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海口岸2001~2008年HIV/AIDS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上海口岸艾滋病流行特征与趋势,为制定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2008年上海口岸艾滋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106例HIV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境外监测人群HIV阳性检出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感染者中男性是女性的5.26倍;30岁以上的人群为主要的感染人群;性接触为主要感染途径.[结论]各口岸检疫部门应加强对来自境外高发地区人员的监测,应采取措施加大健康教育与行为于预的力度.  相似文献   

2.
江苏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感染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了解江苏口岸出入境人群中艾滋病流行趋势和感染情况,为做好艾滋病监测和预防工作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对江苏省各口岸2000~2004年出入境人员艾滋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0~2004年共对334 801名出入境人员进行了艾滋病血清学检测,检出HIV抗体阳性者48例,总检出率0.14‰.境内感染者以男性劳务人员为主,感染的主要途径为性传播.[结论] 针对江苏口岸出入境人员中艾滋病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应建立完善的出入境劳务人员的艾滋病干预制度,以防止艾滋病疫情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瑞丽口岸2000年HIV感染者的情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调查瑞丽口岸出入境人员中HIV感染情况。[方法]对2000年1~12月经瑞丽口岸出入境的人员1047人进行了艾滋病监测。[结果]检出HIV感染者25例,感染率为2.39%;其中20~30岁年龄组感染人数最多,占感染者总数的52%;从职业上看,按摩小姐属高危人群;从国籍上看,缅籍多于中国籍。[结论]周边国家的艾滋病疫情不容忽视;对于高危人群应加强监测的力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汕尾口岸出入境人员中HIV感染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在汕尾口岸对出入境人员进行传染病监测.[结果]汕尾口岸2003年5月份检出2例HIV感染者.[结论]应加强对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和部分高危人群HIV感染的监测,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传入传出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珠海出入境人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调查,掌握口岸艾滋病流行现状及特点,为艾滋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珠海口岸1992~2005年出入境人员艾滋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珠海口岸共对308 453名出入境人员艾滋病血清学检测,共检出HIV抗体阳性者44例,总检出率0.014%.其中2005年检出率最高,为0.052%.在HIV感染者中,青壮年感染数较多,占93.18%,劳务人员占43.18%,外籍人员占40.91%;中国籍(包括澳门)占59.09%.结论 在珠海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感染呈上升趋势下,有必要加大珠海口岸HIV监测与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6.
伊犁口岸1997~2001年出入境人员HIV感染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掌握伊犁口岸出入境人员中HIV感染情况。〔方法〕建立HIV初筛实验室,对1997~2001年8月经伊犁口岸出入境的人员实施HIV感染情况监测。〔结果〕共监测出入境人员18378人次,检出HIV感染者26例,感染率为1.42‰。在检出的26例感染者中,男性占96.15%,女性占3.85%;从年龄分布来看,20~30岁年龄组人员所占比例最高,为88.46%;从职业分布来看,个体商贩占92.31%,居第1位;感染者中有20例为伊宁市人,占总例数的76.92%,感染者全部为少数民族。〔结论〕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来看,静脉吸毒人员是HIV感染的高危人群;家庭中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应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HIV感染情况的监测,防止艾滋病的传入传出。  相似文献   

7.
太仓口岸1997~200O年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掌握太仓口岸出入境人员中的传染病病谱,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方法]对太仓口岸1997~2000年5794名出入境人员进行了传染病监测.[结果]在太仓口岸出入境人员中以外籍人员、港澳台胞最多,占总人数的61.70%.检出的传染病病谱为HBsAg阳性,活动性肺结核,梅毒和HIV感染者.经统计分析,共计检出HBsAg阳性603例,阳性率为1O.41%;检出梅毒感染者12例;HIV感染者2例;发现活动性肺结核3例.[结论]HBsAg阳性是太仓口岸影响出入境人员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外籍人员、港澳台胞劳务输出人员是重点监测人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10年间珠海出入境人员艾滋病监测结果,为加强重点人群的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明胶颗粒凝集法(PA)、反向血凝试验(RHAT)法和金标法(EY)做血清学快速检测,对阳性者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蛋白印迹法(WB)做血清学确认.[结果]10年共检出26例HIV感染者,阳性检出率为0.1‰.其中,20~29岁感染者占总感染数的76.9%,男女性别比约为17;泰籍在澳从事服务员的HIV感染者占65.4%.(结论]在澳从事娱乐服务行业的泰籍人员和中国输澳劳务人员是出入境人员中的重点监测人群.  相似文献   

9.
