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肝基质鼠尾胶对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AKP和ACP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研究肝基质、鼠尾胶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影响,筛选适合日本血吸虫细胞培养的基质。方法 将虫龄28d的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接种于预先铺敷有肝基质和鼠尾胶的小盖玻片上常规培养,未铺敷基质者作对照。运用酶细胞化学方法,分别于培养5、14、21、35d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进行AKP和ACP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图像分析仪测定其含量,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铺敷的基质不同,培养细胞的AKP和ACP活性不同。AKP、ACP着色深浅均按对照组、鼠尾胶组、肝基质组依次加深。定量分析显示,培养14d内,肝基质组与鼠尾胶组细胞AKP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肝基质组P<0.01;鼠尾胶组P<0.05);两基质组培养细胞之间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培养21d后,肝基质组细胞AKP活性分别高于鼠尾胶组和对照组(P<0.01);后两者培养细胞之间的AKP活性无明显差异(P>0.05)。培养5d细胞的ACP活性,肝基质组与鼠尾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基质组相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培养14d后,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肝基质组培养细胞ACP活性最强,鼠尾胶组次之,对照组最弱。结论 肝基质较为适合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的存活与生长。  相似文献   

2.
β-巯基乙醇与肝基质对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研究β鄄巯基乙醇与肝基质对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的影响。方法将18d虫龄的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联合法接种于小盖玻片上。实验被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β鄄巯基乙醇组、肝基质组、β鄄巯基乙醇 肝基质联合处理组。培养第7天,对各组细胞进行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与乳酸脱氢酶(LDH)细胞化学染色,并结合图像分析比较4个组培养细胞的AgNORs水平及LDH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基质组、β鄄巯基乙醇组、β鄄巯基乙醇 肝基质联合处理组培养细胞的AgNORs颗粒数目、颗粒面积与核面积百分比、平均光密度以及LDH的平均光密度等4个参数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其中,以β鄄巯基乙醇组培养细胞的4个参数升高最显著,β鄄巯基乙醇 肝基质联合处理组次之,肝基质组升高幅度最小。统计学分析显示,除β鄄巯基乙醇 肝基质联合处理组与β鄄巯基乙醇组之间的AgNORs及LDH平均光密度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其余组间3个参数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结论β鄄巯基乙醇与肝基质均能促进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的增殖、代谢,但β鄄巯基乙醇的作用比肝基质显著;二者联合使用对培养细胞的增殖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肝基质对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肝基质对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形态、增殖的影响.方法联合法将虫龄为21 d的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接种于预先铺敷有肝基质(实验组)和未铺敷肝基质(对照组)的小盖玻片上,培养于常规培养基中,用高碘酸雪夫(PAS)法染色培养细胞,Olympus-BH2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并将接种第3天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培养细胞用胶银法进行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染色,HPIAS 2000图像分析仪测定AgNORs平均光密度值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实验组中的培养细胞其细胞质突起和分裂细胞增多,AgNORs的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P<0.01).实验组的细胞分裂方式除常见的一分为二方式外,还观察到一分为三的多极分裂方式;而对照组未观察到分裂细胞.结论肝基质可明显影响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的形态,显著促进培养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与鼠尾胶及联合对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的促贴壁作用。方法灌注法获取21 d虫龄的日本血吸虫虫体,冷消化法制备细胞悬液,调细胞数为1×109/L,并将细胞分别接种于预先铺敷鼠尾胶(鼠尾胶组)、MEF(MEF组)、铺敷鼠尾胶后接种MEF(联合组)和既不铺敷鼠尾胶也不接种MEF(对照组) 的4组培养瓶中培养,培养基为RPMI-1640含20%小牛血清附加常量抗生素。定时计数贴壁细胞数,计算贴壁率。