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比较药物联合内镜治疗及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对急性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EGVB)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行药物联合内镜下治疗或行TIPS术的肝硬化EGVB患者资料12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联合治疗组77例,TIPS治疗组43例,比较两组急性期止血情况、远期再出血情况、生存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及TIPS治疗组的急性期止血率无明显差异,分别为96.1%及97.7%,联合治疗组2年未再出血率低于TIPS治疗组(59.7%vs 81.4%,P0.05),且两组间免于再出血函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两组间死亡率无明显差异(10.4%vs 4.7%,P=0.444),联合治疗组肝性脑病发生率低于TIPS治疗组(13.2%vs 27.9%,P0.05)。结论药物联合内镜治疗及TIPS术均能较好地控制EGVB,TIPS术可以更好地防止再出血的发生但会导致更高的肝性脑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晚期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方法、疗效、并发症。方法以传统或改良TIPS手术对11例肝硬化晚期上消化道出血(2例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术中采用肠系膜上动脉-门静脉造影或CO2肝静脉-门静脉造影,支架放置前后测量门静脉压力梯度,均放置PTFE血管覆膜支架,或加用COOK弹簧圈栓塞曲张静脉,直至曲张静脉消失。术后不常规给予抗凝药物。定期B超监测分流道宽度、血流速度,随访支架位置、血生化指标及患者生活质量等。结果 11例患者中9例成功,1例因门静脉海绵样变性而终止手术,1例因术中穿刺肝包膜出血转内科保守治疗,术中9例经栓塞或未栓塞胃冠状静脉后造影均示曲张静脉消失。手术成功率为81.82%,术后平均门静脉压力梯度<12mmHg。全组病例无死亡,目前已全部出院。术后随访4~16周,9例成功病例在随访期内未再发生上消化道出血,B超复查支架分流良好,无血栓形成,未发生肝性脑病,2例合并腹水患者术后2~3周内腹水消退。结论 TIPS手术作为治疗肝硬化晚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方法之一,具有近期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同时也可作为抢救肝硬化晚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一种手段,但TIPS手术费用高、难度大,国内CO2血管造影技术设备难以配置,操作缺乏统一规范,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是近年来用非外科手段治疗晚期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新技术,由于它创伤小,降低门脉压显著,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关注.临床证实TIPS是治疗肝硬化合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我院在2004年-2008年共实施TIPS64例,疗效满意,本文将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43例伴有脾亢的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联合超选部分脾栓塞(PSE)和射频消融术(RFA)治疗的护理方法和体会.方法:43例患者先后行TACE、PSE和RFA治疗术,术后护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护理期间曾发生穿刺部位血肿、脾脓肿、癌瘤破裂及上消化道出血各1例.死亡1例.结论:TAcE与PSE、RFA联合治疗伴有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5.
杨金丽 《护理研究》2008,22(12):1083-1084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目前治疗手术不能切除的肝癌最有效的手段.我国的肝癌大多是在肝炎后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常合并脾大、脾功能亢进、门静脉高压和消化道出血以及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影响TACE的疗效甚至使TACE无法进行.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近年来采用TACE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下称双栓塞)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此方法在不影响肝癌治疗效果的同时又可有效地缓解脾功能亢进,提高外周血细胞及血小板,同时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我科2003年6月-2006年12月,对37例原发性肝癌并脾功能亢进病人采用双栓塞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鹏 《中国内镜杂志》2016,22(10):20-23
目的比较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与药物联合内镜预防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EGVB)的效果。方法 2013年5月-2014年10月肝硬化EGVB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给予TIPS治疗,对照组给予胃镜下硬化剂注射(EIS)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肝功能、并发症情况,观察TIPS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治疗效果:两组静脉曲张清除率、死亡率和30 d再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再出血率28.95%明显低于对照组51.35%(P0.05);血流动力学:观察组门静脉压(PVP)、门体循环压力差(PSG)和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均明显低于手术前(P0.05);肝功能与血小板计数:观察组白蛋白(ALB)、血小板计数(PLT)明显低于对照组,总胆红素(TBI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两组肝性脑病、新发腹水和肝肾综合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PS术与药物联合内镜均能有效预防肝硬化EGVB发生,药物联合内镜治疗有助于保护患者肝功能,TIPS术有助于改善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状态,TIPS术近期疗效优于药物联合内镜治疗。  相似文献   

7.
赵疃  毛鑫群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7):103-105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单纯原发性肝癌(PLC)伴胆道病变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5例PLC伴胆道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围术期的护理方法.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14例患者完成了ERCP和多次TACE的治疗,未出现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经积极抢救和止血治疗后出血症状得到控制.结论:经ERCP联合TACE治疗PLC伴胆道病变患者过程中给予精心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内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中医辨证施治在肝盛脾虚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LC)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1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肝盛脾虚型中晚期P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TACE治疗,观察组患者行T...  相似文献   

