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分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常见证型的统计学研究、常见证型的客观化研究等综述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进展。指出:探索消化性溃疡诊断意义的微观监测指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有助于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步入现代化与客观化。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随之增加。中医药凭借其高治愈率、低复发率、价格低廉等特点在消化性溃疡治疗方面的地位逐步提升。目前,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辨证分型、现代研究进展、代谢组学3个方面成为研究热点。然而,单方面研究消化性溃疡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弊端,若三者结合研究消化性溃疡能更好的完善中医辨证分型,发挥中医药的治疗优势,其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辨证施治与施护经验。方法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45例,不同的病例采取相应的中医辨证施护措施。结果 45例患者经过合理的中医辨证治疗、护理,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结论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护理中,根据不同的辨证类型予以辨证施治与施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辨证分型较为细致,约有20余型,对临床治疗有一定意义,但有些证型之间,病机相互交叉,主证亦颇多重叠,临床有时难以划分。分型过多,往往过分注重兼证而忽视从主证上把握病机进行施治。为了使理论更加联系实际,指导临床工作,我们分析溃  相似文献   

5.
蔡家璧 《光明中医》2010,25(11):2102-2103
<正>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残胃炎,胃黏膜脱垂症等胃腑病证从中医学辨证均属此范畴。大凡治疗胃脘痛根据具体病机中医分别采用温清、消补、祛邪、理气的辨证方法。随着现代  相似文献   

6.
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20例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照组90例采用西咪替丁、雷尼替丁、阿莫西林、丽珠得乐等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00%;对照组有效率82.00%。[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从病因、病机、诊断、辨证等方面介绍中医对冠心病的研究概况,指出胸痹治疗宜审病因病机,辨病、辨证相结合,辨证论治善识主症,同时用动态的观点辨病、辨证;期望未来建立胸痹规范化中医辨证诊断标准,统一疗效标准,以适应中医临床、科研等方面需要。  相似文献   

8.
病下辨证是将现代医学与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结合起来,在明确疾病诊断前题下进行辨证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和中医学理论选方用药进行诊治。病下辨证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灵活应用在诊断、治疗、用药等各方面。刘教授认为凡是在疾病过程中使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充分发挥中现代医学互补优势的思路皆可应用,临床可根据疾病的性质,患者的体质,用药是否特殊,或偏于辨病,或偏于辨证,或病证结合灵活变动,以诊疗消化性溃疡为例说明,临床常从三个层面出发:一是先辨病以确立总则;二是将现代医学中消化性溃疡的分期与中医辨证结合起来,使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三是辨病用药使病证结合。刘教授灵活运用病下辨证诊疗消化性溃疡临床优势明显,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浅谈提高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疗效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性溃疡属于中医胃脘痛的范围。近代由于中医学自身结构的演化和发展以及多学科的研究,使中医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水平有了提高。但是,近年来在临床中也发现一些病因多元、病程延长、疗效不显的消化性溃疡,暂且称之为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笔者遵古训,览众家,结合自己多年的临证实践,就进一步提高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提出对策。 1 辨证整体化,分型客观化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由于病机出现寒热错综、虚实夹杂、痰瘀互结、气血同病,以病初之辨证和分型似难指导临床施治,“有其症,无其脉;有其脉,无其症”的现象在临床屡屡可见。此时医者更…  相似文献   

10.
消化性溃疡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是临床常见疾病,现代医学认为二者共病有一定的生理病理基础。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二者在生理病理上密切相关,有共同的中医病机。"建中法"是中医治疗脾胃病重要的方法之一,建立中气,中焦气血生化有源,则心神自养。在建立"中州"的基础上,对于消化性溃疡合并窦性心动过缓辨证施治,为临床治疗"共病"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1.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主要发病病机以虚为主为本,实为兼为标;虚证主要为脾胃气虚和脾胃阳虚。标实证为血瘀、湿热、气滞等,医家尤为重视胃络瘀血。溃疡辨证分型按由简执繁原则可分为两大类:虚证和实证,其中虚证包括脾胃虚寒、胃阴不足;实证主要包括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胃络瘀血。采取上述中医辨证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特点,但也存在较多不足,需要并值得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现代临床医家在消化性溃疡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用药方面研究颇多,从临床经验出发者居多,临床上同样可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总体上缺乏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相结合的整体治疗理念。导师郝斌通过多年临床研究,提出从病灶与环境辨证关系论治消化性溃疡的观点,体现出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相结合的整体治疗理念,临床的治疗效验颇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消化性溃疡患者共56例,根据其临床表现,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经治疗1个月后愈合44例(78.57%),好转9例(16.07%),无效3例(5.36%),总有效率为94.64%;Hp根除43例(76.79%);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将本病归属于胃脘痛、胃痞等病症范畴,以辨证治疗为主,已取得显著疗效。通过对近年来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证候与相关性因素研究进行统计分析,以指导,临床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消化性溃疡不同中医证型与胃镜下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对3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均行胃镜检查,并予中医辨证分型,主要观察中医证型与溃疡的分型、分期、黏膜状况的关系。结果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多见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多见于溃疡活动期;而肝胃不和证、胃阴不足证多见于消化性溃疡的愈合期和瘢痕期。消化性溃疡黏膜表现:脾胃湿热证多见糜烂、充血、水肿;脾胃虚弱证多见苍白、糜烂及出血;肝胃不和证多见充血、水肿和糜烂;胃阴不足证多见苍白、充血、水肿。结论消化性溃疡的胃镜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有密切关系,胃镜检查可作为望诊的延伸应用于临床,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化指标。  相似文献   

16.
<正>消化性溃疡多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按其疼痛部位属中医"胃痛"范畴,为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现代研究认为,溃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频繁的七情刺激,特别是忧、思、恼、怒引起,说明情志因素是溃疡病的发病关键,肝郁气滞乃为溃疡病的初发阶段。笔者根据临床心得,就本病的辨证关系,从三个方面论述如下。1肝郁气滞的成因及其病机转归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多气多血之腑,若情志不遂,劳逸失宜,饮食失节等,均可影响脾胃功能,致胃气不和,运化和腐  相似文献   

17.
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属中医"胃脘痛"、"胃胀"、"心胃气痛"、"肝胃气痛"等范畴.近年来,笔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辨证求第一因和主要病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华,辨证是中医认识和诊断疾病的方法,是根据四诊所收集的病情资料,从病史和临床表现入手,通过分析、综合,辨别其属于何"证",并以此作为治疗的依据.辨证的目的在于寻求病因和病机,而其中最主要的目的在于求第一因和主要病机,辨证是论治的基础和关键所在.求第一因和主要病机最能体现中医的辨证特色.  相似文献   

19.
孔昭遐教授、主任医师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全国名老中医、安徽省首届名中医,从事医疗、教学、科研50余载,学验俱丰。她善于接受新思想,应用新技术,主张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对疑难病证治疗常针药并用,内治与外治结合。文章从中西医结合和互补、衷中参西、辨证与辨病结合等几个方面,通过介绍孔昭退教授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过敏性紫癜、痤疮、消化性溃疡、慢性支气管炎、术后呃逆等病证。阐述其学术思想。如何继承中医并有所创新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采用中医辨证方式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6例,60例(中医组)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方式治疗,46例(西医组)采用阿莫西林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HP转阴率、整体效果以及不良情况。结果:中医组HP阴性率93.3%,西医组仅为78.3%;中医组总有效率95.0%,治愈率71.7%;西医组总有效率78.3%,治愈率50.0%;中医组不良情况出现率为3.4%,西医组为15.2%;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采用中医辨证方式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佳,临床可继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