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三个方面浅述吴门医派温病学家的治未病思想:1)未病先防——防患于未然.未病先护正气,防邪入侵.2)既病防变,阻止邪气入里.已病需快速治疗,先安未受邪之地;以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为纲防治温病传变;伏气温病当顾护阴液;注重小儿与妊娠期妇女、产妇等特殊人群的防治.3)瘥后防复——防止温病复发及治疗后遗症.在温病初愈时,需注意药物调理与饮食调理,养阴扶正.  相似文献   

2.
银翘散方中一药多用,或几药多用的情况最为普遍,究其配伍特色如下:①辛凉复辛温协同运用;②随性引邪外出,使表邪随汗而解,热邪借小便而出;③遵循"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原则,防热盛搏结气血,或逆传心包,或耗伤阴津。  相似文献   

3.
以"脾主运化"理论为基础,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探讨"脾主运化"理论在诊治、预防疾病各阶段的运用,欲病时先安未受邪之地,截病于未传之时,已病后防止其复发,合理运用"治未病"思想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4.
《金匮要略》中"治未病"理论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整体治疗、未病决定诊疗方案。其立论的原则有三,即预防原则、整体治疗原则、诊疗方案选择的原则。《金匮要略》中对水气病的论治从已病与未病2方面入手,已病者当发汗与利小便,发汗用麻黄桂枝类,利小便予防己,未病时防止气水血的传变和津液损伤。同时注意补脾胃之气以助祛除水湿,用以表治里、以气治水法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方面,探讨"治未病"理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未病先防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工作环境、早期诊断以及积极治疗基础病症;既病防变包括先安未受邪之地、截病于未传之时;瘥后防复包括健康教育和管理、营养支持、肺康复锻炼等。以为"治未病"理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治未病”理论既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未病先防的超前思想,也有“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既病防变的早期干预措施。“治未病”不仅指导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杂病治疗,更适用于控制某些温热病将传而未传的传变途径,从而防止病情恶化,达到早期治疗,及早康复的目的。现就四则实例,谈谈“治未病”理论在温病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金匮要略》方看张仲景治未病的预防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列举《金匮要略》相关方剂 ,从广义角度探讨了张仲景治未病的预防思想。认为已病后进行预防性治疗、用药 ,以防止变生新病或防止药物副作用导致的不良后果 ,是张仲景治未病预防思想的体现。从二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是既病防变方 ,列举了防肝病传脾、防冲气犯胃、防阳虚痰阻、防瘀致水停的方剂 ;二是防攻邪伤正方 ,列举了防峻猛伤脾、防发散伤阳、防温燥伤阴、防破瘀伤气的方剂。  相似文献   

8.
陈超 《环球中医药》2013,(11):835-837
叶天士对温病学的贡献不仅仅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其"先安未受邪之地"为主要内容的治未病思想同时涵盖了温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等诸多内容.本文从未病先防重"扶正"、既病防变倡"祛邪"、"瘥"后调养助康复等三个方面对叶天士治未病思想和用药特色进行了阐述,可作为读经典、做临床的经验之谈.  相似文献   

9.
该文结合“治未病”理论,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方面探讨与复感儿的关系.未病先防包括胎养以及儿童日常生活调护;既病防变包括先安未受邪之地,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及早采取阻截措施;病后防复包括内外治法相结合调理体质,强壮身体.为“治未病”理论在复感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略论温病的传变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病的传变,有常有变,有顺有逆。就其常而言,一般是由卫及气,由气及营,由营及血;或由上焦及中焦,由中焦及下焦。此即叶天士“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以及吴鞠通“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之意。言其变者,有一开始即现气分证或血分证者,有卫分之邪不经气分而迳入营血者,更有卫气同病,气营两燔者。影响病邪传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湖南中医杂志》2021,(3):160-160
既病防变就是病后防其变,例如防止疾病表里传变、脏腑传变、六经传变等,中医治疗理念中所讲的“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的治疗方法正是既病防变的体现。瘥后防复就是疾病刚刚好转,人体的正气虚弱,如若不固护机体,则邪气趁机再次入侵,导致虚后受邪,这当然也属于治未病的范畴,因为此时身体虽处于无病状态但同时也是最易感受邪气的时期,故也应结合治未病的相应理论。结合这三种治未病的观点,其实就是朱震亨《丹溪心法》中讲的“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相似文献   

