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胜湿"理论指导腹泻相关性疾病在古代有着丰富的论述,在分析古代文献的基础上,对风邪导致腹泻的病因病机、古代的经典应用、相关用药进行梳理。认为感受触冒风邪是导致腹泻的原因;风邪外中,脾虚湿盛为腹泻的基本病机;通过李东垣、张子和的应用经验分析,确认该理论的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常用的风药、代表性方剂进行整理,明确其使用指征,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病例观察及相关资料总结湖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中医发病、病机特点及辨证论治。认为此次新冠肺炎属于一种独特的疫毒,此疫毒同时具有湿、毒、燥的特征,可定性为"湿毒夹燥"疫毒,其中"湿毒"是病理基础,"夹杂燥邪"是病理特点,"子病及母"是燥与湿毒均盛的原因;燥湿相兼外在表现为肺燥脾湿,主要损伤脏腑在肺、脾,后可伤及五脏。根据病情可分期论治:初期,湿毒郁肺、燥伤肺阴,治疗既要燥湿解表,同时要注意顾护津气避免过燥伤阴;中期,疫毒陷肺,在宣肺解毒基础上加用清肺润燥之品,酌情加用活血通络药;极期(危重症),疫毒壅肺,内闭外脱,治以开闭固脱、解毒救逆,注意根据阴阳虚实辨证施治;恢复期,邪未尽,正未复,需清补并行之法,里外宣通。  相似文献   

3.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性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发生的高危因素,为妇科常见疾病,李大可教授从"湿毒"角度论治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性感染,认为本病病机正气虚弱、湿毒蕴结,症候性质为本虚标实,以祛湿解毒为主要治则,兼健脾益肾扶正,临证辅以清热、温阳、化瘀,重用具有解毒功效之药,内外合治,双管齐下,疗效尤佳。  相似文献   

4.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腹泻均属中医学"泄泻"范畴,但泄泻在临床上有必要细分成不同的亚型进行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与泄泻中"气泻"相对应,其关键病机为肝郁脾虚,治疗上以疏肝补脾为主;功能性腹泻则属于"濡泄"范畴,脾虚湿盛是其基本病机,以脾虚为本,湿盛为标,治疗初期以燥湿、利小便为主,病程较长者应酌以升提脾气、温肾固...  相似文献   

5.
邹勇教授认为正气不足是肿瘤发生的内因,寒热痰毒湿瘀为肿瘤形成的外因,虚实交结,郁结成瘤为发病之机,以扶正祛邪为治疗大法。扶正以补后天脾胃中气为本,祛邪善用清热解毒散结药,慎用活血化瘀药,同时根据药物归经,参考现代药理用药,结合病因病机,按照天地人病时系统辨证论治,对肿瘤放化疗后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亦经验丰富。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6.
大动脉炎是一种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症疾病。陈宝贵教授认为,大动脉炎归属于中医的"血痹病"范畴,病机多属本虚标实,气血阴阳不足为本,痰瘀互结为标,又复感风、寒、湿、热等邪气,渐致脉络闭阻不通。临床以风寒客络、气虚络瘀、阴虚阳亢、湿热毒盛证为多见,常多种病邪兼夹为病,治疗中应当灵活用药。  相似文献   

7.
单兆伟治疗慢性腹泻的临证经验拾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慢性腹泻的病因病机、治法用药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单兆伟教授的临证经验。认为慢性腹泻的发病,以脾虚湿盛为本,而以所夹湿热为标,且病久不已,每及肝肾,从而出现肝木乘脾或脾虚及肾的病理变化。因此,在治法上应以健脾清化为主,而佐以疏肝理气或温肾固涩等法。  相似文献   

8.
肾病综合征证治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肾病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本虚以脾肾气虚、阳虚及肝肾阴虚为主,标实重在湿、热、毒、瘀。辨证分型以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脾肾气虚、脾虚湿困、气阴两虚为主要证型。用药主要为补益药、利水渗湿药、活血祛瘀药、清热凉血药等几大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CPT-11)+雷替曲塞采用寅卯时给药方法二线治疗晚期胃肠道癌迟发性腹泻的发生率。方法:65例晚期胃癌患者以往均接受过一种化疗方案治疗。随机分为寅卯时用药组35例和常规时间用药组30例。寅卯时用药组予CPT—11180mg/m2,静脉滴注6h,第1日用,给药时间为02:00—08:00,05:00达到峰值,通过四通道程控时辰输液泵给药:雷替曲塞3mg/m0,静脉滴注,第1日用,给药时间为10:00,恒速输注15min。常规时间用药组予CPT-11180mg/m2,静脉滴注2h,第1日用,给药时间为10:00,恒速输注;雷替曲塞给药方法同寅卯时用药组。2组均治疗21d为1个周期,至少治疗2个周期。结果:寅卯时用药组迟发性腹泻发生率为22.9%(8/35),常规时间用药组迟发性腹泻发生率为46.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寅卯时用药组的Ⅲ一Ⅳ度迟发性腹泻发生率为2.9%(1/35),显著低于常规时间用药组的20.0%(6/30)。结论:结合中医时间学理论寅卯时应用伊力替康能明显减轻其所致的迟发性腹泻。  相似文献   

