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灵枢·经脉》是较早、较完整的阐述十二经脉循行与病候的经典文献,也是现行针灸推拿学专业《经络腧穴学》教材学习十二经脉的原本。然而,对于六阳经"是主所生病",即分别主"津"、"液"、"气"、"血"、"筋"、"骨"所生病,似乎令人费解,使人困惑。有鉴于此,笔者根据历代医家注解,结合个人心得,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浅谈下合穴     
下合穴是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它是根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治内府奈何”,“取之于合”而提出的。具体内容是“胃合于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 1 下合穴的位置 下合穴均位于下肢。正如《灵枢·本输》篇:“六府皆出……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的脑学说始于《黄帝内经》。其中,《素问·五脏别论》、《素问·脉要精微论》、《灵枢·海论》、《灵枢·经脉》、《灵枢·大惑论》等篇对脑主神明的生理功能进行了论述。《内经》认为,脑位于颅内,由髓汇聚而成,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为与神志活动和视觉、听觉有关,对于机体生命活动有重要的意义,这种脑主宰神明的理论在隋唐以后,明清以来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4.
"是动病""所生病"源自《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到《灵枢·经脉》内容、形式完整描述,《难经·二十二难》归纳成"是动病"和"所生病"两个专用名词,后世各医家之辞,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完善其诊断、治疗学意义与病候转归。现代医家分析更丰富,通过临床观察、实验加以验证。研究方式多样,值得进一步论证、完善及发扬。  相似文献   

5.
经络理论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理论基础《灵枢·海论》曰 :“夫十二经脉者 ,内属于腑脏 ,外络于支节” ,说明人体的经络是沟通脏腑和体表的通路。《素问·调经论》也说 :“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髓 ,以行其气血 ,血气不和 ,百病乃变化而成。”强调了经脉与五脏的联系及经脉的重要性。《灵枢·经脉》中则更加详细地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脏腑络属关系及经脉是动病、所生病 ,这不仅强调了脏腑经络的相关性 ,也为脏腑表里相关理论打下了理论基础 ,为诊断疾病提供了依据。《灵枢·九针十二原》又云 :“五脏有疾也 ,应出十二原”。以上这些都说明了经络及经络上的腧穴与五…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两部古代医书中经脉的命名、循行特点、与之相关病候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发现两部灸经与《灵枢·经脉篇》中经脉命名相似,与经脉循行方向大体一致,《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所载疾病症候及所主疾病较为简单,而《灵枢·经脉篇》则较为系统,灸经与《灵枢·经脉篇》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论五脏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脏腑特性理论源自《黄帝内经》,如《素问·五脏别论》说:"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这里的"藏精气而不泻","传化物而不藏"是对五脏和六腑各自生理功能的概括,而"满而不能实"和"实而不能满"则是对五脏和六腑各自生理特性的概括.  相似文献   

8.
"肾为先天之本"是中医学约定俗成的概念.考其源流,概因<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肾者主水,受五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灵枢·本神>亦云"肾藏精";同时于<内经>一书中又有"夫精者,生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生之来,谓之精"(<灵枢·本神>),"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决气>)以及"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灵枢·经脉>)等记载,致使后人将人体先天之精的寄存之处定位于肾而有"肾为先天之本"之称.  相似文献   

9.
五脏藏而不泻,六腑泻而不藏。这两句医学谚语出自《素问·五脏别论》。“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者也,……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而来。就是说“五脏”是贮藏精气的,精气包括饮食物的营养和水液等。《灵枢·本脏篇》又说:“五脏者,所以藏精神  相似文献   

10.
《针灸医籍选读》(9版)精选和释义了《黄帝内经》的很多经典篇章,为师生搭建了教学相长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研读《黄帝内经》相关的篇章发现,《针灸医籍选读》(9版)中《黄帝内经》选中存在个别字词的印刷错误、部分释义值得商榷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灵枢·九针十二原》中的"无针左右""其死也静",《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的"中于阴则溜于府,中于阳则溜于经""荥输治外经",《灵枢?寿夭刚柔》中的"刺卫者出气",《灵枢?终始》中的"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灵枢?四时气》中的"五十九痏",《素问?宝命全形论》中的"五虚勿近,五实勿远"等存在注释不够严谨,与相关的原文、按语等前后不一致的地方.这些问题的讨论有助于进一步理解《黄帝内经》的原旨.  相似文献   

11.
临床运用灵龟八法的点滴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气血在经脉中运行是有一定时间节律性的。《灵枢·卫气行》曰:“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藏”。因此,对于疾病的治疗亦应掌握气血盛衰的时辰规律,历代医家在针灸临床运用中颇为重视。《灵枢·本输》云:“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俞之所留,六腑之所与合,四  相似文献   