12.
田玲  孙伟 《湖南中医杂志》2019,35(7):108-110
慢性肾脏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对其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即未病之前,防止疾病发生;既病阶段,防止疾病传变;病愈之后,防止疾病复发。本文从"治未病"思想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方面探讨中医药在防治慢性肾脏病中的作用,为中医药预防医学提供一定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3.
预防是仲景六经辨证体系中的重要思想,包括治未病、已病防传防变、新瘥防复,但就其指导意义而言,"已病防传防变""新瘥防复"更具实用价值."已病防传防变"包含了"固护正气,防病加重","未盛防盛,挫邪锐气"及"就近驱邪,邪有出路"等原则,"新瘥防复"包含了"新瘥调理,以防病复","待邪势弱,乘势歼之"等原则.这些思想在现代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理想的疗效,体现了仲景预防医学思想的科学性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荣建新 《北京中医药》2007,26(11):723-724
"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精髓之一,它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未病先防"是在未病之前,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既病防变"是指若疾病已经发生,应该争取及早诊断、及早治疗,以防疾病的发展和传变."治未病"的思想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阐述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相似文献   

15.
老年高血压病以肾气亏虚为主要病机,具有特殊的发病基础、临床症状、传变规律和预后。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在老年高血压病发生、发展、预后的各个阶段进行提前干预,有利于扶助正气,增强抗病能力,延缓病情进展。具体而言,未病之时,应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服用中药保养和培补肾气,做到未病先防。已病之时,既病防变,阴阳俱虚者,治以补益肾气,方选肾气丸加减;肾阴虚者,治以滋阴补肾,方选左归丸合天麻钩藤饮加减;肾阳虚者,治以温补肾阳,方选右归丸加减。疾病初愈之时,继续以中药补肾虚、调气血,同时避免六淫邪气与情志内伤对机体的损害,以防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16.
银翘散源自吴鞠通《温病条辨》,是辛凉解表代表方,贵在加减。吕文亮教授认为外感温病证属卫分皆可化裁用之,外感温热病早期失治误治,引邪入里,如慢性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等,辨明卫、气、营、血,加减应用银翘散,随证思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邹燕勤教授认为肾气不足是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在肾病治疗中注重辨证施治,维护肾气,其"治肾"学术思想中独特的维护肾气、调补脾胃、预防肺卫咽喉或皮肤之邪传变的理论,及在遣方用药中运用"扶正祛邪""未病先防""已病防变,防微杜渐"等理论均体现其学术思想。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8.
中医基础理论129.治未病的基本含义怎样?治未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健康人的“未病先防,二是针对已病者的“既病防变”。未病先防的具体措施包括:调摄精神,加强锻炼,注意饮食起居有节,增强机体的正气,以及采用人工免疫和“避其毒气”等,防止疾病的发生。既病防变的具体措施包括: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根据病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等,防止疾病的传变和恶化。130.治则和治法有什么不同?治则,即治疗疾病的法则。它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总则,治疗方法是治则的具体化。因此,任何具体的治疗方法,总是从属于一定的治疗法则的。如各种病证从邪正关系说,离不开邪正斗争,消长,盛衰的变化,由此而采用的扶正祛邪即为治疗总则。在扶正指导下的具体方法就是益气、养血滋阴、补阳等;在祛邪指导下的具体方法就是发汗、涌吐、攻下等。  相似文献   

19.
"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境界和精华,也是现代预防医学的最高体现,其基本内容主要涉及"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即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发病早期则积极干预、治疗,防止疾病加重、传变,并促进疾病的愈合,病情向愈后采取对应措施防止疾病复发."治未病"理论的精髓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对于疾病的防治意...  相似文献   

20.
“治未病”应贯穿于防治肿瘤的始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晓羽 《光明中医》2010,25(3):348-350
治未病,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患于未然,即未病之前,防止疾病的发生,已病之后,防止疾病的传变,强调以"预防为主"。本文分别从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变等方面论述了治未病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