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浆D-二聚体动态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梗死病人血浆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67例脑梗死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以50名健康自愿者为对照.根据恢复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期相比下降是否超过一个急性期标准差(脑梗死组患者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的标准差,本实验为0.325)将病人分为下降组和稳定组,分别对其预后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 脑梗死病人急性期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病人恢复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急性期时下降者预后良好,稳定者预后不良(P<0.01). 结论 脑梗死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可较直接地反映机体的凝血、继发性纤溶状态和病情的变化,对诊断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媛 《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16-18,21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患者D-二聚体变化与患者病情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妊娠高血压(妊高症)患者78例,测定产前1天D-二聚体水平、凝血指标及血小板计数等,统计分析不同病情程度D-二聚体水平及与肝肾、凝血功能的关系。结果不同病情程度的妊娠高血压患者D-二聚体水平差异显著,表现为重度妊高症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显著高于轻度与中度妊高症患者(均P<0.05),且轻度与中度妊高症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比较差异明显(P<0.05);另一方面,在不同预后程度的妊高症患者中,出现肝肾、肺、脑部等单一或多器官功能异常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为(15.62±3.62)μg/m L,未出现器官功能异常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为(1.29±0.07)μg/m 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凝血功能、呼吸功能、肝肾功能血小板功能异常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也显著高于未出现功能异常的患者(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D-二聚体水平与病情程度与预后状况呈正相关(r=0.512、0.602,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可作为判定妊娠高血压患者病情程度与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脂蛋白a[Lp(a)]及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设为冠心病组。另选取同期10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横断面研究,设为健康组。比较两组血浆Hcy、D-二聚体、Lp(a)及25(OH)D水平;比较冠心病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浆Hcy、D-二聚体、Lp(a)及25(OH)D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血浆Hcy、D-二聚体、Lp(a)及25(OH)D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病情程度、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血浆Hcy、D-二聚体、Lp(a)水平均高于健康组,血浆25(OH)D水平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冠心病患者血浆Hcy、D-二聚体、Lp(a)水平高于中度和轻度患者,且中度患者高于轻度患者;重度冠心病患者血浆25(OH)D水平低于中度和轻度患者,且中度患者低于轻度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纽约心脏病学会(NYH...  相似文献   

4.
脑出血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中D-二聚体的检测对脑出血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53例脑出血患者及35例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者的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测。结果:脑出血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在疾病的急性期升高,与对照组及疾病恢复期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恢复期D-二聚体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D-二聚体测定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葛根素对6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清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急性脑梗死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散色比浊法检测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人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中D-二聚体水平进行比较,并根据恢复期血清D-二聚体水平比急性期上升或下降判断病情和估计预后。结果:急性期治疗组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恢复期D-二聚体水平比急性期下降者预后良好,上升者预后不良。结论:葛根素对急性期脑梗死病人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明 《吉林医学》2010,31(15):2204-2205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50例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大肠癌患者化疗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1),化疗后有效组(CR+PR)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化疗前(P<0.001),化疗后稳定组D-二聚体水平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进展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前(P<0.001)。结论:大肠癌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并且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高低可作为大肠癌判断预后、观察化疗疗效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T淋巴细胞亚群、D-二聚体及心肌酶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6月我院新生儿科足月HIE患儿65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轻度组24例、中度组21例、重度组20例,另随机选择同期、健康、足月新生儿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检新生儿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百分率,血浆D-二聚体、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4组外周血CD3+、CD4+、CD8+百分率、CD4+/CD8+、D-二聚体、α-HBDH、CK、CK-M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与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外周血CD3+、CD4+、CD8+百分率、CD4+/CD8+、D-二聚体、α-HBDH、CK、CK-M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与中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轻度组与重度组CD3+百分率、D-二聚体、α-HBDH、CK、CK-M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与中度组、重度组CD4+、CD8+百分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CD4+/CD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HIE患儿外周血CD4+/CD8+与D-二聚体呈负相关(r=-0.46,P<0.05);CD4+/CD8+与CK-MB呈负相关(r=-0.89,P<0.05);D-二聚体与CK-MB呈正相关(r=0.43,P<0.05)。