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专案改善在降低经股动脉穿刺溶栓导管固定缺陷所致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6月经股动脉穿刺置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合并血栓形成的患者7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择2017年7—10月经股动脉穿刺置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合并血栓形成的患者73例作为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专案改善方法分析经股动脉穿刺溶栓导管因固定缺陷而导致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经过真因验证,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比较2组患者溶栓导管意外拔管、医疗器械相关性压伤和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未发生溶栓导管意外拔管,医疗器械相关性压伤发生率为1.37%(1例),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为2.74%(2例);对照组溶栓导管意外拔管发生率为12.0%(9例),医疗器械相关性压伤发生率为14.7%(11例),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为18.7%(14例);试验组上述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经股动脉穿刺溶栓导管因固定缺陷所导致的并发症进行原因分析,运用专案改善方法降低了经股动脉穿刺溶栓导管意外拔管、医疗器械相关性压伤和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护理对ICU患者PICC导管意外拔管率的改善效果。方法:将入住浙江医院ICU病房的90例气管插管通气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受试者PICC导管意外拔管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PICC导管意外拔管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意外拔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P0.05),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风险管理护理有利于提高护士PICC导管意外拔管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可有效降低ICU患者PICC导管意外拔管率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施行快速康复护理结合中医护理的效果。方法 纳入郑州市中医院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上述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则采取快速康复护理结合中医护理,每组50例。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6.00%(3/50),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2.00%(11/50),试验组较低(P<0.05)。两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以及生活质量对比分析,试验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较低(P<0.05),生活质量较高(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48/5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2.00%(41/50),试验组较高(P<0.05)。结论 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中施行快速康复护理结合中医护理,能够获得较好的护理效果,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缓解术后疼痛,提升独立性以及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普外科静脉输液流程构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普外科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4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输液护理,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急性胆囊炎患者40例为观察组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下根据静脉输液流程实施输液护理,比较2组导管留置期间发生的相关并发症情况及患者生活质量、导管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输液期间出现输液外渗、血栓形成、输液管脱出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穿刺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输液过程中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穿刺成功所需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输液期间静脉穿刺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下,于普外科构建静脉输液流程,能有效减少输液相关并发症,提高输液效率,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仪联合光子治疗仪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导管接触溶栓后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6月行导管接触溶栓治疗的71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5月—2016年5月的35例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6月—2017年6月的36例患者为实验组,所有患者行溶栓导管置入术,在溶栓拔管后当天,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空气波压力仪机械性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光子治疗仪辅助机械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及体征的有效率、治疗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大小腿周径差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肢体肿胀、肢体胀痛、Homans征、腓肠肌压痛以及股三角肌压痛的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拔管后7 d大小腿周径差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患者治疗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患者拔管后7 d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光子治疗仪可以有效提高导管接触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浙江省舟山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胃肠外科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意外脱管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78.34%,观察组为93.42%(P0.05);对照组的非计划拔管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且对照组发生意外脱管情况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胃肠外科导管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预防意外脱管情况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ICC导管相关护理风险及其防范管理,保证临床护理安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9月期间,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160例PICC置管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和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每组各80例,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ICC置管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PICC导管相关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明显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分析肝硬化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症状改善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肝功能指标、肝脏弹性值、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后试验组T0、T3、T6肝脏弹性值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肝硬化患者护理干预中实行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较为凸显,能够改善患者的肝脏功能以及肝脏弹性值,同时能够提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早期系统化护理模式用于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作用效果。方法对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该院ICU收治的7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对患者分组,对照组、研究组,各包括患者38例,采取的护理模式分别为常规护理、早期系统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生活质量评分干预前,对照组、研究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数据94.74%比对照组数据78.95%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方面,研究组发生率2.63%低于对照组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34,P0.05)。结论 ICU患者开展早期系统化护理模式,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满意度高,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肢PICC置管术在新生儿中置管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7月该院收治的90例重症新生儿,依据护理方式的差别将其分为对照组(n=45)与试验组(n=45),对照组施以PICC上肢静脉穿刺护理,试验组施以PICC下肢静脉穿刺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出血量、留置时间、导管异位发生情况与并发症。结果试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提升,导管尖端异位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穿刺时间与留置时间明显缩短,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静脉在重症新生儿PICC中的应用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老年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2011年4月~2015年7月在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老年病房收治92例老年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和护理缺陷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P0.05),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对老年病房患者,采用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及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中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案与效果,从而促进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方法选择该院骨科2018年3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n=80),结合护理方法不同进行对照组、试验组分组。对照组40例骨科手术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40例骨科手术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费用。结果试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肺栓塞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科手术中落实综合护理干预可以积极预防深静脉血栓,从而提高患者安全性,并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儿科患儿静脉留置针护理管理中应用品管圈后对穿刺及留置时间及护理满意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丽水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患儿120例,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品管圈管理方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穿刺及留置情况;分析意外拔管原因;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高,意外拔管率较对照组低,留置96h率较对照组低;意外拔管原因中观察组为导管脱出、折叠、异位及管路堵塞,对照组除此外还存在药物外渗、静脉炎、自行拔管和感染情况;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品管圈能提高儿科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意外拔管,延长留置时间,提高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风险预警对泌尿外科患者留置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留置导管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应用风险预警),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留置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非计划拔管、堵管、导管滑落、切口感染、出血等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风险预警应用于泌尿外科留置导管患者,能够明显降低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溶栓导管术后的护理干预作用,观察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主要为该院所抽取的共计10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018年3月—2019年3月为研究时间,并且通过随机的方式将研究患者分为两组,每组为51例。研究期间为两组患者提供不同的护理工作,最后对溶栓导管术后护理干预效果以及常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经过实验,研究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效果为90.20%,而对照组患者的常规护理效果为76.47%,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最终发现,研究组溶栓导管术后的护理干预模式能够为患者起到极为显著的护理效果,同时能够加速患者的康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满意度,应该大力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医疗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HFMEA)对胃肠减压护理流程进行分析与再造,改善胃肠减压患者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探讨HFMEA在胃肠减压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6月住院的胃肠减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胃肠减压护理流程;2016年7月~12月住院的胃肠减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基于HFMEA管理模式的胃肠减压护理流程;比较两组住院患者干预前后失效模式风险优先指数RPN值以及胃肠减压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实施HFMEA管理模式后,RPN值降低,胃肠减压不良反应(引流失效、黏膜损伤及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均下降(P0.05)。结论:将HFMEA运用于胃肠减压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可准确把握胃肠减压过程中的重点环节,有效降低胃肠减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下肢外周静脉穿刺至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对患者予以良好的护理。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0月该院收治的90例肿瘤化疗患者,依据不同的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n=43)与试验组(n=47),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试验组施以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化疗静脉炎的程度情况。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并且化疗静脉炎的程度明显较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下肢外周静脉穿刺至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配合整体护理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评价肿瘤科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9年6月的106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按PICC置管常规护理进行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分析两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护理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减少相关置管后并发症,使患者护理质量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强化式护理干预模式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突发性耳聋患者9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性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强化式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评定2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变化、生活质量、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并记录干预期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护理效果总有效率为70.83%,试验组为89.58%,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F-36健康调查表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均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7.5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2.50%,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式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具有应用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苏晓艳 《西部中医药》2016,(11):119-122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对原发性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肺癌患者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用聚焦解决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价患者心理状况,采用QOL-C30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观察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SCL-90量表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QOL-C30量表评分高于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4%,高于对照组的77.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解决护理模式不仅能够明显改善原发性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心理状态,同时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