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何焕荣教授从三焦辨治汗症每获佳效,他提出:上焦汗症,治宜顾护心肺,调和营卫;中焦汗症,治以调理脾胃,清热燥湿;下焦汗症,治以补益肝肾,培元固本。附验案3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3.
更年期汗症是妇女在更年期前后常见的一种病症,修老师认为其基本病机为肾精渐亏,阴阳失衡。根据《黄帝内经》:"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基本可分为阴虚、阴阳两虚两种证型。因阴虚者,阴不能内守,阳气运行无度,时而浮越,造成汗出;或病程日久,阴损及阳,而成阴阳两虚之证,此时的多汗现象,既责之于阴虚阳气浮越,又责之于阳虚不能固摄,阴津外泄。临床中,修老师常用自拟的"收敛固涩"方与"秘益精气"方,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罗铨教授认为汗出异常是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之一。多由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正邪交争,腠理开合失司等致汗液外泄为患。临床分为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阳气虚衰证等3个证型进行辨证治疗。现将罗铨教授治疗汗证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及学习体会进行整理和总结,旨在传承罗铨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供同仁学习及借鉴。 相似文献
5.
6.
7.
<正>汗证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而引起汗液外泄的病症。根据汗出的表现,可分为自汗、盗汗、脱汗、战汗、黄汗等。白昼时时汗出,动则益甚者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即止者为盗汗;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肢冷息微者为脱汗;急性外感热病中突然恶寒战栗者为战汗;汗色发黄而染衣者为黄汗。历代医家对汗证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及选方用 相似文献
8.
9.
10.
介绍陈民教授治疗老年汗证的经验。陈教授以脏腑辨证为中心治疗思想,肺气虚弱、卫外不固者治以补益肺气、固表止汗,方用玉屏风散加减;脾虚不运、湿热内郁者治以健脾除湿、清热止汗,方用四君子汤加减;心阴亏虚、阴液不足者治以滋补心阴、养血止汗,方用天王补心丹加减;肾虚不固、阴阳失调者治以调补阴阳、固肾止汗,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 相似文献
11.
12.
13.
朱丽冰;王济;李英帅;李玲孺;郑燕飞;王琦 《中医杂志》2019,60(16):1360-1362
总结王琦教授运用自拟方\"安魂汤\"加减治疗盗汗、不寐伴盗汗以及围绝经期综合征伴汗证三种不同类型汗出异常的经验。汗证病机根本在于阴阳失调,故处以具有调肝安魂、调和阴阳作用的安魂汤加减治疗,以复阴阳平衡。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育政策的积极推行,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生育二胎或三胎,除了妊娠期需对身体调护,产后病更是不容忽视。产后正值体虚、免疫力低下时,如果产后汗出过多,又护理不当,就易感外邪,变生他证,影响产妇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胡小芳教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与教学30余年,注重审因论治,以益气养血、调和营卫为要治疗产后汗出,临床效果颇佳。文章通过从产后汗出的病因病机、审因论治、临床应用等方面论述胡小芳教授治疗产后汗出的经验,并附2则临床验案。 相似文献
15.
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出失常的一种病症,刘长玉主任临床治疗汗证多采用脏腑辨证,认为汗证多属脾虚肺弱,治以补脾益肺,临床应用升阳益胃汤,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6.
笔者于1987年1至10月运用自拟敛汗方治疗汗症共61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61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例,其中男29例,女32例;年龄最小者2岁,最大者81岁;病程最短者1周,最长者2年;妇女产后患者15例,更年期患者19例,颅脑外伤术后者9例,其它患者18例。临床表现:时时汗出,动则益甚或睡眠中汗出,醒后汗止。2治疗方法 基本方:五倍子(打)3g,五味子15g,龙骨、牡蛎、糯稻根、浮小麦各地,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5天为一个疗程。其中属肺卫不固者加北蔑30g,白术 … 相似文献
17.
颜正华教授是我国首批国医大师,当代著名中医临床学家和中医药教育家。他治验甚众,尤擅长心脑血管和呼吸、消化等系统病证的诊治。笔者跟随颜教授应诊多年,现将其诊疗汗证之经验进行整理分析,希冀为继承、发扬颜教授学术思想提供参考。1辨证颜教授认为,汗证的基本病机包括:热邪郁蒸,津液外泄;阴阳失衡,津液被扰;营卫不和,卫外失司。汗证的辨证要点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相似文献
18.
凌湘力教授是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专家之一,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凌教授基于《内经》"五脏化液,心为汗"的理论,强调汗为心所主,临证中从心论治疑难汗证疗效显著。笔者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凌教授临证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止汗汤治疗小儿汗症3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运用省名中医何广贤老师的经验方“止汗汤”治疗小儿汗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共300例,均来自门诊。其中男166例,女134例;1岁以下100例,2-6岁174例,7岁以上26例;年龄最小4月,最大12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3年半。单纯自汗76例,盗汗88例,自、盗汗并见136例。合并支气管肺炎者30例,支气管炎者62例,佝偻病者19例,哮喘者21例,扁桃体炎者15例,反复呼吸道感染者43例。多数患儿伴有胃纳欠佳、烦躁易怒、夜寐不宁或倦怠乏力等症状。2治疗方法方药组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