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风(脑梗死)与鼾眠共病多属本虚标实,其基本病机是脏腑虚损,肾精亏少,气机不畅,水津输布不利,聚生痰浊,阻滞经脉致血行不畅,使痰瘀互结,痰浊瘀血痹阻脑络机窍,痰瘀同病。痰瘀同治是基本治法,痰湿重者,宜温脾醒脑;痰火盛者,宜清肝熄风;风痰盛者,宜豁痰通络;肾亏夹痰者,宜滋肾化痰。  相似文献   

2.
运用温胆汤治疗神经内科疾病:不寐,证属痰热内扰,痰浊中阻,心神不宁所致不寐,治宜清胆和胃、化痰宁神。郁症,证属肝气郁结,痰热内扰所致郁证,治宜疏肝理气、清热化痰。眩晕,证属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所致眩晕,治宜理气化痰。癫狂,证属痰热扰心所致狂证,治宜清热化痰、通腑开窍。指出:温胆汤证的病机是痰和热,其方的要点是清热化痰。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中风与胸痹心痛共病多属本虚标实,其病机关键为痰瘀内阻脉络。治疗上痰瘀同治;风痰瘀阻、心脉不畅证宜息风化痰、祛瘀通脉,痰热腑实、心脉瘀阻证宜清热祛瘀、化痰通腑,气虚挟痰、痹阻心脉证宜益气化痰、畅通心脉,阴虚挟痰、瘀阻脉络证宜滋阴化痰、活瘀通脉。  相似文献   

4.
对庄礼兴教授基于“痰热”病机临床应用温胆汤的经验进行总结。 庄礼兴教授在临床运用温胆汤治疗疾病时,围绕病证的“痰热互结”核心病机,治标与治本相兼顾,灵活加减温胆汤,治疗各种病证。治疗痰热郁滞于胆腑之少阳经证,可用温胆汤合柴胡、黄芩、菊花、春砂仁等。治疗痰热蒙蔽清窍之阳闭证,可用温胆汤加天竹黄、胆南星、鲜竹沥水以增强清热化痰之作用,加入麝香、冰片等芳香开窍的药物以加强促醒的疗效。治疗中风患者痰热阻滞于肠腑之便秘,急性期之便秘可用温胆汤合承气汤, 同时可加入胆南星、鲜竹沥水、瓜蒌仁、桃仁以助清热化痰、润肠通便;中风后期之便秘,采用温胆汤为主以化痰泻热,加杏仁、全瓜蒌、川厚朴、冬瓜仁以宣肺通腑。治疗痰热扰心之郁证,可用温胆汤加郁金、合欢皮、生龙骨、生牡蛎、柴胡、白芍,而对痰热扰心之癫狂证,可用温胆汤辅以龙齿、珍珠母、灯心草、竹叶心以清心镇惊。治疗痰热郁滞于肝胆经之蛇串疮,可用温胆汤加柴胡、龙胆、栀子、黄芩、薏苡仁、通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痰瘀蒙窍引发中风的疗效。方法:对痰瘀蒙窍筋脉痹阻证,治以行瘀导滞,涤痰通络。涤痰汤合补阳还五汤化裁。结果:痰瘀蒙窍,筋脉痹阻证治以行瘀导滞化痰通络法,连服50余剂,语言能说简单语调,神智转清、手足软瘫减其大半,结论:痰瘀蒙窍,筋脉痹阻证用行瘀导滞,涤痰通络开窍法,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痰瘀互结证为心系疾病中最常见的证型之一,瓜蒌薤白半夏汤通阳散结、行气化痰,用以治疗胸痹痰浊较盛者。笔者采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方治疗心动过缓、腹主动脉瘤痰瘀互结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胸痹心痛有多种病机,不外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标实多为痰热瘀阻,痹阻心脉。清热化痰、活血祛瘀法是目前治疗痰热瘀阻型胸痹心痛最常用的方法。黄连温胆汤以清热化痰为主,佐以行气以助血行,加味三七活血不留瘀,祛瘀不伤正。本文拟从胸痹心痛中医痰热瘀阻型病因病机探讨笔者导师王卫星主任医师经验方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机理。  相似文献   