12.
明确宋及宋以前经脉理论的概念及历史沿革。通过考察《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经脉理论篇文,并与《黄帝内经》《难经》等记载经脉理论的著作进行对比研究,《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经脉理论的演变主要表现为:从经脉运行"营气"转变为"血气",并濡养全身;经脉命名方式由"脏(腑)手(足)某某之脉"逐步转变为"手(足)某某脏(腑)经";继承并发展了《难经》"是动""所生病"理论;发展《黄帝内经》"人迎气口脉法";提出"任脉为阴脉之海"的概念。本文厘清了经脉理论的相关概念,澄清了宋以前经脉理论一些问题的源流,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把握经脉理论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正>人体的疾病,多由五脏精气的盛衰而产生的。祖国医学在诊断疾病中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八纲,辨证施治,合理用药,调节脏腑阴阳起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成为独特的医疗体系。《黄帝内经·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通过脉诊"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  相似文献   

14.
"是动病"、"所生病"是<灵枢*经脉>篇"是动则病"是主×所生病者"的简称.历代医家对此有不同的解释,主要有气血之说、阴阳之说、本经他经之说、经络病脏腑病之说、证候病名之说、病症主治之说、表里虚实之说.众说纷纭,给学习经络理论带来了一定的疑惑.笔者认为"是动病" 除了本经经脉发生异常变动时出现的病证外,还应包括本经所属脏腑相关功能失调而影响其他脏腑经脉产生的病证.而"所生病"则是指经脉所主"×"的功能异常变动时产生的相关病证及本经经脉循行线路上相关部位产生的病症.  相似文献   

15.
下合穴为针灸特定穴之一,指手三阳经在下肢所设的三个合穴,结合足三阳经的三个合穴,共称下合六穴。根据《灵枢,四时气》篇:“邪在腑,取之合”而立论。《素问,咳论》篇指出:“治脏者,取其俞,治腑者,取其合”。《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荥腧治外经,合治内腑”。进一步明确了合穴的治疗作用。诚然,下合六穴对腑病确有显著的疗效,故特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6.
<正> 《灵枢·经脉篇》主要论述了十二经脉在人体的分布和循行的具体部位与走向,从而说明了营气的循行规律。并在所述每经循行径路之后,分别叙述了每经病候及其治法。对论中(以下所引《灵枢·经脉篇》之内容,皆称论中)“是动则病,是主×所生病”一句,自《难经·二十二难》提出“然,经  相似文献   

17.
脏腑特性理论源自《黄帝内经》,如《素问·五脏别论》说:“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这里的“藏精气而不泻”、“传化物而不藏”是对五脏和六腑各自生理功能的概括,而“满而不能实”和“实而不能满”则是对五脏和六腑各自生理特性的概括。以下是关于肺脏的生理功能及生理特性的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8.
《黄帝内经》中存在经解体结构,"经"即"经文","解"即对"经"的解说、注释之文,"经"和"解"同时存在于一书之中,故又可称"经解合一".本文通过梳理《黄帝内经》中经文与解文的关系,发现其存在经解体结构的篇目有《灵枢·小针解》《素问·针解篇》《素问·阳明脉解篇》《素问·脉解篇》,以及没有明确标"解",而实际上是前经后解...  相似文献   

19.
正传世本《黄帝内经》中《素问》与《灵枢》皆有"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的记载[1-2]。其文亦见于《针灸甲乙经·经脉根结》之中[3],这就是学者常常提及的三阴三阳开阖枢之说。这几句话,不但有历代注释《素问》《灵枢》的学者加以发挥,且经常为治伤寒学者所征引。然正如学者所论,《黄帝内经》所谓"开"实是"关"之误字,故本文径以关阖枢为题。1"开"系"关"之误  相似文献   

20.
<正>儿科俗称"哑科",问而知之,医之工也,而小儿多未能言,言亦未足信。小儿的体质决定着疾病的发生与转归和治疗用药的效果。"小儿所禀,全习父母之余,以长形质(《仁斋小儿方论》)",杨士瀛医论:"小儿所禀形质寿命长短者,全在乎精血,二者和而有妊,在母之胎中十月而生"。小儿的体质禀受于父母,在体质形成过程中,先天因素确定了小儿体质的"基调",《灵枢·本藏》:"五脏者,固有小大,高下,坚脆,偏颇者;六腑者,亦有小大,长短,厚薄,结直,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