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醒脑开窍”针法以脑府立论,注重“神不导气是百病始生”的关键,不仅对中风疗效确切,而且对神志精神疾患、厥闭脱证、顽固疼痛、现代脑病及各种疑难杂症多有良效,在针灸治疗学中独具特色。观察以“醒脑开窍”针法为主治疗脑病取得的临床疗效。[方法]主穴取内关、人中、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风池、完骨、天柱。先针双侧内关,直刺1.65~3.33cm,施捻转提插泻法1min;继刺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99~1.65cm,雀啄泻法,以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三阴交,沿胫骨内侧后缘与皮肤成45度角,进针3.30~4.95cm,提插补法使下肢抽动3次为度;极泉,极泉穴沿经下移2寸(同身寸),避开腋毛,直刺3.30~4.95cm,提插泻法,使患侧上肢抽动3次为度;尺泽,曲肘120度取穴,直刺3.3cm,提插泻法,使患者前臂及手指抽动3次为度;委中,仰卧直腿抬高取穴,直刺3.3cm,提插泻法,使患者下肢抽动3次为度;风池、完骨、天柱、翳风针向喉结,进针6.6~8.75cm,施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1min。用此法治疗脑外伤后遗症、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进行性延髓麻痹、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各1例。[结果]4例患者均痊愈。[结论]醒脑开窍针法具有广泛的适应范围和卓著的临床疗效,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以调神止痛、疏经通络、活血祛瘀为主要治疗原则,灵活运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筋经刺法、刺络放血等治疗方案,治疗罕见病原发性臂丛神经炎1例,疗效确切。不仅有效遏制了患者的进行性肌肉萎缩,还恢复了上臂运动功能。此法简、便、廉、验,解决了西医难以解决的康复难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行思路,现介绍如下。李某,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渐进性出现左上肢抬举无力,不伴疼痛麻木等不适感。先后就诊于当地医院及北京  相似文献   

3.
正味觉障碍是从末梢的化学感受器到中枢的传导路出现改变,而不是独立的疾病~([1]),包括味觉减退、味觉消失和味觉异常,患者感觉饮食无味,不辨酸甜苦咸或辨味不敏感。味觉障碍的原因复杂,并非单一因素造成,常见报道的有药源性~([2])、手术后遗症、全身性疾病、围绝经期~([3])等,临床上关于中风后味觉障碍的病例比较少见,现将醒脑开窍针刺法  相似文献   

4.
正运动性失语,又称Broca失语,是优势侧额下回后部(Broca区)病变引起。主要表现为口语表达障碍,讲话费力,找词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在石学敏院士的指导下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运动性失语患者1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患者,男,68岁,因语言謇涩3个月余,于2015年3月27日到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医堂特需针灸科就诊。3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不遂,语言謇涩,就诊于广东省当地医院,颅脑MRI示:左侧岛叶、颞叶及  相似文献   

5.
正中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复视是脑干血管病的证候[1],主要因脑干损伤使支配双眼运动的动眼、外展、滑车神经功能异常及其支配眼外肌功能障碍所致。现代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期、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基底动脉综合征、脑桥下部内侧综合征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病症均可见复视[2]。其临床表现为视物成双,甚至出现恶心、头晕、呕吐、步态不稳等症,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石学敏院士采用醒脑开窍  相似文献   

6.
<正>多系统萎缩是一种渐进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自主神经衰竭和运动障碍的组合关联,包括低动力运动障碍或小脑综合征或两者兼有,多数患者常伴有泌尿系统功能障碍,表现为尿频、排尿不畅、夜尿次数增多,长期尿潴留易导致慢性膀胱炎。笔者跟师收治1例多系统萎缩患者,运用醒脑开窍针法配合芒针治疗,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患者,男,56岁,2018年3月28日初诊。主诉:双下肢  相似文献   

7.
宋春丽 《吉林中医药》2011,31(8):789-789
患者王某,男,56岁,2010年9月9日初诊。主诉:频繁呃逆1周。病史:2010年9月1日因与家里人发生口角,情志不畅,出现头晕头痛,口角右侧歪斜,右半身不遂,于附近医院诊为脑梗死。1周前突发呃逆,经系统对症治疗,病情有所缓解后出院。  相似文献   