8.
心悸可见于临床多种能够引起心律失常的疾病中,痰热型心悸是临床常见心律失常证型之一,而痰热型心悸又常易与血瘀相结合,痰瘀互结,从而形成痰热瘀血共同致病的情况。现以黄连温胆汤为主方,同时酌情加入行气活血化瘀之品,探讨治疗痰热型心悸的作用机理,并通过临床疗效观察,发现此法往往收效较显著,优于单独使用清热化痰之品。  相似文献   

9.
痰热证是内科杂病的常见证型,朱建贵主任从痰热论治眩晕、失眠、冠心病取得良好疗效。针对痰热证眩晕治以清热化痰、降逆通窍,临证多用黄连温胆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对痰热证失眠以清心化痰、镇静安神为基本治法,以黄连温胆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痰热型冠心病以清热化痰、行气宽胸散结为大法,方选小陷胸汤加减。  相似文献   

10.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引起小儿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病证结合治疗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从痰论治,疗效显著。本文简要从风痰、痰热、虚痰、痰瘀四方面辨证论治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经验。感邪初期所致风痰咳嗽者,治以疏风化痰、肃肺止咳,方用二陈汤合止嗽散加减;邪气久恋所致痰热咳嗽者,治以清热化痰、宣肺止咳,方用清金化痰汤加减;脾气虚弱湿邪内生所致脾虚湿盛者,治以健脾化痰、肃肺止咳,方用二陈汤加减;痰瘀互结,痹阻肺络,肺气失于宣发肃降而出现咳嗽痰多,临床常加用活血化瘀之品。每证附案一例,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中风辨证分型方法有两种:中风分中经络(风痰入络证、风阳上扰证、阴虚风动证),中脏腑闭证(痰热腑实证、痰火瘀闭证、痰浊瘀闭证),中脏腑脱证(阴竭阳亡),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气虚络瘀讧、肝肾亏虚证);风痰火亢、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瘀阻、痰湿蒙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等七种证型。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方法有益气活血化瘀法、祛痰化瘀通络法、通腑化痰泻热法、醒神豁痰开窍法、平肝熄风化痰法。  相似文献   

12.
痰瘀同治治疗血管性痴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痰瘀同治治疗血管性痴呆,探究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理为痰瘀互阻于脑窍,髓海不足,痰瘀互阻证,以补肾益髓、化痰通络为法;痰浊瘀血,阻滞脑窍证,以豁痰祛瘀、通络开窍为法;脾肾阳虚,痰瘀阻窍证,以温补脾肾、开窍豁痰通络为法,并配合针灸、康复、心理、护理等治疗。  相似文献   

13.
论中风病三期辨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病辨治,可分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三期.笔者认为本病急性期的主要病理为肝火旺风生,痰瘀热互结,腑不通肠实,治则为凉肝熄风兼下瘀热,通腑泄热并化痰瘀;恢复期的主要病理是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正虚在肝肾,邪实为风痰瘀,治则为上病治下,治下补肝肾熄内风,取上开脑窍化痰瘀;后遗症期的主要病理为气虚血瘀,痰浊不化,络脉痹阻,治则为益气活血通络,并用虫药搜剔.  相似文献   

14.
栗锦迁教授以黄连温胆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或取其法而不用其方,治疗证属胆郁痰热、胆胃不和,以情志异常为主要表现的多种疾患;使用中强调其"清胆"作用,治疗以理气化痰、清胆和胃、清热除烦。医案一中眩晕属痰热郁阻证,医案二失眠属痰热扰神证,医案三心悸属痰热互结证,治以清热化痰、清热涤痰。栗主任强调黄连温胆汤的运用,要领会痰热、脾胃、情志几个关键点,如恶心欲呕、纳呆、大便不调、腹胀满等脾胃系症状,以及心烦、胆怯、头晕、失眠、头痛等情志方面的表现。本方结合不同的加减可以治疗心悸、脏躁、眩晕、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习惯性便秘等。  相似文献   