10.
从慢性腹泻的病因病机、治法用药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单兆伟教授的临证经验.认为慢性腹泻的发病,以脾虚湿盛为本,而以所夹湿热为标,且病久不已,每及肝肾,从而出现肝木乘脾或脾虚及肾的病理变化.因此,在治法上应以健脾清化为主,而佐以疏肝理气或温肾固涩等法.  相似文献   

11.
湿盛证指感受外界湿邪,或体内水液运化失常而形成湿浊,阻碍气机或清阳,以身体困重,肢体酸痛,腹胀腹泻,纳呆,苔滑腻为主要表现的证候。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叶天士《温热论》中说:“湿胜则阳微。”湿之为病,本不易出现阴伤的表现。今随师治疗湿盛阴虚患者1例,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是儿童使用抗菌药后而出现的腹泻,其发病机制与肠道菌 群密切相关,抗生素可通过影响肠道菌群的代谢功能及免疫功能导致AAD。中医认为,儿童AAD的病位主要在脾脏,病因 不外素体脾胃虚弱、疫毒侵袭、药毒蓄积等,病机以脾虚湿盛、脾气亏虚、脾阳不足为特点。脾虚为小儿AAD发病之本, 且脾与肠道菌群具有共通性,故临床治疗小儿AAD可从脾论治。从脾论治儿童ADD以健运脾脏为原则,采用健脾渗湿、健 脾益气、健脾温阳等治法,分别以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附子理中丸等为基础方,调理脾脏以达治病求本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其中以腹泻型最为常见。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一定优势。中医学按其症状特征归为"泄泻""腹痛""痛泄"等疾病范畴,主病机为脾虚湿盛,肝脾失调。风药性轻灵,具有辛散升发的作用,配伍风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以起到升清降浊、健脾胜湿、调肝理气、通络散结的关键作用,常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属中医学"泄泻病"范畴,朱生樑教授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为整体与局部关系体现的代表性疾病之一,其病位在肠,与脾胃肝肾等脏腑关系较为密切;其基本病机为脾虚湿盛,属本虚标实,治疗上需治标与治本兼顾,治标即止泻,治本包括祛湿健脾、疏肝补肾,同时重视情志调摄。  相似文献   

15.
李东垣的升脾阳法对于泄泻的治疗具有重要价值。泄泻的基本病机是脾虚湿盛,脾虚为病机之核心,或兼肺虚,或兼湿盛,或兼寒积,脾虚则清阳不升,正所谓"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治疗以补脾健脾为本,根据不同的病机或补益脾肺,或燥湿健脾,或攻逐寒积,或健脾升阳。  相似文献   

16.
贾英杰教授将前列腺癌归为时代病,认为"虚、毒、瘀、湿"是其病机核心,其中"毒"是诱因,"虚"是内因,"瘀"和"湿"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四者相互交织,互为因果,贯穿病程始末;治疗上以"扶正解毒,祛瘀利湿"为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脏病的病机为"虚、湿、瘀、毒","虚"为本病之本,"湿、瘀、毒"为标,且"瘀、毒"病机贯穿本病始终,一般多从脾肾论治。王茂泓认为虚湿瘀毒的根本在于厥阴,基于对《内经·至真要大论》中"以少阳之中,厥阴木也,木火同气,木从火化"经典理论的理解,结合临床经验,从少阳论治慢性肾脏病。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腹泻中医临床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腹泻因其病因病机复杂,症状多样化,反复迁延,并有潜在致死性,仍然是目前医学界的一大难题。中医近年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其病机关键是脾虚湿盛,病位在肠,并与肺脾肾有关。证候有湿邪困脾、肺脾气虚、脾胃虚弱、脾肾阳虚等。治疗主以辨证用药,亦有结合成药验方、艾灸治疗、心理调护等。开展疗效评价,为完善系统的艾滋病腹泻中医诊治体系奠定了基础。综述了近10年艾滋病腹泻中医临床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9.
克罗恩病是一种发病机制未明的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赵智强教授认为脾虚为发病之本,湿热为致病之标。致病特点为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耗伤正气。病理因素涉及痰、瘀、湿、热、毒等。病机过程包括脾虚生湿、传导失司,郁而化热、湿毒为患,痰瘀互结、肠道异生,邪盛正虚、机体失养,而湿热蕴结为病理机制的重要环节,故治疗方法主要为健脾化湿、清热解毒,常与软坚散结、凉血化瘀、扶正固本等方法相配伍,并根据临床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20.
《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病因病机及证候学专著,在毒邪致病方面首次比较详细记录,"风毒"、"寒毒"、"热毒"、"水毒"、"湿毒"、"痰毒"、"恶毒"、"蛊毒"、"草毒"、"药毒"、"酒毒"、"兽毒"、"蛇毒"、"厉毒"、"斑毒"、"虫毒"、"气毒"、"鬼毒"等30余种毒邪名称及病因病机和相应证候,涉及临床44个病名,为毒邪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