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湿疹是由多种复杂的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具有多样性皮疹和渗出倾向,伴剧烈瘙痒,易反复发作,无传染性,西医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2011年7月—2013年12月笔者应用背俞穴刺络拔罐联合针刺治疗急性湿疹3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背俞穴刺络拔罐疗法治疗青春期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青春期痤疮患者共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分别采用背俞穴刺络拔罐法和口服丹参酮胶囊对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综合疗效的差别.结果 综合疗效方面,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78.57%,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背俞穴刺络拔罐能明显消除青春期痤疮的临床症状,是治疗痤疮的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面针结合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青少年肺胃湿热型寻常性痤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面针结合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青少年寻常性痤疮(肺胃湿热型)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青少年寻常性痤疮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面部皮损局部多针围刺及背俞穴刺络拔罐,对照组行常规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P<0.05.结论 面针结合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青少年寻常性痤疮(肺胃湿热型)可达清肺泄热,健脾化湿,疏通经脉,调和气血之功. 相似文献
4.
毫针针刺结合背俞刺络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怡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2(5)
三叉神经痛,中医学称之为"面痛",是一种三叉神经支配区内发作性、短暂的剧烈疼痛.常因刷牙、洗脸、讲话、吃饭等引起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疼痛发作,严重影响病人生活和工作.一般西药神经镇痛剂治疗效果不满意,是国际公认的疑难杂症之一.临床应用毫针针刺结合背俞刺络治疗该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针刺结合刺络拔罐疗法在医治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2例患者分成针罐组和针刺组,以患者不同部位疱疹的止疱、结痂、脱痂的时间,治疗前后疼痛指标评分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等作为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针罐组的有效率达95.23%,针刺组的有效率为85.71%,表明这两种方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均有一定的疗效;针刺结合刺络拔罐疗法能明显缩短带状疱疹的止疱、结痂、脱痂的时间,减轻带状疱疹疼痛以及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论:针刺联合刺络拔罐疗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操作简单、疗效确切、费用低、无毒副作用,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邓肖英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1,28(5):53-54
目的 观察刺血拔罐结合艾灸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采用三棱针点刺病变部位与梅花针刺络拔罐结合艾灸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口服扑尔敏、糖钙片及外用曲咪新乳膏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痊愈率为5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1%,痊愈率为18.2%.2组总... 相似文献
7.
周从连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6,19(2):24-24
腹痛是临床很多疾病常见的主要证状之一,按其的性质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二种。本人在临床中用背俞穴为主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腹痛病人107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107例病人中急性腹痛67例,慢性腹痛40例;男62例,女4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0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达10年之久。 治疗方法;根据疼痛的部位所属脏器,取其相应的背俞穴,并配合表里脏腑、或配合临近脏器之背俞穴,如胆绞痛取肝、胆俞;胃脘部痛取脾、胃俞;腹痛取大肠 相似文献
8.
黄褐斑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属中医“黧黑斑”范畴。本病面部皮肤有黄褐色斑块,形态大小不一,斑界清晰或模糊,邻近斑块有连片趋势。黄褐斑处皮肤光滑,无其它不适及自觉症状,主要分布于颧、颊、鼻、额、口唇四周,皮损日晒后可加重本病。由于本病有碍美观,很多患者为此苦恼不已。笔者采用刺血疗法治疗本病62例,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针刺背俞穴加刺络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6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正常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组.治疗组32例采用针刺背俞穴加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口服西替利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和免疫球蛋白E(IgE)的变化.健康组不给予任何治疗,只进行1次免疫指标的检测.结果 治疗组痊愈18例(56.25%),显效9例(28.12%),有效3例(9.38%),无效2例(6.25%),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痊愈8例(25.00%),显效12例(37.50%),有效5例(15.62%),无效7例(21.88%),总有效率78.12%.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与健康组比较,患者血清IFN-γ水平明显降低,IL-4和IgE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三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血清IFN-γ水平明显上升,IL-4和IgE水平明显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三项指标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背俞穴加刺络拔罐疗法通过提高血清IFN-γ水平、降低IL-4水平,纠正患者Thl、Th2淋巴细胞的平衡失调;降低IgE水平,达到减少细胞递质释放、降低血管通透性的目的,从而实现对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治疗,是临床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五脏背俞穴对失眠症有无效果。方法将60例失眠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个组。治疗组采用针刺五脏背俞穴,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西医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结果。结果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中睡眠质量提高者占80%,比对照组中的传统疗法有显著疗效(P<0.05或者P<0.01)。结论针刺五脏背俞穴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面神经炎亦称贝尔(Bell)氏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瘫,祖国医学称其为“口眼歪斜”。多发于春、秋两季,男女老幼均可发病,但青壮年发病率较高,男性略高,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笔者运用针刺加刺络拔罐等综合方法治疗面神经炎,收到满意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中医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法,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治疗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刺络的联合方法;对照组采用中药袋热敷和TDP照射。两组治疗10 d后进行观察,随访1个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1%,对照组治愈率78.5%,结果显示针刺疗法大大缩短了踝关节损伤的病程,有效促进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减轻了学员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3.
