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变异型心绞痛(variant angina pectoris,VAP)患者痉挛靶血管部位的判断及其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VAP发作时心电图ST-T抬高的导联部位,判断相对应的痉挛靶血管,统计VAP发作时不同痉挛靶血管心律失常检出率,心律失常发生机制及VAP性晕厥发生情况。结果 160例VAP患者中左冠状动脉痉挛型94例(58.75%)[其中左前降支88例(55.00%),左回旋支2例(1.25%),左主干4例(2.50%)],右冠状动脉痉挛型46例(28.75%),多支冠状动脉痉挛型20例(12.50%);VAP发作时检出心律失常86例(53.75%),左前降支痉挛心律失常检出率(42.05%)低于右冠状动脉痉挛(65.22%)(P0.05),其中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27.27%)高于右冠状动脉痉挛(10.87%),缓慢性心律失常检出率(5.68%)低于右冠状动脉痉挛(47.83%)(P0.05);86例心律失常患者中,缺血性心律失常比率(76.74%)高于再灌注性心律失常(16.30%)和双期性心律失常(6.96%)(P0.05);左前降支缺血性心律失常比率(67.57%)低于右冠状动脉(90.00%),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比率(27.02%)高于右冠状动脉(3.33%)(P0.05);VAP发作时,23例(14.38%)发生VAP性晕厥,其中左前降支5例(21.74%)、左主干4例(17.39%)、右冠状动脉10例(43.48%)、多支冠状动脉4例(17.39%),左前降支VAP性晕厥比率低于右冠状动脉(P0.05)。结论 VAP患者痉挛靶血管主要为左前降支,其次为右冠状动脉;VAP发作时心律失常主要由靶血管痉挛致心肌缺血引起;左前降支痉挛易引起室性心律失常,右冠状动脉痉挛易引起缓慢性心律失常;VAP发作时发生VAP性晕厥的主要原因是右冠状动脉痉挛所致的缓慢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变异型心绞痛(VAP)发作时伴发各种心律失常的特点及其发生机制。方法:56例VAP患者均采用ECG和(或)DCG监测,记录心肌缺血时间的长短、有无心律失常及类型、发作时相,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56例VAP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有32例发生心律失常,且缺血持续时间平均为8.8 min 24例未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缺血持续时间平均为3.6 min。结论:前壁导联ST段抬高时易发生室性快速心律失常,下壁导联则易造成缓慢心律失常 VAP可并发闭塞期和再灌注期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58岁,因反复心前区疼痛伴晕厥1a,复发2d入院。1a前患者出现反复心前区疼痛伴晕厥的症状,症状于活动及休息时均可发生,持续3~5min左右自行缓解。2d前,患者症状再次复发,心前区疼痛时出现晕厥、呼之不应的症状,  相似文献   

4.
张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9):3853-3854
本文就我院1996~2006年住院及急诊的变异型心绞痛并发心律失常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变异型心绞痛 (Variant angina pectoris,VAP)属自发型心绞痛的一种类型。心绞痛发作时 ,心电图出现暂时性 ST段抬高 ,常伴发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而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致猝死 [1 ]且容易误诊 ,我院经治 17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我院 1997- 0 1~ 2 0 0 2 - 0 4住院患者 ,男 14例 ,女 3例。年龄 39~ 70岁。均有心绞痛病史 ,病程 0 .5个月~ 5 a。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者 6例 ,吸烟者 9例 ,合并糖尿病4例。患者入院后除接受常规体格检查外 ,还行心肌酶学、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 (Holter)、冠状动脉 (冠…  相似文献   

6.