结论新生儿HIE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其中免疫、炎症反应、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纤溶系统等异常可能是同步发生,并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风病急性期痰瘀证与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的关系。方法:收集中风病急性期痰瘀证患者36例,非痰瘀证患者32例及健康体检者30例,检测血浆FIB、D-二聚体水平。结果:中风病急性期痰瘀证、非痰瘀证患者血浆FIB、D-二聚体均较正常对照组水平增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痰瘀证患者较非痰瘀证患者血浆FIB、D-二聚体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结论:中风病急性期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及纤溶亢进。FIB、D-二聚体与中风病痰瘀证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中风病痰瘀证的客观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浆S-100蛋白的浓度,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4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分为三组:A组(轻度中毒组)、B组(中度中毒组)和C组(重度中毒组),应用ELISA法对24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血浆S-100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并与20例对照组(D组)进行比较。结果:轻度中毒组血浆S-100蛋白水平无明显升高(P>0·05),重度组与中度组血浆S-100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重度组血浆S-100蛋白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组(P<0·05);迟发性脑病发生组血浆中S-100蛋白水平与未发生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浆S-100蛋白水平的检测,有助于评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性期脑组织受损的严重程度,但不能早期预测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远群 《广西医学》2008,30(8):1170-1171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治疗、预后估计方面的重要性。方法59例脑梗死(CI)患者,17例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和35例正常人,使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CI组、TIA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I组D-二聚体水平亦明显高于TIA组,急性期高于恢复期。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升高程度与缺血的严重性相关,其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对诊断与预后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重症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血栓形成性脑梗死(CI)患者并发出血性脑梗死(HI)、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对66例CI患者及46例正常人血浆D-二聚体定量分析,对66例血浆D-二聚体水平不同程度持续增高CI患者HI、MODS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CI患者病后第4天及第14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CI患者急性期、亚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越高,HI、MODS发生率越高(P<0.01)。结论CI患者急性期、亚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持续增高,提示高凝状态是CI重要病理生理基础。CI患者急性期、亚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HI、MODS发生率呈正相关,提示检测D-二聚体水平,可为临床评估重症CI患者的病情、疗效及预后提供有价值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荨麻疹患者血清趋化因子CCL11、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与疾病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51例急性荨麻疹(Acute Urticaria,AU)、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患者,根据病情分为轻、中、重度组,并挑选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组荨麻疹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血清CCL11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分析其与荨麻疹症状评分(Urticaria Activity Score,UAS)的相关性。结果 CCL11在轻度、中度和重度荨麻疹中的水平分别是20.12(15.40~23.76)、23.85(11.70~28.25)、18.84(13.10~39.3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D-二聚体在轻度、中度和重度荨麻疹中的水平分别为935.00(580.00~3 360.00)、2 225.00(850.00~65510.00)、3 865.00(1 235.00~7 820.00),重度和轻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血清CCL11水平与D-二聚体未见显著相关(r=-0.078,P=0.594)。结论趋化因子CCL11、D-二聚体水平在急、慢性荨麻疹均升高,提示两者可能参与疾病发生,且D-二聚体升高提示疾病活动,可作为病情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源性一氧化氮(NO)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作用;方法:观察30例HIE患儿(轻度10例,中度15例,重度5例)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浆NO水平,并与26例正常新生儿进行比较;结果:HIE急性期患儿血浆NO水平除轻度组外,中、重度组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组明显高于轻度组,恢复期3组血浆NO水平平均降至接近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NO在新生儿HIE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DEACMP)患者和肽素、血清S100B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DEACMP患者39例(DEACMP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36例(ACOP组)、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组和肽素、血清S100B和GFAP蛋白水平;以及DEACMP组和ACOP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改良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NI)和Rivermead行为记忆检测第三版(RBMT-Ⅲ)评分。