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五聚素3(PTX3)、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在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所接诊的6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单纯高血压组)、60例高血压合并CHD患者(高血压合并CHD组)及50例健康者(对照组)纳入研究,比较三组的临床资料及血清PTX3、Gal-3水平,并比较不同病变血管数的高血压合并CHD患者血清PTX3、Gal-3水平的差异。结果高血压合并CHD组高血压病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长于或高于单纯高血压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高血压合并CHD组血清PTX3、Gal-3水平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单纯高血压组血清PTX3、Gal-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支病变组血清PTX3、Gal-3水平明显高于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血清PTX3、Gal-3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显示,高血压病程,TC、LDL-C、PTX3、Gal-3水平和CHD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PTX3、Gal-3水平在高血压合并CHD患者中明显升高,而且随着病变血管支数的增加而升高,可通过加重血管炎症的途径,进一步增加心肌损伤程度,该研究也为临床防治高血压合并CHD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新诊断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并分析Gal-3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60例新诊断糖尿病患者(新诊断糖尿病组)和6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al-3、空腹C肽、空腹胰岛素等指标水平,进一步分析Gal-3与年龄、血糖代谢指标等的相关性。结果新诊断糖尿病组血清Gal-3水平为3.99(1.92,6.06) ng/mL,高于对照组的3.38(1.92,4.84)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Gal-3水平与年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呈正相关(P 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化血红蛋白是Gal-3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血清Gal-3表达水平与糖代谢指标具有相关性,提示Gal-3在糖代谢评估或糖尿病诊治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3)联合检测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病死率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取130例诊断明确的CAP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URB-65(C表示意识障碍,U表示尿素氮,R表示呼吸,B表示血压,65表示年龄65岁)评分将CAP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血清PCT、Gal-3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应用PCT和Gal-3预测患者病死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AP患者血清PCT、Gal-3水平明显升高;与中危组比较,高危组患者血清PCT、Gal-3水平明显升高,低危组患者血清PCT、Gal-3水平明显下降。血清PCT水平与Gal-1水平呈正相关。PCT联合Gal-3检测预测CAP患者病死率明显升高。结论 CAP患者血清中PCT、Gal-3水平明显升高,血清PCT联合Gal-3预测CAP病死率更准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信号素4D(sSema4D)蛋白、半乳糖凝集素3(Gal-3)与心梗后缺血性心肌病(ICM)心衰患者心室重构、病死率的关系。方法:纳入2018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心梗后ICM心衰患者68例作为心梗组,选取同期收治的非心梗后ICM心衰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血浆sSema4D、Gal-3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2组的心室重构指标,包括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分析心梗后ICM心衰患者血浆sSema4D、Gal-3水平与心室重构指标的相关性。根据患者3个月的生存、死亡情况分成生存组、死亡组,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心梗组血浆sSema4D、Gal-3水平高于对照组,LAD、LVEDd长于对照组,LVEF、LVFS低于对照组(P<0.001)。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提示,血浆sSema4D、Gal-3水平与LAD、LVEDd呈正相关,与LVEF、LVFS呈负相关(P<0.05)。COX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年龄≥65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及其配体半乳凝素9(Gal-9)在宫颈鳞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5年10月在江门市人民医院就诊的25例上皮癌样病变(CIN)组、56例宫颈鳞癌(SCC)组的组织和血清样本,其中SCC组按癌组织分化程度又分为低分化癌(PSCC)组17例,中分化癌(MSCC)组18例,高分化癌(WSCC)组21例,并收集同期25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RT-PCR方法检测不同组织样本中Tim-3及Gal-9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Gal-9的表达。结果采用Western blot、RT-PCR方法检测Tim-3和Gal-9的表达显示CIN组高于对照组,SCC组高于C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mRNA表达随病理分级的增加而增加,具体表现为WSCC组MSCC组PS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结果显示Gal-9在SCC血清中高于C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分化越高,Tim-3和Gal-9的表达越强,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结论 Tim-3及其配体Gal-9的表达与宫颈鳞癌病理分级呈正相关,可作为宫颈鳞癌临床诊断及预后的有意义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南京农业大学医院因胸痛急诊住院的疑似ACS患者14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ACS组81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5例、非冠心病(NCHD)组3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24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Gal-3和hs-CRP,分析Gal-3和hs-CRP对ACS的诊断价值及与预后的关系;分析ACS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NCHD组、SAP组、ACS组患者血清Gal-3、hs-CRP、cTnI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al-3、hs-CRP诊断AC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4、0.899,灵敏度分别为76.5%、85.2%,特异度分别为89.2%、83.1%。