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数据挖掘的冠心病辨证用药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杨  丁长松 《中草药》2020,51(14):3742-3746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分析冠心病辨证用药规律。方法首先搜集整理名家医案处方,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构建冠心病处方数据库;再借助统计学软件IBM SPSS Statistics 20.0对药物频次、病位证素频次及病性证素频次的分布进行统计;最后应用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等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潜藏的用药配伍规律。结果对遴选出的145首处方进行分析,涉及216味常用中药、8个病位证素和12个病性证素;挖掘出用药频次大于平均频次的药物46味,使用频次前5位的中药分别为丹参、甘草、栝楼、半夏、川芎,病位证素以心、肾、脾、肝为主,病性证素以血瘀、气虚、痰、阳虚、气滞、阴虚为主;当满足最小支持度为15%且最小置信度为70%时,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共得到药对关联规则15条,3味药组关联规则26条,其中置信度前3位的药对规则分别为薤白→栝楼、五味子→麦冬、郁金→丹参,置信度前3位的3味药组关联规则分别为薤白+半夏→栝楼、丹参+薤白→栝楼、薤白+甘草→栝楼。结论中医治疗冠心病辨证用药主以活血化瘀、行气导滞、补气益气、涤痰行气为法,与其主要病性证素血瘀、气虚等相符,药物大多归心经,与其主要病位证素相一致。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冠心病组方用药规律,对于临床用药指导与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宋鲁成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并整理宋教授2021年1~5月诊治冠心病的门诊病案,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处方中药物的频次、性味、归经、药对组合进行统计,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与新方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124首,中药173味,其中高频使用药物(≥30次)25味,频次居前10位的药物分别为党参、黄连、郁金、清半夏、炒薏苡仁、苏木、木香、柴胡、黄芩、厚朴。药性多属寒、温,药味多苦、辛、甘,归经以肝、脾、心经为主,演化出核心药物组合14组,潜在新处方7首。结论:宋教授治疗冠心病以虚、痰、瘀、热、毒为基础病机进行相应组方用药,擅用自组方参夏合剂和经方小柴胡汤,临床注重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孟凤仙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近6年孟凤仙教授治疗RA的门诊处方,借助Epidata 3.1、SPSS 20.0、SPSS Clementine 12.0计算机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证型及用药频数分析、高频用药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证型及用药频数分析结果显示,1129诊次病例中,湿热痹阻、痰瘀痹阻、瘀血阻络、肝肾不足是排名前四的证型,使用频次20%以上的中药共30味。高频用药关联规则分析显示,乳香、没药是关联规则最强的药物组合,另挖掘出多组常用药对。聚类分析挖掘出5类针对不同证型的常用组方。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方式,比较客观的总结了孟教授治疗RA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冼绍祥教授治疗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其门诊治疗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有效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构建数据库,使用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药治疗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处方49首,通过分析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及关联规则,挖掘出治疗慢性稳定性冠心病基础用方及19个常用药对、14个新方组合。结论:冼绍祥教授治疗慢性稳定性冠心病以补气为基础,同时辅以活血、化湿、清热等法,兼具岭南特色重视化湿清热,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和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郭维琴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郭维琴教授治疗冠心病处方,采用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处方中药物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处方规律。结果:共筛选处方69首,得出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及关联规则,挖掘出治疗冠心病基础用方及20个常用药物组合。结论:郭维琴教授治疗冠心病善用益气活血法进行加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为临床儿童哮喘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1988—2018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以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的文献,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构建儿童哮喘方药数据库,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040首方药,统计发现发作期中热性哮喘证、缓解期中肺脾气虚证分布较多;共涉及药物292味,高频药物50味,分别为为麻黄、苦杏仁、甘草;药物使用以化痰止咳平喘类、补虚类、解表类、清热类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物归经以肺、脾、胃、心、肝、肾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出二项关联规则25条,三项关联规则40条,四项关联规则12条;系统聚类分析得出药组8对。结论: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重视苦温、苦寒燥湿祛痰,辛温宣肺散邪,辛开苦降调节气机升降。