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由鼎盛不断衰落的过程,但这一时期社会的变化却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医学发展上也取得了不少巨大成就。在时间医学探讨方面,较宋金元时期有进一步的深入。本文试就明清时期著名医家在时间医学方面的认识和应用状况进行初步整理与总结。  相似文献   

2.
通过整理明清时期中医古籍文献,进一步探讨失眠的病名、病因病机以及治疗用药。从失眠病证的中医认识沿革来看,起于先秦两汉时期,发展于宋金元时期,完善于明清时期。许多明清医家吸取前人医学经验,结合个人临证实践,编写大量医学著作,其中对失眠病证的认识也更加系统化、完善化。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是医学发展的集大成阶段,更是中医养生文化的鼎盛阶段。文章对明清时期的代表性医家从脾胃养生的思想进行了梳理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通过整理中医古籍文献,探讨偏头痛的病名及病因病机。从偏头痛病证的中医认识沿革来看,其起源于先秦两汉时期,发展于宋金元时期,完善于明清时期。许多宋金元时期的医家吸取前人医学经验,结合个人临证实践,编写大量医学著作,对偏头痛病证的认识也日趋系统化、完善化。总结前人的经验,有利于今人更加清晰地认识该疾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天怡  庞博  宋坪 《北京中医》2012,(10):746-750
远至殷商时期,出土的甲骨文已出现关于皮肤病名的记载。明清时期,中医外科学发展至鼎盛,理论探讨日益深化,逐渐形成了中医外科学术流派雏形,明清时期中医外科学术流派的形成,对疮疡皮肤病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地域、物候、人文、师承等的差异造就了众多的区域皮肤科流派。以流派为纲,深入探索燕京流派、海派医学、岭南流派、湖湘学派、龙江学派中中医皮肤科卓有建树的各家学术观点和思想,并进行总结与理论升华。  相似文献   

6.
回顾药墨的起源与发展,辨析药墨的概念,探讨其药用价值,并结合社会生活分析明清时期药墨盛行之风。药墨不只是单纯的文房用品,亦属于药物的一种,具有特定的药用价值和中医内涵。药墨与文房用品同步发展,明清时期的商业竞争和社会风气使得文房用品的工艺价值高于实用价值,间接推动了药墨的流行。探析明清时期药墨的应用,可以窥知当时的医学发展特点和社会生活概况。冀望药墨再度回归当今民众生活,发挥其医药价值,助力中医药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学的伟大历史,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有过几个突出时期,形成几次发展高潮,都有具体的历史基础。第一次发展高潮出现在秦汉时期,它实现了一场医学革命,形成了中国医学的基本体系。它是我国封建制度确立、巩固、上升时期这一社会伟大变革的结果;第二次发展高潮出现在唐宋时期,形成了医学分科大发展的兴盛局面。这是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经济文化繁荣发达的结果;第三次发展高潮,是在明清时期。医药学出现了重大成就与革新趋势,但又受到压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中医骨伤科正式独立分科,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理论与临床上卓有成就的骨伤科医家。他们重视人体解剖结构,完善骨伤疾病的诊断,创新和总结手法,改良和革新固定器具,改进固定方法,发展方药应用,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撰写了许多骨伤科专著,对中医骨伤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对明清时期中医骨伤科的学术成就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明清医学是中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在这一阶段得到全面发展。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著作对伤寒进行了新的阐述补充,如《通俗伤寒论》《伤寒大白》《伤寒辨类》等,且温病学迅速发展,涌现了一批以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为代表的温病学家,在治疗疫病包括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方面均有深入的临床研究。回顾明清时期中医文献探讨"辨伤寒,析温病""辨寒热,析表里""辨外感,析内伤"在流感辨治中的重要性,为中医药诊治流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我国医学文献与目录学都有很大发展,目录书中的医学文献整理研究成绩卓越,从目录学角度对明清官修目录、史志目录、私家目录中的医学文献进行研究,在医学文献考订和文献利用方面有一定价值,同时对保存祖国医学遗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的中医骨伤科医家在归纳、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理论和治疗方法,为中医骨伤科的兴盛奠定了基础。本文从手法、固定、功能锻炼3个方面,对明清时期中医骨伤科的治疗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对明清时期中医外科学术的发展、学术流派的特点及传承进行了概略而系统的讨论.认为明清时期三大流派代表了中医外科全盛时期的主要成就,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对后世中医外科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论当代中医学术发展之困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临床和理论两方面论述了当今中医学术发展的困惑,以及影响和阻碍中医发展的诸多因素。回顾了没有宋代医学思想的大解放,就没有金元明清时期医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反省了当代中医学术发展的现状和思想。建议中医学界应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为目标,大力推进中医学术的发展,坚定实现中医现代化的信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学史作为中国科技史的一个分支,有其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合格的中医人才,应该对祖国医学发生发展的历史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以便为学习中医各科打下良好的基础。医学的发生发展,是与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有着十分密切联系的,所以学习中国医学发展史,应当了解各个时期生产力的水平、社会经济状况、科学文化的发展程度等,以加深对这门课程的理解和认识。光明中医函大教材以横向划时代的方法,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医学发展史。为了对某一个方面的理论、学说的发生发  相似文献   

15.
1历史与现状 中医急诊学是运用中医药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急危重症的发生发展和诊疗救护技术的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独立学科。中医急诊医学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就已建立起中医急诊医学的理论框架,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形成了急诊辨治的理论体系,后经金元四大家急症理论学术争鸣、隋代《诸病源候论》急症病因病机学说的建立、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在急症诊疗理法方药方面的突破以及明清时期温病学说的创立,最终形成了中医急诊医学早期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数千年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中医急诊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在博大精深的传统医学诊疗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与西医学相比较,中医舌诊显示出鲜明的特殊性。从甲骨文中对舌的最早记载,到秦汉时期舌诊的萌芽,从元代第一部舌诊专著的诞生,到明清时期对舌诊的极大发挥,中医舌诊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零散到系统的发展过程,而观物取象的思维方式就是中医舌诊特殊性形成的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17.
受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影响,中医寿夭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明清医家在继承《黄帝内经》以及历代医家寿夭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小儿寿夭、脉诊寿夭、地域寿夭、脏腑气血寿夭以及德为福寿之本等理论,并在实践上进行了有益地探索,对指导后世有效开展中医养生长寿与延缓衰老的实践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一体堂宅仁医会和澄塘吴氏为例,梳理并分析其传承脉络,再对不同的脉络进行横向比较,发现一体堂宅仁医会和澄塘吴氏在传承方式和医学思想上均有一定共性。明清时期,新安医家在徽商带动和社会经济、文化政策的共同作用下,促成了来北京发展的结果。一体堂宅仁医会与澄塘吴氏均为明清时期新安医家来北京发展的代表,他们将先进的医学思想带入北京,为北京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苏颖 《辽宁中医杂志》2013,(11):2180-2183
明清时期为中医辨治疫病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治疫大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十六位医家防治温疫经验进行研究,以探讨明清时期温疫学派总体防治疫病的方法与特色,为现代临床防治传染性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王键  牛淑平 《中医杂志》2011,52(24):2075-2077
明清时期新安医学的鼎盛得益于当时的天时、地利、人和.对新安医家群体时空分布规律进行总体的分析研究,有助于对新安医学文化现象的深入认识.统计分析可见,时间方面,新安医家始于晋唐,盛于明清;空间方面,新安医家分布以歙县为中心,覆盖徽方言区;望族方面,新安医家以程、汪、胡、吴为主,与徽商大姓保持一致;行医区域方面,以江南为主,影响辐射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