心脏不良事件(MACE)组血清Gal-3、hs-CRP、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无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l-3、hs-CRP、cTnI均为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CS患者血清Gal-3、hs-CRP水平呈高表达,二者联合诊断对ACS具有一定价值,Gal-3、hs-CRP水平可能是ACS预后不良的危险因子,应引起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 3,Gal-3)水平与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疾病活动和病理活动指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83例LN患者,其中活动型LN患者42例,病情稳定型41例,另4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健康对照。收集受试者空腹外周血,检测血清Gal-3、抗双链DNA(double-stranded DNA,ds-DNA)抗体、补体3(complement 3,C3)、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水平,分析血清Gal-3水平分别与抗ds-DNA抗体、C3、活动指数(activity index,AI)及血清TNF-α、IL-1β水平的相关性;取肾活检组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受试者肾组织Gal-3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检测肾组织Gal-3与肾组织巨噬细胞分布情况。结果:相比于健康受试者,LN患者血清Gal-3、TNF-α及IL-1β水平显著升高,且活动型LN患者上述因子水平显著高于病情稳定型LN患者(P<0.05);血清Gal-3水平分别与AI、抗ds-DNA抗体及TNF-α、IL-1β水平呈正相关,与补体C3呈负相关;活动型LN患者肾脏组织中Gal-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病情稳定型LN患者。结论:活动型LN患者血清Gal-3与LN病理活动指数呈正相关,Gal-3可能通过调控炎症反应介导LN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血清肾上腺髓质前体中段肽(MR-ProADM)、半乳糖凝集素-3(Gal-3)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在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治疗的80例CHF患者作为CHF组,再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80名作为对照组。将其按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再次分组为NYHAⅡ级组(n=27)、NYHAⅢ级组(n=32)、NYHAⅣ级组(n=21)。将CHF组患者随访12个月,按是否发生终点事件再次分组为不良预后组(n=26)和非不良预后组(n=54)。比较CHF组与对照组、各NYHA分组,规范抗心力衰竭治疗前后各NYHA分组、不良预后组和非不良预后组患者入组时的血清MR-ProADM、Gal-3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R-ProADM、Gal-3水平对CHF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CHF组患者血清MR-ProADM、Gal-3水平分别为(702.69±47.16) pmol/mL、(26.11±5.78) n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87.21±40.69) pmol/mL、(2...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半乳糖凝集素3(GAL3)、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DCM患者资料,纳入DCM组,另择健康体检者45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基线资料,比较不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及预后DCM患者血清IMA、Gal-3、Hcy水平差异,分析血清IMA、Gal-3、Hcy水平与NYHA分级、心功能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DCM组LVEF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VEDD值及血清IMA、Gal-3、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NYHA分级DCM患者LVEF值、血清IMA、Gal-3、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IMA、Gal-3、Hcy水平与NYHA分级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P<0.05);随访2年,33例DCM患者发生心源性死亡(41.25%),不同预后患者血清IMA、Gal-3、Hcy水平差异显著(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IMA、Gal-3、Hcy单独及联合诊断DCM患者预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73%、78.79%、66.67%、81.82%和74.47%、78.72%、85.11%、97.87%。结论DCM患者血清IMA、Gal-3、Hcy与心功能损伤程度有一定相关性,且对患者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半乳糖凝聚素-3(Gal-3)在原发性高血压继发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1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67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119例。比较两组入院时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血清CTRP3、Lp-PLA2、Gal-3水平,分析入院时血清CTRP3、Lp-PLA2、Gal-3水平与TC、TG、HDL-C、LDL-C以及继发冠心病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TRP3、Lp-PLA2、Gal-3联合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继发冠心病风险的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TC、TG、HDL-C、LDL-C、CTRP3、Lp-PLA2、Gal-3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血清CTRP3水平与TC、TG、LDL-C水平以及继发冠心病均呈负相关(P<0.05),与HDL-C...