膈俞刺络拔罐治疗偏头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膈俞穴刺络拔罐治疗偏头痛后患者的症状及脑血流速度的变化.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刺络拔罐组)和对照组(药物组),各30例.治疗组取双侧膈俞穴用三棱针刺络拔罐治疗,每周2次,每次间隔2d,2次为1疗程,共4疗程.对照组每晚睡前予西比灵10 mg口服,1周为1疗程,共4疗程.所有病例在治疗的前2周不能服用相关药物.结果 2组治疗前后各项疼痛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的疼痛综合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流速度异常对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结论 膈俞穴刺络拔罐法具有疏通经脉,调和气血,调整阴阳的作用,可有效改善局部的微循环、调整脑血流动力学,从而达到治疗偏头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刺背俞穴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名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人、对照组20人;治疗组采用针刺背俞穴,对照组采用针刺颈夹脊穴,观察其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6.67%、60.00%,治愈率分别为68.33%、25.00%。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背俞穴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治强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0,12(1)
目的 观察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西药思诺思对照组和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组,两组患者分别治疗28天后,对其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积分进行比较.结果 针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优于西药对照组的73.3%(P<0.05).针刺治疗组的睡眠质量完全改善率为73.3%,西药对照组为43.3%(P<0.05).针刺治疗组对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的改善均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思诺思,主要体现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等方面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面针结合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青少年寻常性痤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认为,青少年寻常性痤疮的病因病机外以风、热、寒、湿等外邪侵袭为主,内有血热、虚损等而致。采用面针结合背俞穴刺络拔罐法治疗是以面部皮损局部为中心行多针围刺,直达患处,能加快面部气血运行;根据不同证型选择相应的背俞穴行刺络拔罐治疗,可调理脏腑气血,促进脏腑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7.
慢性湿疹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之一,以皮肤浸润肥厚,伴有瘙痒,病情反复发作为主要特征。目前西医对湿疹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抗过敏或激素对症治疗,但是副作用大,并且疗效一般,而且容易反复。笔者采用针刺配合皮肤针扣刺拔罐治疗慢性湿疹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廖潇蘅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3):304-305
神经根型颈椎病以颈项、肩胛处肌肉拘急疼痛,有时牵扯上臂外侧肌肉疼痛麻木为主要特点,患者头颈转动不利、酸胀疼痛、常伴一侧手臂手指麻木疼痛,偶可见一侧手掌大、小鱼际肌萎缩。笔者于2007年元月~2011年10月间采用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法,治疗40例,同时设对照组38例对比观察,取得理想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笔者从2007年元月~2011年10月间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7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1)观察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28 相似文献
20.
背俞穴透刺夹脊穴治疗顽固性失眠30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背俞穴透刺夹脊穴治疗顽固性失眠的效果。方法:治疗组30例顽固性失眠患者采用背俞穴透刺夹脊穴法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西医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背俞穴透刺夹脊穴是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