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肺动脉高压(PH)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对象均为2003-06-2005-02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集病例,以健康者30名为对照组(A组),以肺动脉压正常和并发PH的左向右分流的CHD患儿各30例为观察组(B组、C组).以高效液相色谱法、硝酸还原法及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清精氨酸(L-Arg)、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1)的浓度.结果 血清L-Arg浓度对照组(A组)为(72.00±18.01)nmol/mL,肺动脉压正常的患儿(B组)为(30.74±8.97)nmol/mL,伴PH的患儿(C组)为(23.51±12.37)nmol/mL.血清NO浓度A组为(76.10±17.10)nmol/mL,B组(90.55±26.57)nmol/mL,C组(60.05±17.60)nmol/mL.血浆ET-1浓度A组(50.82±7.58)pg/mL,B组(64.90±16.28)pg/mL,C组(69.64±10.66)pg/mL.结论 血清NO浓度和血浆ET-1浓度及其之间的平衡关系共同影响PH的形成及其程度.血浆ET-1浓度的升高是肺动脉压升高的直接因素,血清NO浓度的降低是间接因素,而血清NO浓度降低是由血清L-Arg浓度的降低引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痰液及血清亚硝酸盐/硝酸盐(NO2-/NO3-)变化及体外循环转流(CPB)和术后、外源性吸入一氧化氮(NO)对肺血管的影响。方法选择CHD并肺动脉高压(PH)患儿36例(A组),CHD未并PH患儿30例(B组),无CHD患者32例(C组)。3组术前及A、B组术后分别测定痰液及血清NO2-/NO3-,A组术后分别经NO吸入及静脉予硝普钠30 min,26、h测定痰液及血液NO2-/NO3-。结果术前痰液及血液NO2-/NO3-A组明显低于B、C组,术后A、B组痰液及血清NO2-/NO3-均减低,吸入NO后痰液NO2-/NO3-增加明显。相关分析示吸入NO后痰液和血液NO2-/NO3-呈明显正相关。结论吸入NO治疗对CHD并PH患儿效果更明显,反映在痰液和血液变化基本一致,对局部肺组织中NO2-/NO3-变化研究,痰液较血清标本更具针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 (CH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手术前后血浆肾上腺髓质素 (ADM)的变化 ,同时观察血浆内皮素 (ET 1)及血清一氧化氮 (NO)的变化 ,以探讨其在CHD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左向右分流型CHD患儿 33例 ,其中 2 5例成功施行了修补术 ;正常对照组 15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ADM及ET 1,比色法测定血清NO ,并比较手术后 7d三者的变化 ;分析血浆ADM与ET 1、NO及肺动脉收缩压 (PASP)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1)CH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ADM明显高于无肺动脉高压组及正常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 ,且ADM随着肺动脉高压病情的加重而升高 ;手术后ADM明显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2 )肺动脉高压组ET 1明显升高 ,术后ET 1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3)肺动脉高压组NO明显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术后NO轻度升高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4)CHD患儿ADM及ET 1与PASP呈显著正相关 (r分别为 0 82、0 77,P <0 0 1) ,ADM与NO呈显著负相关 (r=- 0 5 6 ,P <0 0 5 )。结论ADM、ET 1及NO共同参与了左向右分流型CHD肺动脉高压的病理生理过程。ET 1合成增多 ,NO合成减少 ,使缩血管物质与舒血管物质间失衡 ,促进了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和发展 ;A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封堵术前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CHD并肺动脉高压(PH)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90例CHD患儿.均经体检、辅助检查及心脏彩色B超确诊.其中单纯房间隔缺损40例.单纯室间隔缺损30例,单纯动脉导管未闭20例.依据心导管测压,将90例CHD患儿分为3组:中重度PH组(肺动脉收缩压6.66 kPa)30例和轻度PH组(3.99 kPa<肺动脉收缩压<6.66 kPa)30例、无PH组(肺动脉收缩压<3.99 kPa)30例.3个亚组的年龄及性别无统计学差异.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各组术前、术后24 h、术后1、3、6及12个月血浆AngⅡ及血清NO水平.另选取年龄及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用同样方法检测其血浆AngⅡ及血清NO水平.结果 介入封堵术前,CHD并PH组患儿血浆AngⅡ水平明显高于CHD无PH组(Pa<0.01);CHD并PH组患儿血清NO水平均明显低于CHD无PH组(Pa<0.01).CHD患儿介入封堵术24 h后,血浆AngⅡ逐渐下降,至12个月下降接近正常水平;CHD患儿介入封堵术24 h后,血清NO开始逐渐上升,至12个月上升接近正常水平.AngⅡ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显著正相关(r=0.811 P<0.01);NO与肺动脉收缩压呈负相关(r=-0.421 P<0.05).结论 AngⅡ及NO可能参与CHD的发生、发展过程;血浆Ang Ⅱ及血清NO水平可作为判定其CHD患儿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患儿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浓度的变化以及与肺动脉压力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健康体检儿30例为对照组,无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的CHD 30例为无PH组,CHD合并轻度PH患儿20例为轻度PH组,CHD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20例为中重度PH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1、CGRP浓度.