结果急性期DEACMP组和急性期ACOP组和肽素、S100B和GFAP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急性期DEACMP组与急性期ACOP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恢复期DEACMP组和肽素、S100B和GFAP蛋白水平均高于恢复期ACOP组和对照组(均P<0.05)。急性期DEACMP组与急性期ACOP组NIHSS、CDR-NI和RBMT-Ⅲ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恢复期两组NIHSS和CDR-NI评分均明显降低,RBMT-Ⅲ评分均明显升高(均P<0.05);恢复期DEACMP组NIHSS和CDR-NI评分均高于恢复期ACOP组,RBMT-Ⅲ评分均低于恢复期ACOP组(均P<0.05);和肽素、S100B和GFAP蛋白水平与NIHSS和CDR-NI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RBMT-Ⅲ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和肽素、S100B和GFAP与神经功能损伤有关,能反映DEACMP患者脑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监测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D-二聚体及D-乳酸水平在小儿脓毒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82例小儿脓毒症患者纳入观察组(其中轻度脓毒症42例,重度脓毒症40例),同期儿保科健康儿童41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中PCT、D-二聚体及D-乳酸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急性期PCT、D-二聚体及D-乳酸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水平,恢复期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4h、48h、72h后,PCT、D-二聚体及D-乳酸水平较急性期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脓毒症患儿重症脓毒症组急性期及24h、48h、72h后比一般脓毒症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恢复期PCT、D-二聚体及D-乳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PCT、D-二聚体及D-乳酸水平,能更好地用于对小儿脓毒症患者的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时血浆和脑脊液 (CSF)中 NO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硝酸根还原酶法 ,对 35例 HIE患儿 (轻度 10例、中度 13例、重度 12例 )分别于急性期、恢复期进行了血浆和 CSF NO水平测定。结果 :HIE急性期血浆 NO水平除轻度组外 ,中、重度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重度组又明显高于轻、中度组 ;恢复期轻、中、重度组血浆 NO水平均降至正常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CSF中 NO水平增加的幅度与血浆成正比。结论 :血浆和 CSF中 NO水平与 HIE的脑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测定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检查组)与同期就诊的5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所有体检者进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并对比两组人员的检测结果.结果:检查组患者的血清hs-CRP为(14.53±6.33)mg/L、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0.43±0.17)mg/L,对照组的血清hs-CRP为(1.65±0.52)mg/L、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0.14±0.06)mg/L,通过两组人员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检查组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两组人员的比较差异较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脑梗死患者的不同临床分型组间(轻度、中度、重度)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脑梗死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两者联合检测可以判断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轻重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脑梗塞患者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乳胶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不同梗死灶体积D-二聚体水平差异以及不同预后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结果血浆D-二聚体水平小梗死灶中梗死灶大梗死灶,急性期稳定期恢复期(P0.01);预后良好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858.72±29.55)μg/L,明显低于预后不良患者(P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对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1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12例正常新生儿血浆催乳素水平。结果显示,HIE患儿急性期血浆催乳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中、重度HIE患儿急性期血浆催乳素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P均<0.01)。HIE惊厥组急性期血浆催乳素水平显著高于非惊厥组(P<0.01),恢复期则无显著差异。催乳素水平与惊厥发作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关系(r=0.482,P<0.05),但与惊厥类型无相关性。提示HIE患儿急性期血浆催乳素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与脑损伤严重程度及判断新生儿惊厥是否发作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袁双龙  巩路  周蕾  张娜  孙文闻 《吉林医学》2011,(33):7016-7017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三种疾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35例RA、42例SLE、28例pSS患者及32例正常对照者血浆FIB及D-二聚体水平,分析二者与其他炎性反应、免疫指标及SLEDA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①SLE、RA患者组血浆FIB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②SLE患者及伴血管炎的RA患者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③pSS患者组血浆FIB及D-二聚体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P>0.05);④所有RA患者FIB水平以及合并血管炎的RA患者D-二聚体水平与ESR、抗CCP抗体、RF均成明显正相关;⑤SLE患者组FIB、D-二聚体与ESR、抗ds-DNA抗体滴度、24 h尿蛋白定量、SLEDAI积分均成明显正相关,与补体C3成明显负相关。结论:相对于pSS而言,RA、SLE患者体内存在高凝状态,同时亦提示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亦可以作为临床判断RA及SLE病病情活动的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