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感染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中艾滋病感染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做好出入境人群的艾滋病监测和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口岸2003~2005年共154232名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体检中HIV抗体阳性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2003~2005年共检出HIV抗体阳性者27例;感染者以境外人员为主;感染的主要途径为性传播感染。[结论]深圳口岸的艾滋病感染者以境外来华工作人员为主。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体检工作,同时建立完善的出入境人员艾滋病干预制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大姚县艾滋病感染流行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我县艾滋病流行趋势,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对1997~2007年HIV/AIDS疫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7~2007年底,大姚县累计发现HIV感染者/病人147例,其中AIDS病人21佣,死亡1例,艾滋病感染者127例,死亡10例;大姚县HIV/AIDS流行地区广泛,分布不均匀;HIV/AIDS 3种传播途径并存,2004年以前以吸毒传播为主,以后经性途径传播正迅速上升,超过吸毒传播.[结论]大姚县HIV感染进入快速增长期,艾滋病防治的重点是高危人群和外出务工人群;彝族特殊的生活习俗可能会加速艾滋病的传播,应加强对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进行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口岸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有效地在口岸实施艾滋病防治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01年到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接受传染病监测体检的出入境人员和涉外婚检人员进行了滋病病素抗体检测。〔结果〕2000年,监测人数28405人次,检出HIV感染者4例,检出率为1.41/万;2001年,监测人数28537,检出HIV感染者15例,检出率为5.26/万。2年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x~2=6.32,0.025>P>O.01)。〔结论〕随着出入境人员和口岸流动人员的增加以及艾滋病感染人数的快速增长,开展口岸HIV感染监测对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传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口岸HIV感染监测方式、方法必须适应口岸人群HIV感染流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云南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感染的流行分布情况及趋势,为艾滋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云南口岸2000~2006年1623例出入境人员HIV抗体阳性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云南口岸出入境人员中HIV感染者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HIV感染者以瑞丽口岸检出的较多,占感染者总数的51.32%;从国籍分布来看,以外国人为主,外国人中缅甸籍人员最多,占64.51%;感染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占79.67%;年龄以青壮年较多,20~49岁年龄段占92.91%;职业分布以驾驶员最高,占45.22%,其次是商务人员。〔结论〕驾驶员、商务人员是云南口岸出入境人员中HIV感染的高危人群,必须加强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感染的特点,为口岸艾滋病监测工作以及加强对艾滋病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初筛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法)、胶体硒法;阳性标本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WB)确认。对HIV抗体确认阳性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2005年共对229 969名出入境人员进行艾滋病血清学检测,检出HIV抗体阳性者28例,总检出率为0.12‰。28例HIV感染者中外籍人员占60.7%,感染率为0.4‰;30-39岁为高发年龄组,占42.9%;男性感染者明显高于女性感染者;未婚感染者高于已婚感染者;从职业分布看技术人员、商务人员和驾驶员比例最大;并且以不洁性行为为主要传播方式。结论中国艾滋病传入的风险高于传出的风险。应加强口岸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监测力度,加强对出入境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防止艾滋病在国际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新疆各口岸出入境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流行趋势和传播途径,为今后国境口岸艾滋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收集的2006—2011年新疆口岸出入境人群237 737人HIV监测阳性资料进行统计病学的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HIV病毒感染者195例,总感染率0.082%;感染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0~40岁的人群;其中,男性感染比例高于女性(男女比为3.5:1);少数民族感染比例高;商务人员和交通工具驾驶员为高危人群;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结论做好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防止艾滋病传播知识的宣传是在国境口岸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江苏口岸出入境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W)感染情况,推测流行趋势,便于做好艾滋病监测和预防工作。