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光明中医》2021,36(10)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加减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及血清CPR、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7 d为一个疗程,2组均治疗2个疗程。对比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心理状况评分、免疫功能及血清CRP、TNF-α、IL-6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后2组患儿的SCARED评分、DSRSC评分及血清CRP、TNF-α、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2组患儿血清Ig G、Ig M、Ig A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可有效缓解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患儿心理状态,同时可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并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金万乐 《光明中医》2022,(15):2809-2811
目的 探讨清肺抗炎汤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9月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的支原体肺炎患儿8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清肺抗炎汤治疗。将2组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的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SP-A、TNF-α、IFN-γ、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Ig A、Ig G、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清肺抗炎汤联合阿奇霉素疗效确切,不仅见效快且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功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桑菊合剂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疗效及其双向调控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将100例MPP患儿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予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按体重10 mg·kg-1,第2~5天,每日按体重5 mg·kg-1,使用5 d后停2 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口服大桑菊合剂,3岁以上,每次10 m L,3次/d;3岁以内,每次5 m L,3次/d,7 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并观察3个疗程。进行治疗前后患儿的症状及体征记录,并对其进行疗效评价;检验治疗前后(第1天和第21天)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 M),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血清浓度水平。结果: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消失、肺部啰音消失均明显比对照组所需时间缩短(P0.05)。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8.00%,显著优于对照组(70.00%,P0.05)。治疗组有8例出现胃肠不良反应,对照组则有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L-6及IL-10血清浓度治疗后与治疗前后差值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桑菊合剂联合阿奇霉素能明显改善MPP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缩短病程,疗效显著;再者,其能同时显著降低IL-6,IL-10血清浓度,作用机制可能与双向调控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及对炎症细胞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退烧、化痰、镇咳等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再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先静脉点滴阿奇霉素5~10mg/(kg·d),qd,连续给药3天,口服阿奇霉素10mg/(kg·d),qd,连服3天后停服4天,观察组患儿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同对照组,热毒宁0.5~0.8mL/kg,qd,最大剂量为10mL,连用7天,治疗前后观察患儿体温、咳嗽、干湿啰音、胸片改善情况,空腹抽血检测炎症细胞因子(CRP、IL-6、PCT)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比较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干湿啰音消失时间、X线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CRP、IL-6、PC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IgM、IgG、IgA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治疗后CRP、IL-6、PCT明显低于对照组,IgM、IgG、IgA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8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能够提高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的临床疗效,可能与其降低炎症反应及调节免疫功能有关,且无明显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金振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非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阳江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68例确诊儿童MPP(非重症)患儿,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观察组使用金振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退热时间、咳嗽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IL)–2、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IL–2、IL–6、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金振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MPP患儿,可更好地缓解患儿症状,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盐酸溴己新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10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以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试验组应用盐酸溴己新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均降低(P 0.05),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治疗中应用盐酸溴己新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可更好的控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毒素清颗粒对支原体肺炎老龄大鼠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青年模型组,老龄对照组、老龄模型组、毒素清组和阿奇霉素组,采用气管插管法复制支原体肺炎模型。分别以毒素清(3.995 g.kg-1.d-1)、阿奇霉素(23 mg.kg-1.d-1)灌胃7 d。第8天取材,检测外周血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NEU)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支原体PCR和分泌性免疫球蛋白(sIg)A、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肺脏含水量和病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IL-8表达。结果:阿奇霉素组BALF肺炎支原体阳性为0例(0%),毒素清组阳性3例(30%)。青年和老龄模型组BALF中sIgA和FN分别较青年、老龄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含水量、外周血TNF-α,IL-6,IL-8显著升高(P<0.01),且较青年模型组变化显著(P<0.01)。与老龄模型组比较,毒素清组和阿奇霉素组sIgA,FN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含水量、TNF-α,IL-6,IL-8显著降低(P<0.01);毒素清组BALF中sIgA明显高于阿奇霉素组(P<0.01),IL-8低于阿奇霉素组(P<0.05)。结论:毒素清对老龄大鼠支原体肺炎作用明显,其机制可能与增强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因子表达,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陆晓丹 《四川中医》2020,38(6):151-154
目的:观察清热肃肺止咳汤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1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联合清热肃肺止咳汤治疗,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免疫功能以及凝血功能变化,并观察患者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肺表面活性蛋白(S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凝血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清热肃肺止咳汤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效果相比单用西药治疗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赵西斌  李燕宁 《新中医》2017,49(9):107-109
