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筛选中医药治疗COPD的文献,建立方剂数据库,采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核心药物网络图,采用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331首,涉及药物231味,总用药频次3606次。COPD证型以痰热壅肺证、肺肾两虚证、痰浊壅肺证、肺脾气虚证、痰瘀阻肺证等为主。症状以咳嗽、喘息、咳痰、胸闷、呼吸困难、气短、发热、乏力等为主。高频药物有茯苓、苦杏仁、甘草、法半夏等。药物四气以温热性为主,药味以甘、苦、辛味为主,多归肺、肝、脾、胃经。以补虚药应用最多,其次是化痰止咳平喘药等。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关联强度较高的规则有20条,系统聚类分析得出4个新处方,因子分析可提取公因子9个。结论:中医药治疗COPD以化痰止咳、补虚、利水、理气、活血等为基本治则进行组方配伍。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新安医家治疗咳嗽的组方用药规律特色,为临床治疗咳嗽提供组方依据和思路。方法:从新安医案专著筛选390案咳嗽医案,利用office 2016建立方药数据库,应用IBM SPSS Modeler 18.0及SPSS 22.0进行频数、性味归经、用药类别、证型、聚类、关联规则分析。结果:药物频数得出益气健脾药、止咳平喘药、补阴润燥药位居前三位,聚类分析可归纳出益气健脾药、养血敛阴药、止咳化痰药、滋阴健脾药、泻肺化痰药等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得出茯苓→白术、甘草→人参、苦杏仁→紫苏子等常用药对及渗水利湿药→止咳化痰药的常用配伍。结论:新安医家论治咳嗽以脾肺为要,擅长从脾论治,多以甘润、甘温、甘凉之味培土生金治其本,止咳平喘、养阴益气治其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分析中医药治疗急性心力衰竭(AHF)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 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中文期刊(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PubMed、Cochrane Library 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 年4 月所有中医药治疗AHF 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筛选 文献和提取资料后,应用Excel 2010、IBM SPSS Modeler 18.0、IBM SPSS Statistics 21.0 对方药进行频数统计、 关联规则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方剂67 首,涉及中药103 味,共计使用频次702 次。AHF 的病 因构成以冠心病和肺源性心脏病为主,主要证型为阳虚水泛证、气虚血瘀证、心肾阳虚证;中药使用频次较高 的药物有黄芪、附子、甘草、丹参、茯苓等;药物功效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和利水渗湿药为主;药性以温为 主;药味以甘为主,兼有苦、辛;药物归经使用频次较高的为脾经、心经和肺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泽泻- 猪苓”“茯苓-白术-附子”与“桂枝-丹参-茯苓-黄芪”等常用药对组合,聚类分析得到4 个新方组合,主要 用于阳虚喘脱证、阳虚水饮证、气阴两虚血瘀证及气虚血瘀水饮证的治疗。结论AHF 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 实,以虚为主,治法以益气温阳为主,兼活血、利水、养阴、平喘、固脱等,挖掘出五苓散、真武汤及芪参益 气滴丸的组方等治疗AHF 的常用基础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常用药物组方规律。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为主要检索目标,纳入中医药复方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临床研究文献,提取药物建立数据库,统计药物使用频次,并分别对高频药物对药、三药组合、四药组合、五药组合、六药组合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51篇,涉及中药181味,共计使用2612频次,使用频次15的药物共44味。关联规则显示,COPD急性加重期高频药物组方中,置信度最高的药对为紫苏子、莱菔子;三药组合为半夏、紫苏子、陈皮;四药组合为杏仁、桑白皮、黄芩、半夏;五药组合为半夏、桑白皮、黄芩、杏仁、甘草;六药组合为紫苏子、桑白皮、黄芩、杏仁、半夏、甘草。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的用药是以祛邪为主,重在清肺化痰、宣肺止咳、降气平喘。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咽喉反流性疾病的中医用药规律。