15.
介绍汪亚群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经验。汪亚群教授认为,卒中相关性肺炎作为脑卒中最常见并发症,是由新旧邪气互结,损伤肺脏所致,风痰热瘀为病理因素;临床常见证型为痰湿阻肺、痰热蕴肺、外寒内热、风热袭肺、肺脾两虚及气阴不足;治疗上亦相应选用二陈汤、三子养亲汤、清金化痰汤、苇茎汤、麻杏石甘汤、小承气汤、银翘散、桑杏汤、六君子汤、补肺汤、六味地黄丸、沙参清肺汤等等。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痰瘀同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痰瘀互结证是冠心病的常见证侯:痰瘀互结、阻滞心脉是冠心病的主要病理因素,因此痰瘀同治法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法则。但是,痰瘀同治并不是单纯的活血化痰,应用痰瘀同治法时应顾痰瘀同治,重在温阳;宜先调气,时佐清热;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于志强教授临床应用温胆汤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于志强教授运用温胆汤的有效医案,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包括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得出温胆汤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有效医案451则,有效处方631个,发现于志强教授用药以平、温、微寒性药物较多,药味以甘、苦、辛较多,归经以肺经、脾经、肝经、胃经为主,药物以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竹茹、枳壳、天麻、钩藤、黄连、夏枯草等多见,药物的功效以化痰止咳、清热、利水渗湿、化湿、理气为主,主要治疗高血压病、心律失常、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失眠等疾病,主治痰热内蕴、风痰上扰、痰浊内阻、痰瘀互结等证。本研究关联规则得出的药对主要有陈皮-茯苓、半夏-陈皮等。聚类分析可以分为理气化痰、活血化瘀、清肝活血祛湿3类。结论:于志强教授临证治疗内科杂病擅于从痰论治,善用温胆汤,立足于核心病机“气机郁结、痰浊内扰”,主治痰热内蕴、风痰上扰、痰浊内阻、痰瘀互结等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明清时期痰瘀互结证的证素特征.方法:收集明确诊断为痰瘀互结证的医案并提取证素进行频数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痰瘀互结证病位证素主要是肝、胃、肺、肌肤、经络、心、筋骨、肾、胞宫,病性证素主要是气滞、热、气虚、风、湿、火、阴虚、毒、血虚、寒、津液亏虚等,对病位及病性证素采用因子分析,得出痰瘀互结证的兼证如:痰瘀阻络证;湿热蕴肤;风寒犯肺;肝郁脾虚;气虚津亏;火毒内蕴;心胃瘀阻;虚热内扰;血虚不荣.结论:频数分析、因子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痰瘀互结证的证素特征.  相似文献   

19.
余锡明 《新中医》1992,24(6):24-25
本文对1983年以来确诊为颈椎病患者62例,从痰的角度出发,通过辨证分为:一、痰痹互阻型,用二陈汤加味;二、痰瘀凝滞型,用化痰导痰汤;三、风痰上扰型,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四、痰热互结型,用黄连温胆汤加减进行治疗。经治结果:62例中,痊愈28例,明显好转17例,好转13例,无效4例。其中,41例经3~5年随访,19例症状全消,仅7例复发须再次治疗。  相似文献   

20.
焦富英教授认为眩晕不外乎风、痰、瘀,风挟痰浊、瘀阻脑络、痰瘀互结、肝风袭扰、风痰瘀搏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主张熄风、化痰、逐瘀同治,以小柴胡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而成熄风化痰通络止眩汤,小柴胡汤斡旋少阳枢机,透达郁火,升清降浊,半夏白术天麻汤化痰降逆,平肝止眩,适用于各型眩晕,尤宜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附眩晕(风痰瘀阻)验案1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