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消坚止痛膏外用治疗中度局限性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衡阳市中医院住院病人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8例,予口服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止痛,治疗组32例,选用消坚止痛膏外敷止痛。2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 d及治疗后14 d的疼痛强度(NRS)、疼痛缓解程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并评价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NRS评分均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癌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KP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便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消坚止痛膏外敷治疗中度局限性癌性疼痛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段氏消癥止痛法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段氏消癥止痛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三阶梯止痛法治疗,治疗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疼痛控制疗效、症状总疗效、体力状况3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便秘、腹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段氏消癥止痛法外敷治疗癌痛可以达到三阶梯治疗的疗效,同时可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王灿 《新中医》2019,51(10):242-244
目的:分析电针联合氢吗啡酮对瘀血停滞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的止痛效果,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氢吗啡酮治疗,观察组采用氢吗啡酮联合电针治疗。记录2组治疗前后爆发痛发作次数、NRS评分、KPS评分、不良反应,以及氢吗啡酮平均每天使用量。结果:观察组止痛疗效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爆发痛发作次数、NRS评分、KP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爆发痛发作次数、NRS评分降低,KPS评分升高;且观察组爆发痛发作次数、NRS评分低于对照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5.0%,显著低于对照组35.0%(P 0.05)。观察组氢吗啡酮平均每天使用量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瘀血停滞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采用电针联合氢吗啡酮治疗,止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根据疼痛评分按照癌痛三阶梯原则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芬待因缓释片、硫酸吗啡缓释片等药物;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华蟾素胶囊治疗0.5 g/次,3次/d,饭后口服,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率、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卡氏评分(KPS评分)、简明疼痛问卷表(BPQ)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PQ评分及各单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厌食、便秘、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胶囊联合三阶梯止痛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癌性疼痛,提高生存质量,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软坚止痛膏外用治疗癌症疼痛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意义。方法:将10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按照癌痛三阶梯给药原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软坚止痛膏,每次6~8h,每天2次。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KPS评分等。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癌痛缓解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KP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度疼痛患者中,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软坚止痛膏配合阶梯口服药与单纯三阶梯口服药相比,具有协同作用,在镇痛方面具有明显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对中度疼痛的疗效高于重度疼痛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国医论坛》2021,36(3):45-47
目的:观察华蟾素胶囊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华蟾素胶囊治疗。持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率、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和疼痛功能状态(KPS)评分、简明疼痛调查表(BPQ)评分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癌痛缓解率为88.0%(44/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35/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NRS评分、KP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情况更明显(P 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华蟾素胶囊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可以有效缓解癌性疼痛,提高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止痛消瘤方外敷阿是穴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试验设计,将96例中重度癌痛患者分为寒证组(48例)和热证组(45例)。2组在使用阿片类药物止痛的基础上均使用止痛消瘤方外敷阿是穴止痛,疗程为7 d。比较2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阿片类药物首日及全程总剂量、爆发痛次数、生活质量评估量表(KPS)评分,并评价疼痛缓解情况。结果:疼痛缓解显效率寒证组为87.50%(42/48),热证组为77.78%(35/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NRS评分、KP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寒证组首日阿片类剂量及全程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少于热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治疗后爆发痛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使用止痛消瘤方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不仅有较好的止痛效果,还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乌香痛消膏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乌香痛消膏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对照组60例予安慰剂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共治疗7 d。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数字评分(NRS)、镇痛起效与缓解持续时间、首日与全程等效吗啡消耗量。结果 2组治疗后NRS评分均降低,组内配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R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组间镇痛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缓解持续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首日吗啡消耗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吗啡消耗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香痛消膏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可以明显缓解疼痛程度,延长镇痛缓解持续时间,减少爆发痛的发生次数,减少阿片类药物的消耗量,减轻毒副反应,提高镇痛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化瘀散寒补血通络止痛膏治疗癌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8月肿瘤科收诊的癌痛患者为观察对象,共计6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3例。参照组给予单纯三阶梯止痛法,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化瘀散寒补血通络止痛膏治疗,观察两组疼痛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NR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KPS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癌痛患者联合化瘀散寒补血通络止痛膏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感受,提高治疗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归元止痛酊局部外搽或外搽中药法治疗晚期癌症疼痛的效果分析。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肿瘤科治疗的300例晚期癌症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应用吗啡类药物止痛,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在疼痛的位置直接涂擦归元止痛酊,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疼痛NRS评分、KPS及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缓解率为92.