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整理中国知网近十年针灸治疗功能性腹泻的文献,探讨针灸治疗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用穴规律。方法 :电子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针灸治疗功能性腹泻的文献,总结针灸治疗功能性腹泻选穴规律。结果:纳入的35篇文献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腧穴有天枢、足三里、关元、中脘、脾俞、肾俞、大肠俞、气海、三阴交、上巨虚等;穴位配伍方面,出现频率最多的腧穴配伍组合有足三里、天枢配伍,足三里、关元配伍,天枢、关元配伍,中脘、天枢配伍,关元、天枢、足三里配伍,足三里、脾俞配伍等。结论:近十年来针灸治疗功能性腹泻以天枢、足三里、关元、中脘、脾俞、肾俞、大肠俞等为主要穴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字化期刊群(WF)建库至2020年6月30日的穴位埋线治疗IBS的所有文献共299篇,最终纳入文献47篇并建立穴位埋线治疗IBS处方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使用频次、归经、部位、特定穴及辨证取穴进行统计,对使用频数≥4次的穴位进行聚类分析。总结穴位埋线治疗IBS选穴及配伍规律。结果穴位埋线治疗IBS涉及腧穴44个,总使用频次为281次。使用最多的穴位为大肠俞、天枢、足三里;使用最多的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及任脉,总频次为229次,占总频次的81.49%。涉及特定穴35个,占总穴位的79.55%,最常用的特定穴为背俞穴、募穴及下合穴。常见选穴部位为腰背部、下肢部及胸腹部,腰背部涉及10个穴位,以大肠俞最为常用;下肢部涉及14个穴位,足三里频次最高;胸腹部涉及11个穴位,天枢频次最高。证型以脾肾阳虚、肝郁脾虚、脾胃虚弱居多。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得到6个聚类群,其中大肠俞、天枢、足三里为重点取穴。结论穴位埋线治疗IBS疗效确切,通调肠腑为其基本治则,取穴以前后配穴与远近配穴为主,辨证取穴为辅,重视特定穴的使用。本研究对临床穴位埋线治疗IBS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穴位埋线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选穴规律。方法:在全面检索穴位埋线治疗PCOS文献的基础上,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采用SPSS及SPSS Modeler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探究穴位埋线治疗PCOS的经穴运用特点和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59篇,选用腧穴56个,腧穴选用总频次为576次。结论:穴位埋线治疗PCOS具有规律性:多采用膀胱经、胃经、任脉腧穴,所选腧穴以特定穴为主体,注重俞募配穴;关元、天枢为穴位埋线治疗PCOS的主要穴位。  相似文献   

4.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经穴使用特点和规律。在收集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文献基础上,建立了埋线处方数据库,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是天枢,足阳明胃经选用最多,常用穴位主要分布于胸腹部,特定穴中交会穴使用率最高;关联规则分析显示腧穴间相关性最好的是中脘-气海-天枢;聚类分析出7个聚类群,从中总结出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常用腧穴组合规律,为未来的临床和科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近10年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选穴规律。方法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针刺""针灸""选穴规律"为关键词,通过对中国知网近10年来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文献进行检索。采用人工统计的方法,将所纳入文献所选用的腧穴进行统计,计算出腧穴、归经及选穴部位的频次,进一步分析腧穴、归经及选穴部位的规律。结果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常选用穴位为天枢、足三里、三阴交、中脘、脾俞、太冲、上巨虚、阴陵泉、下巨虚,经脉主要集中于任脉及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结论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常选用穴位频次前3位为天枢、足三里、三阴交穴,治疗本病处方选穴以任脉、足阳明胃经及相表里的足太阴脾经为主,辅以背俞穴及胃肠下合穴,穴位分布部位主要集中于四肢部和胸腹部。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7,(4):517-519
