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丘艳红  曾科学 《全科护理》2013,(27):2523-2524
[目的]探讨吞咽康复护理方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的作用。[方法]选择脑卒中病人2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吞咽康复护理。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均进行洼田饮水试验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吞咽康复护理方法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后伴吞咽障碍病人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脑卒中三级吞咽康复方案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康复组给予三级吞咽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的吞咽康复治疗,2组常规内科治疗相同。2组患者分别于入选时及发病第2周末、1个月末、2个月末采用才藤分级法进行吞咽功能分级,换算成相应的评分后进行比较。 结果康复组在各治疗阶段吞咽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康复组在各阶段的吞咽功能评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得分的增长趋势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三级吞咽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目的 :观察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94例经多模式诊断方法(MMADD) [1] 确诊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 2组 ,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 ,心理组同时介入心理治疗。 2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MMADD和脑卒中病损评分 (SIAS) [2 ] 检测。结果 :治疗 8周后 ,SIAS及MMAD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 ,2组均有显著提高 (P <0 .0 0 1) ;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分别P <0 .0 5 ,P <0 .0 1)。结论 :心理治疗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能显著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对3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早期康复治疗基础上采取心理干预,干预前后分别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神经缺损功能评分、Fugl-Meyer量表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干预前后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状,促进神经缺损功能恢复,提高躯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心理康复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9,他引:7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随机选择我院神经科60例生命体征平稳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符合1995年中华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其中男45例,女15例,年龄28~75岁;脑梗死52例,脑出血8例。均无理解和认知障碍,能配合训练。除外采用过溶栓治疗、脑出血术后、痴呆、失语,既往有精神病史、精神病阳性家族史和严重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心理康复组30例。除运动治疗外,同时进行心理康复。  相似文献   

6.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9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于护理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的抑郁状态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评分结果.结果:护理前观察组、对照组的HAMD评分分别为(39.5±3.0)分、(39.2±3.5)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56,P>0.05);经过护理两组患者的抑郁状态均明显改善,HAMD评分分别为(10.0±2.5)分、(19.5±3.0)分.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514,P<0.05).结论:康复护理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抑郁状态,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结合针灸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针灸组、针药组,每组2 0例。针灸组采用针灸、电针治疗;中药组予中药汤剂启膈散加减治疗;针药组在中药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及电针治疗。采用饮水试验功能评级、吞咽能力评价得分评定患者吞咽功能,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吞咽功能较前均有改善(P0.05),针药组患者显效率为31.6%,优于中药组的15.0%及针灸组的26.3%;针药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5%,优于中药组的75.0%及针灸组的84.2%;针药组患者吞咽能力评价得分为(7.82±1.59)分,优于中药组(6.77±1.82)分及针灸组的(7.17±1.79)分。针药组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与针灸组、中药组患者改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与中药结合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的中药或针灸治疗,充分体现了中医综合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优势,应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模式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按实施社区康复模式干预先后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实施为期1个月的家庭康复训练,B组实施为期1个月的社区康复模式干预,社区康复模式内容包括培训,制定及实施康复训练方案和康复目标等。在出院患者训练前及训练1月后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法对其进行吞咽功能评估。结果经过1个月训练后,B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较A组改善明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康复服务模式的建立有利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高压氧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目的探讨高压氧 (HBO)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 (PSD)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6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加用HBO治疗 ,观察并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C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评分变化。结果 1个月后 ,治疗组的HAMD评分和CSS、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P <0 .0 1) ,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则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HBO治疗可以促进PSD患者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吞咽功能、胃肠功能、感染率以及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血浆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吞咽障碍评分、吸入性肺炎、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减少胃肠功能障碍,改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抑郁状态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强化组及普通组,每组1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脑卒中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强化组在此基础上每日增加1次下肢运动功能训练。于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10m最大步行速度(10MWT)、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同时检测2组患者上述时间点血清中β-内啡肽(β-EP)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 结果 治疗4周后2组患者下肢FMA评分、10MWT、BDNF及β-EP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2周后2组患者下肢FMA评分、10MWT、BDNF及β-EP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强化组下肢FMA评分[(20.67±6.79)分]、10MWT[(0.48±0.22)m/s]、血清中BDNF含量[(10.81±2.33)μg/L]及β-EP含量[(164.02±42.15)ng/L]均较普通组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2周及4周后强化组HAMD评分[分别为(16.33±6.74)分和(12.13±5.44)分]均较普通组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2周、4周后2组患者FAC分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强化训练能进一步促进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抑郁状态改善,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早期呼吸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治疗组患者于入组后当天(早期)即开始呼吸功能训练,连续治疗30d;2组患者均于入组30d后(恢复期)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和吞咽功能训练,连续治疗4周。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Rosenbek误吸程度分级标准、吸入性肺炎诊断标准和吞咽障碍评估、判定标准进行评定并判断疗效。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Rosenbek误吸程度分级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5例(8.33%)和13例(21.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81.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呼吸功能训练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改善其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3.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药物治疗,同时联合心理护理;对照组为单纯药物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斯堪底纳维亚神经评分(肌力评分)表分别于入组前及入组后的第2、4、6周进行评定,两组结果对照研究.结果 两组HAMD评分有显著差异,其中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肌力评分在入院6周后有显著差异,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护理对PSD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及其他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心理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香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0):106-107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6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患者均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并配合针灸、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康复护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AMD评分较对照组低、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康复护理可提高PSD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冷刺激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脑卒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51%-73%的脑卒中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鼻导管进食给患者带来许多不便,且进食成分单一,导致患者的电解质紊乱及营养不良,尽快恢复进食能力成为患者的第一需要,传统治疗只能依赖药物恢复病变部位功能,时间较长。本组试验通过冷刺激患者的吞咽反射区、增强辅助肌力的康复训练尽快恢复患者的吞咽能力,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并发抑郁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功能及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并发抑郁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接受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和康复护理的同时,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重点介入心理干预.治疗前后采用脑卒中后抑郁多模式诊断(MMADD)及洼田饮水试验进行测评.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吞咽功能评分和抑郁的内心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并发抑郁患者,在进行吞咽障碍功能训练的同时早期介入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抑郁状态,提高吞咽功能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7.
心理康复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卒中后抑郁继发于脑器质性病变之后 ,其发病率较高 ,直接影响了康复计划进程 ,因此 ,做好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康复护理极为重要。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996年 6月至 2 0 0 1年 9月我们运用汉密尔顿忧郁分级量表 (HAMD) [1] ,对发病 5d内脑卒中患者进行 17项评分 ,积分超过 17分者 12 4例 ,排除意识障碍及危重患者 ,按入院先后分为两组 ,治疗组 6 4例 ,男 38例 ,女 2 6例 ,平均 6 6± 11岁 ;对照组 6 0例 ,男 36例 ,女 2 4例 ,平均 6 5± 11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伴发疾病等的积分上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  相似文献   

18.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测评。结果:治疗后两组抑郁标准分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或消除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绪,有利于患者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且操作方便,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较好疗法。  相似文献   

19.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对脑卒中后抑郁康复的影响。方法: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作为抑郁情绪的评定工具,评价268例脑卒中患者,将其中168例并发抑郁的患者随机分成康复护理组84例与对照组84例,对照组采用抗抑郁药治疗,而康复护理组则在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康复护理,治疗前后应用HAMD抑郁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康复护理组HAMD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减轻脑卒中的抑郁情绪,同时还可促进其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 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测评.结果:治疗后两组抑郁标准分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或消除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绪.有利于患者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且操作方便,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较好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