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治未病"是中医治病、养生的重要思想。亚健康,是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对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关系进行了深入阐述,以中医"治未病"思想探讨现代亚健康调理的策略,从调理原则、调理阶段、调理方法等各个方面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2.
中医治未病思想与老年养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养生在中医学中可归属于"治未病"范畴,治未病思想主张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和已病防变,对提升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概述中医治未病思想,然后分析老年养生中治未病思想的体现,并着重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老年养生中的应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王志刚 《新中医》2015,47(4):5-7
糖尿病是一个终身病,最终导致多脏器损害及终末期肾衰等慢性并发症,因此运用"治未病"思想防治糖尿病的进一步发展、恶化,意义重大。提出未病先防,合理饮食,养生为要;有病早治,调理脾胃,首当其冲;已病防复,安五脏调阴阳,化瘀为纲的宗旨,调节阴阳和脏腑的平衡而改善患者的症状,防治并发症,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术思想的特色和精华内容,也是中医治病、养生、保健的重要指导理论,其提倡在防治疾病过程中应早识、早防、早治,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盛防危,新愈防复"。通过整理历代医家的阐述及亲身临床实践,将中医治未病思想的理论特色和临床意义归结为"未病养生,重在预防;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四个方面加以详细剖析,认为治未病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特色和广泛的临床指导意义,对人民群众的养生防病意义重大,有必要继承、掌握并熟悉运用"治未病"思想的精髓,让中医"治未病"这一经典中医理论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5.
中医"治未病"思想内涵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王琦教授运用玉屏风散,在未病状态下调体,防病于先,在既病状态下扶正,固本防变,在瘥后调理,培元健体,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为健康管理调体用药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古今文献的查阅,并结合临床实践,阐述了肾虚肝郁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中医病因病机,并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这三个"治未病"思想的核心观点作为切入点,分别论述了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防治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中的具体运用,即通过情志调护、饮食起居、穴位养生、中药调理、针灸治疗等中医特色疗法以达到改善卵巢功能,延长卵巢寿命,延缓病情进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中医"治未病"理论形成过程中,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继承、发展了《内经》"治未病"的思想体系,又对后世的预防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仲景"治未病"理论内容丰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之"治未病"是指养生调摄,未病先防,即内养和外防;广义之"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养生调摄,将病防发、防微杜渐,早期诊断、既病防变,初瘥防复、调摄复元等几个方面。本文主要从"治未病"、"治欲病"、"治已病"和"治愈病"等4个方面浅析张仲景"治未病"思想。  相似文献   

8.
"治未病"思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文秀 《北京中医药》2008,27(3):237-239
中医学中的"治未病"思想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从"治未病"的未病养生、欲病救萌、已病早治和瘥后调摄等思想出发,应加强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体系、心理咨询体系、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和心理保健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该文着重探讨了葛洪《肘后备急方》书中关于"治未病"思想的论述,主要有三个方面:未病先防,调摄养生;既病防变,早期治疗;瘥后调摄,防其复发。对后世"治未病"思想的拓展和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灸疗与养生     
《内经》"治未病"理论是中医重要的养生医学思想阐述。《素问·四气调神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李东垣解释"治未病"就是养生,指出"如能慎言语、节饮食,所谓治未病也"。因此,《内经》灸疗养生理论研究,既是中医养生学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又是对《内经》"治未病"养生思想的弘扬。  相似文献   

11.
