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已故赵绍琴教授是中国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其学术成就和临床水平享誉国内外,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当代中医界的一面旗帜。为迎接和纪念赵绍琴教授百年诞辰(2018-12-04),北京中医药大学特向海内外中医同仁征集学术论文及纪念文章,内容包括:1)赵绍琴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和应用研究;2)临床运用赵绍琴教授学术经验和方药的治验报告;3)赵绍琴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章。  相似文献   

2.
<正> 泄泻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如水样为特征,并伴有腹部不适感。泄泻有暴泻、久泄之分,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别,其病之本在于脾胃。暴泄之成因,多由感受暑、湿、寒、热等六淫之邪,或饮食七情内伤所致;久泄之成因,决非体虚一途,或木  相似文献   

3.
赵绍琴治疗湿热证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仕玉 《中医杂志》2004,45(12):895-896
赵绍琴(1918-2001),男,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顾问,中国医学基金会理事,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顾问,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他出生于三代御医之家,1977年调任北京中医学院基础部温病教研室主任,先后培养中医温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余名.1990年确认其为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是当代著名的温病学家,对叶天士提出的温病卫气营血辨治大法有独到的体会和认识.他把透热转气引申为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温病卫气营血各个阶段的治疗大法,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他创造性地把温病卫气营血的理论应用到内科杂病治疗中,对一些疑难病证主张从营血进行辨治,如病毒性心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赵绍琴教授论治郁热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艾军 《中医药通报》2005,4(4):14-16
本文总结、论述了赵绍琴教授对温病卫气营血各阶段及部分杂病中郁热病机病证的认识,以及临床诊治的思路和经验.  相似文献   

5.
赵绍琴组方用药规律探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临床病证 ,主要从用药轻灵、善用风药、善用升降散三个方面介绍了当代著名中医赵绍琴教授的组方用药规律。运用营血辨证的方法辨证治疗疑难病如慢性肾系疾病、血液病和内、妇、儿科疑难杂病 ,用药在凉血化瘀的基础上 ,加风药荆芥、防风、白芷、苏叶、独活等疏调气机 ,透邪外出。重点论述了风药的使用 ,指出给邪出路 ,宣展气机 ,疏调三焦是赵教授临床用药最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赵绍琴时方治验五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吾师赵绍琴教授临床善用时方,辨证有创见,加减有新意,确能给人以启迪。兹将笔者随师临诊所录时方治验整理成文,并作简析,以飨同道。1 痛泻要方治五更泄案 刘某,男,43岁。患五更泄3年余,服四神丸、金匮肾气丸、附子理中丸等不效,1990年10月求治于师。其证每日清晨起床后必直奔厕所,泻势甚急,有刻不容缓之感,早起则早泻,晚起则晚泻,不起则不泻,泻后甚感舒适。伴见心烦急躁、夜寐梦多,脉象弦滑且数,舌红边赤,苔黄而干。合参脉证,辨为肝胆郁热,下迫阳明,治以疏调木土之法,用痛泻要方加减。药用陈皮10g、防风6g、白术10g、白芍10g、  相似文献   

7.
赵绍琴辨治慢性肾炎心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导师赵绍琴(1918-2001)教授,是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出生于北京三代御医之家,幼承庭训,尽得家传。后又师从御医瞿文楼、韩一斋和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汪逢春等先生,医学造诣颇深,深得数家名医之绝技。笔者有幸在1985~1988年间随师学习,侍诊左右,聆听教诲,认真学习。毕业以来,临证近20年,每将老师所传之学术经验运用于临床,收效颇佳,进一步深入认识到老师学识之渊博,经验之宝贵。笔者随师学习期间,老师通过自己几十年的临床实践,并借鉴前人和其他医家之经验与教训,反复思考揣摩,对慢性肾炎的辨治颇有成效,形成一套很有特色的辨治体系。笔者验之于临床,也颇奏效,今结合自己的学习心得,对老师辨治慢性肾炎的学术经验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8.
赵绍琴慢性肾病治疗思想发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绍琴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中医温病学家、临床大家 ,他对慢性肾病的治疗 ,采用温病学理论 ,自成一体 ,颇有创建。笔者经过近几年潜心研究赵氏理论 ,并结合临床实践发挥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就赵绍琴教授慢性肾病治疗思想 ,结合自己的临证实践认识 ,进行浅探如下。1 慢性肾病非肾虚论传统观点认为 ,慢性肾病发病在肾 ,多为肾虚 ,治疗慢性肾病大多以补肾为主 ,六味八味是常用之方。在这种传统认识的影响下 ,笔者十几年来临床一直从肾为主着手治疗 ,对于多种慢性肾病的治疗 ,不少的患者临床疗效并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发现赵氏理…  相似文献   

