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是我国独特的养生康复方法之一。古人对艾灸的养生作用推崇备至,有谚语云:"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军  赵百孝 《环球中医药》2011,4(6):423-426
古往今来,艾灸被广泛应用于治病、保健、养生诸多方面,艾灸疗法成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艾灸疗法是以艾绒为主要施灸材料,艾绒是由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的干燥叶加工而成.本文考查了古今文献后发现,古代医籍、本草著作对艾叶的性味功能和临床应用有丰富的记载,对灸用艾叶制绒...  相似文献   

3.
艾灸疗法是中医针灸学中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历史悠久,疗效确切。通过艾叶的燃烧产生温热作用、药物作用,与腧穴相结合产生治疗作用。艾叶燃烧的艾烟虽是艾灸作用的物质基础,但又会使灸疗工作者和患者造成不适。因此,系统、科学地研究与评价艾烟对人体的作用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从艾烟的古代和现代临床应用、艾烟有效性作用机理以及艾烟安全性研究等三个方面进行综述,为深入探讨艾灸过程中烟效应的科学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扶阳理论作为扶阳学术流派的理论核心,在治病救人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后世医家在扶阳学术思想指导下,主用及重用温热药调整人体阴寒之偏性,以附子为首,作为"扶阳第一药";外治理疗手法有艾灸、温针、按摩及熏蒸等,此处取艾灸法,艾叶被称为"扶阳第一草",艾灸以艾叶为原材料,以明火引之,温阳之效倍增.文章介绍内服温热药联合艾灸法治疗...  相似文献   

5.
肩背腰部软组织疼痛临床极为常见,常采用推拿、针刺、艾灸等方法治疗,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艾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等功效,作为药物内服,可以治疗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等病症.针灸科较多使用艾叶作为外治的方法,如艾条灸、艾炷灸等等.然而艾灸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刺激性烟雾,影响了患者和医生的接受程度.为了避免这一弊病,更好地发挥艾灸的治疗作用,上海仁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联易牌"艾叶正气油(艾叶精油-渗透型)"作为艾条的替代产品,采用贴敷方法治疗疾病.笔者观察使用"艾叶正气油(艾叶精油-渗透型)"贴敷治疗肩背腰部软组织疼痛6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灸用艾叶的道地药材及加工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艾叶是传统的灸疗材料,古人对灸用艾叶的产地及艾绒的加工有许多详尽的记述,但目前灸用艾绒的质量及加工混乱,无统一标准,严重影响艾灸疗法的推广应用.本文对艾叶和艾绒道地药材、加工方法、质量判定方法,从古代文献、现代研究及临床应用等角度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认为市售艾绒的加工缺乏规范,现有报道中采用挥发油评判艾叶质量的观点有待商榷,灸艾叶及艾绒的质量控制需要从物理性状、化学特性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古代典籍和现代文献的研究,总结出艾灸防治疫病的历史与现状,以期为灸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防治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艾灸在防治疫病中有两个显著作用:对特定穴位艾灸产生温热感可激发人体经络机能,匡扶正气,提升人体免疫机能,发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作用;艾烟可消毒空气以预防感染,从而达到防疫作用,且艾叶价格低廉、使用方便、随取随用,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或可成为空气消毒的替代品。艾灸“简、便、廉、效”的特点,在此次COVID-19的防治中具有特定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艾灸疗法是藏医与中医外治疗法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对藏医与中医艾灸中艾叶的采集季节、艾条的制作、灸法适应症、艾灸部位、艾灸方法、艾灸功效及艾灸注意事项等方面列表进行陈述,对比分析各自的共性与独到之处,表明藏医艾灸法与中医艾灸法在许多方面都具有融会贯通之处,两者应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使中华民族艾灸方法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进而为人类的医疗保健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艾灸过敏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祯钰  安静 《中国针灸》2005,25(12):899-899
艾灸是针灸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材料为艾叶制成的艾绒.艾叶性温而气味芳香、易燃,作为灸材可温通经络、祛除寒湿、回阳救逆.明·李梴在<医学入门>中指出:"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充分说明了灸法在临床应用的必要性.但是诸多的书籍中,在灸法的注意事项中均未提及艾灸有过敏现象,而对艾灸过敏者也鲜有报道.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见到1例艾灸过敏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山东艾叶与野艾叶的挥发油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承军 《中草药》2001,32(6):500-501
艾叶系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的干燥叶,为中医临床常用中药之一,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止血安胎之功效。艾在全国各地分布广泛,艾叶是山东的道地药材。由于艾叶的野生资源较为丰富,临床用量又不是很大,长期以来,关于艾叶的研究报道为数很少。另外,有的地区以野艾A.lavandulaefolia DC.叶作艾叶人药,《中药大辞典》中也有“…其叶(野艾叶)亦可作艾叶用”的记载。基于此,本文选择了山东省内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采集药材,对正品艾叶与野艾叶进行比较分析,以艾叶的主要有效部位挥发油为指标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原发性痛经采用中医辨证分型,分别用西药和中药合艾灸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原发性痛经按辨证分型分成气滞血瘀型、寒凝血瘀型、气血两虚型、肝肾亏损型四种.116例病人分成两组,对照组58例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58例用中药合艾灸三阴交穴按四型治疗.结果:中药合艾灸治疗与西药常规治疗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显著.结论:采用中药合艾灸按辨证分型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2.
我根据艾灸及艾叶炒敷脐部治疗小儿腹泻的经验,用“炒盐艾糠散”(炒艾叶100克,谷壳(碾碎)150克,食盐60克)炒成黄褐色,稍候冷至40℃时用双层纱布袋(5×6cm左右)包扎好敷脐部(神阙穴),每次2~3小时,日1~2次。治疗小儿腹泻有较好效果。如治陈某某,女,1岁半。腹泻  相似文献   

