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八桂医学是指与八桂区域密切相关的传统医学,是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地方医学,由于学术继承及师承授受形成了不同的中医学术流派,包括八桂妇科流派、八桂针灸流派和八桂骨伤流派,其学术思想和诊疗特色是八桂医学理论体系中的精髓,亟待后学者研究探讨并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2.
八桂骨伤流派起于先秦,盛于当代,像一只奇葩树立于祖国医学的历史长河中,八桂骨伤流派不仅吸收了当地壮族医学的精髓,还与中医骨伤学紧密结合,在吸收西方医学的同时,创立新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就"八桂骨伤流派"及其学术特色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赵勇  张宽  高云  秦伟凯  陆明 《北京中医》2011,(7):505-507
探讨燕京地区骨伤手法流派,首先,明确燕京的概念,探讨其地域范围;其次,探讨骨伤手法流派的概念、传承特点;第三,进一步探讨对燕京地区具体流派的判定、分类、手法研究。对燕京地区骨伤手法流派传承及学术思想作初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4.
赵勇  张宽  高云  秦伟凯  陆明 《北京中医药》2011,30(7):505-507
探讨燕京地区骨伤手法流派,首先,明确燕京的概念,探讨其地域范围;其次,探讨骨伤手法流派的概念、传承特点;第三,进一步探讨对燕京地区具体流派的判定、分类、手法研究。对燕京地区骨伤手法流派传承及学术思想作初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5.
<正>中医骨伤许多宝贵的学术思想与医疗经验都以家传或师承的方式流传下来,形成不同的流派。各流派在骨伤科的遣方用药方面,既有共性,也各有特点与心得。200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现代骨伤流派名家丛书》,分别介绍了林如高、郭维淮、李同生、苏玉新、  相似文献   

6.
张博星  党建军  贾承明  伍均  郑宇 《陕西中医》2021,(12):1752-1755
长安朱氏骨伤流派作为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长安医学流派的重要分支,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至今已传承至第五代。其中,颈椎病治疗的学术思想经历了三个时期:奠基期“筋骨并重”学术思想主要为朱氏手法,包括推椎法、背伸折顶法、旋颈法; 发展期“筋骨并重,理筋为主”学术思想主要为前屈牵引旋转法; 成熟与拓展期“筋骨并重,理筋为主,调补肝肾”学术思想主要为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党氏手法),并口服展筋丹或颈眩方,配合颈椎静力对抗功能锻炼、枕头高度个体化选择。通过梳理长安朱氏骨伤流派传承脉络及对颈椎病的认识、治疗思路,本流派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和传承特色的颈椎病诊疗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7.
蒙医药学历史悠久,蒙医骨伤科学作为蒙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近年来有关蒙医骨伤学术思想研究不断深入,相关学术思想不断涌现,就此笔者从学术流派概述、蒙古族伤科的发展渊源、蒙古族伤科学术流派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探析。  相似文献   

8.
周太安是四川杨氏骨科流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继承和发展了杨天鹏中医骨伤科学术思想,形成了独特的周氏骨伤内伤学理论和正骨手法。该文对周太安中医骨伤科学术思想及临床辨证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佛家骨伤渊源可追溯及南齐·释深道人,至唐代,蔺道人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治疗体系。明·异远真人创立之少林伤科学派标志着中国佛家骨伤流派的形成并成为中国骨伤科主要流派之一。此后少林伤科学派不断发展,又有分支,其法宗少林伤科,而有发挥。少林伤科特色表现在内伤诊治、穴道论,伤科辨证及遣方用药诸方面。本文谨对中国佛家骨伤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学术思想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八桂医学指与八桂(广西)现有行政区域密切相关的传统医学,包括中医学和民族医学.其从发生到形成跨越了2万多年,经历了滥觞酝酿期、交融形成期以及发展兴盛期3个阶段,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八桂医学理论体系,催化了由八桂中医学流派和八桂民族医学流派构成的八桂医学流派的诞生.其中,八桂中医学流派包括八桂妇科流派、八桂针灸流派和八桂...  相似文献   