治法以化痰平喘、宣肺疏表、温肺化饮、清肺止咳、补益肺脾肾为主,久病夹虚入络,当配伍祛风祛瘀通络之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陈晓虎教授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用药规律。方法 搜集整理2018年3月至2021年5月陈教授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医案处方,构建中药处方数据库,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后,运用统计学软件Excel表对药物进行频数分析;选取使用频次≥30的高频中药,运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中药共现网络的可视化升级,提取核心药物;借助IBM 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结果 纳入的164例有效处方中涉及中药共153种,累计频次2 916次,前8味依次为甘松、茯苓、紫草、陈皮、茯神、丹参、红花、木香;常用药物多为性温、平、寒之品,药味以甘味药和苦味药为主,多归肝、肺经,用药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为主;支持度最高的是紫草→甘松,置信度100%中支持度最高的药对为茯神→茯苓;高频药物聚类得到6个聚类组;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初始特征值>1的公因子9个。结论陈教授认为冠心病室性早搏以气阴两虚为本,气滞、瘀血为标,辨证施治时以益气养阴,行气活血,安神定悸为主,瘀久化热则配以清热之法,寒温并用,消补兼施,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邓铁涛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邓铁涛教授治疗冠心病的处方,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采用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邓铁涛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结果对筛选出的192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和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16个核心组合和8首新处方。结论邓铁涛教授治疗冠心病多用益气除痰化瘀之品,体现其"心脾相关"、"痰瘀相关"的学术思想及"调脾护心"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中医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提取纳入文献的处方及药物信息,统计药物频次,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高频中药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SPSS Modeler 14.1统计软件进行药物关联规则分析。结果:获取方剂44首,涉及中药108味,中药累计频次460次。柴胡、丹参、炙甘草、白芍、川芎、茯苓、郁金、当归、枳壳、酸枣仁为频次排名前10位的中药。高频药物因子分析共提取到6个公因子,聚类分析得到5个聚类方;关联规则挖掘出12个关联强度较高的药物组合。结论:中医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用药相对集中,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药为主,依据兼夹症状的不同,选择性使用补气、化痰、安神之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了探索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新思路,研究分析总结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2022年6月1日前发表在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维普、万方、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文献,筛选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中医药临床治疗文献且经过随机数对照实验验证明确有效者,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3.0)对纳入的处方进行药物频次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结果 研究纳入处方85首,中药148味;高频药物有丹参、山楂、茯苓等,常用药对有丹参-山楂、丹参-陈皮等,药物关联规则中茯苓,陈皮→丹参、山楂→丹参等的置信度较高,最终得到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核心药对11个、新候选处方5首。结论 通过对高频药物、功效归类、新候选处方的分析,发现对于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常使用活血化瘀药、补虚药、理气药及利水渗湿药相配伍,标本兼治,增强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研究可为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中医临床用药和新药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治疗银屑病方剂的组方用药配伍规律,为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筛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数据库收录治疗银屑病方剂,采用频次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方剂的组方用药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327首治疗银屑病方剂,涉及中药240味,出现频数最高的单味药为生地黄(204次);聚类数目为9类时较好,常用药物有生地黄、赤芍、甘草、牡丹皮、当归、土茯苓、丹参、白鲜皮、紫草、白花蛇舌草等;关联分析显示,当归配伍川芎、生地黄配伍水牛角、桃仁配伍红花为已知常用药对。结论:治疗银屑病处方多以清热、凉血、解毒、滋阴、活血化瘀法为主,而生地黄→板蓝根、生地黄→白茅根以及藤类药、虫类药的使用值得进行进一步讨论,进而为中医方剂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脱发中药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近10年中药内服治疗脱发的文献,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2.5,分析脱发中药处方的用药规律。结果从文献中筛选出230个中药处方,数据挖掘发现使用超过20次中药有38个,使用频次超过40次的常用组合34个,挖掘出28个核心组合和13首新处方。结论本研究发现治疗脱发内服中药以补益肝肾中药为主。挖掘出的新处方将为脱发新药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3.
