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260例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治疗术患者,术前行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术后6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根据是否出现支架内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及非再狭窄组。结果再狭窄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非再狭窄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可能是预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6,(3):348-350
目的:分析尼可地尔预防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56例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组给予尼可地尔。分析两组再狭窄发生比率、发生次数、血脂水平变化、心绞痛复发次数。结果:术后治疗组3月、6月再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TC、TG、全血比粘度、纤维蛋白原、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TC、TG、全血比粘度、纤维蛋白原、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心绞痛复发次数、胸闷、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尼可地尔预防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冠脉再狭窄的发生率,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减少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摘要:目的观察康复运动治疗对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冠脉血栓形成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心内科2017.1至2018.1期间收治的90例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双联抗血小板聚集等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双联抗血小板聚集等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脏康复运动训练。干预6个月后,对两组血脂、冠脉血栓发生率、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做对比。结果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血脂水平、冠脉血栓发生率及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运动康复能够改善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脂质代谢,降低血栓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冠脉事件再发病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杨宇  冯德辉  王俊贤  黄石安 《河北医学》2013,19(9):1290-1293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冠脉支架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7)和对照组(n=57);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用药加用瑞舒伐他汀,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用药,两组均治疗6个月。治疗结束后复行冠脉造影,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冠脉支架再狭窄率、心绞痛再发率及血脂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冠脉支架再狭窄率、心绞痛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血脂和CRP水平均比用药前明显改善,用药后观察组TC、TG、LDL-C、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显著改善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心绞痛再发,有效调节血脂和抑制炎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对89例接受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和血清hs-CRP检测,结果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疾病组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再狭窄组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无再狭窄组(p〈0.01);两组在年龄、性别因素上无统计学意义,但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使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危险性增加。结论血清hs-CRP不仅与冠心病发生有关,而且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相关,可作为临床评价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脑心通和辛伐他汀预防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观察。方法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后的153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他汀类药物及阿斯匹林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病变的不同部位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冠心病患者多为双支或三支病变,而对照组则以单支病变居多,具体到每支病变的狭窄程度上,治疗组中度和重度狭窄患病率明显升高对照组则多为轻度狭窄病变(P〈0.01),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率降低,能改善临床预后。结论大剂量辛伐他汀和脑心通均可以降低血脂水平稳定易损斑块,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减弱对冠脉支架置刀的炎症反应,而降低支架内再狭窄,减少冠脉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远期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西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87例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其中合并糖尿病的75例作为观察组,未合并糖尿病的11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对比两组冠脉病变情况、支架置入情况、手术成功率、1 a内再次血运重建率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两组冠脉病变数、支架置入数、1年内再次血运重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hs-CRP、IL-6和TNF-ɑ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糖尿病并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早期"瘀毒蕴结"是导致后期支架内再狭窄的重要病机。支架植入术后早期冠状动脉局部受损,瘀毒凝聚,导致炎症反应剧烈、血栓迅速形成,虽应用强力抗血小板药物以及涂层、洗脱支架等治疗方法,但整体仍有明显的血瘀、热毒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正气进一步损伤,瘀毒蕴结加剧,导致冠状动脉受损部位恢复缓慢、血管内皮生长异常、血管重塑,终致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因此,治疗上应于支架植入术后尽早使用祛瘀解毒法,以降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预防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10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支架植入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瑞舒伐他汀10 mg/d+常规用药)和对照组(常规用药);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结束后入选病例复行冠脉造影,比较两组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率的差别及两组TC、TG、LDL-C...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6例冠心病患者给予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浆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 手术前后1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215,P〈0.05);术后3天与术后1天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848,P〈0.05).结论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可以明显缓解冠心病的症状,C-反应蛋白在评价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方面有一定作用;C-反应蛋白水平是反映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早期炎性反应及评估病情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丹蒌片治疗65岁以上冠心病患者介入支架植入术后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伊川县中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年龄65岁以上冠心病经冠脉造影支架植入术后发生心绞痛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萎片治疗。