8.
呃逆俗称打嗝,持续72 h以上,通过药物及其它方法治疗无效者为顽固性呃逆.中风后呃逆,发病率较高,目前无确切有效的方法.笔者在导师的指导下采用醒脑开窍针刺为主治疗中风合并顽固性呃逆1例,效果明显,报道如下. 董某,男,48岁,2012年8月4日入院.  相似文献   

9.
10.
醒脑开窍针刺法是石学敏院士创立的一种治疗中冈病的配穴针刺方法,临床上除用于中风病的治疗以外,还可用于严重疼痛、精神科疾病,疗效显著,兹举仍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1.
醒脑开窍针法临床特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醒脑开窍“针法是由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于1972年首先提出的,试论述其如下临床特点.   1针刺动静相济   醒脑开窍针法重视手法量学,其量学标准主要以针刺后患侧肢体抽动为特点,如[1]采用提插法刺极泉、尺泽使患侧上肢抽动3次为度;采用提插法刺三阴交、委中使下肢抽动3次为度.……  相似文献   

12.
薛金缓 《河南中医》2011,31(8):923-92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患者给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结果:43例患者中,基本痊愈13例,显著进步15例,好转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0%.结论: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舍曲林和常规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有效率为91.4%,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能明显改善中风后抑郁患者抑郁程度、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将64例中风患者分为头皮针治疗64例(治疗组)与体穴治疗64例(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病程10天以内者疗效优于11~30天和31天以上者;年龄在50岁以下者疗效优于51~70岁和71岁以上者;不完全性偏瘫者疗效优于完全性偏瘫者.结论:醒脑开窍针法通过息风泻火、平肝潜阳、醒脑开窍、祛瘀生新作用治疗缺血性中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反之,疗效次之.  相似文献   

15.
正肌萎缩侧索硬化(amy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又称运动神经元病,主要累及锥体束、脑干和脊髓前角细胞[1],是以上下运动神经元改变为突出表现的慢性进行性病变[2],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肌肉无力、萎缩及痉挛,为难治型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相似文献   

16.
<正>中风后失眠症,又称为脑卒中后失眠症,是指中风后出现的睡眠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于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整体康复预后影响较大。目前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代医学治疗以镇定催眠类药物为主,虽起效快,但长期服用会导致药物依赖、久服耐药、停药复发等不良反应。中医药治疗本病有其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运用自拟中药方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运动功能(Fugl-Meyer)、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优于对照组的76.67%(P <0.05);观察组患者仅1例出现恶心,对照组患者共出现5例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MBI评分和FMA显著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拟中药方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可醒脑开窍,活血化瘀,促进静脉张力,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细胞,进而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偏盲又称半盲,指单眼或双眼视野的缺损,因视路病变部位的不同,其缺损部位也不同,临床主要分为同侧偏盲、双颞侧偏盲、双鼻侧偏盲及水平偏盲,是中风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枕叶梗死的常见首发症状.本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造成心理障碍.笔者临床观察疏肝调神针法治疗中风后偏盲验案1则,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血管网织细胞瘤,又称血管母细胞瘤,起源于中胚叶细胞的残余组织,为真性血管性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2.5%[1]。根据血管母细胞瘤MRI平扫+增强扫描的表现,可以分为3种类型:囊结节型、囊实型和实质型。其中囊实型和实质型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头颅CT或MRI平扫+增强扫描是其主要诊断方法。本病首选治疗手段为显微外科完整切除,但因此类肿瘤血供极其丰富,进行肿瘤探查及切除的过程中易发生大出血,  相似文献   

20.
文永茂 《四川中医》2008,26(1):123-124
醒脑开窍针刺法是治疗中风病的大法,用该法所具有的醒神开窍、调神启闭、疏通气机的作用,用于癔病性瘫痪、暴喑、痿证的治疗.选用该法的主穴:人中、内关、三阴交等穴,按病症分别配以具有特殊治疗作用或经脉所过处的腧穴,再加该法独特的针刺手法和量学规定,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