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侧初级运动皮质区(M1区) 1 Hz的rTMS刺激治疗。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对患侧上肢恢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改变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2组患者FMA-UE、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FMAUE、MBI评分均较治疗前进一步提高(P 0. 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针刺治疗可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临床康复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阴阳平衡透刺法联合康复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上肢痉挛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阴阳平衡透刺法,穴取患侧肩髃透臂臑、曲池透少海、阳陵泉透阴陵泉、悬钟透三阴交等。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5 d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 d,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级、患侧上肢表面积分肌电值(i EMG),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上肢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MAS评级均降低(P0.05),观察组0~Ⅰ+级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腕屈肌、腕伸肌、指伸肌、拇短展肌最大等长收缩时iEMG值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侧各肌肉i EMG值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降低(P0.05),上肢FMA评分、MBI评分升高(P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幅度及上肢FMA评分、MBI评分升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0.0%(21/30,P0.05)。结论:阴阳平衡透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上肢痉挛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可改善上肢痉挛程度,提高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林瑜  黄秀清  周伟 《新中医》2019,51(1):175-178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单独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灸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式Fugl-Meyer (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总有效率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NIHSS、FMA和MBI均较前改善(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NIHSS、FMA、MBI评分明显变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SAS、SDS均较前改善(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变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为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单独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脑卒中,改善患者肢体功能以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更有利于缓解患者心理焦虑及抑郁状态,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联合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A型肉毒毒素组、重复经颅磁刺激组、联合组,每组30例。4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药物治疗及患侧肢体的康复干预,A型肉毒毒素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A型肉毒毒素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和A型肉毒毒素治疗,4组均治疗4周。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及治疗8周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以及运动诱发电位(MEP)波幅、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结果 治疗4周、8周后,4组患者的NIHSS评分、M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FMA评分、 MBI评分及MEP波幅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CMCT均明显短于治疗前(P均<0.05),且联合组上述指标改...  相似文献   

5.
金丽慧  吴萍 《新中医》2023,55(24):139-143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联合 Bobath 技术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96 例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增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48 例。治疗过程中,2 组 分别剔除 2 例,最终纳入研究各 46 例。对照组给予 Bobath 技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头穴丛刺联合 Bobath 技术治 疗,2 组均治疗 4 周。比较 2 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 有效率 91.30%,高于对照组 73.91%(P<0.05)。治疗后,2 组 Fugl-Meyer 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 FMA-UE 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DASH 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2 组改良 Barthel 指数评定量 表(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 MBI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穴丛刺联合 Bobath 技术能有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增高,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HF-rTMS)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首次发病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其中,对照组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上肢部分(FMA-UE)、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FTHUE-HK)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MBI、FMA-UE、FTHUE-HK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效果强于仅联合使用新Bobath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头针接力刺法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及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湖南省岳阳市中医院诊治的120例脑卒中恢复期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颅磁组40例、电针组40例和联合组40例。3组均接受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颅磁组增加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电针组增加电头针接力刺法治疗,联合组则采取电头针接力刺法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3组均治疗2周。检测3组治疗前后拇短展肌运动诱发电位相关指标和评定康复各项评分,并统计3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3组治疗后运动诱发电位皮质潜伏期(MEPL)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均0.05),运动诱发电位波幅(MEPA)明显增大(P均0.05);颅磁组和电针组治疗后MEPL、CMCT和MEP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联合组治疗后拇短展肌运动诱发电位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颅磁组和电针组(P均0.05)。3组治疗后MI、Fugl-Meyer和Barthe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颅磁组与电针组治疗后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联合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颅磁组与电针组(P均0.05)。联合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颅磁组和电针组(P均0.05)。结论电头针接力刺法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有效缩短卒中后患者拇短展肌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和增大波幅,缩短中枢运动传导时间,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可作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改善上肢运动障碍传统中医和现代技术结合方案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中药对脑卒中恢复期病人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12月诊治的脑卒中恢复期病人1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73例采用中药治疗,观察组患者73例采用经颅磁刺激联合中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肌张力、手功能均改善(P0.05),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ADL评分均增加(P0.05),NIHSS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运动功能分布、神经功能缺损分布、日常生活能力分布、肌张力分布、手功能分布好于对照组(P0.05),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联合中药能提高脑卒中恢复期病人的康复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运动诱发电位(MEP)定位下头针联合经颅磁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内科药物治疗及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接受MEP定位下取穴的头针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头针(双侧顶颞前斜线)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两组治疗均每天1次,每周5 d,共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Ashworth量表(MA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上肢及下肢M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01),对照组患者下肢M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MEP定位下头针联合经颅磁刺激可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能力,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减轻肢体痉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及抑郁状态的效果。方法:9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停用抗抑郁药物并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另予重复经颅磁刺激,采取Fugl-Meyer运动量表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评价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上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汉密顿抑郁量表功能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法对脑卒中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及抑郁状态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桑瑶  陈叶芳  胡斌 《新中医》2023,55(8):168-171
