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病机是以脾胃虚弱和肝失疏泄,而肝郁脾虚肝郁脾虚是导致IBS发生的重要病机,脾肾阳虚、虚实夹杂是导致疾病迁延难愈的关键因素,治疗主要以抑肝扶脾、疏肝理脾为主。安肠汤具有疏肝理气、健脾化湿的功效,在临床上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明确,结合临床经验、实验研究及文献资料,探讨安肠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理论依据与临床应用特征,为更好地应用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肠易激综合征属于功能性肠病,相当于中医上"慢性泄泻"、"便秘",常表现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脾胃升降为机体升降的枢纽。升降不及或者太过均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单兆伟教授重视脾胃升降,脾胃同调,升降相宜,治疗腹泻型肠易激,健脾化湿、疏肝行气,佐以升清;治疗便秘型肠易激,以润降为主,佐以升清;宣降肺气以助降浊;若兼有气虚,则健脾益气,脾升则胃降。  相似文献   

3.
肠易激综合征可以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等。腹泻型患者在临床上出现腹痛腹泻,另外还往往伴有身体消瘦、乏力、贫血等症状。疾病迁延日久,反复发作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不良反应大,易反复。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有确切优势。甘肃省天水市中医医院安德明主任认为,该病以脾胃气虚为根本病机,在治法上应以健脾为主,佐以运脾化湿、温补脾肾、调和肝脾等法。同时老师非常重视肝主疏泄对脾胃系疾病的作用,肝疏泄调达,则脾升胃降,水谷得以消化吸收;肝失疏泄,脾胃运化失调,故在治疗本病时常配合调肝之品。文章结合案例介绍安德明主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或腹部不适、大便性状改变等。本病属于中医"泄泻"、"腹痛"等疾病范畴。我科采用健脾温肾脐贴治疗36例脾肾阳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纳入标准:①符合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西医诊断标准。②符合脾肾阳虚证中医辨证标准。③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③知情同意,志愿受试。排除标准:①合并溃疡性结肠炎、结肠肿瘤、结肠息  相似文献   

5.
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加、粪便中水量增加或大便成分异常。临床上按病程分类,分为急性腹泻(腹泻时间小于2周)和慢性腹泻[1]。而慢性腹泻除去肠道感染、肠道肿瘤及各种肠外慢性疾病,常见于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道功能紊乱(肠道易激综合症)等疾病。慢性腹泻以脾虚型、肾虚型最常见,且临床以两型病症并见为多,笔者在临床用自拟健脾温肾汤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良宇  陆为民 《中医杂志》2018,(23):1993-1995
介绍徐景藩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病位在肠,病本在脾,关乎肝、肺、肾。基本病机为邪滞肠道、湿热壅盛、气血凝滞,以"袪邪导滞"及"脏腑相关"为治疗原则。治疗以清热化湿为基础,凉血行瘀贯穿始终,以健脾为主,佐以调肝、理肺、益肾,辅以消导、祛风、治痰。  相似文献   

7.
黎豫川  张远哲  罗熙林  赵博 《光明中医》2022,(16):2904-2906
中医学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属于“腹痛”“泄泻”范畴,目前研究认为此病主要病机为肝郁脾虚,治法以疏肝为本。但此研究认为此病与脾密切相关,过思伤脾导致脾功能失调是此病发病的关键,对其论治应着重恢复脾功能,以益气健脾、行气化湿为主。同时现代研究认为肠道菌群是中医脾主运化的生物学物质基础,而此病发病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故通过恢复脾功能,调节肠道菌群稳态而干预此疾病,是从脾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科学理论依据。应对其进行相应试验研究,进一步揭示脾主运化功能的现代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8.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提到的"甘入脾"指出了甘味药入脾健脾的作用;"甘味"与药物中含有的糖类成分有关。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肠道菌群失调是其基础病因之一,采用益生菌和益生原辅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取得一定的疗效。中医学认为,脾虚型是肠易激综合征的普遍证型,健脾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以甘味健脾中药的多糖成分对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菌群的作用为契机,揭示"甘入脾"的机理,从而为考察健脾中药的有效成分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边生 《吉林中医药》2007,27(10):28-28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因肠道功能障碍而引发的疾病,排除器质性疾病,肠易激综合征或称结肠过敏、痉挛性结肠炎,黏液性结肠炎,神经性腹痛,临床表现持续和间歇发作的腹痛、腹泻或便秘,腹部不适,属中医"腹痛"、"泄泻"、"便秘"范畴.本病是一种自然--社会--心理病征,中医认为本病的病机关键为肝脾不和.笔者应用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6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药导入、气流弥散给药法治疗肠道疾病南京钟山医院实施“中药导入、气流弥散给药法”治疗顽固性肠道疾病,取得良好效果。慢性结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和非特异性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组原因尚不明了,主要以腹痛、腹泻、脓血便、粘液便、里急后重为临床症状的常见疾病...  相似文献   