杨帆  王红 《新医学》2007,38(10):671-671,F0003
1病例报告 患者女,46岁。因反复胸闷、胸痛5日于2006—09—25入院。患者5日前出现与活动无关的胸闷、胸痛,以心前区及胸骨中下段明显,呈压榨感,伴大汗,每次持续5—10分钟可自行缓解。患者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家族史,无冠心病史,否认冶游史。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72次/分,呼吸16次/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反复发作变异型心绞痛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本文报告1例先后2次行PCI治疗后反复发作心绞痛。患者6年前因冠心病心绞痛行PCI,术后未坚持抗血小板治疗,6年后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右冠状动脉开口原支架部位90%狭窄,置入药物洗脱支架。但术后仍有胸痛、晕厥发生,再次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支架内无血栓形成,提示冠状动脉痉挛所致变异型心绞痛。结果应用地尔硫卓和硝酸酯类药物后患者病情控制,随访6个月,胸痛未再发作。结论 PCI治疗的同时,合理应用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和硝酸酯类药物,可改善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ws)与抑郁的关系.方法 2007-06~2007-1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晕厥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USP)或先兆晕厥儿童84例,经直立倾斜试验(HUTT)检查诊断为VVS,男47例,女37例,年龄7~16岁,平均(11.01±2.00)岁.将VVS儿童分为HUTT阴性组(n=41)和HuTr阳性组(n=43),再将HUTT阳性组儿童依临床症状分为头晕组与晕厥组.所有受试儿童完成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用统计软件SPSS11.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①"盼望美好事物"和"容易高兴起来"HUTT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0.01),"生活没意思"HUTT阳性组低于阴性组(P<0.05).②"盼望美好事物"、"肚子痛"及"感到烦恼"得分HUTT阳性组高于常模组(P<0.05或P<0.01),"吃东西香"得分HUTT阳性组低于常模组(P<0.05).③"盼望美好事物"、"睡得很香"、"对自己有信心"和"容易高兴起来"得分HUTT阴性组低于常模组(P<0.05或P<0.01),"总是想哭"、"生活没意思"、"感到烦恼"得分及抑郁总分HUTT阴性组高于常模组(P<0.05).④HUTT阳性儿童"盼望美好事物"和"容易高兴起来"得分头晕组高于晕厥组(P<0.05).结论 ①儿童VVS抑郁发生率高.②VVS儿童较健康儿童食欲减少,躯体化症状、烦恼、抑郁情绪及信心丧失增多.③HUTT阳性儿童中,头晕组较晕厥组对生活更为乐观和积极.以上提示心理因素如抑郁在儿童VVS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血管迷走性晕厥及心律失常致视神经萎缩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46岁.2009-01-04在我部查体:BP 87/52mm Hg,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4810次(5.1%).眼部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0.6+(不接受娇正),眼压:右眼17 mm Hg,左眼18 mm Hg,左眼视盘边界清晰,色淡,杯/盘约0.5,动脉变细,狭窄,黄斑中心凹反光可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脑病变的部位及大小与Brunnstrom偏瘫阶段及痉挛程度的关系。方法 36例患者,男26例。女10例;年龄16-70岁;左侧脑病变17例。右侧19例;脑血肿17例。脑梗死及脑皮质软化灶19例。结果 脑皮质受损部位患者呈跳跃式恢复,痉挛主要表现为不能伸腕,指及踝背屈障碍,当上肢伸肌功能恢复后,屈肌痉挛消失;顶叶受损(病变体积为30-50cm^3)患者残留症状为不能并指,分指,对掌运动及踝自主背屈障碍;内囊部分病变患者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痉挛。痉挛期与分离期重叠出现。即出现伸腕,指运动时,屈腕,指肌及屈拇长肌仍有痉挛现象存在;内囊大部分或完全病变患者,痉挛表现在四肢所有关节,运动功能恢复较差。结论 脑病变部位及大小不同,痉挛程度不同,痉挛程度与运动训练疗效关系密切。均有助于判断患者康复后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恢复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变异型心绞痛(VAP)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征集疑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AD)或电生理研究提示心律失常而行诊断性心导管术的住院患者共93例,根据相关诊断标准将其分3组,其中VAP患者39例,劳力性心绞痛(EAP)患者35例,对照组19例。再根据临床症状的严重度,将VAP组再分为轻度VAP组(22例)和重度VAP组(17例)。采集血样分别测定各组患者的白细胞(WBC)及分类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内皮素(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C-反应蛋白(CRP)以及冠心病(CHD)其他危险因子,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的变化。结果:除EAP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外(P〈0.01)。其他CHD危险因子,体温,WBC总数,CRP等在VAP,EAP及对照组问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重度VAP纽EOS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1)。重度VAP组血浆Fbg,ET-1和vWF也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VAP病人经药物治疗后,EOS计数,血浆Fbg,ET-1和vW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EOS计数和血浆Fbg,ET-1和vWF水平可预示VAP病情严重度,提示冠状动脉痉挛可能引致EOS和Fbg,ET-1和vWF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3.