目的:总结现代文献中针刺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选穴规律。方法:采用文献检索及内容分析法对中国期刊网(CNKI)中检索的文献进行筛选、分类整理,采用SPSS软件包建立数据库进行描述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结果:检索出114篇有关针刺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文献,涉及处方共123个,共使用穴位数81个。常用的腧穴有三阴交、关元、子宫、中极、足三里、气海、归来、血海、次髎、阴陵泉、水道、肾俞、太冲、带脉、天枢、合谷等,合谷、太冲、阴陵泉、血海常相互配伍,天枢、水道常相互配伍,带脉、次髎、肾俞常相互配伍,归来、气海常相互配伍,关元、三阴交、子宫、足三里、中极常相互配伍。常用的特定穴为交会穴、募穴、五腧穴,分部选穴以腹部、下肢、腰部为主,归经主要以任脉、脾经、胃经、膀胱经为主。结论:盆腔炎性疾病以脾气虚弱、湿浊阻滞任脉为主要病机,选穴以任脉、脾经等经穴位为主,常用腧穴有三阴交、关元、子宫、中极、足三里、气海、归来、血海、次髎、阴陵泉、水道、肾俞、太冲、带脉、天枢、合谷。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为基础,剖析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组方规律,总结穴位使用规律,并为进一步探究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新方提供参考。方法:以"便秘"和"埋线"进行组合检索,筛选2008年1月-2018年12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运用穴位埋线治疗便秘的文献,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组方规律。结果:初步筛选得到225篇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筛选出合格文献133篇,处方172个,穴位57个,中医证型分布频次前5位为气虚证、气阴两虚证、阳虚证、实热证和气滞证,穴位归经分布频次前5位为胃经、膀胱经、任脉、脾经、三焦经,穴位使用频次前5位为天枢、大肠俞、足三里、上巨虚和气海穴,常用穴位组合前5位为天枢-大肠俞、天枢-足三里、大肠俞-足三里、天枢-大肠俞-足三里和天枢-上巨虚,演化得到核心组合14个,新处方7首。结论: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证型以气虚证、气阴两虚证为主,临床选穴以胃经、膀胱经、任脉为主,最常用的穴位为天枢、大肠俞、足三里,穴位组合也以此3个穴位为基础展开。通过聚类分析,得到新的穴位处方核心组合和新处方,但需要增加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以完善穴位埋线治疗便秘的组方规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取穴规律,为单纯性肥胖的穴位埋线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建立Excel数据库,电子搜索中国知网( CNKI,1979~2013年)中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文献;并对这些文献涉及的主穴、主穴的归经、分部及特定穴属性、辨证选穴、随症选穴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纳入111篇文献中,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辨病结合辨证选穴占52.25%、辨病选穴占37.84%、辨证选穴占9.91%;频次最高的腧穴为天枢、中脘、丰隆、气海、大横等,主穴归经以胃经、膀胱经、任脉、胆经、脾经等经为主;选用腧穴多集中在胸腹部,募穴、八会穴、背俞穴为使用频次最多的特定穴。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时多选胃经、膀胱经、任脉腧穴,结合辨证及随症选穴。  相似文献   

9.
目的:结合文献计量学分析特定穴治疗卒中后便秘临床取穴规律。方法:通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建立文献数据库,应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关联规则分析,深入了解临床发表文献情况,总结特定穴取穴规律。结果:本研究纳入107篇文献,110首腧穴处方。从文献计量学发现2002年后针灸治疗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研究逐渐增加,发表形式以期刊论文、硕士论文为主,期刊论文中,以非核心期刊论文居多,治疗方式主要是针灸、电针、温针灸。特定穴使用较高的前8穴位为天枢、上巨虚、中脘、足三里、气海、支沟、关元、大肠俞,以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使用较多。特定穴使用较多的是募穴,其次是五腧穴、下合穴。关联规则分析发现穴位配伍中使用最多的是天枢穴,2个穴位配伍中发现天枢与上巨虚、足三里、气海、中脘、支沟使用较多,穴位关联性较强,天枢与上巨虚、足三里配穴为募合配穴;天枢与大肠俞配穴为俞募配穴,3个特定穴使用频次最高的是天枢-足三里-上巨虚。结论:针灸治疗卒中后便秘发表文献质量普遍不高,特定穴在临床多用配穴,以募穴、五腧穴、下合穴使用较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复杂网络技术,分析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核心穴位及穴位配伍。方法:以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收集30年来国内外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文献,建立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处方数据库,运用复杂网络技术对穴位节点进行中心性分析及聚类分析,并采用Gephi 0.9.1软件对复杂网络示意图进行展示。结果: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核心穴位处方为天枢、足三里、中脘、丰隆、三阴交、曲池、阴陵泉、关元、脾俞、气海、肾俞、上巨虚、大横、水分、肝俞。处方以特定穴为主,主要分布于腹部、下肢部及背部。核心度最高的经络依次为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手阳明大肠经。配伍分析结果显示,天枢与中脘的关联频度最高,其次是天枢与足三里、丰隆与天枢,体现了按部位配穴和按经脉配穴的原则。