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传统文献研究及数理统计的方法,对选取的明代13位医家临床应用麦冬的剂量特点以及配伍特点进行研究,总结得出麦冬是明代医家临床最常用的滋阴之品,麦冬在明代的平均用量为9.9 g,最常用剂量为3.7 g,最大剂量为185 g,常用剂量范围为2.6~11.1 g,且不同医家呈现不同的剂量特点。明代医家应用麦冬常与解表药、清热药、养阴药、益气生津药、收敛固涩药相配伍。  相似文献   

2.
采用传统文献研究及数理统计方法,对明代13位医家临床应用黄连的剂量特点以及适应证进行研究。总结出黄连是明代医家临床常用的清热之品,黄连在明代的平均用量约4.8 g,最常用量约3.7 g,最大用量约18.5 g,常用剂量范围为0.7~18.5 g,且不同医家呈现不同的剂量特点。黄连在明代主要用于治疗痞证、痰证、血证、下痢、泄泻、消渴、呕吐、鼓胀以及痈疽疮疡、时疫热毒等各科疾病。应用广泛、配伍灵活是明代医家应用黄连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整理历代医家临证经验及临床应用,总结黄芩具有以下特点。1)临床用量范围为3~45 g。2)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的不同选择不同剂量:如发挥清热燥湿解毒的功效,治疗高热、痤疮、2型糖尿病、急性胃肠炎、病毒性肝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为3~45 g;发挥清热安胎的功效,治疗滑胎、胎动不安为10~12 g。3)根据其治疗疾病的不同,黄芩配伍不同中药,并发挥不同功效:如清肺止咳常配伍桑白皮、荆芥、浙贝母、射干等,清热泻火解毒常配伍柴胡、大黄、黄连、黄柏、栀子等,清热安胎常配伍白术、当归。  相似文献   

4.
通过搜集古医书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总结出白茅根具有以下特点:白茅根临床用量为1.59~300 g,常用剂量为30~60 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的不同,选用白茅根的剂量也相应不同,如清心凉血,交通心肾治疗耳鸣、耳聋等,常用剂量为10 g;清热凉血治疗银屑病、发热等,常用剂量为10~60 g;清热利尿治疗肾炎、慢性肾衰、前列腺炎等,常用剂量为6.33~90 g;凉血止血治疗鼻衄、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常用剂量为2.11~300 g;清热降气治疗呕逆等,常用剂量为1.59 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的不同,配伍也有相应差异,如清心凉血,交通心肾时常配伍生地黄、竹叶;清热凉血时常配伍生地黄、牡丹皮;清热利尿时常配伍茵陈、小蓟等;凉血止血常配伍生地黄、小蓟等;清热降气常配伍陈橘皮等.  相似文献   

5.
宋佳  傅延龄 《中医杂志》2012,53(18):1531-1533
运用文献分析与统计学方法,对明代13位医家医著所载1 405首方剂中的药物剂量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得出明代医家的临床用药剂量概况,包括按药物出现频次高低筛选的临床常用药物、常用药物的平均剂量、最常用剂量、常用剂量范围以及剂量分布区间.在所得数据基础之上,将明代医家临床常用药物与该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简称《中国药典》)及其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剂量范围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明代医家临床用药剂量多分布在张仲景方药剂量1/10~1/3的范围内,二者剂量分布有显著落差;相比之下,明代医家临床常用剂量范围与现行《中国药典》规定的剂量范围较为接近,提示很多临床常用药物自张仲景时代发展至明代,剂量分布情况已发生较大变化,方药剂量出现了较大的落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整理古代医籍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总结出茵陈的临床应用具有以下特点:1)茵陈临床常用剂量为6~60 g,最大可用至120 g。2)结合具体疾病、证型及相关症状确定茵陈的最佳剂量范围,如茵陈发挥利胆退黄功效时,可治疗急性肝炎、慢性肝病、慢性肝病、胆囊炎、胆石症及肝硬化等见黄疸症状者,常用剂量为6~45 g;发挥保肝的功效时,常用剂量为15~30 g;解热祛湿治疗外感时,常用剂量为6~9 g。3)应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的不同特点配伍相应的中药,如茵陈在清热利湿退黄时,若是黄疸初起,热重于湿,常配伍大黄、栀子等;湿重于热,常配伍泽泻;治疗阴黄,寒湿为主时,则配伍附子、干姜等;治疗外感暑湿、高热,常配伍藿香、青蒿、黄芩、白豆蔻。  相似文献   