方法对江苏省各口岸2010--2013年出入境人员HIV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江苏口岸2010--2013年500745名出入境人中检出HIV抗体阳性者128例,总感染率为2.56/万人,其中男性117例,占91.4%。感染者以男性劳务人员为主,感染的主要途径为性传播。结论针对江苏口岸出入境人员中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应建立完善的出入境劳务人员的艾滋病干预制度,以从根本上遏制防止艾滋病疫情的蔓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上海口岸归国人员HIV、梅毒感染情况及卫生监管现状,分析国境卫生检疫在传染病控制中的作用.[方法]统计2003~2008年上海口岸归国人员艾滋病、梅毒监测结果及人群分布,并与同期全国相关疾病感染情况比较.[结果]2003~2008年在上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SITHC)体检的归国人员中,检出HIV感染10例,占全部HIV阳性人数的14.08%;检出梅毒65例,占入境总检出人数的6.03%.该人群艾滋病、梅毒感染率分别为31.71/10万人、206.11/10万人,均超过全国及上海地区人群感染率.[结论]人员跨国流动带来疾病传播危险,归国人员性病、艾滋病感染率高于一般人群,仍为口岸城市及全国艾滋病、性病传播的重要危险因素.需多方联合加强对归国人员的卫生服务和健康监管,进一步加强检验检疫机构与地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传染病疫情通报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湖北口岸出入境及相关人员中HIV感染者的传播特点,制定预防控制措施,对艾滋病高危人群的干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和蛋白印迹试验(WB)方法对1988~2004年在湖北口岸传染病监测体检中发现HIV感染者.对HIV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检出HIV感染者22例,其中外籍6例、中国大陆10例、中国香港4例、中国台湾2例,感染呈境外输入为主,且以不洁性行为为主要传播途径.HIV感染者中以20~39岁年龄组为高发年龄,占感染者的77.27%,性别以男性为主,16例,占72.73%,明显高于女性.结论加强口岸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监测力度,早期发现HIV感染者并给予干预和管理,同时加强对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是控制HIV传播、蔓延和扩散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大连口岸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大连口岸出入境人员中艾滋病感染的情况,掌握流行病学资料,为制定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颗粒凝集试验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检出的阳性样品用蛋白印迹试验进行确认。[结果]从1997~2001年共检出HIV感染者9例。在9例HIV感染者中,30—39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高,为55.6%,是HIV感染者的高发年龄;男性所占比例为88.9%,女性所占比例为11.1%,男性感染者显著高于女性;9例感染者中7例为中国籍,2例为外籍;职业分布上看,8例为国际远洋船员,1例为外籍厨师,可以看出国际远洋船员是HIV感染的高危人群。[结论]对口岸出入境人员进行HVI感染监测,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和预防干预措施,将有效地控制艾滋病的传人和传出。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喀什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流行情况,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06年喀什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体检中检出的HIV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对15 825名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共检出HIV感染者14例,感染率为0.088%。感染者以男性为主,占94%;感染途径以性接触为主,占57.14%;年龄分布以20~39岁年龄组的青壮较多,占71.42%;职业分布以干部较高,感染率为0.181%。结论必须加强对口岸出入境高危人群的HIV监测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防止艾滋病的传入和传出,保护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20.
1999年昆明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感染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为了解出入境人员中HIV感染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方法] 1999年在昆明机场口岸对出入境人员进行了HIV感染监测。[结果] 全年共发现HIV感染者3例,l例为出境人员,是在机场进行HIV感染监测以来的首例阳性感染者;2例为人境人员,HIV感染率比:1998年有所上升。[结论] 感染者的职业和区域的变化提示周边国家艾滋病流行状况不容忽视。强调了检验检疫机关在口岸进行出入境人员HIV感染监测是及时发现艾滋病病人和HIV感染者的有效措施,是防止艾滋病在国际间传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