结果 CHD患儿血浆ET-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轻度、中重度PH组明显高于无PH组及对照组(P<0.01);CHD无PH组CGRP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且轻度、中重度PH组明显低于无PH组及对照组(P<0.01);血浆ET-1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977,P<0.01),CGRP与肺动脉压力呈负相关(r=-0.81,P<0.05);血浆ET-1与血浆CGR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843,P<0.01).结论 CHD患儿ET-1升高、血浆CGR降低,两者的变化与肺动脉压有相关性,可能参与了肺血管的重构及PH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血中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1)浓度的变化,探讨MAS患儿肺部损害的发病机制。方法MAS患儿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9例,为Ⅱ型呼衰需呼吸机辅助呼吸者;B组31例,为轻度胎粪吸入性肺炎患儿;C组32例,为健康新生儿对照组。3组均于生后1、3、5、10d取静脉血,A组于生后1、3d、撤机前取BALF。NO测定应用硝酸盐还原法,ET1应用放射免疫法。结果MAS患儿初期血中NO浓度降低,ET1浓度升高,随着病程进展重度MAS患儿出现NO的异常增高,而ET1降至正常以下。BALF中NO浓度随病程进展逐渐升高,ET1浓度逐渐降低。结论NO降低、ET1升高可能参与MAS早期肺部病理生理变化,导致肺血管过度收缩使肺动脉压力升高,而后期内源性NO产生异常增加,可能参与重度MAS患儿后期的持续的肺部炎症反应及肺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CHD)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和硫化氢(H2S)的变化及其与PH相关性,探论PH的形成机制,为临床有效治疗PH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对全部研究对象行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CHD类型并测定肺动脉收缩压。按彩色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为4组。正常儿童25例,CHD 75例,其中无PH 25例,轻度PH 25例,中、重度肺PH 25例。取CHD组术前静脉血4 mL,迅速分离血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NO水平,采用敏感硫电极法测定H2S水平。结果CHD患儿血浆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但血浆NO水平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不再随肺动脉收缩压增加而增加,肺动脉收缩压与血浆NO水平无相关性。CHD并中重度PH组血浆H2S水平明显低于CHD并轻度CHD组,CHD并轻度PH组血浆H2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肺动脉收缩压与血浆H2S水平呈负相关。结论CHD致PH形成时NO水平升高,代偿性内源性NO上调可能对缓解PH起一定作用。CHD致PH形成时H2S明显降低,内源性H2S下调可能在PH形成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一氧化氮(NO)在先天性心脏病(CHD)伴肺动脉高压(PH)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25例CHD伴PH(PH组)及16例CHD不伴PH(对照组)患儿静脉血血清VEGF和NO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PH组血清VEGF和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2)PH组血清VEGF和NO含量与平均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712,P<0.01;r=0.602,P<0.01);(3)PH组血清中VEGF与NO含量呈正相关(r=0.801,P<0.01).结论 VEGF和NO在CHD伴PH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保护作用;VEGF可能通过NO介导而发挥其血管重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在免疫性血管炎致动脉粥样硬化(AS)中的作用。方法4周龄雄性大耳兔24只分为3组。A组:基础饲料喂养对照组8只;B组:胆固醇喂饲组8只;C组:10%牛血清清蛋白注射并喂饲胆固醇饲料8只。实验满4周,A、B、C3组分别取心脏做主动脉组织病理学检查,主动脉血管弹力纤维染色及NOS组织化学染色,测血清NO和血浆血管内皮素(ET)含量。结果B组出现轻度AS,内弹力膜不完整;C组出现严重AS,内弹力膜断裂。3组NOS均呈阳性着色反应,C组阳性着色区域较A、B组明显扩大。C组与B组比较,其脂质斑块面积(PA)增大、小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IA)增高、NOS平均光密度(A)增高,血浆ET含量升高,血清NO含量降低,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免疫性血管炎为AS发病的危险因素,NO/ET平衡失调,NOS活性异常可能参与免疫性血管炎致AS形成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儿手术前后硫化氢(H2S)及血红蛋白氧合酶-1(HO-1)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48例左向右分流的CHD患儿,均在复合麻醉中成功实施了根治手术。48例患儿行心脏多普勒术前测压,按照肺动脉收缩压高低(PASP)分为3组:无PH组(PASP<3.990kPa)15例,轻度PH组(PASP3.990~6.517kPa)15例,中重度PH组(PASP≥6.650kPa)18例。于术前、术后1h及术后24h采集各组患儿桡动脉血标本,用吸光度法测定血浆H2S水平,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HO-1活性。数据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各组患儿术后H2S水平呈上升趋势,术后24h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术前、术后1h及术后24h,中重度PH组、轻度PH组血浆H2S水平均显著低于无PH组(Pa<0.05),中重度PH组血浆H2S水平均显著低于轻度PH组(Pa<0.05);术前、术后1h、术后24h,3组患儿血清HO-1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儿血清HO-1活性组间...