方法:搜集并筛选发表的与中医药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相关的文献,对证型、组方和药物信息进行提取、规范,构建数据库,使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对证型、组方、高频药物、功效、性味和归经进行统计,并对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6篇文献,提取处方104首,药物146味,高频证型为痰气交阻证、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肝郁脾虚证,高频组方为半夏厚朴汤、旋覆代赭汤、柴胡疏肝散、半夏泻心汤。高频用药为半夏、甘草、茯苓等22味,以燥湿化痰药和清热解毒为主,四气以温、平、微寒、寒为先,五味以苦、辛、甘为主,用药大多归肺经、脾经、胃经、心经、肝经。挖掘出12个药物关联规则、4个聚类组合和1个核心组方。结论:中医药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药物配伍上重在调和脏腑枢机,即通过调和肝、脾胃、肺等脏腑枢机以恢复脾胃枢机升降之用,同时予以利咽、化痰、止咳等治法以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真实世界研究吴凡伟治疗咳嗽病的六经用药规律。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管理(HIS)系统,通过统计分析、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探索吴凡伟教授治疗咳嗽病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448例咳嗽患者,其六经分布为:太阴证168例(37.50%)、太阳证158例(35.27%)、少阳证64例(14.29%)、阳明证43例(9.60%)、少阴证11例(2.45%)、厥阴证4例(0.89%)。治疗咳嗽用药五味以辛甘苦为主;药性以温药为主,平寒为辅;归经以肺脾胃经为主。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强关联规则62条。通过聚类分析得出核心组方12个。太阳咳嗽常用处方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小青龙汤、荆防败毒散、银翘散、止嗽散、苓桂术甘汤;阳明咳嗽常用处方为麦门冬汤、麦冬枳实紫菀甘草汤;少阳咳嗽常用处方为小柴胡汤、四逆散合姜辛味夏组合;太阴咳嗽常用处方为苓甘五味姜辛夏汤;少阴咳嗽常用处方为四逆汤、茯苓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当归四逆汤;厥阴咳嗽常用处方为乌梅丸、四逆汤。结论:吴凡伟治疗咳嗽用药遵循“六经定方+对症用药+岭南特色用药”为原则,多采用温肺散寒、宣肺止咳、化湿补中等药物治疗咳嗽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李孔定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李孔定教授的门诊病历,提取其中治疗COPD且记录完整的处方,录入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进行频数、系统聚类分析;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筛选处方76首,涉及中药146味,频次较高的药物有黄芩、甘草、南沙参、赤芍、黄精等,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肺经为主,涉及脾、胃、肝、肾等多个脏腑,并得到二阶和三阶关联规则药物组合,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得到聚类5方。结论李孔定教授治疗COPD用药具有治肺活血、温清并施、培土生金、扶正与祛邪兼顾四大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讨现代中医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的用药规律和组方特点。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2021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中医药治疗CVA的研究,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建立Excel规范化数据库;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统计分析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同时发现其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聚类关系。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文献97篇,涉及中药144味,累计药物使用频次1107次。用药频次较高的药物为杏仁、炙麻黄、生甘草、蝉蜕、地龙、紫菀、桔梗、僵蚕、五味子、防风。常用的药物类型为解表药、补虚药、止咳平喘药、化痰药、平肝息风药、清热药。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药对关联规则有17对,三味中药配伍的关联规则有38条,四味中药配伍的关联规则24条,基本为解表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和祛风解痉药物相配伍。聚类分析挖掘出5个核心组方,为款冬花、白前、桔梗、百部、紫菀、前胡、蝉蜕、地龙、陈皮、荆芥等的组合加减。结论:中医药治疗CVA以宣肺疏风、止咳化痰、祛风解痉为主,辨证加减予以理气、化湿、收涩、清热等。