7.
通过搜集古代医学文献及现代医家经验,总结出蒲公英临床应用特点如下:1)临床用量范围为4.5~100 g。2)临床使用随着疾病、证型、症状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剂量。如治疗痈疮、疖肿、胃溃疡、淋证、慢性胃炎、化脓性扁桃腺炎、痤疮等疾病时常用剂量为4.5~100 g,治疗牙痛时常用剂量为18.75~30 g,治疗乳腺炎、腮腺炎、伤口硬结、乳腺增生、甲状腺肿等疾病时常用剂量为5~33.75 g。3)临床配伍时需灵活,如需清热解毒时常配伍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大青叶,需清热止痛时常配伍当归、川芎,需清热散结时常配伍贝母、玄参、路路通。  相似文献   

8.
郝瑞  韦宇  邸莎  黄一珊 《吉林中医药》2021,41(2):256-258
本文搜集古代医籍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与临床应用,总结出栀子具有以下特点:栀子的临床用量范围为3~30 g,常用范围10~30 g.临床剂量随着疾病、证型及配伍不同而变化,如栀子泻火除烦,治疗精神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常用剂量为6~30 g;栀子利湿退黄,治疗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常用剂量为9~20 g;栀子凉血解毒,治疗...  相似文献   

9.
搜集近现代医家临证经验,总结出黄连具有以下特点。1)临床用量范围1~120 g。2)结合疾病、证型、症状选择黄连的最佳剂量。如清热燥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口腔溃疡、小儿泄泻、哮喘、糖尿病及酮症酸中毒等疾病为3~120 g;清热解毒,治疗急性感染性疾病,如急性心内膜炎、湿疹、肛周脓肿、急性盆腔炎、下肢丹毒等为3~45 g。3)治疗的疾病及症状不同,黄连的配伍亦不同,如清热解毒配伍黄芩、黄柏、大黄等,清热燥湿配伍葛根、吴茱萸、干姜等。  相似文献   

10.
总结全国名中医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法和用药特点。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筛选各医家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文献。将各医家提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法进行频次和聚类分析,将常用中药进行频次分析。各医家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常用治法有解毒、清热、补肾、化瘀、滋阴、活血等,其中解毒、清热治法频次最高。常用中药包括清热凉血药、补脾益肾药、解毒散瘀药、滋阴清热药。治法规律为活动期以解毒清热治法为主,控制病情;缓解期以扶正补虚治法为主,稳定病情。  相似文献   