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肺血流量对血浆ET-1水平的影响以帮助阐明肺高压的发病机制,本实验将先心患儿分为无高肺血流伴肺动脉压力正常的对照组及高肺血流组,高肺血流组再分为伴肺高压组及肺动脉压力正常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儿童体外循环期间内源性一氧化氮(NO)浓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将先心病患儿分为非紫绀型与紫绀型组,非紫绀型再分为肺高压与非肺高压组,于转流前、主动脉阻断后、转流结束、术后24h、术后72h和术后7d测定NO浓度。结果 主动脉阻断后略有降低,体外循环结束时显著增高,术后第1d仍处于较高水平,术后第3d恢复正常;在体外循环期间紫绀型与非紫绀型先心病血浆NO浓度的比较有显著意义;非肺高压组NO浓度升高显著,肺高压组则升高较少,两组术后24h及72h的比较有显著意义。结论 本实验显示术后24h、术后72hNO浓度升高显著,可能与体外循环所致的炎性反应有关;肺高压组则升高较少,易发生肺高压危象,这也是术后NO治疗肺高压危象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手术前后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80例CHD患儿按其肺动脉收缩压分为4组:无肺动脉高压组及轻、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测定各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 h血清NGAL含量,分析血清NGAL含量与肺动脉高压及早期预后的关系。结果:CHD伴轻、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血清NGAL含量均高于不伴肺动脉高压组,血清NGAL浓度随着肺动脉高压程度的加重而升高(P<0.01)。各组患儿术后血清NGAL含量均较术前降低(P<0.01)。血清NGAL含量与肺动脉高压的程度、重症监护病房滞留时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CHD所致肺动脉高压时,血清NGAL浓度增高;手术中止异常分流后,血清NGAL浓度逐渐降低。血清NGAL水平或可作为衡量肺动脉高压程度和评价手术效果的血清学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伴肺动脉高压(肺高压,PH)患儿肺组织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有否改变,随机选择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单纯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先心病合并PH患儿48例,分成3组,取少许右肺中叶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eNOS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先心病伴PH组患儿肺组织内皮细胞内的eNOS染色明显弱于TOF组和单纯VSD/ASD组患儿(P<0.01)。提示先心病PH组肺组织的eNOS含量水平低下,造成内源性NO生成减少,为临床吸入NO治疗PH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肺炎并心力衰竭患儿血清氨基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水平变化及其与肺动脉高压(PH)的关系。方法采用竞争性酶免疫法检测66例住院心力衰竭患儿(肺炎并心力衰竭25例,先天性心脏病并肺炎心力衰竭22例,先天性心脏病并中重度PH心力衰竭19例)及60例对照组患儿(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健康儿童各20例)外周血NT-proBNP水平。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力衰竭患儿心室射血分数(LVEF)、缩短分数(FS),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估测肺动脉压力。结果1.肺炎心力衰竭组及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组NT-proBN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但二组均较相应对照组(肺炎对照组、先天性心脏病对照组)显著增高(Pa<0.001);先天性心脏病并中重度PH心力衰竭组较先天性心脏病无PH或轻度PH心力衰竭组水平亦明显增高(Pa<0.05)。2.三组心力衰竭患儿间LVEF、FS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a>0.05)。3.肺炎对照组、先天性心脏病对照组较正常对照组NT-proBNP水平略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血清NT-proBNP对肺炎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均有较敏感而特异的诊断价值,且随肺动脉压力增高而呈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6.
解玉  王秀英  刘东海 《临床儿科杂志》2006,24(4):313-315,34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VEGF 936C/T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肺动脉高压(PH)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方法测定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PH患儿组、不伴PH患儿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VEGF浓度;运用PCR-RFLP技术分析3组VEGF 936C/T基因频率。结果①先心病PH组血清VEGF浓度明显高于不伴PH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先心病不伴PH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中、重度PH组血清VEGF浓度明显高于轻度PH组(P〈0.05);②3组VEGF 936C/T基因多态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3组CT型血清VEGF浓度明显低于CC型,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VEGF在先心病PH形成和进展过程中有一定的介导作用。VEGF 936T等位基因血清VEGF浓度有偏低倾向。VEGF 936C/T基因多态性可能不是先心病PH的主要基因危险因素.有待大样本量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