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对患者心肌纤维化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定本院2016年7月至2018年10月收诊的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采用高剂量(20 mg/d)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剂量(10 mg/d)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半乳凝素-3(Gal-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及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结果治疗后,观察组Gal-3、MMP-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6、hs-CRP、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均升高,LVEDV、LVESV、LVEDD、LVESD均降低,且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V、LVESV、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剂量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室重构及心肌纤维化,促进其心功能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小剂量螺内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 AMI患者84例,按梗死部位分为前壁心肌梗死组(43例)和下壁心肌梗死组(41例),两组患者再随机分为螺内酯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于发病后1周、3个月和6个月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观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结果 前壁心肌梗死组:6个月时螺内酯组LVEDD、LVESD、LVEDVI和LVESVI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而LVEF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下壁心肌梗死组:两组在治疗6个月时上述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小剂量螺内酯,可进一步防止前壁AMI患者左心室重塑的发生,对下壁AMI患者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LVH)患者血清可溶性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RAGE)、褪黑素(MLT)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6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LVH患者(LVH组)和104例原发性高血压未合并LVH患者(NLVH组),检测血清sRAGE、MLT水平,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LVH组血清sRAGE、MLT水平低于NL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VH组血清sRAGE、MLT水平与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Tei指数呈负相关(P<0.05),与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早期充盈峰最大充盈速度/舒张晚期充盈峰最大峰值速度(A/E值)呈正相关(P<0.05)。Logistic二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收缩压、高LVMI、低sRAGE、低MLT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LVH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sRAGE、MLT水平降低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LVH的发生、左心室重构、左心功能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暨南大学附属一医院收治的96例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的心功能分级方法将患者分为NYHAⅡ级组(30例)、NYHAⅢ级组(32例)和NYHAⅣ级组(34例);另选取同期该院的35例体检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Hcy、β2-MG水平,观察各组心功能指标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平均运动速度(E/e′),分析血清Hcy、β2-MG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并探讨血清Hcy、β2-MG对扩张型心肌病致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结果NYHAⅡ级组、NYHAⅢ级组、NYHAⅣ级组血清Hcy、β2-MG水平及LAD、LVEDD、LVEDV、E/e′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LVEF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YHAⅡ级组血清Hcy、β2-MG水平及LVEDD、LVEDV明显低于NYHAⅢ级组和NYHAⅣ级组,LVEF明显高于NYHAⅢ级组和NYHAⅣ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YHAⅢ级组血清Hcy、β2-MG及LVEDD、LVEDV明显低于NYHAⅣ级组,LVEF明显高于NYHAⅣ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与LVEDD、LVEDV均呈正相关(r=0.560、0.406,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484,P<0.05)。β2-MG与LVEDD、LVEDV均呈正相关(r=0.428、0.526,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620,P<0.05)。Hcy与β2-MG呈正相关(r=0.345,P<0.05)。血清Hcy、β2-MG对扩张型心肌病致慢性心力衰竭均有一定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9、0.706;而血清Hcy联合β2-MG诊断扩张型心肌病致慢性心力衰竭的曲线下面积为0.891。结论血清Hcy、β2-MG水平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慢性心力衰竭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浆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扩大和左心功能障碍中的临床价值,为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扩大和心功能障碍诊断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将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9例健康者(对照组)纳入本研究。对上述人群进行以下的检测: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用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SDD),分析血浆NT-proBNP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扩大和左心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并用ROC曲线分析NT-proBNP的诊断准确性。