挖掘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组方用药规律。以阿尔茨海默病或含老年性痴呆为主题,收集、整理中国知网收录的期刊文献为资料来源,建立阿尔茨海默病方剂文献研究数据库,对纳入标准的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纳入标准的113首方剂中,单药石菖蒲最为常见,药物四气以温、平居多,五味中甘、苦、辛味为主,归经中以五脏为主,使用最多的药物类别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关联强度最高的药对组合有6组,因子分析中提取8个公因子,系统聚类分析归为6大类。结果表明,现代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整体原则为补虚开窍、活血祛痰。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分析《四部医典》《甘露本草明镜》等相关书籍中用于治疗高原病方剂的常用药物、药物组合频次、核心药物组合与新方药物组合等。应用TCMISS V2.5软件,构建藏医治疗高原病用药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改进的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对药物配伍规律进行挖掘。对531首高原病方剂分析后,总结出高原病常见的症状有失眠、耳鸣等20种;高原病方剂中总共涉及539味药,其中药用频次≥50的有诃子、肉豆蔻等33味,以诃子药用频次最高;用于治疗高原病的常用药物组合14个,以"木香-诃子"使用频次最高;熵聚类分析演化得到核心药物组合13个,其中包括"大蒜-藏茴香-阿魏"等3味药组合8个,"木香-沉香-丁香-肉豆蔻"等4味药组成的核心组合5个,"大蒜、藏茴香、阿魏、木香、广枣、沉香、肉豆蔻"等新处方5个。选择主要症状"失眠"进行分析得出治疗失眠的以沉香、诃子、广枣等为主的核心药物组合和以红花、多刺绿绒蒿、石榴子为主的新方药物组合。通过TCMISS对用于治疗高原病的方剂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总结高原病方的临床组方规律和常用药物组合特点,为其临床应用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潘敏琦  熊国良 《新中医》2024,56(12):1-6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张景岳治疗淋浊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并规范《景岳全书》中张 景岳治疗淋浊的方药信息,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Modeler18.0、SPSS Statistics26.0、Cytoscape3.9.1等软件进 行药物频次、频率分析,以及药物关联、聚类分析。结果:共获得方剂55首,使用中药105味,105味中药使 用总频次为386次。28味高频中药(频次≥5次) 中茯苓使用频次最高,按功效统计,补虚药有13味,居第一, 其次为利水渗湿药6味。药物关联分析得到茯苓→远志、人参,山药→山萸肉等8个药物关联规则,药物关联 网状图得到茯苓、人参,山药、山萸肉,茯苓、远志,木通、栀子等关联度较高的药对。聚类分析得到“山 药、山萸肉、熟地黄、肉桂、菟丝子、韭菜子、杜仲、巴戟天、牛膝、五味子、牡丹皮”“当归、白术、人参、 远志、茯苓、炙甘草”“黄芩、麦冬、生地黄、泽泻、猪苓、车前子、灯心草、木通、栀子、甘草”3首核心 处方。结论:张景岳治疗淋浊主张补虚治本,利湿治标。补虚治本重在脾肾,脾肾亏虚型淋浊以温补升提为 主,稍佐甘淡渗利,并根据证候特点运用收涩、宁心、助阳等药物。利湿治标不拘寒热,首推茯苓甘淡渗利, 膀胱湿热型淋浊以清热、利湿为主,亦灵活辅以牛膝活血通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中医治疗冠心病PCI术后的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上广泛检索和收集冠心病PCI术后所用的中医处方并加以整理和统计分析,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得到相关结果。结果:最终纳入处方92条,高频次药物包括丹参、黄芪、川芎、当归、三七等;高频次药物组合包括"川芎,丹参""丹参,黄芪""赤芍,丹参"等;置信度较高的关联规则包括"川芎,党参→黄芪""川芎,桃仁→红花""桃仁→红花""桃仁,当归→红花"等;新处方包括"木香,延胡索,五灵脂,鸡血藤,香附""连翘,薏苡仁,苏木,川芎""麦冬,党参,黄芪,五指毛桃,仙鹤草"等。