通过本次数据挖掘得出的用药和组方规律对临床中医药辨证治疗CVA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为新方组合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医药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的用药规律和组方特点。方法:以中药和老年心律失常、老年心悸、老年怔忡等为主题词,收集筛选2000-2021年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收录的相关的期刊及文献,收集期刊及文献中所涉及的处方,将所收集的处方录入Excel表格中,建立老年心律失常数据库,并使用Excel透视功能进行频率统计分析,使用IBM SPSS Modeler 14.1、IBM SPSS Statistics 21.0统计软件对录入的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复杂系统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处方65首,涉及中药115味,中药累计使用频数731次,在纳入的115味中药中,高频中药共19味,频数最高的前6味中药依次为甘草、黄芪、丹参、麦冬、川芎、桂枝,药物分类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最为常见,药性以温、平居多,五味以甘味、辛味为主。归经以心经、肺经、脾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关联强度较高的药物组合为“甘草→生地黄-麦冬”“黄芪→白术-丹参”“甘草→酸枣仁-当归”等。聚类分析得到药物核心组方4类。结论: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的中药以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味甘、性温、归心、肺...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9,(10)
目的对治疗咳嗽中成药进行挖掘和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治疗咳嗽中成药的名称、处方、剂型、功能、主治,录入Microsoft Excel数据库及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借助软件中一般统计法、文本挖掘、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进行筛选分析。结果 166种中成药共有16种剂型,以丸剂、片剂、颗粒剂、合剂等为主,包含252味中药,使用频次较高为甘草(51.81%)、桔梗(38.55%)、杏仁(31.93%)、黄芩(21.68%)等,治疗证型较多为风热犯肺证(27.88%)、痰热壅肺证(23.45%)、风寒袭肺证(14.16%)等,常用核心配伍包括"甘草+桔梗""甘草+杏仁""陈皮+甘草"等,挖掘得出新方组合"荆芥+连翘+薄荷+黄芩+板蓝根+金银花""陈皮+半夏+甘草+杏仁+麻黄+石膏"等6首。结论治疗咳嗽的中成药核心为降气、化痰、止咳,佐以散寒、清热、补益肺肾。本研究可为临床辩证使用相关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新安名医孙一奎辨治肺系疾病组方用药规律进行探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启发和思路。方法 整理孙一奎《赤水玄珠全集》辨治肺系疾病共313首方剂,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利用IBM SPSS Modeler18.0中Apriori算法、Cytoscape3.9.1、IBM SPSS Statistics 26.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纳入药物200种,累计用药频次为2472次。频数分析发现孙氏最常使用的前5位药物为甘草、半夏、苦杏仁、生姜和桔梗;使用中药中功效排名前5位分别是:补虚药、清热药、化痰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对辛味、温性药物和归肺经的药物使用频率最高。高频药物(频数≥15)聚类分析挖掘出10组药物配伍。高频药物(频数≥15)关联规则分析得出,置信度最高的药物组合是桑白皮-陈皮-甘草,为91.89%;支持度最高的药物组合是桔梗-甘草,为29.30%。结论 《赤水玄珠全集》博采众收、兼容并蓄,组方用药善选辛苦,治法以固本培元、从肝治肺、祛痰法、解表法为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12.
蔡在麟  李定祥 《光明中医》2024,(9):1693-1697
目的 对龚廷贤诊治腹痛用药进行数据挖掘及分析,为中医治疗腹痛提供经验及思路。方法 收集《龚廷贤医学全书》中治疗腹痛的文献,构建方药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药物的使用频次、性味归经等进行统计分析,使用IBM SPSS Modeler 18.0和SPSS Statistics 26.0对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 龚廷贤治疗腹痛药物中,甘草频次最高;用药分类最多为补虚药,其次为理气药;药味使用最多为辛味;药物归经前二为脾经、胃经。关联分析得到关联数据25条,核心组合为陈皮、香附、茯苓、甘草。核心药物聚类分析得到四君子汤组、理气化湿组、温里组等药物组合。结论 龚廷贤辨治腹痛擅用理气温中药,并注重健脾,配合柔肝止痛;组方思路多以理气解郁、温中健脾等为主。  相似文献   

13.