9.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是近年来用非外科手段治疗晚期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新技术,由于它创伤小,降低门脉压显著,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关注。临床证实TIPS是治疗肝硬化合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我院在2004年-2008年共实施TIPS64例,疗效满意,本文将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采用不阻断入肝血流的肝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2007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2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3例,对照组采用分支入肝血流阻断切除术,观察组采用不阻断入肝血流切除术.[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及术后1d两组谷丙转氨酶(ALT)及总胆红素水平(TB)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7d对照组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切口感染、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胆漏为主要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6%,观察组为7.7%,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不阻断入肝血流的肝叶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对肝功能影响较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确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法分成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模式,统计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检测指标,VAS评分,消化道停止出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预后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的ALT及AST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6个月,2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ALT、AST)均有显著改善,并且观察组肝功能指标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更低、消化道停止出血以及住院时间更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水平,降低疼痛程度,缩短消化道出血症状及住院时间,利于提升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内镜下套扎联合药物治疗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hs-CRP水平、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20年8月收治且经临床确诊的10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n=52例,内镜下套扎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与单一组(n=48例,内镜下套扎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  相似文献   

13.
张国花 《全科护理》2011,(8):669-67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心理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5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给予基础护理同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45例病人护理干预后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较护理干预前降低(P〈0.05)。[结论]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可有效改善病人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碘^125放射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的10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55例(TACE联合碘^125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和TACE组(单纯使用TACE治疗)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甲胎蛋白(AFP)、总胆红素(TBIL)、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毒副反应。【结果】联合组患者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率为65.45%,高于TACE组的46.6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各相关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A FP、NGAL、MMP9水平均低于TACE组(P<0.05);联合组的恶心、腹痛发生率显著高于TACE组(P<0.05);联合组的呕吐、腹泻、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与TACE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合组的中位生存时间(14.0个月)长于对照组(9.0个月)(P<0.05)。【结论】TACE联合破^125放射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不能手术的肝癌患者较单纯的TACE手术具有更好的疗效,但是可能会增加毒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126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上消化道出血诱因分析,并给予抢救配合、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等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本组98例出血停止,7例放弃治疗出院,6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针对肝硬化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给予针对性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心理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5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给予基础护理同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45例病人护理干预后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 90)评分较护理干预前降低(P<0.05).[结论]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可有效改善病人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7.
画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8):4288-4290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肝癌患者肝功能和甲胎蛋白(AFP)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分别测定50例肝癌患者TACE术前3 d及术后1 d、3 d、1周的肝功能;术前3 d及术后1周、4周AFP的数值。结果:术后1d、3 d及1周的TBIL、DBIL及术后1 d、3 d的ALT、AST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术后1周AFP较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4周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TACE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法,对肝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癌射频消融联合脾切除治疗小肝癌(病灶直径≤3 cm)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 自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胆外科共收治原发性小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184例。184例患者均联合行脾切除术,根据术中对肝癌的处理方式不同,将184例患者分为两组:肝癌切除组89例,射频消融组95例。分析两组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两组间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期、术前肝功能分级、术后1年肿瘤复发转移率及生存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射频消融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输血量明显少于肝癌切除组(P〈0.05)。肝癌切除组术后再出血、顽固性腹水、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射频消融组(P〈0.05),ICU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长于射频消融组(P〈0.05)。结论 肝癌射频消融联合脾切除对肝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少,疗效与手术切除相近,适合于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肝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预防性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肝功能良好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合并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行预防性断流术65例,药物治疗37例,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预防性断流组患者无一例死亡,术后腹腔内出血2例,左膈下包裹性积液1例,均行保守治疗后治愈,术后无肝功能衰竭及肝性脑病发生,脾功能亢进消失,随访18个月无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药物治疗组随访18个月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12例,其中并发肝性脑病2例,死亡2例,脾功能亢进无改善。与药物组相比,手术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消失率显著增高,上消化道出血率明显降低,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合理把握手术指征,行预防性断流术,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对于肝癌介入栓塞化疗术(TACE)后肝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行TACE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65)和对照组(n=40)。实验组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护肝药物治疗,对照组用甘草酸二胺注射液护肝药物治疗,2组均在TACE术前3 d~术后7 d用药,并在TACE术前及术后2 d7、d抽血检测肝功能;同时记录2组患者TACE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TACE术后2 d 2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指标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7 d实验组ALT、AST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7 d对照组ALT、AST仍高于术前(P0.05);2组方案对TACE术后肝细胞合成指标降低均无明显改善作用(P0.05),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对TACE引起的患者肝功能损害有迅速、明显的保护作用,并可减轻TACE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