1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生理功能紊乱。沈舒文教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独特见解,笔者将从肝脾肾三脏对沈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辨证思路及用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任宝琦  李成辉 《新中医》2018,50(2):163-166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病程长,病因复杂,其本在脾,涉及心、肝、肺、肾。基于五脏相关学说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分析;治疗上认为从脾论治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基本治则,并进一步提出从肝脾相关、心脾相关、脾肾相关、肺脾相关论治的诊治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述近年来升阳益胃汤在消化系统疾病如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胃炎、糖尿病胃轻瘫、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腹泻等的应用进展;同时归纳升阳益胃汤在其他疾病如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骨科疾病、妇科疾病中的应用,为此方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以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伴排便异常或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我国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腹泻型占大多数。刘启泉教授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主病机为:脾虚湿盛、肝脾失调。刘启泉教授认为风药具风之清扬开泄之性,善走不守,其性轻灵,具有多重效应,可治多种疾病,并配伍风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疗效。风药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可以起到疏肝理脾、祛风除湿、升举清阳、调气引经、活血通络等作用,并列举相关风药的现代药理研究与刘启泉教授运用风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典型病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方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脑肠肽的影响。方法将8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化湿方,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脑肠肽水平和SAS、SD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VIP、NT水平及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NP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化湿方可显著改善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调节血清脑肠肽水平,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肠易激综合症(IBS)是与肠道动力学异常及内脏感受异常有关的一组胃肠功能功能紊乱综合征,发病率高。临床上分为三型即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与便秘交替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最多见,属于中医"泄泻"范畴,本病其标在肠,其本在脾,按照辨证分型分为肝郁脾虚型、脾胃虚弱型、脾肾阳虚型。笔者近年来采取穴位埋线法配合隔姜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慢性腹泻是指病程超过 2个月的腹泻。作为临床极为常见的症状 ,多种原因皆可引起 ,如现代医学的慢性细菌性痢疾、肠易激综合征 ,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消化道肿瘤、糖尿病、腹泻等。中医在治疗慢性腹泻方面有较好的疗效。现对 15年来中医治疗慢性腹泻的辨证及治疗方药作一基本回顾。1 临床研究辨证的研究 朱氏〔1〕认为慢性腹泻主要与脾、肝、肾 ,特别是与脾肾关系最密切 ,病性以虚为主 ,分脾气虚弱、脾虚夹湿、肝郁脾虚、脾阳虚衰、肾阳虚衰六型。刘氏等〔2〕认为病变在脾胃、大小肠 ,脾虚湿胜为基本病机 ,应掌握 :辨病程、辨腹痛、辨…  相似文献   

18.
通过李永成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案例,总结其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学术思想。李教授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主要发病机制在于肝脾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饥饱不适、情志不畅、外邪所伤、操劳过度等致病因素导致肝失疏泄,脾失运化,肝气不疏,从而使患者出现抑郁恼怒等情绪障碍,而脾失运化,则致其清浊不分,停滞中焦,精微随糟粕并行肠间,发为泄泻、腹痛。  相似文献   

19.
肠易激综合征涉及肠道动力和肠道平滑肌功能障碍、内脏感觉异常、脑-肠轴学说、精神心理因素、消化道激素及全肠道感染等因素。中医学认为:其主要病机是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继而引发腹泻或便秘。治疗针对肝郁不舒对应的脑-肠轴学说、精神心理因素等引起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治宜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方用逍遥散随症加减后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和肠化湿汤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匹维溴铵治疗,治疗组在和肠化湿汤基础上辩证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有效率。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65.7%,治疗组有效率92.85%。结论 :和肠化湿汤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