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亲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属弧菌科气单胞菌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一种低毒力的条件致病菌。主要引起皮肤、软组织和肠道感染。当机体防御功能减退时,可引发败血症等内源性感染,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我们从1例锅炉爆炸伤患者的血液标本中分离出1株亲水气单胞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气单胞菌为革兰阴性短杆菌,兼性厌氧,可存在于海水、淡水、污水和食品中,是人和动物的肠道共患病原菌。健康儿童或成人的胃肠道中不易发现该菌。该菌偶尔可引起腹泻,但多为自限性。气单胞菌感染常见于有严重基础疾病如慢性肝病和恶性肿瘤的患者,在这部分患者中,气单胞菌败血症的病死率很高,为24%-68%。为加强对肝硬化患者气单胞菌败血症的认识并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气单胞菌在水生环境中普遍存在,是一种人-兽-鱼共患的条件致病菌.该细菌导致人类疾病的病例少见,目前国内报道的气单胞菌感染多见于肠道内感染.甘肃省人民医院血液科自2013—2020年收治了4例急性白血病合并气单胞菌感染患者,我们对其临床特征和分离菌株的耐药特点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26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肺部感染的诊治水平。方法:调查微生物检测确定为S.m引起的肺部感染病全,骸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26例S.m引起肺部感染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且对多种抗徨素有不同程度耐药。结论:对多种抗生素治疗不敏感的肺部,需考虑到S.m感染的可能,应及早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特征。方法 收集我院2001年1月。2003年1月住院病人血及分泌物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符合院内感染并剔除重复株后共44株,复习临床资料及药敏结果。结果 感染最多见于呼吸道(32/44,72.7%),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为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及侵袭性操作,药敏结果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6.8%及9.1%。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常见的院内感染致病菌,ICU病房的分离率最高.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侵袭性操作、对该菌的药敏结果进行检测,有利于预防及控制医院嗜麦芽假单胞菌感染。  相似文献   

6.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 调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细菌的耐药谱 ,了解产金属 β内酰胺酶 (MBL)菌株与非产MBL菌株的药物敏感差异。  方法 回顾性总结笔者单位 1998~ 2 0 0 2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院内感染的情况 ,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 18种抗菌药物对 36株临床分离的院内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以MBL E试验法筛选MBL菌株。 结果 笔者单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院内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 (88.9% ) ,88.2 %的患者有较严重的基础疾病 ,且 5 0 .0 %的患者曾接受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钠盐治疗。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多西环素对 36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抑菌率分别为 97.2 %、94 .4 %、91.7%、83.3% ,甲氧苄氨嘧啶 磺胺甲基异恶唑和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抑菌率分别为 6 3 9%和 5 8.3% ,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钠盐、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和氨曲南的耐药率在 80 %以上 ;36株菌中 16株产MBL菌对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钠盐完全耐药 ,对氨曲南的敏感性高于非产MBL株。 结论 笔者单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院内感染与严重基础疾病和应用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钠盐有关 ,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院内感染株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医院中的革兰阴性杆菌, 也是常见的机会性致病菌之一。虽然它的毒力和致病性较弱, 但因其对多种抗菌药物天然耐药, 因此在免疫力低下或危重人群中, 引起的血流或肺部感染预后较差。不仅如此, 由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固有耐药及获得性耐药基因的增加, 使磺胺类、喹诺酮类等一线临床抗菌药物治疗无效。因此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及临床治疗对策极为重要, 本文就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和临床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离率逐渐上升[1],由于该菌耐药机制复杂,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败血症的病死率高[2].本研究分析了26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败血症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及药敏试验结果,以期为临床感染控制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ICU患者下呼吸道检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常见因素,探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定植、感染及其转归。方法将笔者单位ICU 2004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48例痰培养有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生长的患者进行定植或感染的初步诊断后,回顾性分析比较其在院内采取的各项措施、病情发展等,并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将敏感药物用于上述48例患者的治疗。结果48例患者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者32例、定植者16例。气管插管时间较长、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的时间较长、合并低蛋白血症、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较高(〉15分者占87.5%)均与下呼吸道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明显相关。与定植者相比,下呼吸道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易发展为重症肺炎,伴发呼吸功能衰竭(感染者中有84.4%,定植者中有31.3%),且体外敏感的抗菌药物对其临床治疗效果欠佳。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对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率高,分别为83.3%和75.0%;对常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达80%左右。结论对ICU患者缩短气管插管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有利于防治下呼吸道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心内直视术后肺部开发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感染的诊疗水平。方法 分析1999年1-2001上12月我科痰培养证实的Sm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和抗生素耐药情况。结果 共检出8例,患者一般情况差,长时间机械通气,有创操作多以及使用广谱抗生素等是易患因素。Sm感染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对许多抗生素多重耐药,并且易与其它微生物混合感染。结论 心脏外科病人是肺部Sm感染高危人群,既要关注临床征象,更应尽早送检根据药敏调整用药。  相似文献   

