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师承教育是从古至今运用最广泛的继承、发展医学的方式。搜集名老中医药专家的经验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准确高效地传承老中医专家的临证经验,需要不断探索并完善相关师承体制。介绍师承教育发展史、国家对于发展师承教育的大力扶持、分析师承教育优缺点,提出完善师承教育体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师承形式、师承模式、师承类型和师承制度等概念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提出建立和完善中医师承制度的5个基本原则,从四个层次探讨了现代中医师承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医师承教育是当今社会中医传承的主要方式,其培养了大量的中医优秀人才,促进中医药文化和中医学术思想传播,是现代中医药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其发展也存在部分问题,比如中医理论知识有待夯实、临床思维能力有待提高,老师单一、个人经验色彩浓厚,管理体制不健全、考核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并提出自己对中医师承教育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探讨中医师承教育工作的方法,认为可以在学习理论知识和跟师实践的基础上从熟读经典、注重临床、博览群书、勤思存疑4个方面做好中医师承教育工作,进而培养出有精湛医疗技术、临床经验的中医师。  相似文献   

5.
1中医对“瘟疫”的认识瘟疫在古代文献中称为“疫”,疫指具有流行性的传染病。早在周代的《礼记》“月令”中对疫就已有所记载:“孟春……行秋令,则民病大疫”,指出自然气候的严重反常,是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要原因。《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谓:“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  相似文献   

6.
总结传统中医师承教育模式及其特点,提出"重经典,跟名师,勤临证"为中医师承教育的核心内涵,并对创建中医学术传承流动站、中医学术流派工作站、高层次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培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非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师承等现代多元化师承教育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医师承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素英 《中医教育》2007,26(6):10-13
中医师承是培养和造就中医临床大家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医师承是中医教育的重要形式;中医师承是形成医学流派的重要因素;师承名医是中医成才的捷径;师承与学位相结合是培养名医的最佳模式。提出:师承名医,必须要有较高的悟性;师承名师,必须主动学习,捕捉灵感;师承名医,必须持之以恒,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8.
现代中医人才师承教育培养形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院校教育为主要教育方式的今天, 中医人才师承教育培养形式发生了变化.实行高层次的师承制,中医医疗机构成立名医工作室,中医师承制研究生教育,中医传统班制及本科导师制, 对中医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医师承传授方式在中医教育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流传数千年,优秀的传授方式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古代的中医传授,主要包括医署传授和师承传授。医署传授是面向皇族贵胄的培养方法,而历史悠久、广布民间的师承传授是古代培养临证医生的主要方式,从而使得中医道统延绵数千年,并不断繁荣昌盛,所以,吸收古代师承传授方  相似文献   

10.
中医临床人才具有全科的特点,中医师承模式是中医全科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把师承放到中医教育和学术发展的大背景中,提出中医师承的核心要素是"根于经典,学有所宗,习在临证",作为领悟中医思维、用活用好中医理论、提升中医临证能力的着力点。围绕中医全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中医经典课程教学模式和中医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传统中医师承教育与现代高等中医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1.
目前各中医药院校广泛开展了与传统师承教育模式相关的教学实验与改革,例如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师承教育试点班等。而学习理论是各种教学技术与手段的源头,并且是理智的选择教学策略的基础。文章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分析中医知识的独特性,提出相对于传统院校教育模式,师承教育的意义不在于学生在跟师时学到的具体知识和技能,而在于学生在跟师的过程中所得到的经验背景,以及通过师傅的引导,使学生得以更好地完成对抽象性极强的中医概念的建构,形成属于自己的理解与知识。  相似文献   

12.
韩捷 《新疆中医药》2009,27(3):67-68
师徒授受的师承教育形式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要模式,可弥补院校教育的弊端,师承教育可提高学生的信心,可学到中医的精髓,还要有机地把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结合起来,为我国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中医师承教育模式,即"师带徒"模式,近年来一直为各个中医院校探索的热点之一。由于传统的师承模式和院校教育模式各有千秋,国内学者普遍认为两者结合才是中医教育模式发展的主流趋势,把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有机的结合,才能为中医药人才培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以院校教育的底蕴辅以师承教育的特色,结合各家所长,才能为中医药人才培养创造一片沃土。文章就中医师承教育模式的分析与展望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15.
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开展至今,时已过半,笔者在带教实践中认真思考,获得点滴认识与体会,现整理汇报如下.供参考,盼指正.  相似文献   

16.
现行的中医高等院校教育已有半个世纪的历程,为中医药事业培养了大批医、教、研人才.而面对目前中医人才队伍日趋萎缩和西化的现状,院校教育的承办者与承担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师承教育重新被审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医院校.如何使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恰当、有效地融合,促进中医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值得每个中医教育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中医师承教育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福建省泉州市中医院498名中医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按照培训方式的不同,将2018年4月—2019年3月进行传统规范化培训的248名中医住院医师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4月—2020年3月进行中医师承教育的250名中医住院医师...  相似文献   

18.
中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之比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温茂兴 《江苏中医药》2005,26(10):60-62
中医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各有利弊,现代中医教育应该融合两者之优势,克服各自的不足,在当今院校教育成为中医教育主渠道的情况下,以临床实践为核心,在院校教育中导入师承模式,强化中医经典和传统文化的学习,从而提高中医教育质量,促进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比了中医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的特点,认为:中医传统的师承教育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医基本功的掌握、实践经验的累积卜优于现代院校教育,而院校教育在西医学知识、科研、外语和规模化培养上有显著优势。本文提出,中医学教育应结合两者优势,建立自己的特色模式。在中医的基础教育阶段,着重加强文化教育和基本功教育,兼顾现代医学知识和科研、外语能力;同时保留和发扬师带徒的教育形式。应该把师带徒教育列入中医教育体系的高级阶段,成为培养中医杰出人才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底上海开办了"上海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高级研修班"。开创性地将师承教育与学位教育相结合,改革和创新了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医师承教育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经过3年的培养,继承人在结业的同时获得博士学位。文章从教学理念、教学形式、科学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和体会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