目的:观察桑菊饮合止咳散加减联合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桑菊饮合止咳散加减联合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统计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肺部啰音、发热、咳嗽咯痰消失时间及病灶吸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D3、CD4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项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月,治疗组复发1例,复发率4.8%(1/21);对照组复发3例,复发率21.4%(3/14)。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菊饮合止咳散加减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能显著缓解患儿肺部啰音、发热、咳嗽咯痰等症状,增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清热活血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67例给予阿奇霉素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6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热活血方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4(IL-4)、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临床症状及肺部体征消失时间、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白细胞计数、肺炎支原体(MP)血清学试验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5%,优于对照组的74.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住院时间、临床症状及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治疗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IL-6、IL-4、IL-8及TNF-α、CRP、ESR及MP血清学试验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 但在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活血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MPP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炎性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健脾益肺祛痰方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健脾益肺祛痰方口服,疗程两周。治疗前后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IL-2、IL-4、IL-6含量,用血浆蛋白分析仪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Ig A、Ig G、Ig M和补体(C3、C4)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各观察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明显改善,血清抗炎因子IL-2、IL-4含量明显增加,IL-6水平明显降低。免疫功能指标明显增高,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炎症因子以及免疫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肺祛痰方可以调节支原体肺炎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蔡达  王峰  张媛媛 《新中医》2014,46(2):134-136
目的:观察黄芩重楼汤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选择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注射液静脉滴注,连续5天。停药4天,4天后根据病情继续采用阿奇霉素口服或静脉使用3天。然后停4天,再用3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黄芩重楼汤加减治疗,每天1剂,常规水煎分3~6次服用,连续服用14天。记录退热、咳嗽消失时间及胸部X线炎症吸收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8.21%,对照组83.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明显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及胸部X线吸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血清IL-2上升、IL-6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2、IL-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芩重楼汤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能快速减轻临床症状、体征,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免疫反应有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清肺通络法治疗小儿痰热闭肺型肺炎的支原体肺炎近远期疗效。方法:纳入痰热闭肺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90例,根据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入院后给予阿奇霉素与吉他霉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清肺通络法组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水平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Ig A、Ig G,Ig M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通络法治疗小儿痰热闭肺型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患儿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蒲地蓝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1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7例),对照组儿童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儿童在阿奇霉素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蒲地蓝口服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清炎性因子变化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观察组儿童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以及罗音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RCP)以及降钙素原(PCT)均显著降低(P 0. 05),且观察组患儿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D3~+、CD4~+、CD4~+/CD8~+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而CD8~+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 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蒲地蓝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降低机体炎性反应,改善患儿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叶佐荣  张绍文 《新中医》2017,49(2):106-108
目的:观察银翘芩百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风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支原体肺炎风热闭肺证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颗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银翘芩百汤。观察2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以上5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翘芩百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风热闭肺证,能有效控制炎症反应,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蒋雄 《新中医》2020,52(10):105-107
目的:观察辛凉平喘汤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5例MP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基础上加用辛凉平喘汤,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发热、咳嗽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发热、咳嗽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 (IL-10)、白细胞介素-4 (IL-4)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白细胞介素-2 (IL-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IL-6、TNF-α、IFN-γ、IL-10、IL-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凉平喘汤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能有效改善MP患儿的临床症状,调节抗炎因子和促炎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王颖  李建来  刘俊俊 《河南中医》2019,39(12):1858-1861
目的:观察贝母瓜蒌合剂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MPP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组口服阿奇霉素及贝母瓜蒌合剂。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结果:临床疗效:对照组愈显率为75.00%,治疗组愈显率为77.50%,两组患儿愈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候疗效:对照组愈显率为70.00%,治疗组愈显率为90.00%,两组患儿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次要症状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咳嗽、痰壅、肺部体征、精神、食欲及大便等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IL-6、IL-10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母瓜蒌合剂治疗儿童MPP,可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同时对细胞免疫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依据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IL-6、TNF-α水平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有效率(97.50%,39/40)高于对照组(82.50%,3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可有效减轻炎症,促进症状缓解,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桑菊饮合止咳散加减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中医儿科治疗的7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桑菊饮合止咳散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为风热咳嗽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治疗时选用桑菊饮加减与阿奇霉素联合用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因支原体感染所致,中医辨证诊断判断为风热咳嗽,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应用桑菊饮加减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记录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评估临床疗效。结果:CRP水平、临床症状消除时间、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三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原体感染引起肺炎,中医辨证为风热咳嗽时,采用桑菊饮加减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可降低CRP水平,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退热时间,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