11.
药对为古代医家的经验总结,药对已成为现代临床中常用的相对固定的配伍组合。对中药药对的理论包括经方药对、药对配伍原则,单味药配伍他药、不同配比剂量的临床应用,以及药对配伍的现代医学研究、药对用量比例的有效成分研究等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药对的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大叶金钱草、鸡内金、桃仁是仝小林教授临床常用的治疗尿石症的三味小方。仝小林教授认为,尿石症的核心病机为湿热蕴结、气滞血瘀,因此清热利湿、理气化瘀、通淋排石是其治疗大法。大叶金钱草为清热通淋、化坚排石的要药,仝小林教授临床中常从30 g起步,逐步加量至90 g,最大用量达120 g;鸡内金健胃消食、通淋化石,临床常用剂量为10~30 g;桃仁活血通络,临床常用剂量为5~10 g。三味药组成治疗尿石症的核心药物,既能针对"湿热态",又具有明确的通淋排石疗效。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在退热,改善发热症状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仝小林教授认为,热病应首辨新感与伏气,清温透表,给邪气以出路。治疗时以芦根清热透表,临床常用剂量60~120 g;葛根解肌透表,临床常用剂量30~60 g;石膏清气透表,临床常用剂量60~120 g。三味药组成小方,有良好的清热透表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知母自汉代至今两千多年的临床剂量特点,为知母临床应用选择安全、合理、有效的剂量提供文献依据。方法选取各朝代最具代表性的医学著作,采用EXCEL表格录入数据并建立各朝代知母临床用量数据库,统计知母在不同朝代出现的频次、最常用剂量、常用剂量范围上限、常用剂量范围下限、最大用量、最小用量以及平均用量,并对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统计结果发现,汉唐时期知母临床用量较大且用量范围较广,最大量可达82.8g。自宋代推行煮散之后,知母临床用量显著下降,但仍有大剂应用的医家。至现当代,知母的临床用量多限于药典所规定的范围,但也有超药典用量应用的报道,使得知母的临床应用长期以来呈现大小剂量并存的现象。结论知母大剂量应用(≥30g)常见于白虎汤及其类方,主要用于瘟疫、温疟等急性热病的治疗,而通过辨证小剂量应用知母(≤6g)也会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另外,汉唐时期知母常用于治疗痹证及水湿肿满等证,而此功效在宋代之后则应用较少。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拟从历代医籍中记载包含山茱萸的方剂的剂量信息入手,通过中医古籍数据库检索,计算出方药用量的最大剂量、最小剂量、中位剂量、最常用剂量和常用剂量范围,绘制均值及中位剂量的历代折线图。结果发现,汉晋时期对于山茱萸的应用处于探索时期应用较少,用药剂量也有较大波动;唐宋元时期应用逐渐增多,而且后期因战乱散剂盛行;至明清时期转为较多应用汤剂,用量达到相对较高水平;自民国以来用量趋于平稳,平均剂量31.1 g,但医家临床应用仍高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推荐剂量。藉此,望为医家临床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金匮要略》中黄芩的使用脉络清晰,为后世医家提供了较为明朗的用药思路。黄芩在临床上常与他药配伍使用,治疗多种疾病,应用范围颇广。《金匮要略》中黄芩配合不同药物使用出现过12次,配伍药物各不相同,主要为柴胡、干姜、大黄等,其治疗主要集中于胃肠道疾病、妇科疾病、情志病等,侧重不同功效时用药剂量亦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津伤可见于糖尿病病程的多个阶段,紧抓核心病机,有的放矢,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仝小林院士认为,因热伤阴,因热耗气,因此滋阴益气的同时更要警惕背后之"热",所谓"扬扬止沸,不若釜底抽薪",热为致病之源,清热为澄源之治,滋阴益气更应注重清热.知母、天花粉、葛根是仝小林院士临床常用的清热养阴生津小方,三味药合称"滋膵饮",见热盛阴伤均可配伍使用.方中知母常用剂量为9~30 g,天花粉常用剂量为15~30 g,葛根常用剂量为15~60 g.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文献整理与数据挖掘分析方法,探讨唐宋医家对于疫病的诊疗思路与临证用药经验。方法以《外台秘要方》《千金要方》《太平圣惠方》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唐宋时期的中医学代表性著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文献整理与数据挖掘分析方法,提取四本著作中治疗疫病的方药,深入分析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应用关联强度法归纳常用药物及其配伍组合。结果治疗时气最常用甘草、黄芩、麦冬;治疗疟疾最常用常山、甘草、鳖甲;治疗霍乱最常用人参、甘草、生姜。疫病治疗药物中补益药总占比30%,其中以补气药和补阴药为主;解表药(20%)次之;清热药(12%)温里药(11%)占比相当。结论根据以方(药)测证理论,可以推测唐宋时期气虚、阴虚、寒、热病机在疫病中均可出现,扶正祛邪为这一时期疫病的主要治则。  相似文献   

19.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独活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临床用量多为6~60 g。其次,独活临床用量应综合考虑病证及配伍等多种因素,随病施量、因证施量、因配伍施量。独活配伍羌活、防风等,治疗风寒湿引起的风湿免疫、骨科系统疾病,常用剂量9~60 g;配伍川芎、细辛、虫类药等,治疗神经官能症、阿尔兹海默症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常用剂量9~15 g;配伍黄芪、桂枝、女贞子等,治疗月经失调、产后身痛等妇产科疾病,临床常用9~12 g。  相似文献   

20.
基于Apriori算法与网络关联的大黄-甘草药对数据挖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黄-甘草药对的中医方剂用量、配比与方剂功效的关系。方法:从中医方剂数据库中检索组成含甘草、大黄的方剂共2 361首,利用计算机算法将方剂文本信息整理为表格形式,统计方剂中甘草和大黄的用药量、配伍比例及方剂功效,用Apriori算法及网络图对三者间关系进行挖掘分析。结果:大黄常用剂量在25.16~35.16 g,甘草常用剂量在0~5.16 g,15.16~35.16 g;常用配伍比例为1/1,占总数的37.85%;方剂功效以止痛、清热、利水渗湿、消肿散结、解毒为主,且剂量、配比与功效存在相关关系。结论:应用Apriori算法及网络关联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可发现药对组成规律,为方剂配伍应用研究提供新的方法,为临床组方用药及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