结论:冠心病PCI术后证候要素复杂多样,气血痰瘀交杂而为病,辨证复杂,然其用药以益气活血、化痰通络、逐瘀散结为主,既以整体出发调养气血为本,又着眼于局部以通脉络为要,体现了中医在冠心病治疗中气血同调、痰瘀同治、治病求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00年—2019年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关于中医药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型文献,对结果进行描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纳入381篇文献,共402首方剂,总计322味中药,药物总频次5241次;使用频次≥50次的中药有25味,其中黄芪使用频次最多,达241次。药物归类以补气药为首,其次为补阴药。药物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从支持度看,茯苓、陈皮、白术关联度最高;从置信度来看,黄芪、沙参、白术关联度最高;从提升度来看,白术、党参、茯苓相关性最高。聚类分析结果:有沙参、麦冬,生地黄、百合、鱼腥草、莪术、半枝莲、桃仁、桔梗、五味子、仙鹤草、太子参、当归,杏仁、瓜蒌、薏苡仁、白花蛇舌草、贝母,陈皮、半夏、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4个有效聚类群。结论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找出肺癌治疗用药规律,其治法主要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化痰散结、健脾化湿、清热解毒等,符合肺癌以正虚为主,痰、瘀、毒夹杂为病的发病基础,其用药规律与治法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取穴用药规律,以指导临床合理取穴及用药。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建库至2020年1月31日的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文献。选用Mi...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张允岭教授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失眠提供思路。方法 收集2017年9月-2020年12月张允岭教授治疗失眠的门诊中药处方数据,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2.3.5对筛选出的中药处方进行药物频次、性味归经、药物功效统计,并进行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数据挖掘。结果 共纳入中药处方520首,涉及192味中药,药物总频次8 690次。药物使用频次前10位分别为白术、合欢花、川芎、栀子、法半夏、茯神、淡豆豉、百合、竹茹、白芍。药性以温、平、寒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肺经、心经、脾经、肝经为主。药物功效以清心除烦、解郁安神、燥湿化痰、健脾益气等功效使用频次较高。药物关联中高频药物组合有“栀子→淡豆豉”“法半夏→白术”“法半夏→竹茹”“栀子→白术”等。药物聚类可将使用频次≥100的28味高频中药聚类成6类。复杂网络分析筛选出治疗失眠的核心组方为:栀子、淡豆豉、白术、法半夏、合欢花、竹茹、川芎、百合、茯神。结论 张允岭教授治疗失眠注重补虚泻实,标本兼治,常用清心除烦、解郁安神、滋阴养血、健脾养心、活血化瘀、清热化痰、和胃化湿之品,可为失眠的临床治疗提供一...  相似文献   

20.
杨淑慧  丁吉善  陈丽平 《新中医》2019,51(11):35-39
目的:探讨治疗痹证中成药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医师治疗痹证、科研人员研发新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 2015版收载治疗痹证的中成药,将相关信息录入EXCEL表格,对药物名称进行规范,运用Clementine12.0统计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成药42种,涉及药物150味,用药总频次468次;提取证素10个,前3位分别是湿、风、寒;药物按功效归为18类,祛风湿药最多,其次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频次≥5的高频药物共30味,前10位分别是牛膝、当归、防风、甘草、独活、木瓜、苍术、川乌、川芎、桂枝;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二联药对23组,三联药对55组,其中核心药对4组,分别是川乌+草乌、乳香+没药、白术+羌活+防风、茯苓+秦艽+防风;聚类分析得到有意义的聚类组7组,体现了补虚+祛风湿、解表+益气活血、解表+祛风湿、清热祛湿+通络、祛风湿+补虚+活血的配伍特点。结论:《中国药典》收载治疗痹证的中成药以治疗风寒湿痹为主,针对风湿热痹的中成药较少;临床治疗多以祛风湿、补虚、活血为基本治则,兼以解表、清热、利水进行配伍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