11.
外科基础     
高渗氯化钠高氧液对失血性休克家兔血乳酸和动脉血气的影响;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或定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患者48例分析;人工换气支持技术在外科中的应用研究(综述);腹腔感染脓毒症时肺内主要模式识别受体表达变化及其与肺损伤的关系;婴幼儿择期手术围手术期胰岛素抵抗及干预措施的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本院血液透析室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疑似感染暴发的原因,实施针对性措施,杜绝再发。方法血透室2014年10月29~31日发生6例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疑似感染暴发,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物品卫生学检测,针对感染原因进行分析和采取严格防控措施。结果采集样本88份,其中空气3份均合格;消毒剂5份均合格;物表80份中合格62份,不合格18份。6例患者均转肾内科住院治疗2周后血培养阴性,出院继续门诊血透治疗。血透室连续观察2个月未再出现新发感染病例。结论血透室须加强患者及环境清洁与消毒,切断外源性感染途径,同时严格操作流程,可有效防范相关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Saffold心病毒(SAFV)是近年来从人体分离到的一种新的心病毒,至今已发现11种基因型.SAFV感染多见于6岁以下儿童,可通过粪-口途径和呼吸道传播,临床上常引起急性胃肠炎、呼吸道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者可致重症脑炎.此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就SAFV的特性、感染人类的情况作了综述,以期引起儿科及感染科医师对该病毒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女性泌尿道宿主、环境、微生物菌群间的关系及宿主反应性变化,证明泌尿道存在特征性菌群;探讨菌群变化与尿路感染的关系,对尿路感染诊疗产生观念性改变。方法临床资料收集于2018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应用16SrRNA基因测序对健康绝经后(A组,5例)、健康育龄期(B组,5例)及尿路感染的绝经后女性(C组,14例)尿液进行菌群测定,分析泌尿道菌群结构和组成的多样性及差异性。结果女性尿液中包含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菌群,构成多样化,个体差异明显,一般以一种或两种菌种占优势,健康育龄期、绝经后女性组优势菌种主要为乳酸杆菌属、加德纳菌属及鞘氨醇单胞菌属,而鞘氨醇单胞菌属在尿路感染绝经后女性组丰度则明显下降;同时,尿路感染组优势菌群主要为肠杆菌科及乳酸杆菌属,且肠杆菌科丰度明显高于另外两组;而乳酸杆菌属丰度水平在健康育龄期组则明显高于绝经后两组。结论女性泌尿道菌群以乳酸杆菌属为优势菌,绝经后尿路感染女性泌尿道菌群表现为乳酸杆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显著减少及肠杆菌科丰度增加,提示这可能是引起绝经后妇女尿路感染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为诊断尿路感染及非抗菌素手段治疗尿路感染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大承气冲剂对腹腔感染所致SIRS/MODS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2,自引:12,他引:12  
目的:观察大承气冲剂对腹腔感染所致SIRS/MODS的治疗作用.方法:45例急腹症患者分为综合治疗组22例和大承气冲剂 综合治疗组23例.分别于治疗前(0)、治疗后1、3、7 d观察一般临床改变并采血测定血浆内毒素、TNFα、IL-6水平,血清LPO、SOD、NO、PLA2、iNOS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承气冲剂治疗组较快地改善一般临床状况,加快排气时间,增加排便次数,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下调TNFα、IL-6水平,清除体内氧自由基,恢复NO的体内平衡,降低血清PLA2水平.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SIRS/MODS的治疗作用明显优于单纯综合治疗,大承气冲剂发挥了整体调控和多重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泰安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icroscan Walk Away 96 Plus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本院重症医学科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标本共分离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65株,其中50岁以上患者占60.0%(39/65);主要分离自痰液,占90.8%(59/65),其他依次为分泌物4.6%(3/65)、血液1.5%(1/65)、胸水1.5%(1/65)和尿液1.5%(1/65);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依次为61.5%(40/65)、87.7%(57/65)、7.7%(5/65)和0(0/65),敏感率依次为13.8%(9/65)、7.7%(5/65)、90.8%(59/65)和100%(65/65)。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及头孢他啶耐药严重,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最敏感,临床上应根据本地区的流行病学特点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胆汁细菌谱以及其对肝切除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8月至2009年3月有完整胆汁细菌培养结果并行择期肝切除术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62例,分析胆汁中细菌谱,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引起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为77.2%,革兰阴性菌占61.7%。前3位菌属分别是大肠埃希杆菌属(30.5%)、粪肠球菌属(29.8%)和单胞菌属(14.9%)。本组无手术死亡,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9.0%,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切口感染、胆漏和腹腔感染。Logistic多因素分析表明胆汁细菌培养阳性(P=0.026,OR=8.560)和手术时间(P=0.04,OR=1.007)是引起肝内胆管结石肝切除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胆汁细菌种类繁多,以大肠埃希杆菌属、粪肠球菌属和单胞菌属为主,胆汁细菌培养阳性是引起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病人致病菌分布,行体外抗菌活性测定,以考察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人病源分布和细菌耐药性的变迁.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3月30例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人的致病菌分布,测定致病菌的药物敏感性.结果:受试的5种抗菌药物中,左氧氟沙星对多数致病菌有较高的抗菌活性,美洛西林和头孢吡肟对链球菌引起的感染有较好疗效,头孢拉定和氨苄青霉素对多数致病菌不敏感.结论:在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者中,多数感染由链球菌属和葡萄球菌属引起,假单胞菌属和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感染也占相当比例.  相似文献   

19.
肝移植受者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 感染发生率高, 尤其是真菌、结核、卡氏肺孢子菌等特殊病原菌感染。诺卡菌属感染在器官移植术后比较少见, 其中皮疽诺卡菌的感染更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肝移植术后肺皮疽诺卡菌感染的临床诊治。受者在移植术后近2年时发病, 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不典型, 通过肺部病灶穿刺及血培养发现致病菌明确诊断, 给予复方磺胺甲噁唑及美罗培南等药物联合治疗后, 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我院自2007-2010年收治的120例老年肺结核合并肺感染患者临床发病特点及用药后反应.方法:对120例老年肺结核合并肺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肺结核合并肺感染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痰菌阳性率高病程长,治疗中出现肝肾、胃肠道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病率高.结论:老年肺结核合并感染患者病情迁延,临床症状不明显.容易误诊,副反应多,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