骆宾妃  董佳威  刘红宁  曾展  姚佳  陈钰  陈晓凡 《中草药》2023,54(8):2536-2545
目的 分析《中华医典》中含有竹沥中药方剂“病-药-量”的相应规律,为竹沥的临床诊疗应用及深入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整理《中华医典》中含有竹沥的中药方剂,录入Excel 2016构建临证方药数据库,对其病症、证型、药物使用频次、功效类别、性味归经、剂型及用量等进行统计分析,运用SPSS Statistics 22.0、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结果 共收集含竹沥方剂349首,主治病证分类共99种,其中高频病证(≥20次)主要为“中风”“痰饮”“咳嗽”,治疗“中风”证型以风痰瘀阻为主,“痰饮”以饮停胃肠为主,“咳嗽”以痰热郁肺为主;组方中使用频次≥50次的药物有19味,使用频次较高的有生姜、甘草、茯苓、陈皮等,药物功效种类以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虚药、清热药为主;药性使用频次最高的为寒性药,其次为温性药,药味多选用甘、苦、辛味,药物归经以脾、胃、心经为主;高频病症剂型及药物用量分析显示,治疗“中风”时,剂型多为汤剂,竹沥用量多为100 mL,核心药物配伍重用防风以祛风化痰,改善脑络痹阻;治疗“痰饮”时,剂型多为丸剂,竹沥用量为200 mL...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为临床儿童哮喘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1988—2018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以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的文献,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构建儿童哮喘方药数据库,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040首方药,统计发现发作期中热性哮喘证、缓解期中肺脾气虚证分布较多;共涉及药物292味,高频药物50味,分别为为麻黄、苦杏仁、甘草;药物使用以化痰止咳平喘类、补虚类、解表类、清热类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物归经以肺、脾、胃、心、肝、肾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出二项关联规则25条,三项关联规则40条,四项关联规则12条;系统聚类分析得出药组8对。结论: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重视苦温、苦寒燥湿祛痰,辛温宣肺散邪,辛开苦降调节气机升降。治法以化痰平喘、宣肺疏表、温肺化饮、清肺止咳、补益肺脾肾为主,久病夹虚入络,当配伍祛风祛瘀通络之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医证型、用药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PubMed数据库,筛选相关处方,Excel 2019、SPSS Statistics 25.0、IBM SPSS Modeler 18.0、Cytoscape 3.8.2软件分析中药使用频次、功效类别、性味归经,并进行证型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296首、中药164味,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为白芍、海螵蛸、甘草、白及、黄芪,功效以补虚、理气为主,归经以脾经、胃经为主,药性以温为主,药味以甘为主,白芍、海螵蛸、甘草、白及、黄芪为核心中药。脾胃虚寒型、肝胃不和型、胃络瘀血型出现次数较多,经关联规则分析分别得到10、12、10条药组,聚类分析均得到3个组合。结论 中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时宜选用性味甘温的补虚药、理气药,同时应辨证论治,从而充分发挥其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现代文献探析当代医家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风邪犯肺证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方法以"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为主题词,检索1997年1月—2017年4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当代医家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风邪犯肺证的处方。通过Excel 2010建立药物数据库,然后应用SPSS 16.0、WEKA 3.9以及PAJEK 3.1等软件挖掘处方中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结果研究最终纳入文献55篇,涉及中药处方55首,中药112味,药物总频数575次,使用频率≥10%的药物30味。处方中的核心配伍药物包括麻黄、地龙、甘草、蝉蜕、苦杏仁、黄芩、桔梗、百部和僵蚕等。结论宣降肺气、止咳平喘是当代医家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风邪犯肺证的核心用药治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将整理好的中医药治疗绒毛膜下血肿的文献,采用数据挖掘分析并总结该病的用药规律和组方特点。