比较两组心绞痛症状缓解有效率、发作频率、疼痛持续时间、心电图ST段下移导联数、T波倒置数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缓解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作频率、疼痛持续时间、心电图ST段下移导联数、T波倒置数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在进行介入支架植入术后会出现心绞痛症状,而常规西药治疗效果一般,在此基础上加用丹蒌片能显著提高心绞痛症状缓解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膏方治疗冠心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冠心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抗凝血、调节脂代谢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中药膏方治疗,方药组成:黄芪30 g,人参10 g,丹参15 g,当归10 g,川芎15 g,桃仁10 g,红花10 g,枳壳10 g,水蛭6 g,炙甘草10 g。偏气虚者可重用人参、黄芪;偏血瘀者可重用丹参、川芎、红花。两组患者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心电图、心功能[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冠状动脉造影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有效率为7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变化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有效率为7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状动脉造影疗效比较,治疗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膏方可以提高中医证候疗效、改善心电图心肌缺血和心功能。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益气活血中药膏方在干预冠心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再狭窄有较好作用,能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围术期应用前列地尔对C反应蛋白及术后1年内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9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行冠脉支架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1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在抗血小板、扩血管、降脂、抗凝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术后所有患者继续服用肠溶阿司匹林100 mg,氯吡格雷75mg持续1年以上。结果 2组患者C反应蛋白术后1天较术前有显著性变化(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较术前均有下降,但以治疗组下降为著,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6~12个月内复查冠脉造影治疗组冠脉再狭窄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围术期应用前列地尔可降低冠脉支架置入术后C反应蛋白,并有效抑制炎性反应,且减少1年内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123例病人进行冠脉造影复查随访,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造影特征等多个定量指标与再狭窄的关系。结果 123例患者共155处病交植入支架,复查造影显示支架内再狭窄76例(97处病变)。再狭窄与支架术后残余狭窄、术前参考血管直径、血胆固醇有关(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受多因素影响,控制血脂,避免冠状动脉内小支架应用以及术后即刻疗效满意对降低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0例行冠状动脉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加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支架置入前、支架置入后24h及7d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于术后24h、术后7d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对照组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于术后24h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7d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治疗组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于术后24h、术后7d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能通过调节炎性因子的表达,减轻冠状动脉局部的炎症反应,对冠脉内支架置入后患者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期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与延迟支架植入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入院后7~10 d行支架术,观察组入院后48 h内行支架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再狭窄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冠状静脉窦NO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随访再狭窄发生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20.0%),观察组术后即刻及术后6 h的NO水平分别为(54.2±12.3)μmol/L和(70.5±13.5)μ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4.6±13.1)μmol/L和(93.6±12.8)μmol/L,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早期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成功率高,再狭窄发生率低,治疗后冠状静脉窦NO水平下降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应用药物洗脱球囊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4例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球囊扩张与支架植入术治疗,对照组选用普通球囊治疗,观察组则应用药物洗脱球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管腔直径变化以及治疗后患者二次再狭窄率与Mehran再狭窄分型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3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管腔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二次再狭窄率为4.76%(2/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19%(1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ehran再狭窄分型分布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应用药物洗脱球囊治疗可获得较高的临床疗效,可作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重要补充治疗内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在为接受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整体护理对其围术期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本次试验研究的对象随机选取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共包括在天津市胸科医院接受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患者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给予整体护理的46例患者作为试验组,给予常规护理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在手术当日、出院当日血脂水平以及护理后心理状态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上,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实施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整体护理的运用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予以广泛的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防治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以补阳还五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以6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及支架植入治疗后血管再狭窄的发生情况。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冠脉再狭窄率为8.0%,对照组为3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对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具有一定防治作用,并可减轻中医症候,在临床应用中尚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通2号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预防、疗效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两组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手术,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实验组予以心通2号方口服治疗。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肝肾功、冠脉支架直径、冠脉再狭窄率、ADMA、UA、CRP等水平变换情况。结果:实验组血脂、肝肾功、冠脉支架内血管直径、再狭窄发生率、ADMA及CRP、UA、NO等水平与对照组相似,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通2号方可改善血管内皮活性,降低脂类物质沉积率,促进血尿酸及一氧化氮代谢,降低内皮及心肌细胞CRP水平,稳定炎性反应状态,有效控制冠状动脉支架血管直径,降低冠脉支架再狭窄发生率,临床疗效与西药治疗相似,安全有效、治疗低廉,可作为临床有效治疗方案,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