膏方是传统中医八大剂型之一,其在对慢性病、体质偏颇性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独特优势,目前膏方的中医治未病多局限于一年的冬季时令,其他时间则很少重视膏方的治未病理念。谢胜主任医师创造性地将体质学说、运气理论、心身医学、温补学说、四季养生、饮食调理等理论相结合,指导膏方的应用,提出以"脾胃为基石"四时膏方的治疗理念,在专科专病及亚健康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的临床疗效,充分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张仲景继承《黄帝内经》的治未病思想,在《伤寒杂病论》中进一步提出治未病的理论,不仅用于养生,而且将其贯穿于临床的全过程,其要点是未病重防、扶助正气、既病防变以及瘥后及早调理康复。运用在肾脏病的治疗上,应在未病时,严防肾虚证出现;病情未显时,要及时控制病情;未见传变时,应及早稳定病情;尚未进入严重阶段,必须延缓和阻止病情进展。这对指导现在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治未病”的历史文化探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岚 《四川中医》2008,26(9):124-125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疾病防治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养生、既病防变、瘥后调摄等方面内容.<内经>在总结前人养生防病经验的同时,结合中国古代哲学和预防思想,初步奠定了"治未病"学说的理论基础.<难经>则从已病防变角度阐述了"治未痛"理论.此后,历代医家对中医学"治未病"思想不断发挥,使其成为中医养生保健的主导思想和防治疾病的重要原则.而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等预防思想,以及阴阳五行学说、整体观念、自然观念、道家哲学等中国传统文化观念,都是中医学"治未病"理论形成的历史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4.
"治未病"是中医学精华,未病之时,固护正气,预防疾病;已病之时,防止传变及病后康复,老年肺系病更应遵循,"未病养生,防病于先",采取各种养生保健方法,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起居有常,情志畅达,睡眠良好;"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及时调理疾病先兆、萌芽,防止发展;"已病早治,防其传变""见微得过,用之不殆",治疗时应顾护胃气,酌加益气、滋阴,淡渗利湿之品,以防传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疾病初愈,正气尚未完全恢复,邪气未尽,需调理才能逐渐康复,应避寒热,慎起居,节饮食,勿过劳,方能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5.
夏桂成“补肾调周”法中的治未病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菁 《辽宁中医杂志》2010,(8):1443-1444
总结夏桂成"补肾调理月经周期法"其"治未病"思想体现在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意在防变、病后防复等4个主要方面。使后学者更加深刻理解夏桂成教授所倡导的"补肾调周"法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从十个方面,即:养生防病,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传变;先治未病;未盛防盛;病盛防危;已盛防逆;病后防复;先安将受邪之地;先病服药等,论述了《伤寒论》的治未病思想。指出,《伤寒论》治未病思想不仅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当代中医学的理论与临床创新也有积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趋势及发病率均有所增加,而现代医学对该病没有特效抗病毒疗法,而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该病的养生防护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等不同阶段所采取的措施及注意事项,来阐述治未病思想在病毒性心肌炎养生防护中的作用意义,以期为该患者人群提供理论支持及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治未病"以"防"为核心,重视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倡导未病先防,重视养生,核心理念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健康管理通过控制人们生活方式中的健康危险因素和行为,降低危险因素,维护人体健康。健康管理与"治未病"理念不谋而合。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实现"治未病"与健康管理融合,形成现代中医健康管理体系,运用"治未病"思想指导健康管理,大力推动"治未病"的普及与发展,为中医药发展开辟新方向,使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发挥更大作用,是祖国医学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治未病"思想在临床中防治老年阴血亏虚失眠的应用。方法通过对阴血亏虚失眠病因病机的阐述,揭示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于阴血亏虚失眠"未病""欲病""已病"状态的干预。结果中医治未病思想通过饮食调理、生活方式改变、运动锻炼、针灸方药等防治阴血亏虚失眠。结论运用养血、滋阴、安神的治未病思想防治阴血亏虚失眠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保持乐观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20.
"未"可作为一个时间段的一种状态,属于从午时阴阳交到申时形体成的中间发酵阶段,是一个量变过程,"治未病"是调理体质状态,纠偏扶正,引导其向平和质方向发展,防治疾病的一种过程。"未病"含义包括"状态""无病""转折",认为"治未病"不仅是"无病养生",可以是"调理体质",还是"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治未病"不仅仅只是治"没有"的病,也不是治"不知遥远未来何时发作"的病,而是掌握了现在的身体状态是平和体质?或是偏颇体质?是无病?是病前?是病中?还是病后?了解疾病的发展规律,评估身体的疾病风险,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方式,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