11.
总结整理各流派的临证经验与学术思想,在中医临床与学术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名老中医的学术传承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以第四、五、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国医名师、省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张氏骨伤诊疗技术"传承人张玉柱主任中医师为代表的张氏骨伤,作为中国中医骨伤重要学术流派之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的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值得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湖湘张氏正骨流派是一个源远流长、传承脉络清晰、学术思想丰富的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历时252年。张氏祖传正骨秘诀、五大手法、理论核心和骨伤辨证用药总诀历久弥新。其第六代弟子孙达武,考究并概括了流派指导思想,提出了正骨手法的十点要求,完善了治伤用药理论,阐述了伤科内治五点特殊性及损伤从血论治二十法,倡导"生命在于平衡",使得流派学术思想得到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丰盛骨伤”是燕京骨伤流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萌芽于“宏庙正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坚持秉承“轻巧稳准”的中医正骨手法、独特的硬纸夹板固定技法、功能康复的“精确介入”,以及“以人为本”朴素的平民思想,构成了“丰盛骨伤”学术思想的主体。坚持中医正骨治疗骨折是“丰盛骨伤”的特色,其骨折治疗经验主要体现在接骨手法和特色固定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中医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为“骨痿”或“骨痹”,其发病率较高,已成为近几年中医药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但其在临床诊治方面仍存在一些局限与不足。笔者对“关中李氏骨伤流派”国家级名老中医刘德玉教授论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学术思想进行学习、整理、分析和总结。刘德玉教授认为其主要病机为肾虚、脾虚,兼夹血瘀; 治疗原则为:辨病、辨证与辨位结合,未病先治,整体观念,防治结合,补益肝肾,益气活血。同时对刘教授所使用的基础经验方“生骨方”进行方解分析、总结,从而使“关中李氏骨伤流派”学术思想及刘教授论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经验得到传承和学习。  相似文献   

15.
介绍长安医学关中李氏骨伤学术流派治疗慢性筋伤病学术思想.诊断上强调"三辨论治、辨位为先";治疗上强调"筋骨并调、整体施治";康复上强调"治痛以静、动静养结合".临床疗效较为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从流派的演变规律探讨骨伤手法传承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流派在传承、发展、变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虽然中医流派众多,但一般均遵循着相似的演变过程,即"源、立、传、承、变"5个环节。骨伤手法本身特性决定了中医骨伤手法流派在流派发展中的特殊性。在把握流派演变规律及手法特殊性的基础上分析骨伤手法流派的积极意义与局限性,其目的在于清晰的认识流派自身变化中的诸多因素,弃其所短,扬其所长,传承流派精华。  相似文献   

17.
传统中医正骨理筋学术流派是中医药发展传承至今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宫正骨流派是中医骨伤学派的经典流派之一。于清代中后期逐渐兴盛,推动了近现代中医骨伤科事业的成型与发展。清宫正骨流派传承脉络清晰,学术特点鲜明,对于骨伤科常见疾病有独到的见解理论和特色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自身学习体会,介绍清宫正骨流派传承历史渊源及学术思想理论,描述常见的清宫正骨理筋特色手法操作方式及治疗原理,结合当下清宫正骨手法的创新研究及应用现状,为现代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的传承发展提供借鉴,更好地启发中医骨伤科临床及科研工作者。  相似文献   

18.
岳阳张氏正骨流派学术思想源于《黄帝内经》、《难经》,又宗蔺道人、薛己等骨伤名家,以气血学说为理论依据,强调损伤当以气血为先,治疗需内外相合,筋骨并重,内治着重调气活血,外治以手法整复、药物外敷、夹板固定、练功活动相结合,并独创君臣佐使的正骨理筋手法。  相似文献   

19.
颈椎病的临床发病率较高,由于发病机制复杂、临床疗效差等原因,该病成为骨伤科难治性疾病之一。中医学认为,“筋出槽、骨错缝”是颈椎病的核心病机。随着手法研究的深入,临床上用于治疗颈椎病的整脊手法类型也比较多。手法治疗是通过治疗者的徒手力量或借助某些简单的器械作用于患者身体局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中医手法又称为按摩或推拿。手法治疗在骨科疾病尤其是筋伤等疾病方面疗效显著,是目前临床最为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中医手法经过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已经演化出多种流派,如长安朱氏骨伤流派、清宫正骨流派、岭南林氏正骨推拿流派、陇中正骨学术流派、岳阳张氏骨伤流派等。不同流派的手法虽有差异,但用于治疗骨科疾病皆有效果,不仅可以加强患者颈部的气血循环,还能改善“骨错缝”的结构应力异常状态等。文章整理不同流派关于脊柱疾病(尤其是颈椎病)的学术思想相关文献,对其手法治疗的操作要点和作用机制进行归纳,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医正骨推拿流派是中医学术流派的重要分支,对推动中医骨伤及推拿学科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随着西方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当代中医正骨推拿学科呈弱化趋势,后继乏人的问题给学科发展敲响警钟,应加强对流派传承的进一步认识。以目前岭南林氏正骨推拿流派传承推广现状为例,众多跟师学员均认为林应强教授的这种以爆发力为特点的正骨推拿技术治疗颈肩腰腿痛疗效显著,但不易掌握技术要点,因此要使流派传承实现可持续发展,应积极探索可行的传承模式。从正骨推拿流派传承概括、特点及存在问题对林应强教授筋伤学术思想传承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提出流派研究新思路以期逐步构建成熟的师承模式,完善林氏正骨推拿流派继承-应用-推广体系,拓展其传承范围及流派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