对浸润性膀胱癌有一定疗效 ,但能否延长晚期患者的生存期尚存争议。本文对浸润性膀胱癌的辅助、新辅助化疗现状进行综述 ,旨在为膀胱癌选择辅助和新辅助化疗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6.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是指临床分期为T2~T4的膀胱癌。具有进展快,易复发,易远处转移,恶性程度高,病死率高等特点。MIBC的标准治疗方法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RC)同时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Pelvic Lymph Node Dissection,PLND),但是术后患者5年生存率只有27%~67%。我国指南已经推荐将以顺铂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作为MIBC的一线治疗方案。新辅助化疗则可以提高MIBC患者的5年生存率。现对新辅助化疗的化疗方案、现状以及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初诊时约1/3为肌层浸润性,其治疗以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为主,但术后存在较高的肿瘤复发与转移风险。新辅助化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并增加保留膀胱功能的可能性,但目前仍存在争议。本文从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价值与依据、化疗方案的选择以及在保留膀胱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阐述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新辅助化疗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经动脉灌注区域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介绍经动脉灌注区域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优越性、疗效及其技术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目的探讨浸润性膀胱癌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自1991年11月至1998年1月应用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26例,其中12例行化疗泵植入术和盆腔内动脉再分布术。结果完全缓解率(CR)23.1%(6/26),部分缓解率(PR)69.2%(18/26);副作用较静脉化疗明显减轻。结论此种方法可以作为不能手术切除的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或作为术前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0.
膀胱癌为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90%病理类型为膀胱尿路上皮癌,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约30多万人,约1/3的患者初次诊断时即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随着根治性膀胱切除手术技术不断提高,总体预后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5年生存率仍不到50%.新辅助化疗已成为国际上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热点,能有效减少膀胱癌术后复发与进展风险.目前,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Gemcitabine+ Cisplatin,GC)已逐渐成为临床新辅助化疗标准.现主要综述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膀胱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在美国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4 位,死亡率第8 位[1].据中国2015 年发布的统计数据,膀胱癌的发病率位居男性恶性肿瘤第6 位,死亡率位居第10 位[2].20% ~30%膀胱癌初诊时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围手术期化疗特...  相似文献   

12.
术前超选择性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浸润性膀胱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浸润性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加尿流改道水常因其影响生活质量而不易为患者所接受,故国内现行治疗多采用保留膀胱手术,但术后复发率及转移率甚高。自1995年10月~1998年6月,该院对11例浸润性膀胱癌在行保留膀胱手术前采用超选择性骼内动脉化疗栓塞(下称介入)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57~76岁,平均64.5岁。按TNM法分期,T1N0M07例,T2N1M0l例,T3N1M03例。肿瘤单发4例,多发7例。肿瘤直径上2.0~5.5cm。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膀胱移行细胞癌,其中G1~G22例,G25例,G34例…  相似文献   

13.
近期,膀胱热灌注化疗(CHT)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开展,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能充分发挥热疗和化疗的协同作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被许多实验和临床所证实,同时灌注设备亦不断更新,使许多膀胱癌患者从中受益。本文将膀胱瘤CHT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动脉导管化疗预防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动脉导管化疗对浸润性膀胱肿瘤术后的治疗效果。 方法 应用髂内动脉置化疗泵对 32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注射化疗药物顺铂 (PDD) 6 0mg及氨甲喋呤(MTX) 30mg,每 2周 1次 ,共 6次 ,以后每月 1次至 1年。 结果  32例随访 5~ 4 2个月 ,平均 2 6个月。无复发者 2 7例 ,有效率 81%。术后 10、16、30个月各复发 1例 ;2例于术后 3及 11个月出现肝、肺转移。未见肝肾功能损害 ,无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结论 此方法可以作为浸润性膀胱癌术后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的疗效。方法系统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中的相关文献,检索1991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发表的新辅助化疗有关的相关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预设的标准进行筛选。结果共12个研究符合纳入标准,总样本量3296例,新辅助治疗组1649例,对照组1647例,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新辅助化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死亡风险优势比OR0.85(95%CI0.73~0.98,P=0.03)。将12个纳入研究按新辅助化疗方案进行亚组分析,单用铂剂组显示新辅助化疗并没有降低患者死亡风险,而以铂剂为基础的多药联合新辅助化疗可降低患者死亡风险(OR 0.79,95%CI0.0.92,P=0.0004)。结论新辅助化疗,尤其是以铂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适用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前对浸润性膀胱癌(invasive bladder cancer,IBC)的治疗除了部分T2期膀胱癌行膀胱部分切除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外,大多采用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18.
浸润性膀胱癌术前超选择性动脉化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Deng X  Wu Y  Jiang Y  Cong P  Li S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4):278-279
目的 探讨浸润性膀胱癌术前动脉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4例保留膀胱手术患者在术前采用超选择性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结果 动脉化疗后2~3周,妇现肿瘤缩小20%~50%,术中见肿瘤及周围组织有散在陈旧性出血与小血管内血栓形成;手术出血少。病理检查光镜下见癌大片状坏死、退变及炎性等改变。随访5~24个月,平均19.6个月。1例T3N1M0复发为T1N0M0,其余未复发。结论 髂内动脉化疗操作简单安  相似文献   

19.
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估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8例无法耐受或不愿接受膀胱全切手术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保留膀胱治疗,包括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盆腔放疗。化疗药物包括顺铂、表阿霉素、丝裂霉素。平均放疗剂量为30~40Gy。结果:经3次化疗、栓塞及一个疗程的盆腔放疗,完全缓解率44.4%(8/18),部分缓解率55.6%(10/18);对部分缓解患者进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所有病例定期随访,中位随访期为24.3个月。对随访期间发现的肿瘤复发进行再次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死于肿瘤。结论: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作为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保留膀胱手术前新的辅助治疗,在提高生存率的同时可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TURBt联合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寻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联合髂内动脉化疗的12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年内死亡3例,生存2-4年6例,生存5年以上3例,没有明显的并发症。结论:TURBt联合髂内动脉化疗为晚期浸润性膀胱癌,尤其是不能或不愿行膀胱全切术者提供了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