9.
<正> 赵绍琴教授禀承家学,临证五十余年,博采众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笔者学习赵老治疗痢疾之体会,整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王××,男,29岁,首钢工人。1986年7月20日。初诊。患者3年前,由昌平县沙河人民医院化验检查,肝功能异常,超声波提示肝脾肿大,而诊断为肝炎。后经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为乙型肝炎。当时化验结果是:SGPT320,TTT8,HBsAgl:1024;血小板5万/mm~3,自确诊后开始休息治疗。先后经北医附属人民医院,北京市第六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治疗,肝功能未见好转,SGPT在140-150之间,TTT在4-14之间波动,HBsAg在1:64-1:3200之间波动,血小板在2.6-10万/mm~3  相似文献   

11.
整理赵绍琴教授对于卫分昏迷及卫气分误用寒凉所致高热昏迷的治法及用药原则。卫分昏迷虽为出现高热昏迷的危急重症,但不可再擅用寒凉阻滞气机,治疗应以辛味宣通为主,根据寒凉凝滞的程度及郁阻原因分别选用不同的辛味药进行治疗,兼用栀子豉汤、升降散开其火郁,郁开气达而火泄;气分热炽误用寒凉而昏迷,看似属于营分,实则为寒邪所郁闭,亦不宜再使用咸寒的营分治疗法则,而应以辛味药金银花、连翘等开其郁闭,用石菖蒲、郁金急开心窍,兼顾病因,稍佐以温药破开寒闭,使热邪有出路。  相似文献   

12.
国家级名老中医赵绍琴对现代医学中肾系慢性疾病的中医治疗有深入研究,对中西医学关于慢性肾病的传统观点提出质疑,并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创新理论,认为慢性肾病并非单纯属虚,属虚者少,属实者多;慢性肾病尿蛋白升高者饮食上要清淡粗少;慢性肾病宜动不宜静;慢性肾功能损害、肾萎缩可逆转.他确立了治疗慢性肾病的三大法则:即以凉血化瘀、解郁、化湿为基本治则的中医辨证施治,以低蛋白、清淡饮食为主的饮食调控,以每天散步1-4小时为主的运动锻炼.三法则用于临床,收效颇显.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代著名温病学家赵绍琴教授(1918~2001),以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享誉京城60余年,执教北京中医药大学40余年.先生口传心授,精心培养后学,桃李满天下;一生笔耕不掇,著作等身.这位国家级大师的辞世,是我国中医药学界的巨大损失.笔者有幸添列门墙,师恩如山,惟有将先生学术经验发扬光大,承先继志,造福人民,以报师恩于万一.  相似文献   

14.
15.
笔者从事临床近20年,今认真研读完《赵绍琴医学全集》,现将读后感想结合笔者临床常犯的一些错误作一总结、探讨,希望能给同道借鉴警醒。  相似文献   

16.
1 识病因明机理神昏在风温、春温、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毒、温疫等热病中均可见到,因其病因不一,治疗用药也应不同。临床上除了从发病时节上区分病因外,还应结合临床症状、体征,从脉、舌、色、症及相关理化检查,正确区分其病因之寒、热、风、湿、痰、瘀、食、火,不能仅凭主观臆测。虽热病中不应有寒邪,但由于治疗用药不当,寒凉过度,易使病情中出现凉遏、寒凝、冰伏等现象,故  相似文献   

17.
赵绍琴从温病论治杂病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军 《中医杂志》2005,46(4):258-259
赵绍琴(1918~2001),男,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顾问,中国医学基金会理事,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顾问,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他出生于三代御医之家,1977年调任北京中医学院基础部温病教研室主任,先后培养中医温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余名.1990年确认其为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是当代著名的温病学家,对叶天士提出的温病卫气营血辨治大法有独到的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
外感咳嗽是临床常见病 ,但若辨治不得法 ,往往使病情迁延或变生它症 ,因此虽是小病也应当重视。赵绍琴教授认为 :外感咳嗽的辨治 ,应脉舌色症合参 ,病虽不重 ,调治也应综合考虑 ,其论治颇具特色。本文从“重声痰之辨 ,以明六淫所因 ;舌脉并重 ,以辨病机兼夹 ;立法处方 ,注重因势利导 ;饮食起居 ,也当慎重”等几方面对先生的辨治经验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笔者有幸于80年代初师从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赵老身边学习,亲耳聆听赵老教诲,深得其传,尤其是赵老论治温病,有独特之处。余铭记于心,廿多年来,临床中应用赵老这一理论治疗肾脏病,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赵老治疗温病学说之精辟论述献与诸同道,愿共勉之。使之能发扬广大,  相似文献   

20.
升降散方出于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是调表里三焦气机升降的代表方。方由白僵蚕、蝉衣、姜黄、大黄等药组成,方中白僵蚕辛咸性平,轻浮而升阳,能解郁清热,祛风除湿,化痰散结定惊,杨栗山称之“能辟一切拂郁之气”;蝉衣甘寒,其气清肃,能开肺窍,凉散疏透郁热,解痉定惊;姜黄辛苦温,能散郁破血通络;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