结果随着培养时间从24-48 h,各组日本血吸虫细胞的贴壁率逐渐增高,48 h以后贴壁率开始下降;方差分析显示,同组内不同培养时间细胞贴壁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9.22、81.97、232.86、63.05,P<0.01);q检验发现,同组内不同培养时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同培养时间,各组间培养细胞的贴壁率不都相同 (F24=44.65,P<0.01;F48=1 071.489,P<0.01;F72=4 208.35,P<0.01);q检验分析显示,除培养24 h的MEF组与鼠尾胶组细胞的贴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q=0.792,P>0.05),其余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EF对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的贴壁具有促进作用,MEF与鼠尾胶联合对培养细胞的贴壁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细胞外基质 (ECM)对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琥珀酸脱氢酶 (SDH)和乳酸脱氢酶 (L DH)代谢活力的影响 ,筛选适合培养细胞存活、生长的生物基质。 方法 将虫龄 2 1d的日本血吸虫细胞接种于预先涂有肝、肺、鼠尾胶等不同生物基质的小盖玻片上常规培养 ,运用酶细胞化学方法 ,在培养第 3d进行 SDH染色 ,第 7d作 L DH染色 ,显微镜观察并拍照 ,图像分析仪测定其含量 ,并作统计分析。 结果 不同 ECM培养的细胞 ,其 SDH、 L DH活性不同 ,着色颗粒颜色按对照组、鼠尾胶组、肺基质组、肝基质组依次加深。定量分析结果显示 ,肝、肺基质组培养细胞 SDH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 .0 1) ,而鼠尾胶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P>0 .0 5 )。各基质组培养细胞的 L DH含量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显著 (P<0 .0 1) ;各基质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亦具有显著性。肝基质组培养细胞内两种酶含量最高。 结论 肝基质最适合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的存活与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乳酸脱氢酶(LDH)及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为评价指标,观察条件培养基对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细胞的影响。方法灌注法获取21d虫龄的日本血吸虫虫体,冷消化法制备细胞悬液,调细胞为1×106个/ml,联合法接种细胞。将接种于小盖玻片上的血吸虫细胞随机分为对照(0h)组和24、48、72h3个实验组共4组。对照组用常规培养基即RPMI-1640含20%小牛血清附加常量抗生素(青霉素1×105U/L,链霉素100mg/L)培养,实验组培养基为常规培养基分别与培养24、48、72h的鼻咽癌细胞上清液的条件培养基1∶1的混合液。培养第7天,对培养细胞进行LDH及AgNORs染色;每组随机选取300个LDH染色细胞、50个AgNORs染色细胞输入HPIAS-2000图像分析仪测定培养细胞的吸光度(A)值,并作统计分析。结果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在不同条件培养基作用下,其LDH及AgNORs着色均比对照组深,其中72h组细胞着色最深,其次是48h组,再是24h组,对照组细胞着色最浅,条件培养基培养的各组细胞,LDH含量及AgNORsA值显著大于对照组细胞(q24=8.5287,q48=15.4253,q72=27.6207,P均0.01;q24=13.5690,q48=18.7288,q72=27.0356,P均0.01)。72h的条件培养基作用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后,培养细胞的LDH含量及AgNORsA值明显较对照组高(q0/72=27.6207,P0.01;q0/72=27.0356,P0.01),亦高于其他组(q24/72=19.0919,q48/72=11.8426,P均0.01;q24/72=13.5690,q48/72=18.7288,P均0.01)。结论条件培养基可明显增强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细胞LDH的活性及增加AgNORs的含量,且72h的条件培养基对童虫培养细胞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7.
细胞外基质促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贴壁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研究肝、肺生物基质及鼠尾胶三种细胞外基质 (ECM )对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的促贴壁作用。方法 灌注法获取 2 1d虫龄的日本血吸虫虫体 ,冷消化法制备细胞悬液 ,将密度为 2× 10 6/ml的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均匀铺敷三种基质及未铺敷基质 (对照 )的各组培养瓶中进行培养 ,定时计数贴壁细胞数 ,计算贴壁率。结果 随着培养时间从 8h— 4 8h ,各组日本血吸虫细胞的贴壁率逐渐增高 ,4 8h后下降。同一培养时间 ,基质不同 ,细胞的贴壁率不同。培养 4 8h时细胞的贴壁率 ,鼠尾胶组、肝与肺基质组分别为 6 3 2 7%、4 8 95 %、4 5 36 % ;统计学处理发现 ,它们之间差异显著 ;鼠尾胶组与肝、肺基质组比较 ,p <0 0 1;肝与肺基质组之间比较 ,p <0 0 5 ;对照组与各基质组比较 ,均具显著差异 (p <0 0 1)。 结论 ECM对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具有明显的促贴壁作用。其中 ,鼠尾胶对日本血吸虫细胞的促贴壁作用最强 ,其次是肝生物基质 ;肺生物基质的促贴壁作用相对较弱 ,但也强于对照组 (p <0 0 1)。  相似文献   

8.