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KPS及QOL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元止痛酊局部外搽或外搽中药法治疗晚期癌症疼痛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止痛药物的用量,增强止痛效果,提升患者晚期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蟾龙镇痛膏联合奥施康定治疗轻中度癌性疼痛(毒瘀互结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对照组口服奥施康定,联合组口服奥施康定同时疼痛处外敷蟾龙镇痛膏,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数字评分(NRS),奥施康定起效剂量、起效时间、维持剂量,卡氏体力状况评分(KPS),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后NRS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 0.05),疼痛缓解度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联合组KPS评分提高较对照组更明显(P 0.05),生活质量疗效评价亦优于对照组(P 0.05);联合组奥施康定维持剂量较对照组低(P 0.05),两组奥施康定起效剂量、起效时间、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蟾龙镇痛膏联合奥施康定治疗轻中度癌性疼痛(毒瘀互结证)患者具有明显提高疼痛缓解度、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奥施康定维持剂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温阳艾灸法联合三阶梯止痛法对癌症疼痛的止痛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各类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三阶梯止痛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温阳艾灸法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止痛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24 h时2组患者疼痛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7 d时,治疗组疼痛缓解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4周后N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2组治疗后除食欲外,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均0.05)。结论温阳艾灸法联合三阶梯止痛法可有效缓解癌症疼痛,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消癥止痛膏外用治疗肿瘤患者中晚期癌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给予三阶梯治疗方法治疗,中度疼痛与曲马多口服,重度疼痛与硫酸吗啡缓释片口服。治疗组24例在此基础上给与消癥止痛膏外用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54.2%。治疗组为58.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癥止痛膏外用治疗肿瘤患者中晚期癌性疼痛有良好疗效,可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止痛方外用联合阿片类药物口服治疗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重度骨转移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根据三阶梯止痛法选择阿片类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补肾通络止痛方外用,疗程均为7 d。比较2组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29/30),优于对照组的86.67%(2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N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减少,KPS评分均增加,且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治疗组为6.67%(2/30),对照组为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通络止痛方外用联合阿片类药物口服能明显缓解骨转移癌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其生存质量,减少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灸辅助三级阶梯止痛治疗癌性疼痛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5月—2018年10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和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阶梯止痛疗法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疼痛缓解时间及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评分、生活质量(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生活环境、总体感觉),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疼痛介质[五羟色胺(5-HT)、内皮素-1(ET-1)、前列腺素E_2(PGE_2)]变化情况,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46/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生活环境及总体感觉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升高程度更明显(P均0.05);2组治疗后5-HT、ET-1和PGE_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程度更明显(P均0.05);2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辅助阶梯止痛疗法能够有效抑制癌性疼痛患者体内致痛物质表达,提高镇痛效果,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能够明显减轻西药产生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软坚止痛膏单用治疗轻中度癌性疼痛及联合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选择轻中度癌性疼痛患者,分组使用软坚止痛膏以及复方蟾酥膏,通过对比评价疗效。2)选择重度癌性疼痛患者,分组使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软坚止痛膏治疗以及单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结果]对轻中度癌性疼痛患者,治疗组(软坚止痛膏组)与对照组(复方蟾酥膏组)缓解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重度癌性疼痛患者,治疗组(软坚止痛膏联合盐酸羟考酮控释片)与对照组(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比较,可提高癌性疼痛完全缓解率,且起效时间、持续缓解时间、平均睡眠时间、卡氏评分(KP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坚止痛膏可有效治疗轻中度癌性疼痛,用药安全;软坚止痛膏联合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重度癌性疼痛,能够提高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华蟾素胶囊对中晚期癌症癌痛患者的疼痛及生存质量(QOL)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中晚期癌症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治疗组予华蟾素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止痛效果、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NRS评分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而两组KPS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KPS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命价值、负性情绪、生存痛苦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负性情绪、生存痛苦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1%,治疗组为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为31.1%;治疗组为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华蟾素胶囊对中晚期癌症癌痛患者止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规范化癌痛护理管理措施在肿瘤内科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109例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止痛药物治疗,并予相应的常规疼痛护理管理;观察组严格按照三阶梯癌痛止痛原则进行治疗,予以相应的规范化癌痛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疼痛缓解情况、心理状况、生活质量水平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NRS评分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1周、2周和4周的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护理后各项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内科癌痛患者实施规范化癌痛护理管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疼痛强度和疼痛影响,减轻其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对改善其整体生活质量及预后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调神通腑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镇痛致便秘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癌痛服用阿片类药物镇痛致便秘患者93例,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调神通腑针法,对比治疗后临床疗效、NRS、KPS评分、CC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血清VIP和NO水平。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RS评分和CCS评分明显降低,KPS评分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较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脘胀痛、食少、腹胀和烦躁易怒积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VIP和NO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IP和NO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调神通腑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镇痛致便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对癌症患者癌性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60例癌症晚期患者分为两组(n=30),对照组给予药物止痛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止痛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数字分级评分(NRS)、疼痛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QOL)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NRS评分及QOL评分均明显改善,且疼痛明显缓解,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综合护理能明显改善癌症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