目的:观察阴阳平衡透刺联合康复锻炼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2组均给予西药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锻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阴阳平衡透刺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治疗前后采用Ashworth评定量表评价上肢痉挛程度,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SF-MA)评价上肢运动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Ashworth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Ashworth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S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阳平衡透刺联合康复锻炼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上肢痉挛症状,提升其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调和阴阳经刺法联合上肢机器人在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上肢机器人治疗,研究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调和阴阳经刺法,2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记录2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肘关节屈伸处于最大等长收缩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肌电积分值(IEMG)评分,比较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FMA评分和MBI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侧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最大等长收缩时IEMG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给予调和阴阳经刺法联合上肢机器人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透穴刺结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透穴刺结合电针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结合电针的治疗方法。结果: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疼痛、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情况。两组治疗后,上肢疼痛、运动功能评分及治愈率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透穴刺和传统针刺皆可控制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展,甚至治愈,但透穴刺更优于传统针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微创透穴埋线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微创透穴埋线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康复训练。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星期后采用肩痛程度(VA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微创透穴埋线法可减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急性期患者肩痛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头穴透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9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35)应用康复训练,观察组(n=34)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头穴透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上肢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肢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率100.00%,对照组康复率88.57%,观察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透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针刺疗法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为该病临床治疗手段的选择与组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88例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和时间段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接受综合康复+针刺疗法,观察组接受综合康复+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HAMD评分、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比较2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HAMD评分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及NIHSS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均0.05);但治疗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具有针刺疗法同等的效果,但短时间内不能充分说明其疗效要更优于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头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8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发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头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仅采取重复经颅磁刺激,共治疗一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蒙利特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Assessement,MOCA)中文版、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进行认知功能的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Barthel index,MBI)评估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MOCA、MMSE评定总分组间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个疗程后,2组患者MOCA、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患者MOCA、MMSE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评分提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MBI组间评分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MBI评分较对照组提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能明显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值得仅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用Rood技术刺激手三阳经对脑卒中后软瘫期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36例脑卒中后软瘫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予以电针、上肢关节被动活动、滚筒作业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中药烫熨治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Rood技术刺激手三阳经。2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观察脑卒中后软瘫期患者的上肢肌张力(改良的Ashworth)、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改良的Ashworth、FMA评分和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升高(P 0. 05),观察组上肢改良的Ashworth、FMA评分、MBI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 0. 05)。结论运用Rood技术刺激卒中后软瘫期上肢手三阳经,可以提高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巨刺阳明经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肢体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方法将76例脑卒中肢体痉挛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巨刺阳明经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生活自理能力(MBI评分)、血流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6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BI评分、FMA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MBI评分、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舒张末期流速(enddiastolic velocity,EDV)、收缩期最高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均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PSV、EDV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刺阳明经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肢体痉挛的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四川中医》2021,39(1):191-193
目的:观察分期电针联合头穴久留针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行分期电针联合头穴久留针辅助治疗,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定患者治疗期间肢体运动情况,足印法收集步态资料评价其步行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和SF-36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ugl-Meyer均呈逐步升高趋势(P0.05),且观察组治疗4周、治疗后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患侧跨步长增加,患侧与健侧步长差缩小,步频加快,最大步行速度增加(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BI评分均呈逐步升高趋势(P0.05),且观察组治疗4周、治疗后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F-36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期电针联合头穴久留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明显改善其下肢运动功能,提高其步行能力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