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研究日本血吸虫成虫与童虫培养细胞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含量及β-巯基乙醇对培养细胞AgNORs的影响,探讨AgNORs能否作为评价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增殖的指标以及β-巯基乙醇对培养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方法 联合法培养虫龄分别为18d和24d的日本血吸虫童虫与成虫,将童虫细胞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细胞与成虫细胞使用常规培养基培养,实验组在常规培养基中加入50μmoL/L β-巯基乙醇和1mmoL/L丙酮酸钠。培养第5d,运用胶银法染色,使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培养细胞核内AgNORs颗粒数,测定银染颗粒面积与核面积的百分比和平均光密度。结果 日本童虫培养细胞(对照组)的AgNORs颗粒数目、颗粒面积与核面积百分比、平均光密度均高于成虫培养细胞。统计学分析显示,两者之间的AgNORs颗粒数日,银染颗粒面积与核面积百分比、平均光密度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实验组培养细胞与对照组比较,AgNORs颗粒数目明显增多颗粒面积与核面积百分比、平均光密度均显著升高。统计学分析可知,两组细胞三组参数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结论 AgNORs可作为评价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增殖的一个简便、敏感的指标。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细胞较成虫培养细胞更具增殖潜能;β-琉基乙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为评价指标,探讨恒稳电磁场对感染21d虫龄的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细胞LDH的影响,筛选恒稳电磁场作用的最适强度与时间。方法将虫龄为21d的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接种于小盖玻片上,培养于常规培养基中。接种后第2d,将一部分细胞分别置于强度为0Gs(对照)、5Gs、10Gs、15Gs、20Gs、25Gs的恒稳电磁场中作用48h;另一部分置于20Gs磁场强度中分别作用为0h(对照)、12h、24h、36h、48h、60h、72h。然后运用酶细胞化学方法对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细胞进行LDH染色,Olympus-BH2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HIPAS-2000图像分析仪测定其含量,并作统计分析。结果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细胞经不同强度恒稳磁场处理后其LDH着色均比对照组深,其中20Gs组的着色最深,其次是15Gs组,再是10Gs组,5Gs组与25Gs组细胞的着色相似,为最浅;统计分析显示,恒稳磁场处理后的各组培养细胞其LDH活性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显著(q5/0=32.7054,q10/0=51.1946,q15/0=74.6917,q20/0=82.5062,q25/0=33.5342,P<0.01);各处理组之间两两比较,除5Gs与25Gs组间差别不显著(q5/25=0.4181,P>0.05)外,其余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5/20=49.5414,q5/15=41.4658,q5/10=18.33163,q10/25=18.1466,q10/20=31.3085,q10/15=23.0460,q15/25=41.5878,q15/20=8.5468,q20/25=49.7640,P<0.01)。相同磁场强度作用不同时间后,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的LDH逐渐变深,48h时达到最深,之后逐渐变浅;统计分析表明,不管磁场作用多长时间,培养细胞的LDH活性均明显强于对照组(P<0.01);各实验组之间两两比较亦然。结论恒稳电磁场可以明显增强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的LDH活性,其最佳作用强度与时间分别为20Gs、48h。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内糖类物质的动态变化以及肝基质培养对其的影响。方法将虫龄为32d的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随机分为2组,实验1组(普通组)细胞接种于普通小盖玻片上,实验2组(肝基质组)细胞接种于预先铺敷有肝基质的盖玻片上,细胞培养基为RPMI-1640(含20%小牛血清附加常量抗生素)。每周取各组细胞进行高碘酸雪夫(PAS)染色和淀粉酶处理后的PAS染色,观察培养细胞内糖类物质的水平及分布变化。在培养第1周和第5周分别取2组染色细胞,用HPIAS-2000图像分析仪测定细胞内代表糖水平的A值,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实验1组的4种类型细胞的糖水平逐渐减少,细胞内不含糖原;而实验2组细胞的糖原和糖类物质逐渐增加。培养第1周,2组细胞几乎均不含糖原,但实验1组细胞的糖水平高于实验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10,P<0.01)。培养第5周,实验1组细胞糖原仍甚少,而实验2组细胞的糖原水平明显增加(u=9.32,P<0.01);并且实验2组细胞的糖水平显著高于实验1组细胞(u=16.89,P<0.01)。培养过程中,实验1组未见分裂细胞,但实验2组可观察到分裂细胞。