结论:本研究总结出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用穴特点,可为临床上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提供选穴依据和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穴位强化埋线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大肠俞、天枢、足三里等穴位进行穴位强化埋线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2例.结果 痊愈25例,好转7例;治愈率为78.1%,有效率为100%.治疗后临床主要症状及肠黏膜有明显改善.结论 穴位强化埋线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简便易行,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穴位强化埋线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大肠俞、天枢、足三里等穴位进行穴位强化埋线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2例。结果痊愈25例,好转7例;治愈率为78.1%,有效率为100%。治疗后临床主要症状及肠黏膜有明显改善。结论穴位强化埋线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简便易行,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临床针灸治疗糖尿病便秘及糖尿病腹泻的经脉、腧穴选择特点及规律。方法:收集20年来关于针灸治疗糖尿病便秘及糖尿病腹泻等糖尿病胃肠疾病的临床文献,运用Excel建立针灸临床处方数据库,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因子分析,应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在分别总结糖尿病便秘及糖尿病腹泻的临床用穴特点及规律的同时,比较它们之间差异。结果:纳入的关于针灸治疗糖尿病便秘的文献有24篇,针灸治疗糖尿病腹泻的文献有16篇,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肠疾病的文献有12篇;针灸治疗糖尿病便秘及糖尿病腹泻的选穴均以足三里、天枢为主,所选腧穴的经脉均分布于任脉、胃经、膀胱经、脾经上;通过因子分析发现,在针灸治疗糖尿病便秘中,可分为支沟、中脘-气海-神阙-关元、上巨虚-足三里-天枢3个公因子,而在针灸治疗糖尿病腹泻中,则分为足三里、脾俞-肾俞-胰俞、中脘-神阙-关元-气海-天枢3个公因子;在腧穴配伍的关联规则分析中发现,针灸治疗糖尿病便秘及糖尿病腹泻的腧穴配伍均以足三里-天枢的配伍使用频次最多。结论:针灸治疗糖尿病便秘及糖尿病腹泻在经脉和腧穴的选择规律上存在一致性,该研究为针灸治疗此两种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选穴规律。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知网(CNKI,1979~2012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2年)、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1979~2012年)、PUBMED(1966~2012年)中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文献,分析总结穴位埋线对其治疗时的选穴规律。结果:纳入61篇文献中,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辨病结合辨证选穴占45.90%(28/61)、辨病选穴占44.26%(27/61)、辨证选穴占9.84%(6/61);出现频次较高的穴位有天枢(53/61,86.89%)、中脘(44/61,72.13%)、丰隆(31/61,50.82%)、大横(27/61,44.26%)、气海(26/61,42.62%)、关元(21/61,34.43%)、水分(20/61,32.79%)、足三里(16/61,26.23%)、三阴交(15/61,24.59%);文献中选穴涉及的经脉共有11条,从高到低依次为胃经、任脉、脾经、膀胱经、胆经、大肠经、肝经、三焦经、心包经、肾经、督脉,使用腧穴最广泛、频次最多的经脉有胃经、任脉、脾经、膀胱经。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以辨病结合辨证选穴、辨病选穴较为常见,其中以辨病结合辨证选穴稍多;常用穴位为天枢、中脘、丰隆、大横、气海、关元、水分、足三里,其中以天枢、中脘、丰隆尤为常用;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用穴多数集中在胃经、任脉、脾经、膀胱经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选穴规律。方法:电子检索1991年1月至2015年6月收录于万方、维普、CNKI数据库和Pub Med数据库的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文献,分析总结穴位埋线对其治疗时的选穴规律。结果:纳入21篇文献中,采用辨病结合辨证选穴的文献有4篇占19.05%(4/21),采用辨病选穴的文献有14篇占66.67%(14/21),采用辨证选穴的文献有3篇占14.29%(3/21)。出现频次较高的穴位分别为足三里(21/21,100%)、中脘(19/21,90.48%)、胃俞(14/21,66.67%)、脾俞(12/21,57.14%)、肝俞(9/21,42.86%)、天枢(8/21,38.10%)、太冲(7/21,33.33%)、内关(5/21,23.81%),使用腧穴最广泛、频次最多的经脉有膀胱经、胃经、任脉。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以辨病选穴最为常见,常用穴位为足三里、中脘、胃俞、脾俞,常用经脉多集中在膀胱经、胃经和任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分析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取穴规律,探讨用穴思路。