变异型心绞痛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肌氧供量减少所致,以心绞痛在安静时发作,并伴有短暂ST段抬高为特征,可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晕厥、严重心律失常和猝死.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导致的一氧化氮缺乏和Rho激酶途径介导的血管平滑肌收缩功能增强是冠状动脉痉挛的主要原因,其他诱发因素包括自主神经活性失衡、慢性低度炎症、镁缺乏和遗传易感性.钙离子拮抗剂、长效硝酸盐和Rho激酶抑制剂可抑制冠状动脉痉挛,介入和外科手术治疗可预防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本文就变异型心绞痛在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变异型心绞痛冠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9例确诊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监测(DCG)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AG检查示:23例有冠状动脉狭窄,其分布部位依次为左前降支13例,右冠状动脉7例和左回旋支3例,其中75%以上狭窄15例(65.5%)。DCG监测:ST段抬高时间与胸痛发作时间基本一致,ST段抬高并发各类型心律失常的有:室性心律失常14例,房性心律失常5例,心房纤颤1例,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及窦房传导阻滞5例,心室颤动1例。阵发性ST段抬高≥0.20mv者18例,其中狭窄程度≥75%者12例(66.7%),抬高最长持续时间≥3min者24例,其中狭窄程度≥75%者16例(75%)。结论:变异型心绞痛更易在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脉痉挛,冠状动脉痉挛所致心律失常可能与ST段抬高的程度、持续时间呈正相关,而其类型与发生痉挛的血管部位有关。DCG可明显提高变异型心绞痛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变异型心绞痛主要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患者胸痛发作时,伴有心电图ST段一过性抬高。变异型心绞痛发病与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炎性反应及自主神经系统失衡、Mg~(2+)缺失等有关,临床表现除胸痛外,还可有各种心律失常、晕厥甚至猝死。深入了解变异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及介入方法的选择。本文就变异型心绞痛发病机制、临床特点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与身高体质量及人体质量指数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与身高、体质量及人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方法 2001-01-2007-08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晕厥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UPS)或先兆晕厥患者418例,经直立倾斜试验(HUTT)检查阳性诊断为VVS,其中4-17岁[平均(11.37±2.99)岁]223例(儿童组),18~70岁[平均(36.82±13.64)岁]195例(成人组).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BMI.结果 成人组HUTT阳性患者、HUTT阴性患者BMI在头晕组稍高于晕厥组(P>0.05);HUTT阴性组较HUTT阳性组BMI及体质量明显增高(P<0.01),两组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BMI在各年龄段HUTT阴性组与HUTT阳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HUTT阳性组或HUTT阴性组BMI与年龄均呈直线相关,两组直线回归显示,16岁以下儿童BMI在HUTT阴性组高于HUTT阳性组,16岁以上则呈相反变化.结论 成人低体质量和低BMI者晕厥易感性增加,儿童BMI与晕厥易感性相关不密切.  相似文献   

18.
特殊部位疼痛的急性心肌梗塞及心绞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心肌梗塞及心绞痛,疼痛部位一般为胸骨后及心前区,有的为上腹部、颈部、下颌及牙齿,以左、右侧头面部、右侧胸部、左腰背部疼痛者极为少见,现将我们遇到的3例报告如下。 例1,女,52岁。发作性左侧头面部、颈部剧痛12小时入院。患者心脏停搏感10余年,休息后可缓解。近4年口干、多饮、多尿、消瘦,体重下降20余斤,近2月劳累及情绪激动后心悸加重,诊为糖尿病Ⅰ型,冠心病、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平素服用降糖药。1992年5月19日晚9时突感左侧头面部剧痛,呈刀割样,向同侧颈部及左肩部放散,持续时间约半小时,伴胸闷、气短、出冷汗、恶心、呕吐,吐出物为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变异型心绞痛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予以硝酸盐、钙离子拮抗剂和阿司匹林治疗4周,针刺组在西药基础上加针刺内关、三阴交、足三里、心俞、太冲、神门。结果:针刺组:显效24例,有效6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5例,无效5例;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X^2=95.38,P&;lt;0.05)。针刺组治疗后,血浆一氧化氮为(86.92&;#177;23.15)μmol/L,较治疗前[(63.78&;#177;22.07)μmol/L]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925,P&;lt;0.01)。针刺组治疗后一氧化氮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17.785,P&;lt;0.05)。结论:针刺辅助治疗变异型心绞痛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血浆一氧化氮水平,改善血管内皮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38例变异型心绞痛(VA)的心电图(ECG)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单纯性VA和混合性VA的区别及冠状动脉痉变的特点。1 材料与方法收集1990年以来住院明确诊断的VA者38例,其中男34例,女4例。年龄40~72岁(平均514岁)。其中2例有陈旧性心肌梗死(MI)病史,2例在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