结论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内糖类物质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肝基质能增强培养细胞合成糖物质和生长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肝基质与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糖类物质的影响。方法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分别接种于普通小盖玻片(实验1组)和铺敷有肝基质的小盖玻片上(随机分为实验2组和3组),培养于含20%小牛血清及常量抗生素的RPMI-1640常规培养基中。培养第4d,实验1组和3组细胞分别在含3μg/ml MNNG的常规培养基中培养48h,彻底清洗后继续用常规培养基培养;实验2组细胞用不含MNNG的常规培养基处理相同时间。培养第4w,均换用含5%小牛血清的低血清培养基培养。培养第5~7w,每周取各组细胞进行高碘酸雪夫(PAS)染色和唾液淀粉酶处理后的PAS染色,观察培养细胞内糖类物质的含量及分布变化。取培养第6w(MNNG作用后第5w)的各组染色细胞,用HPIAS-2000图像分析仪测定细胞内代表糖含量的光密度,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3组细胞与实验1、2组比较,PAS染色显示的四种类型细胞其着色均显著增强,淀粉酶处理后的PAS染色显示细胞内糖原含量增多,差异均具显著性(P<0.01)。培养过程中,第二类细胞数目逐渐增多,体积增大;分裂细胞增多。这种状况在MNNG处理后第5w最为明显。结论肝基质和MNNG联合可显著增强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的糖代谢和分裂增殖能力,二者具协同作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蝉拟青霉总多糖对老龄大鼠肝、肾、脾、胸腺等组织器官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老龄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分别以双试剂终点法、速率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酸性磷酸酶(ACP)及乳酸脱氢酶(LDH)活力;以鸟氨酸的生成判断精氨酸酶(Arg)的活力;以Ellman试剂测定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以硫代巴比妥酸-醋酸法测定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结果 老龄大鼠ACP、LDH(肝、肾、脾)、Arg(肝、肾、胸腺)活力、GSH(肝、肾)水平显著上升,同时LPO(肝、肾)的含量下降。结论 蝉拟青霉总多糖对老龄大鼠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具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交试验法筛选日本血吸虫细胞的培养条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的培养条件及评价细胞培养条件优劣的指标。方法 以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 DH)和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G- 6 - PDH )为指标,运用正交试验法进一步研究合成培养基、细胞外基质和血清浓度3个因素在3个不同水平对虫龄为2 1d的日本血吸虫细胞的影响。培养第5天对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进行SDH染色;培养第14天分别进行L DH、G- 6 - PDH染色,Olympus- BH2 显微镜观察并拍照,HPIAS- 2 0 0 0图像分析仪测量其含量,用SPSS10 .0作统计分析。结果 不论以SDH或L DH,还是G- 6 - PDH为指标,均显示RPMI- 16 4 0含2 0 %小牛血清组成的培养基培养接种于肝基质上的日本血吸虫细胞,培养细胞的SDH、L DH、G- 6 -PDH活性最强。血清浓度对培养细胞酶活性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细胞外基质(ECM) ,影响最小的是合成培养基。其中,血清浓度对3种酶活性的影响差异均显著;基质对SDH、L DH活性的影响差异显著,而对G- 6 - PDH活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合成培养基的影响均无差异。结论 RPMI- 16 4 0含2 0 %小牛血清组成的培养基培养接种于肝基质上的日本血吸虫细胞,培养细胞的SDH、L DH、G- 6 -PDH活性最强。选择3种酶中任一,均可用来评价日本血吸虫细胞培养条件的优劣。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白血病干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的可行方法及扩增白血病干细胞的特点.方法 体外用两种方法共培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MNCs):一种方法是将MNCs中的贴壁基质细胞单独培养,第2代或第3代基质细胞用丝裂霉素处理后做饲养层,再同悬浮造血细胞共培养;另一种方法是将MNCs持续培养即原代共培养.观察MNCs形态学特征、长期存活情况及增殖特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细胞表面标志.结果 两种方法共培养的细胞部分可以长期存活,在共培养中有卵石样区域细胞及悬浮细胞团的形成.原代共培养的细胞所形成的卵石样区域数目多,排列规律.结论 两种方法都可以起到扩增白血病干细胞的作用.同经过丝裂霉素处理之后的饲养层相比,没有经过处理的骨髓基质细胞在共培养时能够更有效地扩增白血病干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