方法检索2005—2015年中国知网中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文献,总结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选穴规律,进而探讨用穴思路。结果纳入的52篇文献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腧穴有阿是穴、夹脊穴、足三里、阳陵泉、太冲、合谷、曲池、支沟等;穴位配伍方面,出现最多频率的腧穴配伍组合有阿是穴、夹脊穴配伍,阿是穴、足三里配伍,夹脊穴、阳陵泉配伍,阿是穴、阳陵泉配伍,阿是穴、曲池配伍等。结论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用穴思路:多选取阿是穴以局部治疗,选取手足阳经腧穴以整体辨证论治,选取夹脊穴以振奋督脉阳气和刺激脊髓神经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的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WANFANG)3个中文数据库相关文献,统计文献中的穴位、应用频次及证型并建立数据库,进行聚类分析并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收集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文献81篇,涉及穴位56个,其中包括特定穴26个占77.27%;常见穴位(频次 10)共22个;共46篇文献对小儿便秘进行辨证论治,涉及实证、虚证和脾虚肝旺证,不同证型的推拿选穴存在差异;聚类分析显示腹、大肠、七节骨、脾经、脊、足三里、六腑、天枢为推拿治疗该病的主要选穴;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推荐选穴组合为天枢-腹,大肠-七节骨。结论:推拿治疗小儿便秘以特定穴为主,主要选穴为腹、大肠、七节骨、脾经、脊、足三里、六腑、天枢,并以此作为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的基础方,同时应辨病辨证相结合,进行配伍选穴。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穴位干预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常用刺激方法及取穴与组方规律。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近20年来穴位干预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文献的刺激方法及取穴组方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穴位干预方法以单纯使用灸法最多,占到所纳入文献的31.30%,其次为针灸并用。无论是针法灸法,还是穴位注射等其他方法,最常用的穴位均为天枢、足三里、大肠俞、上巨虚、中脘和关元等,涉及的主要经脉有胃经、任脉和膀胱经。在运用针法灸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组方中,双穴配伍时以足三里、天枢组合出现频率最高,支持度为74.24%;三穴配伍时以上巨虚、天枢和足三里组合出现频率最高,支持度为37.88%。在运用其他穴位刺激方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组方中,当运用双穴配伍时,支持度最高的为上巨虚配大肠俞或上巨虚配足三里,为34.67%;当运用三穴配伍时,支持度最高的则是大肠俞、天枢和足三里组合,为33.33%。结论:传统的针法灸法仍然是主要的干预方法;不同的穴位刺激方法所取用的主要穴位基本一致,所采用的组方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基本符合近端取穴与远端取穴相结合的原则,这是由相关穴位与肠道的神经支配在脊髓水平的重叠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宗伟  衣蕾  朱云清 《陕西中医》2015,(1):98-100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66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及对照组。穴位埋线组采用针刺埋线中脘、足三里、天枢穴等穴;对照组采用口服美沙拉嗪颗粒。观察、比较6周后2组间疗效,及1年后总复发率。结果:穴位埋线组6周后的总有效率为85.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479,P0.05),1年后的总复发率穴位埋线组为10.34%,对照组为40.0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5.259,P0.05)。结论:穴位埋线疗法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总结术后胃肠功能紊乱(postoperative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POGD)的选穴规律。方法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 Med)及Pub Med数据库为检索范围,提取近10年针刺治疗POGD的临床文献的处方,建立治疗POGD针灸处方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对高频腧穴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共纳入文献382篇,提取处方针刺392个,涉及94个腧穴,总频次为1 660次。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为足三里、上巨虚、内关、三阴交、天枢;腧穴归经频次较高的是胃经、脾经、任脉、心包经;腧穴大多分布在四肢部(下肢居多)、胸腹部;重视下合穴、五输穴、交会穴、募穴的使用;治疗方法以针刺、电针及联合中药为主;腧穴配伍支持度较高的是足三里-上巨虚、足三里-内关、足三里-三阴交、足三里-天枢;核心处方可能为足三里-内关-上巨虚-下巨虚。结论 针刺治疗POGD选穴以下肢部为主,重视特定穴的应用,符合临床治疗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