13.
艾叶挥发油治疗疮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艾叶为主要材料的灸法一直是中医治疗疮疡疾病的重要手段,用艾灸治疗疮疡为许多医家所推崇。灸法治疗阴证疮疡属于常法,而关于阳证疮疡用灸的问题千百年来在学术上存在着争议。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周德宜主任用艾灸方法治疗外科感染性疾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他所治疗的上千例外科感染性疾病中,大多数为阳证疮疡。我们推断艾灸治疗外科感染的物质基础是艾叶挥发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胃肠功能紊乱是一种胃肠综合征,中医认为胃肠道功能紊乱为胃脘痛或泄泻病症。我们按照中医治疗的思想,结合多年治疗经验,中药封包配以艾灸疗法予以干预。方法以自拟方药封包法联合艾灸治疗肠功能紊乱。结果中药封包配合艾灸治疗胃肠功能紊乱能够发挥很好作用。较单纯艾灸疗法有明显提高病人治疗效果的作用。对于病人可以起到改善症状,缓解病情的意义。结论中药热疗法在我国古代就有记载,此法是很成熟的方法,安全无副作用。本研究采用中药热疗法,产生局部渗透作用,作用于经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艾灸的现代药学与药理学研究探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艾灸的现代药学与药理学研究进展,提出对不同的艾灸材料分别进行药理作用比较研究的新思路.采用现代药学研究方法,系统地分析了不同产地、品系、栽培方式、采集时间的艾叶的化学成分、燃烧热值是不同的;采用现代药理学研究方法,总结出艾灸具有抗菌、抗病毒与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认为此比较研究将为确定艾灸的临床疗效最佳的品系及主要的化学成分,为改进艾灸方式、提高疗效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刘延庆  戴小军  高鹏  徐立春  刘墨祥 《中药材》2006,29(11):1213-1215
目的:筛选不同品种艾叶的体外抗肿瘤活性部位。方法:采用MTT法观察艾叶的各种提取物对多种人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结果:野艾叶、蕲艾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人癌细胞株SGC-7901、SMMC-7721、Hela细胞的作用,并有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艾叶是一种有开发前景的抗肿瘤中药。  相似文献   

17.
灸药结合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32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艾灸神阙穴结合中药内服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PCS)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用艾灸神阙穴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30例单服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7.5%、对照组76.7%,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艾灸结合中药内服治疗PCS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艾叶燃烧与艾灸光热效应的机制。方法对产于湖北蕲春的1、3、5年艾叶用梯度溶剂萃取法提取,硅胶柱层析洗脱得到正构烷烃,进行气质联用(GC-MS)分析。结果 1、3、5年艾叶正构烷烃含量(TOA)分别为318.65、528.23和394.20?g/g。从这3种年份的艾叶中共检出17类正构烷烃,均以31碳烷烃的含量最高。结论由于正构烷烃影响艾叶燃烧温度与燃烧稳定性,它可能是解释"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刘俊梅 《河南中医》2008,28(10):56-57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艾灸对卵巢囊肿的疗效.方法:用自制汤剂保留灌肠结合艾灸治疗卵巢囊肿24例.结果:显效17例,痊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1.6%.结论:自制中药汤剂保留灌肠结合艾灸治疗卵巢囊肿有较为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现在流行冬病夏治,许多人选择艾灸.艾灸还有新艾、陈艾之分.陈艾灸火"温而不燥,润能通经",燃烧时陈年艾绒热力温和,能窜透皮肤,直达深部,经久不消,功效强劲. 在《孟子·离娄篇》中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民间也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我们去药店买艾条的时候,有经验的医师们都会问要陈艾还是新艾呢?那么,什么是陈艾,有什么特点的呢?一般保存一年以上的艾叶谓之陈艾叶,简称"陈艾",而陈艾叶中以三年到五年为最好,俗称"三年陈艾"和"五年陈艾".艾灸为什么要用陈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