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8)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UC)作为炎症性肠病的一种,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而在我国则显示了更为迅速的上升趋势。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主要涉及免疫调节紊乱、遗传易感性、感染、环境及肠黏膜屏障受损等因素~([1])。目前用于治疗UC的常规药物主要是5-氨基水杨酸、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抗生素及生物制剂(抗TNF-α抗体)等~([2-5])。治疗多以缓解症状为主,而且存在停药后易复发、耐药性增加或不良反应多等诸多问题。UC长期 相似文献
2.
3.
中药有效成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通常以包括直肠的结肠炎症为特征.溃疡性结肠炎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但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寻找新的治疗药物十分必要.近年来,文献报道了数种天然产物具有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对中药有效成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不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现代医学治疗棘手,中药灌肠治疗具有很大的潜力,近年来研究活跃,现从辨证论治灌肠、专方专药灌肠、基本方加减灌肠、中药联合西药灌肠、中药内服加灌肠等五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38岁,2010年1月因反复腹痛,黏液血便2个月,加重1周就诊.
患者述:2个月前开始左下腹痛,反复发作,有里急后重感,大便带赤白黏液,白多赤少,溏薄,日1~2次,进食生冷加重,伴腹胀纳呆,食后噫气,曾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4~6 g/日,分4次;0.2%甲硝唑100 ml,加地塞米松10 mg保留灌肠.病情时轻时重.1周前上症加重,左下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溏薄带赤白黏液,白多赤少,腹痛则欲便,便后痛减,日3~5次.大便常规:黄色带黏液.镜检:潜血试验OB(+),WBC(5~7) /HP,RBC(1~3)/HP.结肠镜检查:进镜90 cm达于回盲部,回盲部及阑尾开口未见异常,退镜见升结肠、横结肠黏膜光滑,蠕动规律,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黏膜充血水肿,散在出血点,轻度糜烂.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发病率逐年上升,病程迁延难愈,并且极容易复发。近些年来,中药灌肠在对UC的症状及预后改善、缩短病程、减少复发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故而通过文献检索,从经方、经验方、辨证选方用药、中药+西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等方面探究UC的治疗进展,进而说明中药灌肠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取得的确切临床疗效,以及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笔者采用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选择有典型血便、腹痛等症 ,并经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后确诊患者 30例 ,其中男性 1 2例 ,女性 1 8例。病变局限在直肠、乙状结肠者 2 2例 ,侵及降结肠者 3例 ,全结肠均有病变者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难治性炎性肠病,腹痛、腹泻、黏液血便为其主症。西医学对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主要以抗炎抗免疫的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隶属于中医休息痢久痢和肠澼等病范畴,其病理机制主要有肠道湿热蕴毒,瘀血阻滞,以及气血两虚等,临床相应地治宜清热祛湿、解毒、化瘀、益气补血等。文章从马齿苋、大黄、党参、黄芪等中药的多糖成分所具有的抗炎、免疫调节、恢复肠道菌群失调等作用,发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为契机,总结和探讨了中药多糖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灌肠治疗概况任金瑞(河北省医学科学院情报研究所050021)溃疡性结肠炎是直肠的非特异性炎症,多见于青壮年,病因未明,以腹痛、腹泻、粘液便或粘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特征。其病程缓慢,反复发作,西医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本文就近年来中药灌肠治... 相似文献
11.
12.
溃疡性结肠炎(U 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消化道疾病,病程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并与结肠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关系,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在我国,近年来由于社会压力的增 相似文献
13.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直肠与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西医多采用综合治疗,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存在疗程长、不良反应大、价格昂贵等问题。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等优势,尤其是中药灌肠治疗具有使药物直达病所、保证药物作用浓度、保护肠道溃疡面等特点。临床治愈率高,疗效肯定,充分显示出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前景。将近5年来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从中药辨证灌肠治疗、专方专药灌肠给药、中药灌肠配合内服、中西药结合给药及灌肠配合其他外治法5个方面给予总结。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8例,治疗组采用先清肠、后中药保留灌肠的方法 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西药抗生素保留灌肠法.两组均用药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为4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西药保留灌肠. 相似文献
16.
中药灌肠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具有疗效肯定,临床治愈率高,充分显示出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前景.现将近10年来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从辨证施治及专方治疗两个方面给予总结,旨在指导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7.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该病发病机制复杂,由多种因素共同致病。肠黏膜屏障受损是UC的基本病理改变,肠道菌群紊乱是UC的重要特征之一,肠道菌群通过调节肠黏膜免疫及炎症反应以修复受损的肠黏膜屏障,在UC的病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目前西医治疗该病具有起效迅速,短期疗效显著等优势,但长期使用疗效欠佳,并伴随诸多不良反应,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身心痛苦。因此,探索长期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的治疗新方法迫在眉睫。大量研究显示,中药能够多靶点、全方位调节肠道菌群,恢复菌群稳态,修复受损的肠黏膜屏障,从而遏制UC进展。众多研究表明,中药活性成分或单体、中药复方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以改善肠黏膜免疫,降低肠黏膜炎症反应,从而恢复肠黏膜屏障正常生理功能,从而有效拮抗UC,为UC防治提供新策略。虽然当前有一些关于中药调节肠道菌群以防治UC的研究,但其研究均存在着系统性与全面性不足的缺点。因此,该文基于UC的研究现状、肠道菌群及中药治疗等,综述了肠道菌群与UC的关系,以阐明肠道菌群在UC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同时,对近5年来靶向调节肠道菌群以治疗UC的中药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以期为UC治疗提... 相似文献
18.
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中药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的治疗进展。方法:将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入住我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为48例。实验组接受中医辨证施治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结合地塞米松灌肠常规疗法。比较两组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症状、肠镜结果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实验组采用治疗方案后的总体有效率95.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8%,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88.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采用中药治疗方案比常规西医治疗的效果显著,疗效有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