结果高血压患者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血清肌酐(Scr)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后者,而左心室扩大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左心室大小正常的患者(P0.05);左心功能障碍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左心功能正常患者(P0.05)。血浆NT-proBNP水平与患者LA、LVEDD、LVSDD呈正相关(r=0.518、0.580、0.480,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61,P0.01)。ROC曲线显示,NT-proBNP的浓度设定在380pg/mL,诊断左心室扩大的灵敏度为80.6%,特异度为72.4%。NTproBNP的浓度设定在930pg/mL,诊断左心室功能障碍的灵敏度为80.8%,特异度为77.4%。结论 NT-proBNP浓度与反映左心室功能的多个超声心动学指标紧密相关,其浓度能够较可靠地反映左心室的收缩功能,可作为筛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扩大和左心功能障碍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氯沙坦联合依那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左室重塑的预防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6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氯沙坦组、依那普利组和氯沙坦联合依那普利组(联合组),每组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均构建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对比分析各组大鼠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和舒张末期左室心肌质量指数]、梗死面积、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左室收缩压(LVSP)和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参数(左心室实际和相对重量)、左室功能指标[左室截面最短径(DMIN)和最长径(DMAX)]、心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RNA表达水平、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以及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心钠素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和氯沙坦组、依那普利组和联合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和氯沙坦组、依那普利组和联合组大鼠LVEF、LVFS和Lvmass(c)dI、SBP、DBP、MAP和LVSP值均降低(P<0.05),LVV、DMIN和DMAX以及左心室实际和相对重量均增加(P<0.05),IL-1β和MMP-9 mRNA表达水平、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以及AngⅡ和心钠素含量升高(P<0.05),发生左室重塑。与模型组相比,氯沙坦组、依那普利组和联合组大鼠的LVEF、LVFS和Lvmass(c)dI、SBP、DBP、MAP和LVS P值均升高(P<0.05),LVV、DMIN和DMAX以及左心室实际和相对重量均减少(P<0.05),IL-1β和MMP-9 mRNA表达水平、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以及AngⅡ和心钠素含量均降低(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依那普利能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左室重塑和改善心功能,这可能与减少Ⅰ型和Ⅲ型胶原的增加量、抑制炎性细胞因子IL-1β的表达以及降低MMP-9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赖诺普利与氯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对心室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观察赖诺普利与氯沙坦联合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对心室重构与血脑利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赖诺普利组、氯沙坦组与赖诺普利加氯沙坦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测定心功能与左室内径等指标,并测定血浆利钠肽含量的变化.结果:利钠肽与NYHA分级、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呈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增加呈负相关.赖诺普利加氯沙坦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下降显著,左室射血分数增加明显,与赖诺普利组、氯沙坦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赖诺普利加氯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较单独应用赖诺普利治疗能更好地改善心衰,预防左室重构、降低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左心室压力应变曲线评估左心室充盈异常患者心肌做功的价值。方法 将85例左心室充盈异常患者分为松弛性减退组(n=28)、假性正常化组(n=30)和限制性充盈异常组(n=27);以同期3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一般资料、左心常规超声参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前后径(LAD)、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晚期血流峰值速度比值(E/A)、二尖瓣舒张早期和晚期峰值速度比值(Ea/Aa)、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心肌做功参数[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无用功(GWW)、整体做功效率(GWE)、整体有用功(GCW)及整体做功指数(GWI)],分析其心肌做功。结果 对照组LVEDD、LVEDV、LVESV及LAD均低于、而LVEF高于假性正常化组和限制性充盈异常组(P均<0.05);对照组E/A高于松弛性减退组且低于限制性充盈异常组(P均<0.05),而Ea/Aa均高于其他3组(P均<0.05)。松弛性减退组LVEDD、LVEDV、LVESV、LAD及E/A均低于、而LVEF高于假性正常化组(P均<0.05);松弛性减退组Ea/Aa低于限制性充盈异常组(P<0.05);假性正常化组LVEDD、LVEDV、LVESV、LAD及E/A均低于、而LVEF高于限制性充盈异常组(P均<0.05)。对照组GWW低于、而GLS、GWI、GCW和GWE均高于松弛性减退组(P均<0.05);松弛性减退组GWW低于、而GLS、GWI、GCW和GWE均高于假性正常化组(P均<0.05);假性正常化组GWW低于、而GLS、GWI、GCW和GWE均高于限制性充盈异常组(P均<0.05)。结论 左心室压力应变曲线评估左心室充盈异常患者左心室心肌做功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二维纵向应变评价冠心病患者经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7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38例接受体外心脏震波治疗(CSWT,CSWT组),32例不接受CSWT(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时完成双核素心肌同步显像.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