方法: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WANFANGDATA)、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建库至2021年12月30日发表的运用中医药治疗绒毛膜下血肿的文献,将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筛选和数据提取,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IBM SPSS Modeler 18统计临床用药频数频率、常用药对及药物组合,采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对药物关联规则及核心药物组合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中药处方76首,涉及中药117味,药性以平、微温为主,药味以甘居多,归经以肝、脾、肾经最多,功效分类以补虚药、止血药为主;其中使用频次≥20的中药有15味,其中菟丝子的使用频次最高;菟丝子20g的剂量使用频次最高;通过关联规则分析,获关联度较高的药物组合23对;聚类分析获药物分类6种。结论: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绒毛膜下血肿以补虚药、止血药为主,常与药性平、微温,药味苦、甘,归脾、肝、肾经的药物配伍使用,对中医临床治疗绒毛膜下血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现代湖湘名中医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关于现代湖湘名中医治疗肺癌的相关病案,使用Excel 2016、IBM SPSS Modeler 18.0、IBM 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进行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功效、关联规则及核心药物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111首,中药290味,累计用药频次为1690次。高频药物24味(使用频次≥18次),排前10位的药物依次为甘草、黄芪、白花蛇舌草、法半夏、茯苓、白术、浙贝母、麦冬、桑白皮、半枝莲。四气以寒、温、平为主;五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归肝、肺、胃、脾经为主,功效以活血散瘀、行气止痛、清热解毒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药物26组,其中二联组合2组,三联组合24组。聚类分析得到核心组方5首。结论:现代湖湘名中医论治肺癌多从肝、肺、胃、脾论治,选用苦寒之品清热解毒,辅以甘温之品补益正气,治以活血散瘀、行气止痛、清热解毒、扶正益气为法,为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全国各地区运用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国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健委官网发布的诊疗方案,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三大数据库相关文献报道,运用Microsoft Excel 2003进行中药频数、性味、归经统计,通过SPSS Modeler 14.1软件所提供的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利用SPSS 23.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出212个中药处方,含162味中药。使用频数排名前4位的中药分别是甘草、杏仁、麻黄、藿香。排名前4位的药性分别为寒、温、微寒、平,药味为甘、苦、辛。从归经上看,归肺经、胃经最多。按功效分类,使用频数排名前4位的药物为清热药、解表药、补气药、补阴药。根据高频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置信度最高的2组药分别为"杏仁→石膏、麻黄(100%)""杏仁→石膏、麻黄、甘草(100%)"。高频药物聚类分析成8类。结论:数据挖掘结果发现各地区防治COVID-19中医药处方中以清热补虚,固护脾胃为主,后期以补气药、补阴药居多,总结得出了常用药物使用特点,为临床上防治COVID-19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全国各地区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医药方案相关数据,探讨COVID-19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并整理国家卫健委及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防治COVID-19中医药方案所涉及的中药处方,时间截至2020年2月8日。借助Microsoft Excel 2016、IBM SPSS 15.0、SPSS Modeler 18计算机软件,利用软件的筛选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处方所涉及药物的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分布、功效分类、组方规律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全国各地区防治COVID-19中医药方案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处方159首,分析得出全国各地区防治COVID-19中医药方案用药以温性为主,五味以苦、甘、辛为主,主要归肺、脾、胃经;常用药物有甘草、杏仁、麻黄、石膏、藿香、黄芩、黄芪、苍术、金银花、连翘、白术等;常用药对组合有麻黄-杏仁、麻黄-石膏、藿香-厚朴、苍术-草果、金银花-连翘、葶苈子-石膏、草果-麻黄等;并演化出6首防治处方。结论全国各地区防治COVID-19中医药方案以化湿解毒为主,寒者温化,热者泻火,并兼顾宣肺平喘、补气健脾、养阴生津、理气活血等治法以综合调理患者的机体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